情系运河 情系运河
天南地北,
关注数: 2 粉丝数: 37 发帖数: 979 关注贴吧数: 8
〔转载〕临清古街区或将成聊城唯一的古街区世界文化遗产 临清古街区或将成聊城唯一的古街区世界文化遗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lcxw.cn%2Fnews%2Fliaocheng%2Fyaowen%2F20110523%2F62830.html2011-05-23&urlrefer=0cfdcf2ede9ed6329e123e4923a6bd9a 07:48:29   来源:聊城晚报   评论0查看 临清是明清时期运河沿岸一个著名的商业城市,在北方运河沿岸的城市中,临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用和地位尤为突出,曾一度成为全国33个大城市之一、江北五大商埠之一,并以“军事要地,漕运咽喉、商业都会临清古街区残存的古民居。临清古街区的古民居 临清竹竿巷老艺人仍然在坚守的“老手艺”。   于新贵 摄影:临清竹竿巷   于新贵 摄影临清古街区残存的古民居。   于新贵 摄影      临清是明清时期运河沿岸一个著名的商业城市,在北方运河沿岸的城市中,临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用和地位尤为突出,曾一度成为全国33个大城市之一、江北五大商埠之一,并以“军事要地,漕运咽喉、商业都会”而著称于世。      商业的繁荣,给临清带来数百年的辉煌,也给临清留下了厚重的商业文化。近日,临清片区被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要对临清片区进行规划和保护,为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做准备。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临清古街区将成为聊城唯一的古街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冠之于临清并非偶然,因为临清有它的厚重、有它的韵味。      运河、贡砖夯实临清历史      历史上全国33个大城市,临清名列其中      历史上的临清,有这样一个美誉——“小天津”,直到现在,临清人很是留恋明清时期的辉煌,也总是对过去的繁荣历史津津乐道。      临清的辉煌得益于穿城而过的运河。通过这条运河,操着南腔北调的商人在临清登岸经商,胡同内、巷子里,吆喝声、叫卖声不断丰富着这个城市的商业味道。      如今,明清临清留下的残缺记忆依然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厚重。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是一个“临清通”,他对临清的历史如数家珍。魏辉介绍说,矗立在运河边上的临清钞关是明、清时期朝廷派驻临清督管漕运关税的直属官衙。临清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后由户部主事等文武重臣亲临管理,明王朝对临清钞关的重视可见一斑。这个钞关是全国八大钞关的“老大”,在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征收船料商税为八万三千余两,位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当时全国税收总量的四分之一。      临清人还有一种“骄傲”,这就是贡砖。临清贡砖的出名源于1957年定陵的发掘。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曾经在发掘现场看到建陵用青砖上竟然有“临清”字样,历经500多年历史的临清贡砖印记清晰,不蚀不碱,声有铜音,这让郭沫若和郑振铎赞叹不已。从此,临清贡砖声名大振。并且,经过考证,整个北京城所用的青砖大都是临清生产的“贡砖”。
“双百”人物名单公布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八女投江、于化虎、小叶丹、马本斋、马立训、方志敏、毛泽民、毛泽覃、王尔琢、王尽美、王克勤、王若飞、邓萍、邓中夏、邓恩铭、韦拔群、冯平、卢德铭、叶挺、叶成焕、左权、白求恩、任常伦、关向应、刘老庄连、刘伯坚、刘志丹、刘胡兰、吉鸿昌、向警予、寻淮洲、戎冠秀、朱瑞、江上青、江竹筠、许继慎、阮啸仙、何叔衡、佟麟阁、吴运铎、吴焕先、张太雷、张自忠、张学良、张思德、旷继勋、李白、李林、李大钊、李公朴、李兆麟、李硕勋、杨殷、杨子荣、杨开慧、杨虎城、杨靖宇、杨暗公、肖楚女、苏兆征、邹韬奋、陈延年、陈树湘、陈嘉庚、陈潭秋、冼星海、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周逸群、明德英、林祥谦、罗亦农、罗忠毅、罗炳辉、郑律成、恽代英、段德昌、贺英、赵一曼、赵世炎、赵尚志、赵博生、赵登禹、闻一多、埃德加·斯诺、夏明翰、格里戈里·库里申科、狼牙山五壮士、聂耳、郭俊卿、钱壮飞、黄公略、彭湃、彭雪枫、董存瑞、董振堂、谢子长、鲁迅、蔡和森、戴安澜、瞿秋白。      点击查看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晓兵、马万水、马永顺、马恒昌、马海德、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孔祥瑞、孔繁森、文花枝、方永刚、方红霄、毛岸英、王杰、王选、王瑛、王乐义、王有德、王启民、王进喜、王顺友、邓平寿、邓建军、邓稼先、丛飞、包起帆、史光柱、史来贺、叶欣、甘远志、申纪兰、白芳礼、任长霞、刘文学、刘英俊、华罗庚、向秀丽、廷·巴特尔、许振超、达吾提·阿西木、邢燕子、吴大观、吴仁宝、吴天祥、吴金印、吴登云、宋鱼水、张华、张云泉、张秉贵、张海迪、时传祥、李四光、李春燕、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李素芝、李梦桃、李登海、杨利伟、杨怀远、杨根思、苏宁、谷文昌、邰丽华、邱少云、邱光华、邱娥国、陈景润、麦贤得、孟泰、孟二冬、林浩、林巧稚、林秀贞、欧阳海、罗映珍、罗健夫、罗盛教、草原英雄小姐妹、赵梦桃、钟南山、唐山十三农民、容国团、徐虎、秦文贵、袁隆平、钱学森、常香玉、黄继光、彭加木、焦裕禄、蒋筑英、谢延信、韩素云、窦铁成、赖宁、雷锋、谭彦、谭千秋、谭竹青、樊锦诗。
据临清政务网报道“鳌头矶”修缮工作全面动工 我市鳌头矶古建筑群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临清古景观“鳌矶凝秀”之所在,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古建筑经过四百余年的风雨侵蚀,出现了基座墙体碱蚀、木构架腐朽等诸多问题。为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我市积极争取省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0万元对鳌头矶进行修缮,现已全面动工。      据《临清县志》载,“在鳌背桥西南数十步中州东起处,砌以石,如鳌头突出。筑观音阁于其上,旧闸、新闸各二,分左右如鳌足,而广济桥尾其后”,明知州马纶题曰“鳌头矶”, 鳌头矶之名由此而来。登临其上,可望“粮艘麋集,帆樯如林”,碧波荡漾,景色绮丽。清末,津浦铁路通车,河运停航,鳌头矶渐失当年风采。近年来,许多学者、诗人、书画家如季羡林、臧克家、高启云、李予昂、夏雨常等先后为鳌头矶题赠佳作墨宝,国画大师李苦禅81岁时为鳌头矶题写匾额,使古老的建筑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古建筑一组,周围楼阁环合。      我市修缮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保护旧的建筑材料,尽可能采用当地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做法,通过保护性修缮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全面保护其文物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鳌头矶为临清会通河畔典型的古建筑,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见证了会通河畔临清历史上的繁荣和历史的变迁,这次修缮,希望能同时把建筑周围的商铺什么的综合整治一下,能让古建筑群与周围更融洽,突出古物原来的格局。 不知道鳌头矶北面的会通河二闸头闸段有没有规划?
临清市“两院一遗址”修缮工程,进入实施阶段★《照片》 昨天看临清新闻,“两院一遗址”修缮工作论证完成,开始动工了吗?有知道内情的吗?临清民居位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清市区运河沿岸,包括冀家大院、汪家大院、赵家大院、朱家大院等多处明清时期民居,对研究临清市运河城市的形成、发展,对研究运河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2008年2月,文化局邀请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专家对临清文物遗迹进行考察,委托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对临清的县治遗址阁楼、汪家大院、冀家大院制定维修方案。2008年4月20日——5月4日,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专家对临清的县治遗址阁楼、汪家大院、冀家大院实地测绘,全面掌握了古建筑的基本情况。目前维修方案已形成初稿,近期将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维修方案,并省文物局的批复后实施。在做好对古建筑测绘和维修方案设计的同时,联系市城建、财政、旅游、规划、房管、城区办事处等部门和单位,对县治遗址阁楼、汪家大院、冀家大院进行了调查与走访,详细掌握了古建筑的现状、使用情况,古民居共86间,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米。为妥善解决民居的赔偿和安置问题,临清市加强了对临清民居修缮保护工作的领导,明确修缮安置工作由市文化局牵头,成立了有城建、土管、财政、规划、拆迁、房管等部门参加的“汪家、冀家大院修缮拆迁安置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钞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