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王好男 上海王好男
关注数: 39 粉丝数: 280 发帖数: 1,891 关注贴吧数: 43
印度最新军事实力曝光 在立足南亚、称雄印度洋、争当世界军事强国的思想制导下,印度推行 “地区性有限威慑”的军事战略。根据这种战略,印度平时把45%左右的陆、空兵力部署在西部边境,突出“进攻态势”的特点;把25%左右的兵力部署在北部边境,保护其“既得利益”;把30%左右的兵力部署在纵深地区,作为战略预备队和内部治安力量。海军在沿海部署东、西两支舰队,活跃于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重点放在西部,对付与其利益相冲突的国家并保护自己的海上经济利益和石油通道。空军重点部署在西部和首都附近。 印度还推行核威慑的政策。如何保证军备发展不影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新的国策,印度防务决策层经争论达成共识:发展核的军事用途,实施核威慑。其目标:一是对拥有核武器的北部邻国实施低度核威慑;二是同巴基斯坦进行核竞赛,不仅在常规武器上而且在核武器上压倒巴,以慑服对方;三是以核武器为后盾,把驻印度洋的外国军队作为核打击目标,以达成“劝阻”外国干涉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目的。印度深远的考虑是把核武器发展作为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一条终南捷径。在失去原苏联的核保护伞后,印更加强了发展核武器的信念,立场更趋强硬,不屈从国际社会的压力,拒签核不扩散条约。在核武器运载工具方面,印度除有能携带核弹的远程轰炸机外,正在研制中程导弹和洲际导弹。多次试射成功的“火” 式中程导弹射程达2500千米,打击范围令国际社会尤其是印度四邻深为忧患。 印度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准军事部队和后备力量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现役兵力114.5万。 准军事部队:印度的准军事部队的种类庞杂,驻地分散,隶属不同的部门。它们是印度正规部队的辅助力量,平时可执行边防海防巡逻、情报搜集和内卫治安任务;战时则作为辅助力量配属正规部队执行作战任务。这些部队基本上按正规军编制,通常可分为部队、营、中队(连)、排、班(哨)5级。部队最高领导为总监,一般为现役中将级军官,以下各级军官为现役或退役军官。营或中队(连)为基本作战单位,各营根据辖区的大小下辖数目不等的中队(连),中队(连)以下为三三制,编组到班。印度准军事部队装备轻便,编制精干,可担负快速突击和独立机动作战任务。目前印度准军事部队兵力约100万人:其中海岸警卫队约4000人,隶属国防部,装备有56艘巡逻舰艇、22架飞机和13架直升机,平时负责近海防卫与治安,战时归海军指挥,协助海军作战;国家安全警卫队7400人,隶属内阁秘书处,负责反恐怖活动,成员来自印度三军和中央后备**部队和边境保安部队;特别保安部队3000人,负责要员安全;中央后备**部队16.53万人,隶属内政部;邦武装**40万人(包括24个营的印度后备**),主要负责本邦的治安任务,但也可调往其他邦执行任务;边境保安部队18.5万人,约有150个营;阿萨姆步枪队5.25万人,隶属内政部,编有31个营,主要负责东北各邦的治安任务,各级军官为陆军军官,训练较好;特种边境部队9000人,隶属内阁秘书处;中央工业保安部队8.86万人,隶属内政部;国防部安全警卫队3.1万人,隶属国防部,主要负责国防部驻地的安全警卫工作;铁路保安部队7万人。 后备力量:印度的后备力量是指不脱产的民间武装,印度自称为第 1线预备役和第2线防务力量,共有240万人。从组织体制上讲,第1线预备役和第2线防务力量组织 比较松散,每年只进行短期的军事集训。这支后备力量平时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参加抢险救灾,战时担负民防任务,补充正规军。经费开支一般由中央政府和邦(中央直辖区)按比例分摊。 第1线预备役是由印度陆海空三军的退役官兵组成。服预备役的最高年限为50岁。必要时预备役人员可再度从戎。由于印军实行募兵制,官兵待遇相对较好,许多官兵退出现役后仍加入预备役。这些人熟悉军旅生活,有一定的战斗经验和军事技术,较容易适应战争。第1线预备役现有兵力约50万人,包括陆军和空军预备役以及海军志愿预备役。空军预备役又分为防空预备役和辅助空军预备役两类。陆军预备役现有30万人(退出现设后服预备役至少5年),海军预备役5.5万人,空军预备役14万人。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