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之守望者 幻想之守望者
我乃为幻想而战的存在,为了守护人们心中最纯结的幻想而奋斗.
关注数: 29 粉丝数: 27 发帖数: 4,205 关注贴吧数: 33
【水】看到某抗日片神奇的一幕,真心碉堡了 事情是这样的,这天早上,我闲来无事,便坐下来看看我爸在看的抗日片,结果碉堡了. 电视机播到这一幕,一个貌似是主角的人,带着一个老头,胁持着德国领事逃出领事馆,日本鬼子在后面追,貌似双方是为了争一个"头盖骨". 然后神奇的来了,主角的同伙来接应,他们带着领事逃到一辆车上. 车里的状况是这样的,主角的同伙在前座驾车,那老头在他旁边坐着,然后主角用枪指着德国领事的头坐在后座. 注意这布局,这是重点. 鬼子追了一阵子,主角一行人在商量在哪里下车才能避开鬼子的追捕. 然后在后面追着的一个鬼子,拿着步枪朝车子后方开了一枪,就是这神奇的一枪,前方驾车的同志中枪了. 注意,主角跟德国领事都没事,而且没有车子后方的玻璃被打破的声音. 我靠,这个鬼子兵不是神射手吧,居然可以拿着步枪,在高速移动的状况下,让子弹避开车子后方的人直接打中前方的人. 不光是这样,后方的玻璃没有破,说不定那鬼子用了异空间忍术,顺利把子弹转移到司机后方让他中枪. 我顿时明白,原来那鬼子兵姓宇智波,他枪法好不是因为他眼界好,而是因为他有写轮眼. 回头想想那鬼子兵的军服,就杂兵一个. 我靠,小鬼子一个杂兵也有如此高强的技能,怪不得抗战要打八年了,因为咱们一直在跟一群怪物作战,相信只有奥特曼才能把他们瞬间秒杀. 有空的话就找一些截图.
【水】看到某抗日片神奇的一幕,真心碉堡了 事情是这样的,这天早上,我闲来无事,便坐下来看看我爸在看的抗日片,结果碉堡了. 电视机播到这一幕,一个貌似是主角的人,带着一个老头,胁持着德国领事逃出领事馆,日本鬼子在后面追,貌似双方是为了争一个"头盖骨". 然后神奇的来了,主角的同伙来接应,他们带着领事逃到一辆车上. 车里的状况是这样的,主角的同伙在前座驾车,那老头在他旁边坐着,然后主角用枪指着德国领事的头坐在后座. 注意这布局,这是重点. 鬼子追了一阵子,主角一行人在商量在哪里下车才能避开鬼子的追捕. 然后在后面追着的一个鬼子,拿着步枪朝车子后方开了一枪,就是这神奇的一枪,前方驾车的同志中枪了. 注意,主角跟德国领事都没事,而且没有车子后方的玻璃被打破的声音. 我靠,这个鬼子兵不是神射手吧,居然可以拿着步枪,在高速移动的状况下,让子弹避开车子后方的人直接打中前方的人. 不光是这样,后方的玻璃没有破,说不定那鬼子用了异空间忍术,顺利把子弹转移到司机后方让他中枪. 我顿时明白,原来那鬼子兵姓宇智波,他枪法好不是因为他眼界好,而是因为他有写轮眼. 回头想想那鬼子兵的军服,就杂兵一个. 我靠,小鬼子一个杂兵也有如此高强的技能,怪不得抗战要打八年了,因为咱们一直在跟一群怪物作战,相信只有奥特曼才能把他们瞬间秒杀. 有空的话就找一些截图.
看到抗日片一幕真心碉堡了 事情是这样的,这天早上,我闲来无事,便坐下来看看我爸在看的抗日片,结果碉堡了. 电视机播到这一幕,一个貌似是主角的人,带着一个老头,胁持着德国领事逃出领事馆,日本鬼子在后面追,貌似双方是为了争一个"头盖骨". 然后神奇的来了,主角的同伙来接应,他们带着领事逃到一辆车上. 车里的状况是这样的,主角的同伙在前座驾车,那老头在他旁边坐着,然后主角用枪指着德国领事的头坐在后座. 注意这布局,这是重点. 鬼子追了一阵子,主角一行人在商量在哪里下车才能避开鬼子的追捕. 然后在后面追着的一个鬼子,拿着步枪朝车子后方开了一枪,就是这神奇的一枪,前方驾车的同志中枪了. 注意,主角跟德国领事都没事,而且没有车子后方的玻璃被打破的声音. 我靠,这个鬼子兵不是神射手吧,居然可以拿着步枪,在高速移动的状况下,让子弹避开车子后方的人直接打中前方的人. 不光是这样,后方的玻璃没有破,说不定那鬼子用了异空间忍术,顺利把子弹转移到司机后方让他中枪. 我顿时明白,原来那鬼子兵姓宇智波,他枪法好不是因为他眼界好,而是因为他有写轮眼. 回头想想那鬼子兵的军服,就杂兵一个. 我靠,小鬼子一个杂兵也有如此高强的技能,怪不得抗战要打八年了,因为咱们一直在跟一群怪物作战,相信只有奥特曼才能把他们瞬间秒杀.
说说我为什么讨厌游戏文化论 其实我一直不喜欢游戏扣上文化的大帽子. 以前有古粉说我是把文化想象成太高贵了. 相反,我倒是认为那些制作人老是把游戏跟中华文化扯在一起,弄得象高当货似的,批评的人就成了不懂文化内涵的货. 这些人才真的把游戏弄得有些高不可攀. 我讨厌游戏文化论,是不想以舒放心情为目的的游戏变得那么高贵冷艳,变得你要具备文化学识才能玩得懂这个游戏. 诚然,游戏可以将文化寓教于乐,但这些文化元素不该成为评价一个游戏的标准,我只希望大家能把古文化和游戏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之前仙五出来,古粉多半是评价仙五剧情空洞,文化底蕴差. 我就好奇了,什么时候文化底蕴也成了评论游戏的标准. 这是一种反常现象,其实电子游戏是一种发展"大众文化"的渠道,重点该是发展出"当代人的独特思想文化",但现在的国产单机,提倡的都是弘扬古中华文化. 时代在进步,那些人却只想往回走. 最白痴的是,那些制作人根本没用心去发掘古中华文化该发扬的学术,展现的都是一些对当代社会没用的学术. 是不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会念诗作对? 就要读懂古文? 要知道三魂七魄是哪三魂哪七魄? 你好歹研究一些象中医学那些真的能帮到人的学术啊! 就是这种自我意识过剩,自以为弘扬文化,自以为高贵冷艳,国产单机才一直在退步. 那些制作人根本就想把自己的作品弄成高档货,然后在上等人的市场大卖特卖. 早晚,这些打着文化内涵旗号的游戏只会成为上等人的玩意,社会底层的想法怎么会包括进去? 天朝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些游戏玩家还在自我陶醉,讨论生死轮回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
感觉这结局应该有OVA或者剧场版... 看完结局的第一感觉,很多事件都没交代清楚. 校长先生的下场,杨小朋友的状况,合唱部各成员的大学生活,当然包括纱羽在国外的生活,还有就是各位揣测的田中纱羽的恋情. 这些的交代十分模糊,让人意犹未尽. 第二感觉,作者为了避免日剧日漫常用的老梗,反而令结局的场景不够震撼. 再怎么说TariTari也算是个励志作品, 可是,音乐剧太短,人太少. 最后的毕业礼也没来个感人的演讲,让主角们诉说一下对未来的憧憬什么的. 感觉太过平淡,平淡的确是TariTari的特色,但这也太淡了吧. 我认为老梗只有讯息够正面,多用也无妨,你看小日本的XX战队,出了不知多少部,小朋友照样受落.我觉得作者其实是把这些老梗抽起来,准备在后续故事里补完. 第三感觉,有些设定白白浪费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来夏的弟弟诚,那个老是在泡浴的时候摆猥琐动作的四眼男. 原以为他会有一段小插曲,结果到头来也只是在打酱油. 维也纳设定上是个富家公子,但也没见这种设定有多少作用,家里的钢琴也是坏的,房子再大又怎样? 也没有在他家里办个派对. 还有来夏的爷爷,来夏热衷音乐的主因,可是我们对于他生前的事迹,除了他是CQ的忠实粉丝之外就一无所知. 总上所述,我不禁去想,其实P.A.Works会弄个后续,要不就是OVA,要不就是象花开那样的剧场版. 倒不光是觉得意犹未尽才有这种想法,其实以TariTari的故事设定,个人感觉故事应该还没讲完.
【转】 现在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新时代的皇帝新衣 原贴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3dmgame.com%2Fthread-2227817-1-1.html&urlrefer=59b82758519dc3d9fd5b23fb92607128 每次看人讨论中国古代题材游戏为什么打不开国外市场或者老外又开发了一款日本背景而不是中国背景的游戏时,总能看到如下言论:客气的说,这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过大,我们的文化产品他们难以认同;一些不客气的同学直接一句,那是老外全是SB,跟本无法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种言论见得多了,甚有想说两句之感,之前一直觉得就是网上一些无关紧要人之语,所以也就没说什么,但之后发现那些所谓“开发游戏”的也大多有这种心态,就觉得有说些什么的必要了。 想必皇帝新装这“外来文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情节咱也不用复述,在碰上近几年此类事后,发现这个故事有了新的版本。这个王国就是中国,而那件“只有傻瓜才看不见的衣服”就是咱这几年挂在嘴边的“中国文化”。 现在,和故事里一样,一群人一边赞美着这件衣服如何华丽,一边嘲笑着看不见这件衣服的“蠢人”。这时候,可以问下自己了,你是真看见这件衣服了?还是出于别的心态认为自己看见了这件衣服呢?先做个测试。 这里有几个近年来打者所谓民族文化旗号的东西里常见的几样东西,请不要上网查,扪心而答: 1.阴阳八卦——乾、坤、巽、兑、艮、震、离、坎。你能读出这八个字么?知道其各代表什么事物么? 2.诸如穷奇浑沌这类“异兽”你能在看到其名字时,能直接在脑内折射出这些异兽的模样么?让你写“饕餮”二字会写否?让你读“梼杌”二字会读否?上面四个东西合起来是什么知否? 3.常曰三皇五帝,三皇是谁,五帝又是何人知否? 答上来几多少?周围的人又答上了来多少?答不上来可不是什么羞耻的事——因为这些东西,不但外国人看不懂搞不明白,就连中国人自己也搞不明白。而我们这十几年来搞的所谓“民族文化”,就是这类东西,无论游戏小说还是影视哪个不是在这圈里打转?而这些东西,根本不是我们文化的应有形态,也根本不是我们文化的代表!说白了,就是皇帝那身不存在的新衣! 我们的皇帝是有自己的衣服的,当他穿上他本来的衣服时,他的子民会对他鞠躬会为他的威仪折服。而但他穿上现在这件“新衣”后,他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赞美这件“新衣”后,他就天天穿着这件新衣在外面转,因为每个人都在讨论衣服如何华丽,如何美,如何超越别国皇帝一百倍。当皇帝把新衣炫耀给外国人看时,外国人一脸茫然——你不裸着吗?然后臣民们哈哈大笑:“果然是番外之邦,粗鲁愚钝,不通教化。”在享受嘲笑别人的快感时,人们好象忘了——自己也看不见这件新衣啊。有人常问,为什么外国的文化进得这么容易而我们的出去就这么难?原因就在于此——他们给我们看的是确实存在的衣服,虽然款式怪异,但美丑自辨。而我们给别人看的只是那件不存在的“华丽到爆的衣服”而已。 其实说到这,还是要承认——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存在的。区别在哪呢?举例说明——《三国志11》有个民间汉化版,其是我们宣扬“文化”时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典范。比如好好一个“游戏开始”“读取进度”都搞个“大风起兮云飞扬”“待从头收拾旧山河”,里面的内容更是惨不忍睹,不多试验几下你根本不知道某个选项的意思是什么。如果放到国外,就好比GAME START 不写写个 Veni, vidi, vici!。这样搞无论中国人或外国人都会傻了,而这时候才是文化差异的体现——外国人会认为,开发游戏的是个神经病,而中国人恐怕会认为,那是自己文化修养不够,并补上一句“中国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啊~” 不过《三国志11》官方中文版出现后,这个装神弄鬼的民间汉化版很快就从网上消失了。即使那些人还在感叹“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他们还是更愿意去玩能看明白怎么回事的版本。就好比两个人自我介绍姓名,你只要报上自己名字,如果一个人闭口不言,打三个手势然后缓缓道:“吾之姓名尽在其中”,然后飘然离去——你认为他是精通“传统文化”的牛人,还是认为他是神经病? 大家都知道皇帝新装这个故事的结局吧。一个小朋友说出了真相,然后整个国家传遍了一个声音:“他什么也没穿啊”。你说这个会发生么?我只能说,他正在发生。还记得06年时的大片三连发么?《无极》、《夜宴》、《黄金甲》,再加上之前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就是典范中的典范。我承认,我在当时赞美过这几部片,也从中看出“咱的文化多牛X”——而事实是,我真的什么都没看出来,这么说一者跟风,二者不想承认自己为这几部烂片花了几百的冤枉钱。但时间一点点过去,终究有人会说:“这是烂片”然后人人都开始说“这是烂片”。而我也开始嘲笑当年把建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蚊香一样的皇城说出“天人合一理念”的自己是多么幼稚。这就是《皇帝的新衣的结局》,只要有人说出了真相,我们都会撕下自己的虚伪,说出真话“他什么也没穿”。 我们的皇帝不是没有衣服,他有,而且很好看。十几年前,我们还有老三国,老红楼这些经典。几十年前,我们的《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照样在国外也得奖连连。我们是有自己优秀的文化的,而这十几年,我们的文化输出如此失败甚至说是恶心,不是和外国人有文化差异,更不是他们太SB不理解我们的文化——而是我们这里来了几个骗子裁缝,他们带领着我们进行了一场荒诞的闹剧。你真觉得他们真懂“传统文化”?如果从《山海经》上现抄几个怪物名字,把什么东西都和《周易》扯一下也算的话——不得不说,这招对某些人真的很有用。 但这场《皇帝的新衣》似的闹剧终究是要结束的,就好象几年后对那几部所谓的“文化大片”人人都会承认那就是一堆烂片。而我只希望这场不断伤害着真正民族文化的闹剧能早点结束,希望这篇东西能起到一丁点作用,那怕只把这场闹剧的结束提前一分一秒。
【转】现代医学真的昌明吗? 节录自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u5118.myweb.hinet.net%2FHandbook.htm&urlrefer=4a39b24619d7ff86dff208bacd86a1bb 十八世纪,西方发现了细菌,随后发明了抗生素,一举控制了瘟疫。从此奠定了西医权威的地位,同时也将西医的 发展走向以微观证据为主的方向,所有医学的技术都朝向微小世界去寻找答案。为了在这个微小世界里找答案,因此发展出愈来愈精密的各种设备,这些设备的愈来愈进步,使人们也觉得医学愈来愈进步了。 经过了近两百多年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末,在解剖学上,对於人体的各个部份,似乎都已经查清楚了,可是许多疾病的原因却仍然是个迷。也有许多的疾病虽然推断出了疾病的原因,可是依据这些原因所发展出来的医疗方法,并不能真正的把疾病去除。多数的慢性病,只能用药物控制,患者必需终身服药,而医生也很明白的告诉患者,这些药只能减缓疾病的恶化,并不能真正断除疾病的根。实际上除了细菌性的疾病和外科手术以外,西医能够完全治愈的疾病并不多。多数严重的疾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治愈。 这不禁使我怀疑倒底是医学真正的昌明进步了,还是只有那些用来制造医疗仪器的电子科学进步了,现代医学不过穿了件先进的电子外衣而已。 由於整体西医理论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因此至今只有个别器官的学说,没有整个人体运行的完整理论模型。例如高血压就认为问题出在心血管,所有治疗完全著重在如何降压。糖尿病就认为问题出在分泌胰岛素的胰脏,就利用药物来平衡胰岛素的分泌。这些方法都建立在 “人体会造成这些症状,必定是一种控制上的失误” 的假设。这是一种完全忽视人体系统智慧能力的逻辑。 其实从工程上来分析,如果人体自身具有一个智慧型的自动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很有可能在发现人体有问题时,能自动调整各种系统的参数,来克服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例如由於人体血液浓度改变,血管硬化等原因,使人体以原有的血压,无法将血液送到必需送到的地方时,人体会主动调高血压,来达到目的。也就是说,高血压的现象有可能只是人体的应变措施所造成的结果,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著重在调整血压,这只能防止血管因压力太大而破裂,并不能消除造成血压上升的真正原因,因此当然不能将之治好。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找出人体采取应变措施的原因,消除这些原因,才是治病的根本之道。 1995 年美国曾经出版一本书名为还我健康(Reclaim to our health),揭开美国医学界的许多黑幕。其中对美国医师协会利用各种手段排斥西医以外医疗方法的研究和发展,以及美国医学界和利益团体之间的许多见不得人的事都有很深入的描述。我曾从事投资工作多年,了解西方国家的许多医学研究经费都是由药厂投资的。这一点使我怀疑他们的研究是真的想把人们的疾病去除,还是只想控制疾病。目前西医的治疗方式是要求患者每天每餐都要吃药,许多疾病都必需终身服药,这是最符合药厂利益的。 在这本书中也提到很多这一类医学界轻人命而重利益的实例。最让人惊心的是癌症治疗的两种方法—放射性治疗(放疗)和化学性治疗(化疗)。书中提到放疗最早被用来治疗癌症的动机,完全是美国政府为了降低舆论反对其进行核能军事用途的研究而硬找出来的和平用途。而后透过政府和利益团体的力量,使这项治疗方法让保险公司列为合法的癌症治疗手段,保险公司愿意支付费用。从此这项方法虽然没有实际的证据证明真的能够治疗癌症,但是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医疗手段。 化疗则是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开始时它所使用的药剂,是二次大战时的化学武器药剂。同样的也是在没有证据证明它有效的前提下,只要保险公司愿意支付,医院就会推荐患者使用。因为所有的医生都知道这两个疗法都不能治愈疾病,因此他们从不说明到底有多少治愈率,而是强调它一年或五年的存活率有多少。
【转】现代医学真的昌明吗? 节录自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u5118.myweb.hinet.net%2FHandbook.htm&urlrefer=4a39b24619d7ff86dff208bacd86a1bb 十八世纪,西方发现了细菌,随后发明了抗生素,一举控制了瘟疫。从此奠定了西医权威的地位,同时也将西医的 发展走向以微观证据为主的方向,所有医学的技术都朝向微小世界去寻找答案。为了在这个微小世界里找答案,因此发展出愈来愈精密的各种设备,这些设备的愈来愈进步,使人们也觉得医学愈来愈进步了。 经过了近两百多年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末,在解剖学上,对於人体的各个部份,似乎都已经查清楚了,可是许多疾病的原因却仍然是个迷。也有许多的疾病虽然推断出了疾病的原因,可是依据这些原因所发展出来的医疗方法,并不能真正的把疾病去除。多数的慢性病,只能用药物控制,患者必需终身服药,而医生也很明白的告诉患者,这些药只能减缓疾病的恶化,并不能真正断除疾病的根。实际上除了细菌性的疾病和外科手术以外,西医能够完全治愈的疾病并不多。多数严重的疾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治愈。 这不禁使我怀疑倒底是医学真正的昌明进步了,还是只有那些用来制造医疗仪器的电子科学进步了,现代医学不过穿了件先进的电子外衣而已。 由於整体西医理论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因此至今只有个别器官的学说,没有整个人体运行的完整理论模型。例如高血压就认为问题出在心血管,所有治疗完全著重在如何降压。糖尿病就认为问题出在分泌胰岛素的胰脏,就利用药物来平衡胰岛素的分泌。这些方法都建立在 “人体会造成这些症状,必定是一种控制上的失误” 的假设。这是一种完全忽视人体系统智慧能力的逻辑。 其实从工程上来分析,如果人体自身具有一个智慧型的自动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很有可能在发现人体有问题时,能自动调整各种系统的参数,来克服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例如由於人体血液浓度改变,血管硬化等原因,使人体以原有的血压,无法将血液送到必需送到的地方时,人体会主动调高血压,来达到目的。也就是说,高血压的现象有可能只是人体的应变措施所造成的结果,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著重在调整血压,这只能防止血管因压力太大而破裂,并不能消除造成血压上升的真正原因,因此当然不能将之治好。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找出人体采取应变措施的原因,消除这些原因,才是治病的根本之道。 1995 年美国曾经出版一本书名为还我健康(Reclaim to our health),揭开美国医学界的许多黑幕。其中对美国医师协会利用各种手段排斥西医以外医疗方法的研究和发展,以及美国医学界和利益团体之间的许多见不得人的事都有很深入的描述。我曾从事投资工作多年,了解西方国家的许多医学研究经费都是由药厂投资的。这一点使我怀疑他们的研究是真的想把人们的疾病去除,还是只想控制疾病。目前西医的治疗方式是要求患者每天每餐都要吃药,许多疾病都必需终身服药,这是最符合药厂利益的。 在这本书中也提到很多这一类医学界轻人命而重利益的实例。最让人惊心的是癌症治疗的两种方法—放射性治疗(放疗)和化学性治疗(化疗)。书中提到放疗最早被用来治疗癌症的动机,完全是美国政府为了降低舆论反对其进行核能军事用途的研究而硬找出来的和平用途。而后透过政府和利益团体的力量,使这项治疗方法让保险公司列为合法的癌症治疗手段,保险公司愿意支付费用。从此这项方法虽然没有实际的证据证明真的能够治疗癌症,但是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医疗手段。 化疗则是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开始时它所使用的药剂,是二次大战时的化学武器药剂。同样的也是在没有证据证明它有效的前提下,只要保险公司愿意支付,医院就会推荐患者使用。因为所有的医生都知道这两个疗法都不能治愈疾病,因此他们从不说明到底有多少治
《书剑恩仇录》后记 《书剑恩仇录》是我所写的第一部小说。从一九五五年到现在,整整五十七年了。 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了的。小时候做童子军,曾在海宁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边露营,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但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杜撰。香香公主也不是传说中或历史上的香妃。香香公主比香妃美得多了。 海宁在清朝时属杭州府,是个海滨小县,只以海潮出名。宋代有女词人朱淑真。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陈家洛身上,或许也有一点这几个人的影子。但海宁不大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学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大会动武。历史上海宁出名的武人,是唐时与张巡共守雎阳的许远。 历史学家孟森作过考据,认为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传说靠不住,香妃为皇太后害死的传说也是假的。历史学家当然不喜欢传说,但写小说的人喜欢。 08新修版封面他主要的理由是“与正史不合”。再者,对皇室不利的任何传说,决计不会写入“正史”。 乾隆修建海宁海塘,全力以赴,直到大功告成,这件事有厚惠于民。我在书中将他写得过分不堪,有时觉得有些抱歉。他的诗作得不好,本来也没多大相干,只是我小时候在海宁、杭州,到处见到他御制诗的石刻,实在很有反感,现在在博物院中参阅名画,仍然到处见到他的题字,不讽刺他一番,闷气难伸。 除了小学时写过描红格子之外,我从来没练过字,封面上所写的书名和签名,不值书法家一哂。对诗词也是一窍不通,直到最近修改本书,才翻阅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一书而初学平平仄仄。拟乾隆的诗也就罢了,拟陈家洛与余鱼同的诗就幼稚得很。陈家洛在初作中本是解元,但想解元的诗不可能如此拙劣,因此修订时削足适履,革去了他的解元头衔。余鱼同虽只秀才,他的诗也不该是这样的初学程度。不过他外号“金笛秀才”,他的功名,就略加通融,不予革除了。本书的回目也做得不好。本书初版中的回月、平仄完全不叶,现在也不过略有改善而已。 本书最初在报上连载,后来出版单行本,现在修改校订后重印,几乎每一句都曾改过。第三版又再作修改。内地、港台、海外读者大量给作者来信,或撰文著书评论,指正错字或提意见,热诚可感。 《书剑恩仇录》是我平生所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既欠经验,又乏修养,行文与情节中模仿前人之作颇多,现在将这些模仿性的段落都删除或改写了,但初作与幼稚的痕迹仍不可免,至少,那是独立的创作。 本书第三版修改时,曾觅得伊斯兰教《可兰经》全文,努力虔诚拜读,希望本书所述,不违伊斯兰教教义,盖作者对普世宗教,均怀尊崇虔诚之意。唯各宗教教义深奥,浅学者不易入门也。 《金庸作品集》每一册中都附印彩色插图(大陆版本未收),希望让读者们(尤其是身在外国的读者)多接触一些中国的文物和艺术作品。如果觉得小说本身太无聊,那就看看图片吧。书后那枚“金庸作品集”的印章是香港金石家易越石先生所作。本书之出版,好友沈宝新兄、王荣文兄、同事陈华生先生、许孝栋先生、吴玉芬女士、徐岱先生、李佳颖小姐、郑祥琳小姐、蒋放年先生等各位赐助甚多,谨志感谢之意。严家炎、冯其庸、陈墨三位先生多赐教言,大都已嘉纳而收入改正版中,极感。 一九七五年五月初版 二O O二年七月三版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