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quark top_quark
关注数: 6 粉丝数: 191 发帖数: 5,602 关注贴吧数: 4
鸟军被英国坑惨 鸟军万万没想到北约军只有阿富汗治安战经验,培训内容也主要是反游击作战, 据被俘虏的乌军第71猎兵旅、第58独立摩步旅和第53机械化旅官兵告诉俄军,他们所接受的北约各国的训练内容,并不是用来参与高强度战斗的,自己所学到的训练知识在战场上完全没用。随后从该俘虏的口中得知,他们所接受的训练大多都是来自于北约COIN(反叛乱作战)作战科目,这种科目的假想敌大多都是以游击队、雇佣兵等小势力为主,平时的训练大多都是围绕轻型车辆、如何攻坚防御建筑等项目为主,根本无法在与俄军的军事对抗中体现出来。另外,这些部队刚去的时候被告知要接受为期6个月军事训练,但实际上大部分士兵只训练20天左右就被派往战场,有些更短的甚至只有10天左右,完全就是为了省事而走个形式。 但部队进入战场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理论,什么是现实,现实是他们连对方都看不到,自己的部队所在的阵地每日都被俄军轰炸,大部分补给线也在轰炸中被炸断,军事哨卡几乎都被俄军炮火炸毁。这导致自己的部队没有足够的弹药、粮食与棉服,平时还要通过从当地政府的补给车队里争抢才能保证自己存活下去。仅仅一个月,自己的部队的伤亡就已经达到了80%。 还记得前几日美国方面的“莫扎特”雇佣兵团,这支雇佣兵团放在战场上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了,在与瓦格纳雇佣兵团的交手中原以为会是一场精彩的博弈,结果瓦格纳雇佣兵团直接向“莫扎特”雇佣兵团所在的阵地发射数枚铝热剂烧弹。也就是说,仅仅一个照面,“莫扎特”雇佣兵团就几乎被歼灭殆尽。 巴赫穆特前线的海龟乌军在北约指挥官的指挥下,集体阵亡的事屡屡发生,战斗力还不如3月份战争初期的鸟军。
鸟军是美军训练出来的,你们说2014年到2022训练了多少军官 解放军的士官制度可谓一波三折,现在实行的是2009年开始的新制度,士兵分为列兵、上等兵,士官分为下士、中士、上士和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军士长。中士、下士合称初级士官,服役不超过6年;上士、四级军士长合称中级士官,服役不超过8年;三级、二级、一级军士长合称高级士官,服役可超过14年。 相比之下,美军的士兵和士官军衔和晋升制度就复杂多了。这是由不同的建军思想决定的。 美国陆军士兵和士官有9级军衔,从E-1到E-9,E是Enlisted的缩写,这个不好说是征兵还是募兵,因为都叫enlist,反正是兵就是了。军官军衔的对应简称就是O-1到O-10。 在Enlisted里,分Junior Enlisted(E-1到E-3)和Non-Commissioned Officer(简称NCO)。NCO字面意思是“无委任军官”,说白了就是军士,更白了就是兵头。NCO是可以下命令的。除非命令被更高级的军官否决,不服从NCO的命令是要军法从事的。士兵就不能下命令了,即使对军衔更低的士兵。相比之下,军官是受到委任而指挥部队的,部队不是他的,只是委托给他的。兵头与军官的关系好比工厂里的工头和干部,更注重日常运作,但不管长远规划、方向性决策和人事。 在美军中,最低一档的士兵称为Private,中文就是列兵,简写为E-1。据说private一词来自16世纪,指自愿或者与贵族、国王签约入伍的士兵。在这之前都是直接征召的。这之后也可以征兵,但入伍的时候还是要军队与应征入伍之一双方签字画押确认的。 列兵是新征入伍的士兵,只有在基本军训期间才有这个军衔。特殊情况是什么人犯纪律了,被一路撸到底,这时也可以是列兵。此外,部队里或者任何基本军训营外是没有列兵的。列兵没有军衔标志。 谈到军人晋升,就必须知道两个年限:服役年限(TIS,Time in Service)和在当前级别的年数(TIG,Time in Grade)。两者对晋升同样重要。 6个月的基本军训完成后,列兵就自动晋升为二等兵(Private Second Class,E-2)了。表现突出的话,可以4个月就晋升倒E-2。如果在入伍前有过军训,也可以直接按E-2甚至E-3入伍。二等兵在称呼上也直接称为Private,而不是Private Second Class,所以很多人直接把E-2当列兵了。E-2是由军衔标志的,就是一道倒V。 二等兵就是实际部队里最低一等的新兵。如果不出错,E-2在TIS一年后、TIG达到4个月后自动晋升到E-3,上等兵(Private First Class,简称PFC)。这时已经完成高级军训了,算老兵了,也是士兵的主体,但依然是听命令的兵,没有任何以老带新的指挥责任。这也是决定继续在军队里干下去还是退伍的关头。 E-4比较特别,分Specialist(简称SPC,不知道译成什么,总不能是专家吧?)和下士(Corporal,简称CPL)。 Specialist依然是Junior Enlisted,但在待遇上与下士相同。这些一般是有高级技能的士兵,也可以是特殊技能,比如说,军中文书、翻译或者照相师、乐师等,也可以是程序员什么的。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按照SPC入伍。TIS达到2年和TIG达到6个月后,自动晋升为SPC,但作为Junior Enlisted,这就到顶了。可以超期服役,但待遇不再增加,除非转入NCO。 另一方面,下士是NCO的起点,也就是说,下士是最低的有命令权的士兵,可以命令级别更低的士兵。相比之下,待遇相同的SPC是没有命令权的,不管对方是什么级别。下士(corporal,CPL)和中士(sergeant,SGT)的军衔在16世纪就有了。下士可能和一般士兵一样使用,也可以负责班里一个战斗小组,不仅在战斗中负责指挥,也在平时负责训练、军容等。要晋升下士,一般需要带领过战斗小组,TIS至少26个月,TIG至少6个月,表现突出可降低倒3个月。也可以从SPC平调过来。 中士(Sergeant,SGT,E-5)是美军班的核心。中士既可以是班长,也可以是战斗小组组长,但总是有点指挥责任的,不再只是听命令的士兵了。中士也是军官与Junior Enlisted的界面,非常重要。中士负责属下的出勤、训练、军容、军纪等,负责清点所有配发的武器和装具,在战斗时负责指挥属下的行动。下士或者SPC只有在如下条件下才能晋升中士: - 指挥官的推荐 - TIS达到36个月 - TIG达到8个月 - 参加过Primary Leadership Development Course(PLDC,直译就是初级领导才能培训课程) - 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文凭,或者大专毕业 特别优秀的情况下,可以18个月TIS,6个月TIG。 上士(Staff Sergeant,SSG,也译参谋军士,E-6)是中士的向上延申,与中士的职责部分重叠。上士一般担任班长或者排级军士。中士晋升上士需要: - 指挥官的推荐 - TIS达到84个月 - TIG达到10个月 特别优秀的情况下,可以48个月TIS,7个月TIG。 因此,美军班长至少是3年老兵,很可能是7年老兵。 E-4到E-6就是NCO,但E-7到E-9就成为高级NCO,这就是军士长了 美军军校生,下部队就是少尉开始。 近几年,在各国纷纷裁减军队员额的大背景下,士官队伍不但没有缩减,反而在各国军队总兵力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英军的士官比例为38%,法军为37%,美军达到了50%以上。 美军营级以上部队都会设立类似的士官长,直接协助主官负责部队的日常训练。美国陆、海、空军以及海军陆战队还各设有一位总士官长,这是其他国家军队没有的,其职责是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作为所在军种士兵队伍的代表,向各军种首长(军种参谋长)负责提供士兵的意见,以利于军兵种首长在拟订各项计划时作出更正确的判断。 欧洲官兵比例更恐怖,瑞典于 1901 年引入义务兵役,并一直持续到 2010 年。 XNUMX年代,军事部门得出结论,必须放弃选秀,完全转向合同。 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很标准:现代武器装备的复杂性、无法快速培养出优秀的专家、缺乏大量储蓄等。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瑞典武装部队约有14.6 万名军人签订了永久合同。 其中,9.1万人是军官,其余5.5万人是士兵、军士和士官。
据联合国数据:乌克兰将亡国灭种! 联合国:乌克兰会亡国灭种 笔者一再说过,俄军非赢不可,绝非信口开河。 最近,著名公号胜研集研究联合国相关信息发现,乌克兰面临几大亡国数据。 俄乌战争七个月,乌克兰人口损失过半。根据联合国边境统计数据,俄乌战争以来,离境人员超过1330万人,再加上东南部分离国土人口850万,顿涅茨克还有400万人,卢甘斯克200万,扎波罗热150万,赫尔松只有100万人口。也就是说,乌克兰已经损失2200万人口,过半了。 其次,乌克兰“经济亡国”:2022年10月3日,联合国难民署调整了难民统计数据,乌克兰难民总数高达965万人,其中90%的妇女和儿童。这个数字和离开乌克兰人总数相差400万,这里应该包含两部分: 1、其中一部分从顿巴斯逃到俄罗斯,同时也没被联合国难民署统计的一部分。 联合国统计进入俄罗斯的乌克兰难民只有277万人,而俄罗斯公布的数字超过450万人,这里有接近200万人的差距。 这两百万人和顿巴斯的人口减少数据基本吻合! 2、联合国难民署的解释是包括两部分: 一方面是在乌克兰的外国人离境; 另一方面,乌克兰承认双重国籍,所以有其他国籍的人不需要登记难民身份。 可以推算出,双重国籍人口约为200万,约占乌克兰总人口的5%。 其实,双重国籍的人数很可能超过这个数字,因为根据匈牙利的官方统计,开战前有120万匈牙利国籍的人住在乌克兰。 除了这些匈牙利人,那么还有谁能在乌克兰拥有双重国籍呢? 毫无疑问不是普通人,而是社会精英。 这让人想起了开战初期的那个笑话,乌克兰前十大富豪,9个逃到国外,还剩下一个在监狱里。 也就是说,乌克兰民间资本,已经流失殆尽,经济亡国。 逃亡欧洲的965万人申请难民中,接近90%是妇女儿童,意思是啥呢,留国内的多数是男子,或跑不掉的老年人,乌克兰断代了。 国内的男子目前就算在扛枪打仗,但是呢,你说老婆娃儿都润国外了,波兰等欧洲国家针对乌克兰难民开放了快速入籍的程序,就是说这些男人的老婆娃儿都能在欧洲安顿下来,你说这男的以后会不会润欧洲和家人团聚呢,谁会留在乌克兰呢。假设你老婆娃儿都在国外了,你会不会也润出去?欧洲还缺劳动力的,乌克兰可是基督教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白种人啊,待遇比法国黑哥们和德国叙利亚难民高多了,都开放快速入籍了。
ISW研究所的红利曼真实情况 这个是ISW的最新战线图这个是百度贴吧某大V PS的战线图(标注了1,2,3,4,5,6哦)具ISW分析,吴军自从姨舅母反攻开始,一直推到现在这个战线一路上没有围歼过一支俄军成建制部队,基本是前线轻装部队冒着炮火冲锋,俄军逐步撤离各个定居点同时利用炮火大量杀伤吴军,具BBC在吴军医院采访来看,吴军伤员已经有几千了,而且绝大部分身上没有枪伤,都是被炮火给打的。吴军伤员也反应根本看不到敌人,就是一路挨炸猪突。仅仅在红利曼附近阵亡乌军已经超过2000了,按伤亡比3:1算,受伤得有6000+,还仅仅是红利曼。乌军拉长的补给线也是每天被炮击轰炸,损失也很大,穿插部队没重装备,连定居点都没强攻下来一个,都是俄军看不好守了自己撤退的。所以说强攻红利曼根本不现实,现在的火力密度比二战强多了,别说城里还有约5000守军,你说靠皮卡轻装部队强攻?红利曼之所以一直没撤退那只有一个解释,俄军研判能守住,不需要撤退,并且有全盘计划。红利曼城内俄军部队主要由LNR一个摩步团和一个库班-13俄军特种后备役部队,一个哥萨克志愿团(俄罗斯军团)和部分炮兵组成,投降是不可能的,这些人乌东民兵和俄国内志愿军投降就是个死,当战俘都当不成,毕竟不是俄军144师这种正规部队。 百度大V的图上标的1,2其实最多就是部分乌侦察小队在附近出线过,自拍两张照片就算占领了,连ISW都不敢这样说。按这逻辑,渗透进赫尔松的乌小队自拍两张照片可以宣布占领赫尔松城了。整个哈尔科夫战线乌军阵亡已经超过*****,按3:1伤亡比,受伤至少12000+。姨舅母反攻吴军投了8个旅3万兵力,打到现在已经把所有预备队投进去了,一共14个旅6W左右,伤亡16000~20000,实际还存兵力40000出头. 俄军经过几次增援后,圈外也聚集了大约1W部队,还有几支部队动向不明,也不知道在干嘛。包围红利曼吴军大概在2W+,实际兵力对比乌军优势已经不大,最多2:1了,事实上乌军连后方督战的波兰雇佣兵都冲一线了,也是着急了,在打不下来他们也危险了。 俄58集503近卫摩托化步兵团已经从外部包夹过去,从9月29日晚开始俄罗斯武装部队第58集团4个加强战术战斗群已经向红利曼方向转移,并得到了重型装备的加持。弹药包括FAB -500和 FAB -3000,这两种炸弹有小核弹称号的,另外武装直升机已经开始在红利曼进行参与打击了。俄军增援的先遣部队已经围住了突进的乌军,目前正从补给线往外扩展,乌军如果不赶紧撤,可能真的要被反包围歼灭了,目前乌军在北部突出部15000人有被反包围的危险。强攻红利曼又没能力,毕竟红利曼算个要塞,城里还有5000守军,补给线还能用,只是不那么安全,会遭炮击。 所以呢ISW也说要观察几天在说,目前想靠红利曼附近的2W吴军强攻一个5000守军要塞那是真啃不动的,炮火和空中都是劣势,前面穿插到是很快,后勤保障也很困难,沿途都被炸,没攻坚能力,毕竟红利曼是吴军经营8年的要塞,当初北顿利西战役吴军是后路被包近万人自己跑的,城市比马市完整。 目前看乌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人数占优,但是呢推进太快,后勤保障也困难。这次哈尔科夫大反攻是拿人头换土地,按这半个多月哈尔科夫方向2W的伤亡来看,俄军根据解放军运动战理论,引蛇出洞,依托坚固工事和炮兵火力,逐步撤退,歼灭有生力量的战法,以不到1000伤亡打出了1:20的交换比。而且即将反包围前出乌军,颇有淮海战役60万全歼80万蒋军之风。 附:乌军伤亡并非臆测,有BBC后方医院统计和乌军伤兵爆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