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郑天龙 炎黄郑天龙
只擅长脾胃
关注数: 93 粉丝数: 6,524 发帖数: 1,317 关注贴吧数: 22
伪道士假中医夜谈妇科疾病,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我看见各类妇科疾病真是痛心疾首,延误时日难以治疗。而且个人觉得网上的疾病比现实中的更加难以治疗。 我觉得给人鱼,不如给她抓鱼技术嘛!咱就说说技术问题。 中医妇科里面主要讲了月经、带下、怀孕、临产、产后、等几个方面。随着医学发展,中医在临产方面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现代医学生产主要是顺产和破腹产,接生婆改个门面变成编制人员了。 教材上妇科首先绪言讲讲,然后再说说生殖器官的组成,特点,病理,诊断,治疗。然后再讲讲常见的问题,月经、带下、妊娠、临产、产后、杂病。 不得不说中医妇科学是本好书,我也就结合各家,然后根据中医妇科学的先后顺序说说,希望有人瞧几眼。目前中医在妇科上有一定的优势,不过确实感觉 B 超更加实在。 首先先说说妇科病的致病因素。也就是内因、外因、本因。包括生活习惯,情志,六气等等。最大的一点个人觉得是肝气郁结和脾胃虚弱。女孩子容易生气,减肥是二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感觉减肥还是比较好的,帮国家解决了粮食问题。要不然饿到我了。 先说说淫邪致病,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导致什么问题,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不知道问吧主。 再说说情志,也就是生气、开心、思考、压力 …… 造成的问题也很多。大家接触的也蛮多的,不清楚问吧主。 接着说生活习惯,比如一天连续接七个客人以上,不生病才怪。个人怀疑没生孩子的女孩子,性生活过多时,会导致不孕。反正也就是月经期不能碰冷水,吃冷饮 …… 这些小习惯。 先天因素嘛,不就是基因决定后天。中医的说法先天不足,有些人前面都挺注意,最后还是痛经。哎这个上天决定,后天要努力啊!治疗妇女主要就是治疗血。不知道谁说的女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导致妇科病的三个原因,一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冲任为病,二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三估计就是流产等直接损失导致冲任为病。个人觉得第三种难度系数最高了。以上就算是总论吧,我们就分月经病(痛经,先期等等)、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不孕病、乳腺病、前阴病、杂病等。我们主要讲月经问题,首先说说痛经吧!
伤寒论第一章 辨脉法1 不懂的医术那么就容易被庸医所骗,懂点医术也可以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家人。免去被庸医所害,或者小病变大病。家有一医入有一宝。大可救家人于危难之际,小可免大病之祸。那么在选择上多样性,有很多医术可以选择,中医,西医,藏医,蒙医......首先我个人觉得西医依靠设备是我们平常家庭不能承受的,而且注重外科手术,我们总不能自己给自己做手术,就算可以也不具备手术的条件。个人觉得还是中医贴近生活,大家可以用业余时间一学,及早发现自身问题和家人问题。本人推介学习《串雅》一书。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脉(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一云夏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一云阴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译文:辨脉法:1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2、问:阳结证和阴结证的脉象如何区分呢?答:病人脉象浮而数,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这是燥热实邪内结,名叫阳结。大约到第十七天,病会加重。病人脉象沉而迟,不能饮食,身体困重,大便反而结硬的,这是阴寒实邪内结,名叫阴结。估计到第十四天,病会加重。 3、问:有一种病症,病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阴不足则阳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阳不足则阴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问:什么是阳不足?答:以脉为例,假如寸口脉微,是为阳不足,阳虚则阴气乘之,阴盛则寒,就会出现如凉水洒在身上那样畏寒。问:什么叫阴不足呢?答:尺部脉弱,为阴不足,阴不足则阳气乘之,阳盛则热,所以就会发热。 4、病人寸脉浮,尺脉弱的,是阳气浮于外,阴血虚于内。卫阳衰虚不能外固,所以汗出如流珠;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所以产生筋脉挛急。如果病人脉沉的,是营气衰弱。营气衰弱的人,若再用烧针治疗,就会更伤营阴、更助阳热,产生发热和躁扰心烦的变证。 5、脉象盛大好象车盖上拥的,是阳气偏胜所致,叫做阳结脉;脉象强直连连不断,如摸长竿一样的,是阴气偏胜所致,叫做阴结脉。脉象轻浮于上,状如肉汤上的油脂飘浮样的,这是阳气衰微的表现。脉象极其细小,状如蜘蛛丝一般的,这是阴气衰微的征象。脉象绵软无力,前大后细,好象漆汁泻下之状的,这是大失血后血脉空虚的征象。 6、脉搏跳动缓慢,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结脉。脉搏跳动快,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促脉。脉促是阳盛所致,脉结是阴盛所致,这些都是有病的脉象。 7、动脉是阴阳之气相互搏结,脉气不能贯通三部所致。如果寸部出现动脉的,为阳虚不能固外,就要汗出;尺中见动脉的,为阴虚阳乘,就要发热;假如既不汗出,又不发热,而见形寒畏冷的,这是三焦阳气受伤,不能通达于外的缘故。动脉的形态是脉跳快,仅见于关部,上下无头无尾,象豆粒般大小,摇动不定,这就叫动脉。 8、寸部脉浮大而柔软,尺部脉也浮大而柔软,寸脉与尺脉相等同的,这是阴阳之气平和之象,名叫缓脉,是正常人和缓之脉。 9、脉象浮而紧的,叫做弦脉,不过弦脉的形状端直,状如弓弦,按之不移动;而紧脉却形如转紧的绳索,按之移动。二者以此为辨。 10、脉象弦而且大,弦而中取无力,这是阳气衰减的征象;大而中取无力,实即芤脉,是血虚的表现。阳气衰减生寒,血虚则脉芤,弦芤并见,这就叫革脉。妇女如出现此脉,多是流产或崩露下血之后;男子如出现此脉,多有失血或失精的疾患。 分清楚阴阳:中医从脉的部位、深浅、动速、虚盈、体积、波形、来去、弹性、强弱等多方面状况,分理出寸与尺、浮与沉、数与迟、洪与细、大与小、长与短、滑与涩、弦与濡、来与去、实与虚等多种成对脉象。寸为阳尺为阴,正常情况下寸脉较浮对应的是上焦尺脉较沉对应的下焦。对脉来说只要就是分清阴阳其他的以后再慢慢学习。 (初学者分不清来去方向:寸口为来,尺中向上臂方向为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