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调an华丽 D调an华丽
关注数: 0 粉丝数: 66 发帖数: 1,988 关注贴吧数: 4
【安徽卫视】北京奥运or伦敦奥运 新华网伦敦奥运专电(新华社记者江红):伦敦奥运会大幕拉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几万名运动员、官员、媒体记者陆续抵达,几十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观光客蜂拥而至,伦敦——这个昔日日不落帝国的都城,一时间因奥运再次变成世界的中心。   走进这个号称“史上最临时的奥运会”,世界各地宾客发现:这里的奥运气氛并不如自己想象般浓烈,街头少见飘飞的彩旗和奥运标语,英国人的日子依旧散漫悠闲;奥运主会场“伦敦碗”仍然没有完全褪去工地的模样;篮球馆是临时建筑,曲棍球馆也是临时建筑,新建的14个场馆中有8个是简陋的“临建”;伦敦皇家炮团兵营的奥运射击场四处漏风,狐狸神出鬼没,组委会不得不派出工作人员日夜巡逻,以防范狐狸啃咬电缆等设施而影响到比赛正常进行;奥运村虽不是“临建”,但房间和床位小而又小,家具设施尽可能的简单节俭;加上不断见诸报端的安保公司人手不足、**活动此起彼伏、“奥运车道”频惹争议等等……这一切都在告诉世人:英国人真的是在践行自己的诺言:办一届真正绿色低碳节俭的“草根”奥运会。   有个英国人写了一篇博客,题目叫《穷伦敦不一定输给富北京》,在网上掀起波澜,网民有拍砖的有顶起的,争论相当激烈。   其实我们千万别上了英国人的当,他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伦敦和英国才是富的,北京和中国才是穷的。中国虽然GDP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却排在90位左右,更何况我们还有1.28亿贫困人口;中国才是绝对的发展中国家,是穷国。英国GDP虽然从2005年的第四位下降到2011年底的第六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英国人均GDP世界排名第22位,全民享受高福利,他们才是真正的富国。   那么这个富裕的国家为什么在奥运会面前一再哭穷,要办一届节俭、省钱的穷奥运呢?   这虽然跟目前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以及眼下英国国内经济状况不佳有很大关系,但最关键的是,英国人办奥运和中国人办奥运,思维理念完全不在一个维度空间,大家的诉求有质的不同。   经过百年积弱的痛苦经历后,重新站起来的中国人特别需要通过某种东西证明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竞技体育被历史地选择为实现这一诉求的最好载体。60多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曾经给困难时期的国人以极大的民族自豪感,振奋了民族精神。北京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荣登榜首,使得这种证明和鼓舞达到了顶峰,同时也让中国人借助北京奥运完成了精神层面的蜕变和升华,心态开始朝着一个大国公民的身份转变。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大宴宾朋”的话,那么伦敦奥运会就纯粹是英国人在做“一单生意”。大宴宾朋花钱稍微冒一点似在情理之中,而既然是做生意,当然是要以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利益。   因此,我们没必要批评英国人如此“抠门”,也没必要过分苛责中国人第一次办奥运花了不少冤枉钱,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提升的过程,交了不菲的学费我们自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ps:下面来总结一下奥运会的4大看点吧~~ 1 创新   钢水浇出五环标志   伦敦奥运会昨晨在伦敦碗开幕,丹尼·博伊尔执导的开幕式让人大呼意外,以保守著称的英国人进行了大胆创新,许多场景和细节以“颠覆”形容亦不为过。如果你还沉浸在北京奥运会超立体、超三维的五环展示环节中,那英国人昨晨又给了你一个惊喜,他们借助工业**,用“钢水”浇铸出一个圆环,并最终在空中搭成奥运五环标志。   五环标志展示历来是奥运会开幕式的规定动作,英国人将这一环节安排在第二篇章《喧嚣》中。   这一环节展示的是英国著名的工业**时期,炼钢厂流出的钢水远远淌来,最终汇聚成一个火花飞溅的巨大圆环。   圆环随后缓缓升空,与空中飞来的四个圆环渐渐拼凑,奥运五环就此展现,这也是开幕式的第一个高潮。   2 惊险   007护送“英女王”跳伞   一段欢快、跳跃的电影音乐过后,007丹尼尔·克雷格受命前往白金汉宫,护送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搭乘直升机前往伦敦碗。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伊丽莎白女王第一次现身电影真人秀。   当直升机来到伦敦碗上空时,“英女王”和007先后从高空跳下。当然,86岁的女王不可能亲身跳伞,而克雷格在拍摄短片时则亲自完成了这一动作。   随后,伊丽莎白和丈夫爱丁堡公爵出现在伦敦碗,并宣布伦敦奥运会开幕,她就此成为首个同时宣布两届夏季奥运会开幕的元首。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正是由伊丽莎白女王宣布奥运会开幕。   BBC在开幕式后透露,全英约有2700万人收看了开幕式现场直播,超过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皇家世纪婚礼”2000万人的收视率。   3 搞怪   憨豆先生穿越《火的战车》   阿特金森早先表态不再饰演经典人物Mr.Bean(憨豆先生),但为了伦敦奥运会,他再次变身,并以一系列搞笑动作穿越到电影《火的战车》中,这一桥段也被视为开幕式的一大亮点。   开幕式第三篇章,著名指挥家拉特尔率英国皇家交响乐团奏响影片《火的战车》配乐,乐队中演奏电子琴的正是憨豆先生,他那一系列擦鼻涕、放屁等动作引发现场阵阵笑声。   伴随着经典的电影配乐,憨豆先生穿越到影片《火的战车》中,与亚伯拉罕和埃里克一并在海边奔跑,并设法让自己率先撞线。这一幕让憨豆先生自己都陶醉了。   《火的战车》是一部经典的励志影片,其中有两句经典台词,“如果我不能赢,我不会跑。”“如果你不跑,你不会赢。”   4 传承   7青年点火“激励一代人”   当贝克汉姆坐快艇护送火炬抵达伦敦碗时,大家便知道点燃主火炬者另有其人,但仍不会想到最终由7名年轻人共同点燃,而这也恰恰凸显了伦敦奥运的口号——“激励一代人”。   各代表团入场时,每名旗手旁边都有一名少年拿着铜花瓣,204个铜花瓣最终汇聚成伦敦奥运会的主火炬,象征着204个奥委会。与开幕式整体突破传统的格调一样,点火仪式也让人眼前一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