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大萝卜 打死大萝卜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关注数: 34 粉丝数: 646 发帖数: 58,109 关注贴吧数: 50
应该是排除掉三校的皇姑高考整体成绩 皇姑区教育局 皇姑教育 今天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亲切关怀下,在全区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高三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区高考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独领风骚,120中学书写新传奇 120中学文科600分以上人数50人,超过辽宁省实验中学、育才高中、二中,高居全市第一。 二、势如破竹,高分段实现新跨越 全区公办高中高分段人数持续保持领先,高分段(600分以上)总人数为710人,在全市各区中位列第一; 120中学理科最高分681分,位居全市同类重点高中第一名;文科最高分655分,位居全市同类重点高中第二名;600分以上人数高达191人。 11中学文科600分以上人数27人,创历史新高,在全市同类重点中学中位居前列; 40中学600分以上人数24人,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再突破。 三、拨云见日,本科上线率完成新逆袭 公办学校在同类学校中再次实现了“高进优出、低进高出”; 120中学、11中学、40中学本科上线率全部达到100%; 10中面对较低入口成绩(入学平均成绩仅为663分)的不利局面,实现了高考成绩的第五次飞跃,600分以上人数3人,理科上线率98%,文科上线率91%,总上线率95%; 21中学本科上线率83%,艺术、体育类上线率100%; 24中学理科本科上线率86.5%,第五批美术生(含零基础学生)专业课省联考通过率100%,文化课本科上线率96%。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皇姑教育人将永葆学生至上的教育情怀,坚守担当奉献的教育使命,付诸改革创新的教育行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拼搏的精神,做实品质教育,做强特色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不懈奋斗。
林工: 金廊22-1地块由沈阳广和置业有限公司负责全权建设,由原安邦方面出资建设,后因安邦资产冻结和变故,故该项目实际被叫停…… 至2018年6月起,远洋集团被委托接管原安邦资产;并与安邦保险集团组建合资公司-----远洋邦邦置业,日前已正式更名为“远洋邦邦置业”。 沈阳的“安邦”项目与全国其他地方的“安邦”同样参与了整合之路……目前;远洋邦邦在沈已经开始了项目建设的实质性操作,该项目的建设于2019年3月1日进行了国土局审批立项公示;但由于原征收户的异议,使得该项目前前后后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进行了两次听证和社稳评估,在经历了80天的后审之后,项目得以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也从此时,正式成为远洋邦邦在沈的聚力之作! 北斗: 保利大都会商用楼:联东U谷拟在沈河投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项目投资额由原计划30亿增加至100亿,目前已完成设计方案。 铁西拟与中关村信息谷共建沈阳∙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聚焦大信息先进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 东大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保留与荷兰埃因霍温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的合作,联合北部战区总医院、东软共建,今年本科专业在生物医学工程基础上新增智能医学工程。 工信部公布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全国共248个,辽宁9个,其中沈阳3个(顺风新材料、芯源微电子、北方智能装备),大连2个,朝阳、辽阳、盘锦、丹东各1个,长春、哈尔滨各2个。 旧闻:最近国中话题又火起来,补充说明一下辽中南城市群规划的事,规划大约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通过省政府批复,并已经在国家发改委备案,其中的表述为“支持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沈阳高新区技术创新 瞄准三大主导产业 2019年06月21日 本报讯 记者金晓玲报道 依托丰富的创新资源,沈阳高新区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领域谋求前沿技术新突破。记者6月20日获悉,沈阳高新区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新能源汽车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沈阳高新区最新推出的产业规划明确了三大主导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方面,依托新松机器人等龙头企业,在“存量提升”和“增量调优”两个方面发力,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产业方面,重点发展“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眼健康产业、精准医疗、细胞产业等细分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基地与动力电池基地建设,引进一批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电池、关键核心材料及充电设备领域优质企业。 为推动主导产业稳步、快速、可持续发展,沈阳高新区将依托现有的创新资源,大力推进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构建一个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乃至更大范围产业升级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 据介绍,沈阳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快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国家眼基因库等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支持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实验室与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能力;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院所,探索建设未来实验室等。
中铁与沈阳铁西拟新增投资约500亿元 近日的沈阳,随着万达、腾讯、恒大等企业的大幅增资,热度持续提升。如今,沈阳的“朋友圈”中又增添了“中国中铁”这个名字。 6月20日,从2019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高峰论坛上传来好消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形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铁投资集团拟在铁西区新增投资约500亿元。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坤甲与铁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宁兴华代表合作双方签署框架协议。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张雷,沈阳市市长姜有为,德国驻沈阳总领事毕满天等与会的中德两国嘉宾见证签约。 铁西区是沈阳市内五区之一,位于沈阳西南部,主要包括东部老城区和西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两部分,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也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区。2018年9月,当选中国百强区。 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集团突出投资管理、建设管理、总包管理、运营管理“四位一体”的定位,为地方政府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开发、股权投资提供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维护、运营和投融资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据介绍,为进一步助力辽宁振兴,加强中国中铁与铁西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把铁西区作为今后投资发展的一大重心。在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双方明确表示,将形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在铁西区新增投资约500亿元人民币,用于区域总部基地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工程、产业园区开发、土地综合开发、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与流域治理等领域投资发展。 中铁投资集团表示,将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开发经验和企业影响力,把铁西区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成为支持铁西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近年来,中铁投资集团以助力辽宁振兴、沈阳振兴的姿态,不断加大对沈阳投资力度。继高标准建设完成沈阳四环快速路工程后,又先后中标总投资约111.15亿元的沈阳快速路PPP项目、总投资约76.78亿元的沈阳中德园基础及公共设施建设PPP项目,在沈阳振兴的大潮中,不断展示中央企业的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红星美凯龙在浑南拟建 “梦沈阳”和“爱琴海”项目 6月14日,浑南区委书记、沈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单义会见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董事长车建新、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总裁潘平、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助理总裁沈涛、红星地产集团投资总监匡文琦、红星家居集团副总裁陈雪梅、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杨安楠一行,双方就全面深入合作进行交流。 车建新首先对浑南区委、区政府多年来给予红星美凯龙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向单义书记介绍了浑南区“梦沈阳”项目和红星美凯龙爱琴海项目规划情况。“梦沈阳”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将深入挖掘沈阳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梦盛京”等多个国内顶级大型实景演出,建设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商业、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综合项目。浑南区红星美凯龙爱琴海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将打造购物、餐饮、体验、生活于一体的多元化多物业结构的城市中心。 单义指出,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在商业项目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文化旅游方面投资建设的“梦云南”文旅项目、“城市书香”商业项目、“梦之岛”海洋王国项目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拉动作用,浑南区将全力做好“梦沈阳”、“爱琴海”等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与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共同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项目,填补沈阳市没有国内顶级大型实景演出等活动的空白。浑南区将指定相关部门负责,高效完成项目规划审批、土地整理等工作,为项目的快速落地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浑南区希望进一步与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在商业、文旅、康养等领域加强合作,努力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 来源:智慧浑南
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进驻全球最大中转枢纽港 顺利完成试用并成功中标 2019年06月17日 本报讯 记者金晓玲报道 记者6月16日获悉,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在全球最大中转枢纽港——新加坡港顺利完成试用并成功中标,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该项目3家中标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企业。这标志着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乃至中国港口移动机器人正式步入国际市场。 随着新兴技术的加速迭代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强烈,无人仓储、无人配送、移动机器人等新一代物流技术成为助推物流行业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在一些特殊领域,物流的智能化发展遇到了更为复杂的挑战,如在港口、机场等室外环境下,物流作业面临高温、降雨、大风等恶劣天气考验。 2017年8月,新松公司与新加坡港务集团(PSA)达成一致,双方计划共同合作完成一款性能卓越的室外无轨导航重载型移动机器人——港口移动机器人。2018年10月,新松港口机器人样机在青岛新松产业园装配完毕,并发往新加坡港运行试用。试用过程中,新加坡港务集团以全球顶级的港口运营管理标准,对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进行了严格的性能测试和审查。最终,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顺利通过试用,并成功中标。 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是一位“灵活的巨人”,额定负载高达65吨,定位精度正负5厘米,最大运行速度7米/秒,制动距离小于13米,实现了高载荷与高精度。同时,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支持多类型载货需求,完全符合客户的各方面要求,并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 作为中国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新松公司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强强联合,为室外重载移动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港口自动化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项目的成功实施,是新松机器人产品在国际市场开拓中的一座里程碑。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