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3047654 15013047654
。。。
关注数: 20 粉丝数: 80 发帖数: 2,707 关注贴吧数: 23
(转)星座为什么会让你感觉它说的那么准? 文 / 库恩 在我们这个科学的时代,伪科学为什么没有消失?有的甚至还很流行,以占星术为例,看看其中原因究竟何在。 占星术大概是最流行的一门伪心理学了,占星学中说,一个人的个性特质和行为是由其出生时天上的恒星和行星的位置决定的,无数的证据表明,这种说法根本没有科学根据,通过以下分析即可充分说明,占星学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1,占星术创立至今,黄道带中的星座已经换位,换句话说占星术创立时的天蝎座位置而今应该是天平座了,可是,大多数星象学家都装做不知道这个变化。 2,夫妻在星相上是否般配与他们的结婚率和离婚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3,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星座和领导能力,生理特征,职业选择或者个性倾向之间毫无关系。 4,在婴儿出生的那一刻,接生的医生拉婴儿的力在强度上远大于天上星星的引力,占星学家即无法说明为什么星星的引力对婴儿更重要,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出生的一刻要比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刻对人的个性发展更重要。 5,研究结果表明,在著名占星学家们的3000多个预言中,能算是被证实的预言没有几个,其实,那些所谓的成功预言都是说的含含糊糊的东西,比如说:春天,在东方的某一个地方将有一场悲剧。还有一些则是很容易从现实中预料到发展结果的事情。简言之,占星术根本不灵。 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少人热衷占星术呢? 无批判接受顺言 如果一个占星学家画出你的星相图,你也许会对表面上的准确性印象颇深。不过,这类感觉一般都是不加思考便接受顺言的结果。 无批判接受顺言指人容易相信别人对自己的奉承和赞扬的倾向,许多星相图都是为了取悦于人而设计制作的,当你见到描述自己个性的词语都是你爱听的话时,你会很自然的认为这种描述是真实的。 如果你是处女座,你不妨在读以下描述后看它在多大程度上与你的情况相符, 处女座:你是一个逻辑性强并有条理的人,你讨厌无序和混乱,你的挑剔让朋友受不了,你缺乏热情感情淡漠。处女座是天生的化解冲突的高手。 正例谬误效应 在占星学的个性描述中,即使是好的和不好的个性特征兼有,人们还是可能认为说的挺准,下面是一段普通适用的对个性的剖析,读完之后你也许能够发现人们为什么容易相信这种东西。 你非常需要别人喜欢你,你也非常需要别人佩服你,你对自己往往求全责备。你有大量的潜能没有开发利用,你还没有把它变成你的优势,你在个性方面有一些弱点,但一般来说你有能力进行弥补,你时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充满疑惑,不知道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你喜欢变化和时常换换花样,对受约束和限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自豪,并且不接受那些未经过可信的证据证实的观点,你发现,过于坦率和让别人了解你的一切是不明智的,有时你是外向的,你和蔼可亲,容易交往,善于交际,但有时你又是内向的,小心谨慎,沉默寡言。你渴望的一些东西往往是相当不现实的。 这些能够准确说出你的个性特点吗?一位心理学家调查了79位曾参加过个性测试的大学生,把这段话分别读给每个人听,其中认为这个描述没有准确抓住自己个性特点的大学生仅有5人,另一项研究表明,认为认为这种对个性的剖析要比星座的描述更准确。 你会发现,这种描述中包括了同一个人格纬度中的不同特点,比如,前面说:有时你是外向的。后面又说:有时你是内向的。听上去总有准确的成分在里面。这就容易使人在正例谬误基础上产生一种错觉,正例谬误是说人由于只关注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信息所产生的知觉错误。伪心理学家成功的利用了这种效应骗的了人们的信任,比如你总能在一个属于狮子座的人身上发现占星学描述的个性特征,如果你再仔细读读那些描述,就能发现这个描述与对双子座的个性特征或其他星座的个性特征的描述实际上大同小异。 巴纳木效应 伪心理学家利用的另一种心理效应就是巴纳木效应,就是去说那些带有普遍性的行为特点,使一种描述用在谁身上都行,看手相,算命,占星术及其他伪心理学都是在利用这种效应,怎么说都能让你听着有点儿道理。说的现象越带有普遍性,就越能让你佩服他说的准。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你了解巴纳木效应,只要连续几天阅读报纸所刊登的对12星座的未来预测你就会发现,在那些预言中不同星座未来将发生的事情都差不多,写的都是一些颠来倒去的车轱辘话。
发点玩车心得,不是关于烧件,而是关于发动机升级的 事先说明,本帖观点均为个人见解,公路折叠通用,相信山地车应该也会有参考价值,而烧件党可以自动忽略本帖了。 废话到此,以下正文。 个人踩车史可以追溯到幼儿园童车,那时候还是4个轮呢~ 真正开始骑车是我大一的时候的事,骑个几百的破公路就跑去参加公路赛业余组包尾。 而真正开始玩车,则是我毕业一年后,大学用来比赛的蒙太奇铝架公路在保管站换来一纸回执之后,决定自己慢慢攒件装车的时候开始的。因为之前出了问题基本上是走摸索,百度,论坛,再摸索的路线,很少去车店,基本上都是自己给自己当整备师,所以对于车子各种闹情绪,不说精通,但也颇有心得。 虽说大一在车队招新的时候已经加入车队,但真正接触训练,可以说是大二,那时候通过暑期工,赚的零花钱,买了蒙太奇的大公路,然后才算是能够跟上师兄们训练时的速度…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我没回家,也没去打工,留在学校里参加车队的集训,别的什么技巧可能说过,但都忘了,最记得的是一个团队带风技巧,还有一条作为一个初哥必定会收到的一条建议:脚力是重要的,但不要光顾着大脚踩,要找到自己高速巡航时最舒服的踏频,并保持下去。 当时没怎么在意,而后我经历过的好几台车子也是带变速的,没怎么留意,直到前段时间,我把旧的18寸k架折叠卖得只剩下花毂了(element的fb300的确非常润,用了一年,完全没有任何保养依然很润),观察了塔基使用情况,再结合我现在的座驾——612tt(风行412改造16寸305轮组,改造tt把,其余配置本帖可以忽略),的骑行感受,逐渐发现了那句话的真正意义所在。 首先,那对花毂的塔基使用情况就是第三档磨损非常严重,第二跟第四档有磨损,其他档位也就第九档有点痕迹,其余基本没用过。 然后,现在的612tt是45t盘片,带10t单速飞轮,外胎是305x1.2光头胎(建大的),城市骑行非常舒服,平时路况没问题的话时速保持27完全可以骑上一小时不需要补给休整,稍加脚频就能上33,平路能保持39km/h连续5min(再高没试过了,也没必要试),综合来说,骑行姿势是我非常喜欢的公路车骑姿,而踏频也刚好落在了我的最佳踏频范围内,所以可以说是各方面都很适合我的一台车子,所以我8月24号去车店随便保养一下,25号就很放心地带着补给跑了个单日180公里。原本计划是一路骑行,然后上山,下山之后原路返回,但因为是单速,加上45带10的齿比用来爬山的确偏大,冲了两个坡,果断上山失败上岸成功。。。 经历基本上说完了,其实我想说的是,现在我在市内基本上能骑车的地方绝不坐车,不上山的情况下,没有哪里我去不了的。换句话说,我认为如果硬件能达到要求,折叠车后飞轮实际上只需要3个档就够了,上山的话,顶多4级,因为最佳踏频摆在那里呢。 在说怎么样通过最佳踏频来确定一台新车该怎么样去改造前,我希望引入一个概念,命名为踩踏效果指数,衡量的其实是你把脚踏踩一圈,你的车轮能转多远,计算公式是牙盘齿数/飞轮齿数*轮径(或者用轮周长代替轮径),比如说我的612tt,踩踏指数就是45/10*305=1372.5,如果我在搭载56t盘片的20寸406车子上,那么要达到我在612tt上那种踩踏效果指数,后飞应为大约16.65齿,也就是说带有16t或17t的后飞轮会比较适合我,以此类推。 有了以上数据,我是觉得没什么必要在折叠车上非要追求2x10的变速就是了……以上纯属个人感悟,仅供参考,欢迎讨论指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