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udking1979 ruudking1979
关注数: 55 粉丝数: 1,304 发帖数: 11,347 关注贴吧数: 6
后防现在这样,管理层难辞其咎! 塞尔吉初来乍到不了解中国联赛,对自己球员认识和熟悉了解中国联赛可能需要有个过程;可俱乐部管理层应该很清楚啊,你既然一开始就打算用全华班后防,为什么不引进一个有点经验的中卫内援呢?看看现在队里能打中卫的球员里,也就只剩陈晓一个有经验的,其他人都是菜鸟,就没考虑过如果陈晓有伤或状态不好的情况么?用这么多菜鸟球员,这是不是太儿戏了?中乙都不敢这么玩啊;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塞尔吉也是被绿城给坑了,过来一看,走了这么多人,跟上赛季比赛录像上看到的阵容差异巨大 后腰引进了2个内援,范柏群一老将,去年中乙都不算绝对主力,不算荣宇的关系能来?钟浩然到底水平如何,还不清楚,我只是觉得如果他的水平连范柏群和客串打后腰的王杨都不如的话,你俱乐部引进他浪费宝贵名额干嘛呢? 王冠一到底是伤了还是怎么回事?虽打中卫不靠谱,打本职后腰,起码拦截和位置感还是凑合的 去年全华班打中甲,后防也没这么差,塞尔吉作为后卫出身的教练,几场比赛下来,看不到靠谱的防守体系,这种背景下,本身太过年轻缺乏经验和个人能力的后防,漏洞被放大,焉能不败? 这么搞下去,等塞尔吉整明白了,也许差不多也要下课了;别忘了,教练席上还有郑雄,明摆着是来当备胎的
中甲U23观察第1期 浙江双雄启用新人大胆 中超降级两队略显保守 中甲新赛季打完两轮,U23新政对于各队影响并没有如中超般大,中超前三轮后U23球员平均出场时间42分钟,只有7队U23球员场均出场时间超过45分钟。中甲方面U23球员平均出场时间达到了57分钟,其中首发球员平均出场时间更是达到了80.6分钟,有十支球队平均出场时间超过半场。 从出场人次和出场总时间来看,浙江的两支球队都是较为敢使用U23球员,两支球队向来也是以青训见长。浙江绿城前两轮分别各派出4名和3名U23球员首发,并且这7名球员几乎全部打满全场,累积出场时间达到622分钟,相较各队平均时间285分钟多出一倍有余。浙江毅腾出场总时间432分钟,仅少于深圳佳兆业4分钟,三队也都是使用了7名U23球员,在使用时间和出场人次方面分列前三位。 两支降级的球队延边富德和辽宁开新各自使用了4名U23球员,也是仅仅满足了足协的基本要求(如果每次各队有2人次外援出场,那么必须有同样2人次的U23球员出场),但是两队U23球员出场总时间排在最后两位,在首发总时间方面也分列倒数三、四位。第2轮出场的U23球员中,没有人取得进球,只有上海申鑫的刘亦超和浙江绿城的徐继祖分别收获1个助攻。36名球员出场,相较第一轮的44人,减少近两成。平均出场时间53分钟比第一轮减少7分钟,首发出场时间78分钟和首轮的80分钟差距不大。 从本轮各队使用U23的方法来看,梅县铁汉生态、新疆雪豹纳欢、青岛黄海、辽宁开新、大连超越、北京北控燕京、梅州客家、延边富德、石家庄永昌、呼和浩特这十支球队全部只有1名U23首发,其他1名或2名作为替补,黑龙江更是全场只出场了1名U23球员,为此球队也只派出了一名外援。
肖良志:自己培养的球员被免费挖走!谁还做青训? 从2019年开始,中超、中甲和中乙俱乐部的注册将严格与梯队建设挂钩,其中,中超和中甲必须独立拥有U19、U17、U15、U14、U13五级梯队,中乙必须独立拥有U17、U15、U14、U13四级梯队。毫无疑问,职业俱乐部培养青少年球员将驶入快车道。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春亚泰等俱乐部呼吁中国足协出台相关措施,严控青少年足球的“人贩子”,出台青少年球员首个职业合同应属培养俱乐部的规定,避免俱乐部培养的球员被“免费”挖走。   这个事情由来已久,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无论是球员还是他们的家长,都会无视自己孩子与俱乐部的培训协议,给自己的孩子选择更好的“钱程”。因为培训协议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约束性,面对自己培养的孩子被别人挖走,很多俱乐部都是欲哭无泪。关于这个现象,不少俱乐部多次反映过。12月6日,济南,中超会议期间,长春亚泰俱乐部董事长刘玉明再次痛陈此事,希望中国足协能够出台严厉的措施,规范青少年球员的市场,严控经纪人利用高新诱惑,让孩子和家长见利忘义。   刘玉明对记者说:“俱乐部和球员有培训协议,但是到了要签订职业合同的时候,培训协议根本就没有什么约束力。经纪人私下里和孩子以及家长谈好了,会给他们更大的利益,结果孩子不和我们签订职业合同,等于替别人培养了人才。希望中国足协在这方便能够约束一下,俱乐部自己培养的球员签订第一份职业合同的时候,应该和培养俱乐部签,最起码为培养俱乐部效力之后再和其他俱乐部签订职业合同。”
肖良志:自己培养的球员被免费挖走!谁还做青训? 从2019年开始,中超、中甲和中乙俱乐部的注册将严格与梯队建设挂钩,其中,中超和中甲必须独立拥有U19、U17、U15、U14、U13五级梯队,中乙必须独立拥有U17、U15、U14、U13四级梯队。毫无疑问,职业俱乐部培养青少年球员将驶入快车道。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春亚泰等俱乐部呼吁中国足协出台相关措施,严控青少年足球的“人贩子”,出台青少年球员首个职业合同应属培养俱乐部的规定,避免俱乐部培养的球员被“免费”挖走。   这个事情由来已久,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无论是球员还是他们的家长,都会无视自己孩子与俱乐部的培训协议,给自己的孩子选择更好的“钱程”。因为培训协议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约束性,面对自己培养的孩子被别人挖走,很多俱乐部都是欲哭无泪。关于这个现象,不少俱乐部多次反映过。12月6日,济南,中超会议期间,长春亚泰俱乐部董事长刘玉明再次痛陈此事,希望中国足协能够出台严厉的措施,规范青少年球员的市场,严控经纪人利用高新诱惑,让孩子和家长见利忘义。   刘玉明对记者说:“俱乐部和球员有培训协议,但是到了要签订职业合同的时候,培训协议根本就没有什么约束力。经纪人私下里和孩子以及家长谈好了,会给他们更大的利益,结果孩子不和我们签订职业合同,等于替别人培养了人才。希望中国足协在这方便能够约束一下,俱乐部自己培养的球员签订第一份职业合同的时候,应该和培养俱乐部签,最起码为培养俱乐部效力之后再和其他俱乐部签订职业合同。”   长春亚泰目前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家在淄博的叫柏杨的球员,就不和长春亚泰签订职业合同。无论是刘玉明还是俱乐部的其他高层,都和柏杨本人谈过,甚至都喊出了“你提条件,能够满足的都问题”。即使如此,柏杨都没有态度。后来,长春亚泰俱乐部的高层还专程到淄博看望柏杨的父母,千方百计做他们的工作,希望柏杨能够和俱乐部签约。最终,柏杨的父母也不吐口,没有任何结果。   据刘玉明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是经纪人在背后起了作用。他们也希望知道谁是经纪人,然后去和经纪人谈,遗憾的是始终找不到谁才是柏杨真正的经纪人。实际上,最近几年来,在青少年球员领域以及正常的转会过程中,经纪***作手法一直在变。很多时候,提前一年把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签字费”打到球员或者家长的户头上,任凭原俱乐部做什么工作,都无济于事。   在青少年领域,尤其是对于那些即将到签订职业合同年龄的球员来说,在自己的第一份职业合同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肯定无比渴望能够签订一个大的高薪合同,一旦有经纪人做出承诺,或者提前把一部分款项打到他们家长的户头上,则一般人很难经得住这样的诱惑。   从一个人的追求和对利益的追逐角度讲,球员有上述行为无可厚非。但是,足球是一个特殊行业,成材率可能不足5%。要想培养出一名可用的球员,俱乐部要付出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如果被经纪人不付出代价或者只是付出几万、几十万的代价轻易挖走,然后转手就卖出几千万甚至更多。对于培养球员的俱乐部来说的确不公平,也是沉重的打击。   正是因为如此,一些俱乐部不愿意培养球员,拿钱直接买可用的球员更省事。当中国足协在2019年就要推出更为严苛的梯队规定时,如何保护好俱乐部培养球员的积极性,如何防止经纪人暗箱操作之后的“不劳而获”,如何防止俱乐部球员的“非正常流失”,的确是中国足协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足协可以出台“在俱乐部不放的情况下,球员首个职业合同必须与培养俱乐部签订,合同期限为3年”的规定。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