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双卡双待 双核双卡双待
关注数: 607 粉丝数: 738 发帖数: 74,985 关注贴吧数: 13
福利贴,有先心病的可以进来看看 阜外医院国际首创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技术 2016-03-11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一般是指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解剖结构异常、缺欠、损害等造成心脏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改变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获得性瓣膜病等。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占全部活产婴儿的0.6‰~1‰,我国每年新出生罹患先心病的婴儿高达15~20万,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瓣狭窄约占70-80%,这些简单先心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为了让患者以更小的代价得到更好的治疗,数十年来,我们一直没有停下探索和追求的步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病房复合技术团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后,开展了由复合技术团队在外科手术室进行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先心病技术,实现了“不开刀、不用放射线、不用全麻气管插管”治疗心脏病的目标。该技术融合了内外科、影像科等多种技术的优势,不但完全传承了传统经皮介入技术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且手术全程不使用放射线,无需特殊防护,对辐射伤害敏感的婴幼儿具有更大意义。同时,外科手术室具备更完善的处理突发事件的条件,为患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 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与 以往技术有何不同? 1 不用开刀   以往开展的外科心脏直视手术需要切开胸骨,通过体外循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进行,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新技术不需要开刀,只要在大腿根部插入导管即可,伤口只有针眼大小。 2 不用放射线及造影剂   以往开展的经皮介入技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适应症较为局限,术中必须使用放射线存在辐射伤害,且患者年龄越小损伤越重,如果术中使用造影剂还有引起过敏及肾功能衰竭的风险。新技术采用超声引导,完全不使用放射线及造影剂,保护患者免受放射线对眼睛、骨髓、乳腺、甲状腺、生殖腺的影响,对辐射伤害敏感的婴幼儿具有更大意义。 3 无需气管插管,不用全身麻醉   以往开展的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微创介入技术扩大了介入治疗的指征,使用食道超声引导,但需要切开胸壁约2cm,必须进行全麻气管插管。新技术采用经胸超声引导,完全不需气管插管,患者在术中可以是清醒的。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阜外医院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成功率达97%以上,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上千例的临床实践证明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技术是安全有效的。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检索证明,我院复合技术团队所报道的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成形术等多项技术均为世界首创。 病 例 报 道   单纯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先心病的优势在治疗特殊患者时也得到了突出体现。近期救治的两位特殊患者:   一位是来自福利院的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孤儿,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才能存活,然而患儿同时患有房间隔缺损,心脏缺陷使他几乎无法接受肝脏移植或常规外科手术,而传统介入治疗由于要使用放射线及造影剂也不适合他;   另一位是怀孕17周的患者患有动脉导管未闭,如果继续妊娠可能发展为心功能衰竭而危及自身和宝宝生命,如果终止妊娠不仅要放弃来之不易的孩子,也要承受很大的手术风险,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传统介入治疗要使用放射线和造影剂,可能对宝宝产生无法预知的损伤,这两种手术方案都不适合她。对于这两位患者而言,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案。幸运的是,目前他们均已接受了治疗,第一位孩子在顺利修复心脏后已接受肝移植治疗,第二位母亲不但收获了自身的健康,也收获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阅读 250644 投诉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