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张一鸣◎ 听风吟无声
关注数: 53 粉丝数: 210 发帖数: 14,155 关注贴吧数: 104
关于无根生,我感觉很明显,是铺垫铺的很成功,但内容没撑住。 比如梁挺,我就感觉很莫名其妙。 其实第一次看到那我根本就没看懂到底是个啥情况,后来反复看了几次,才大概搞明白了,他想说的是,梁挺内心深处想要别人认可,想要别人侧目钦佩,但始终不可得,只能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忘了想要什么,直到死前那一刻。 咋说呢,只能说很低幼,也很牵强。 而且明明也不是什么大事,干嘛非得让人家临死前才明白呢,哪怕醒悟过来之后多去杀几个日本鬼子也算啊,临死前醒悟就说句骚话没了? 再看李慕玄的事儿,说穿了还是个简单的事儿,跟小孩闹脾气差不多,说难听点要是家长的角度揍一顿没准就好了。 无根生明明看的明白,又不说破。非要玄而又玄的扔下一句什么别放弃。非得让人虚掷一辈子,这犯得上吗。 还有三一门跟左若童的对话,我也感觉莫名其妙,说白了通不通天有那么要紧吗,还得吧友想办法给他圆,虽然也圆的上,但你如果真的假设当场就他俩那几句对话,那左若童这人,真是,死的不值。 总之看无根生的故事,就感觉,逼装的很大,但水平撑不住。 看完任何一段都没有心灵被震撼的感觉。 也没有那种什么“己不由心,身又岂能由己”的感悟。 就感觉像个传销头子,一群人莫名其妙跟着他,跟来跟去也没个好下场,该死死该跑跑,搞不明白这些人图什么。 只能说比较可惜,无根生塑造好了,是能给这个作品升华的,但米二自己水平也就到这了,撑不住了,没法再往下挖深一层了。 后面该追追,该看看,但太过期待没必要。 真的, 就这点东西了。
咱捋一捋原先的几大掌门有几个没崩的? 1,少林圆觉,没崩。不过算不算更丰富了存疑,反正我是觉得死的有点不值。尤其是伏龙子逼格一降再降之后。一副谋划了一切后来一捋好像跟没谋划差不多的样子。 2,武当清虚,没崩。不过风头被清霄抢了。但既没丢命也没丢脸,不错啦。 3,六扇门刘雄,崩了。不仅当二五仔未遂还被童安抢尽了风头。忘了死没死,不过没区别了,太后上位怎么也得清算他,不死也是死缓了。 4,名剑山庄欧阳衡。只能说……塑造的挺真实的,就是战斗力实在是太拉了。需要跟着版本加强一下,不然体现不出江湖纵横家的定位。其实正经说,合纵连横、游走朝廷江湖之间,跟童安合作,成为太后的盟友,促成天机宫重建,各种手段保护名剑山庄地位,其实很成功,就是过程看下来不知道为啥咋看咋拉胯。真的需要一次版本加强。 5,左江龙,立意其实不低,但戏份太少,表现纯小丑。他和李元兴本应有一场关于丐帮与天下孰轻孰重的道义之争。但死的太小丑。这段剧情真的应该改一改。立柱一个“我首先是丐帮帮主其次才是宁国子民,我不知道什么大义我就希望丐帮少死人”的态度,是可以有一波高光时刻的,完全没必要成为什么种子 6,神鹰门,殷无矜。没什么具体印象了,好像就是不停的推冷鹰。可能没什么高光时刻维持了原先人设吧,当然随着整体丑化可以算躺赢了,就是特么的实在御人无方,除了主角帮你带出来的冷鹰都是些啥货色。
米二学坏了 现在一人之下的战力体系明显在学轨迹。 可能年轻一点的吧友没玩过了,总之是日本的一系列经典rpg,空之轨迹碧之轨迹等等。 为什么说在学呢。因为轨迹里人物的战斗力也长期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在最开始几部,看得出来他们是有好好涉及的,比如S级游记士一个标杆,下面结社执行者一个标杆,等等等等。 那这个标杆和级别,都是能够通过实战支撑的。比如大概能搞清楚S级打A级会是个什么表现,甚至热情比较高的玩家,也会进行细分,比如轻松秒是一种表现,赢了但是打完带喘是一种表现,诸如此类的,至少在前几部都算是站得住脚的。 但特么从后面开始,他们自己圆不住了。新出场的人物越来越多,设定越来越乱。以至于如果认真参考每一条实战表现,就是个贪吃蛇是乱麻,级别区分已经基本上没有意义。 那面对这种情况他们怎么办呢,想了个馊主意。就是两个人交手,从此你看不出胜负了。 以前的情况是打完总有个输赢,现在一般是这样的:张三进门,李四守门,那他俩得打一架。打完之后,张三小占上风还游刃有余,李四略逊一筹但神定气闲。然后李四接了个电话就打算跑了。张三说,什么吗,就是个胆小鬼,不敢跟我分个胜负。李四说,没有那个必要。然后张三一路打到里屋,再循环一次王五。然后王五说,你就进去好了,反正我们的目的也实现了,然后又特么跑了。 打的过程噼哩哗啦绝招频出,看似搏了命,完了之后你会发现,对于他俩谁强谁弱是提供不了半点参考依据。你说这是S级陪A级闹着玩也行。无所谓,随你说,反正要是下一作李四直接开了个二阶段秒了张三也完全没有半点毛病。当然更大的概率是他俩再见还是这样。 咱看看最近一段剧情的战斗,是不是有点这个趋势了。谁能帮我分析分析黄宁儿的战斗力是什么水平。他已经学会了。
三十岁的视角上再看BP,所有策略问题都是实力问题 大多数你认为的策略问题,其实都是实力问题。 这个结论几乎延申到一切领域。 我家大概在十几年(应该是2011年?)前买了一个位置比较偏又比较大的房子。虽然也算赶上房产增值好时候了,投资角度这也算一笔好投资,但还是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离本身住的地方太远,单程个把小时,没办法住只能租。那地方太差,增值增也不不如市中心快什么的。 从策略角度,就应该买个面积小点的,但是在市中心的房子。市值当时差不多,现在增值明显更多,而且不想租的时候自己也可以住。从策略角度,这完全是失败的。 前段时间和我爸聊这个问题,他说,不是不知道城里的好,当时也选定了市里的目标。但当时首付就差二十万,是真的能借的都借了,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百来万都凑出来了,就差二十万没办法,确实穷尽了手段,只能先在郊区买一个了。 真相很多时候就这么简单。 不是不知道这个英雄强,但为这个英雄配套的体系或者节奏,这个队伍打不出来。不是说完全不会,但在TI这个层次的对抗中不敢用。 坦言的讲,如今年过三十了,事业上也小有发展。现在越发看到,其实当你走到一定层次后,信息差是很小的。从外人视角上明显的策略失误,其实当时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比如我为什么会得罪领导,因为就是两难,不得罪这个就会得罪更大的。 而一些看上去非常牛逼非常优秀占了大便宜决策,那往往强大的实力或者极其苛刻的条件限制导致的。这个东西人家搞的了你搞不了,有些是技术能力的差距,也有些是背后资源的差距。 我不是三年之后才知道那个搞上了我就牛逼了,我当时也知道,但我当时真差一口气搞不了。 还有些情况是别人看来差不多东西,其实天壤之别。比如专业技术,在行政眼里你们都是高学历有专业的人,其实你知道你和他的差距如蚍蜉见青天,你那两下也就抄抄,人家真能支起来一个摊子。 什么选择大于努力。人家有十个选项,你可能只有俩。 这才是大多数决策问题的真相。
老人回看:逛贴吧对人的成长有副作用 RT,年过三十了。DOTA陪伴我好像也有十多年了。 从高中就是开始上课期间逛DOTA吧,至今仍然偶尔逛逛。 如今思考,贴吧的交流环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是有负面影响的。所谓负面影响,既包括使人实际上受到负面推动,也包括它能识别哪些行为有负面影响,但他需要花费一些额外的脑力去防止其影响到自身。 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点,就是“滑稽式”表达。也就说一句明显有问题的话,加个滑稽,那么他想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 “我说了句反话用来嘲讽你,我知道正经话怎么说,但是你不配听。当你看到滑稽的时候,就代表我正在讥讽你的智商。你就字面意思反驳,那正好代表我智商碾压了你,嘲讽你听不出来。你要是不反驳呢,那等于你认了,我还是赢了,我真牛逼” 当然,这没什么错。上个网又不是写论文,不用追求句句严谨。但就这些年的感悟下来,其实相当多数滑稽的人,其实是根本就不知道正确表达是什么的。 他们的底层逻辑,大概可以这样表述:滑稽代表一个极致的“负号”。我说一句极致错误的话,加一个“负号”,那我就等于实际上说了一句极致正确的话,但这句极致正确的话是什么,你得凭自己的智商读出来,读不出来。那是你脑子不够用。我不跟蠢货浪费时间。 可是这句极致正确的话到底是什么,其实相当多数的滑稽语言使用者,是根本说不出来的。 他们坚定的认为自己知道,且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坚定的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那个智商高地的坐标,只是犯不上跟蠢货一五一十的描述出来。 然而其实他并不能像他们想的那样。并在长年累月的自我欺骗中坚信不疑。 实际上,随着自己的逐步发展,圈层往上走,我的真实感受是,混得好的人,无论赚钱的人还是当官的人,基本上没有人有类似语言习惯,无关官面上还是私下里。他们大部分人的表达习惯是十分务实的——对于一些智力或者实力不足的人,他们会用最快捷的方式识别出来,然后从自己的圈层里剔除。而那些张口闭口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考的人,除非对方有足够的地位来支撑(比如对方实际上是个很大的领导),不然基本上默认脑子里一团浆糊的蠢货。而这样的人,和贴吧大佬有极高的重合度。 我此前不玩已经可能有几年了,近期兴起重新玩一玩,既然玩,就会上贴吧交流一下。 这里的环境让我感觉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里一直就这样,我十分清楚,以前就这么回事。而陌生在于,这里集合的人,总体来说让我感觉跟向上的环境有着几乎相反的特性。 当然,该喷就喷,都由你。只是建议你,发展从改变表达习惯开始。比如即便喷我,最好说清楚我说错了什么,哪里逻辑混乱,诸如此类的。
工作视角聊一下水人波高 反正现在老DOTAer也都三十多了吧,可以聊聊成年人的话题我一般处事的逻辑是,任何正经的,能上升到事业层面的东西,不要用具体的事情或者细节来归因个人。 比如我在饭店吃饭,服务员恶心我,给我菜里放脏东西。 那我不会找这个服务员本人,我会找他们经理或者老板。我投诉也不会投诉这个服务员本身,我可能会投诉这个饭店本身卫生不合格什么的。(不用假如,我经历过被服务员往饭菜里放脏东西的事,其实你也有可能经历过,只是你不一定抓住了) 我的逻辑就是跟我发生关联是饭店那个整体,而不是某个个体,饭店里每个员工,经理,厨师,服务员,都是给这个饭店打工的,我所有的问题是要找这个饭店负责的。他们不应该雇佣一个不高兴了就恶心顾客的服务员,这是用人的问题,需要用人单位负责,需要单位给我说法。 至于给完我说法之后,他们选择开了这个服务员还是照用不误那是他们的事。我想店开到现在也不是差我一个顾客,也没必要当个事儿一样吼出来我再也不去你们店了云云,格局小了。 至于那个服务员会不会因为恶心了我被开除,其实我也觉得跟我没什么关系。服务员这种工作,只要手脚健全应该随便找,开了一次,他再换家就是了,可能也形不成对他的什么制裁——如果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就拿个服务员被开除这么点事儿来自我安慰,那我就感觉自己书白读了。 然后再说回波高的事儿。首先如果假设波高是个严重的失误,那LGD管理层是否存在用人问题?或者说,是否能找到一个人,让我们觉得换他铁定赢了,根本不可能出这样的幺蛾子? 我觉得没有,至少我没找到。那六个人(算上教练),我觉得就是当时能找到的最合适的团队,且已公开信息中,我没找到什么可以解读为明显决策错误的行为,而且作为TI亚军,我也觉得这个成绩没什么不能交差的,LGD这个组织并不欠我什么说法。 所以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至少没什么需要专门解释的。 至于什么cnDOTA 不拿冠军就是失败,什么到手的冠军不要什么的,幼稚了。OG就是很强,打不过,不丢人。谁干事儿也不是包管拿第一的。 那即便假设那是个错误,我也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