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道士 东山道士
关注数: 0 粉丝数: 2 发帖数: 2,643 关注贴吧数: 2
不若不念 有人说,思念是世界上最伤感诗歌,悄无声息的在寂寞中谱写出一曲深入骨髓的凄凉,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和着夜风,在心灵的最边缘弹唱。 我不知道这些弦音因何而起,为谁而奏,只是似乎这每一个音符的背后,承载着太多的悲伤,太多的无奈,太多的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于是有人便开始从文字中寻找慰藉,然后便有了牛郎织女,有了梁祝,有了纳兰容若。 深爱古典,爱之痴迷,常常读着那些美到极致的句子,潸然泪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次第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不知道读过多少次,也是如此希望,元稹的那些思念,终究会感动上苍,盼得伊人归。只是随着日后对那一段历史的渐渐明晰,那些唯美,让我不敢去深究那些埋藏在它们背后的故事。 现实总是比文字残酷。席勒说,文字是心灵的行走的足迹。我不怀疑这句话,可是被墨水定格的文字,或许只是心灵在那一瞬间的感动,记录的只是那转瞬即逝的一瞬间。而感动太短,光阴太长,人在这白驹过隙的一辈子中,却是那样善变。于是思念在这难以预料的反复无常中变得疲倦,从此不再高尚。 我没有妄言。我曾经以为,古典之美,在于不变的永恒,在与永恒中不变的思念和牵挂。只是在那些美到心颤的诗篇中,元稹变了,因为仕途;纳兰变了,因为寂寞;徐志摩变了,因为爱情。为什么他们本人对待爱情的执着却没有他们文字中的那份隽永?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遇见了,错过了。回眸,却再也找不到来时的风景。相爱容易,而等待太难。因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永远不变的,是改变。 走了那么长的路,听了那么多的歌,我们变得不再坦然,不再无所畏惧。我们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每天带着厚厚的面具去生活,在最灿烂的笑容背后,哭得撕心裂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死角,那也是整个心灵最为柔软的地方。这个角落,别人走不进来,自己走不出去。有些记忆,埋在那里,不去触碰,却未曾忘记。因为有些事,不是说不想就可以不想,有些人,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那些曾经,说着要遗忘,却久久望着那个角落,思念了整整一个曾经。所以,那些心里最在乎的事情往往不会拿给别人看,因为害怕被阳光刺痛。轻易说得出口的爱,未必是真的爱;说过要等待的人,或许下一秒,就早已把你遗忘。能拿给别人看的痛,一定不是真痛,至少没有痛彻骨髓。所以,能流传于后世的思念,也必然不是真的思念。 很多人分开了,说过会等,却渐渐的没有了音信,消失在茫茫人海;有人从未说过等待,却默默的等待了一辈子,在那个分开的路口,从未离去,只因走不出过去,忘不了曾经。于是便躲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默默思念,直到青春逝去,直到海枯石烂,甚至被他们思念的人,都不曾察觉。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勇气?又一次想到了金岳霖,他那么爱林徽因,却只是远远的看着她,从来没有走打扰过她心中的的宁静,只是因为那回眸而镌刻在脑海中的微笑,从此断绝红尘,牵念一生。 思念这条路很长,一念起,一世繁华,皆成弱水,寂寞东流。思念这条路很苦,那么多世俗,那么多诱惑,有几个人能在心里装上虚若浮尘的爱情,在喧嚣的边缘踽踽独行? 过去的,终将会过去。一次转身,或许曾经的风景,就真的再也与你无关。过去的,终将会过去,念与不念,皆在于心。相思太短,光阴太长,而这世间毕竟已经没有圣人,用一生的寂寞去书写一段思念的绝唱,谁会有勇气?元稹背后,千万元镇,金岳霖之后,却再无金岳霖。这,便是现实。 青春还长,而思念太沉重,不若不念。 2012.7.6 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