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国学堂 侯马国学堂
关注数: 5 粉丝数: 78 发帖数: 1,453 关注贴吧数: 59
漫谈五运六气在中医中的实践 http://tieba.baidu.com/p/3127719016# 五运六气,不是如现在一些人(包括中医药大学博士)所说是迷信或无用的玄虚的东西,而是中国古代中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对人身健康作用的一门预防性与诊断性的科学。因为中医学从来不是将人看作孤立于世的人,而是看作是一定环境的产物,是天人合一。所以,环境对人体体质与心理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中医通过五运六气运气诊法,基本可以预测当年太岁具有规律性的疾病或时疫性的疾病,这是屡试不爽的事。 名医曹颖甫先生在十六岁时,他的父亲病洞泄寒中,他这样追述治疗情景:“医者用芩连十余剂,病益不支,汗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一夕数惊,去死者盖无几矣。最后赵云泉先生来,投以大剂附子理中加吴萸丁香之属,甫进一剂,汗敛体温,泄止神定,累进之病乃告痊。云泉之言曰: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伤寒·太阴篇》,何足与论活人方治哉!予自闻此语,然后知仲景方治果足脱人于险也。”从此文可以看出,赵云泉把握患者疾病的根本,并且效强桴鼓,其源概在赵医掌握五运六气,知当年太岁在辰,属于湿土司天,长夏之时,阴雨连绵,故证多寒湿。寒湿之证,前医以芩连治之,无异于南辕北辙,无怪越治越糟,几离黄泉不远矣。此皆前医不知五运六气之过也。 由此充分说明,当前(比如中医吧)喧嚣着一些反阴阳学说,反五行学说,反五运六气学说者,均属于无知者。无知在他们完全将人的疾病看作是人体孤立的事件,完全不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包括气象环境)对人体根本性作用,不懂天人合一为何物。因此,这些人无法用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人的疾病产生及转化,也无法预测到疾病产生的规律,他们的观点不是开放的,而是保守的,不是联系的,而是孤立的,不是看到内外环境生态的交互作用的集群性关系,而是只看病灶一方面(甚至将病灶有时更简化为病菌与病毒)。这样低级的思想认识,还振振有词来反对中医基本理论,岂不好笑? 因此,当小医者,或许只知病菌病毒,当大医者,不可不知天人合一之理,也就是说,要研究人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在病机学中的作用。其中,五运六气是必学的一门科学。
中医各时代史 http://tieba.baidu.com/p/3127930583# 远古时代 (公元前2200年)在这时期,中国版图上已形成不同的部落,起初始祖居民穴居野外,为生存必须与自然界斗争。在寻觅食物过程中,他们发现某些食物能缓和身体不适,但某些食物有毒性,能引致死亡。火的应用对 当时穴居部落起了重要的改变,熟食不但缩短消化食物的过程,而且火能御寒、照明、驱散山洞中的潮湿,改善居住的条件,自然也减少了疾病。当时人们利用热石取暖时,发现以石头烘烤不同的体表部位可以舒缓某些不适,另外亦发现利用骨针捶击特殊位置可舒缓某部位的痛楚。这些经验奠定了草药、针灸治疗的基础。 当时虽没有医生这种专职,但一些专长这方面技能的部族成员被尊称为"巫",因为他们治疗时往往结合巫术。黄帝与炎帝相传这个时代有两位传奇人物,黄帝与炎帝(又名神农)。历史学家虽不能确定他们是否真正存在,但可以确定他们的年代大概是公元前2500-2700年。两人都被认为是中医药始祖之一,对中医药贡献良多。 这两位人物被认为是两本中医巨著的作者;《黄帝内经》及《神农本草经》,此著作现今仍为人们广泛应用。据历史学家估计此乃托古之作,在古时人们喜欢将受尊重的老师或重要人物指定为某著作的来源,其实他们并非真正的作者。
中医大学生应具备现代科技知识 中医大学生应具备现代科技知识 □ 毛嘉陵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它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吸收其他多学科知识充实自身的学术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药大学生在学习中医时,也应当抱着一个开放的姿态,要博古通今、与时俱进,不仅要打下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还必须尽量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探索中医的现代化发展。   现代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普遍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根据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   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又称“西医学”,所谓的“西”,是与中医学的“中”相对而言的。西医学是产生于西方近现代科技文明背景下的医学体系,因此它也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学习中医与西医时,要注意取长补短,尽量学习对方的长处与优势,以充实自身的不足。在基础医学方面,需要了解的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诊断学、药理学等;临床医学方面主要有:内科学与外科学等。   医学心理学 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与心理之间的一类疾病,医学心理学正是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用心理学的知识解答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康复与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中医学强调调和情志与此有相通之处,中医心理学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学习医学伦理学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正确的行动。   医学地理学与环境医学 医学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地区生活习惯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传统中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整体思想,强调人与外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外环境的异常变化无疑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而现代的各种污染是古人们不可能知道的,所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中必然缺乏相应的知识点,作为当代中医药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知识。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现在已经渗入世界的各个角落,不懂计算机技术无疑是现代的文盲,有效利用医学信息是医学进步的必要手段。通过文献、信息检索了解医学动态;运用电子病历系统减少人工错误和医疗事故,降低医疗开销,有效综合利用资源;应用SAS和SPSS等统计软件分析临床和基础科研数据得到可靠的研究结果等。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中医药的科研教学还是临床方面都离不开,因此必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技术。   医疗法律法规 现代社会已进入法治化社会,遵纪守法是人人必知必行的基本生存原则。在医药领域,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医药政策法规,以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保护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中医的医疗行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中医药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掌握国家医疗政策法规方面的必要知识,以免在以后从事医疗工作时违规违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