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剑舞 飞仙剑舞
关注数: 0 粉丝数: 984 发帖数: 36,450 关注贴吧数: 39
一个2004年老吧友、老吧主跟贴吧说再见。官方劝退很寒心。 2004年8月12日,我在贴吧注册了这个账号。一直用到现在。其实玩贴吧的时间应该比这个时间还要早,只是当时没注册。 贴吧陪伴了我很长时间,是青春的美好的记忆,在这里付出过很多,也交了很多朋友。百度空间、百度知道,最初这些新兴的产品当时都有我们为其发展做过的努力。当过很多吧的吧主,带大一批批吧主小吧小编,把几个贴吧从新建发展推向繁荣。然而网络比不上现实重要,作为一个合格的吧主并不会贪恋吧主的权力,所以为了贴吧更好的发展,当觉得自己力有不及的时候,便自动让位,默默做普通吧民。好些贴吧都曾挽留,甚至在我离开之后还邀请我回来,我都一一婉拒。 那时建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还和我一样是在玩的?现在都已经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吧。像我们这样一批人,可能每天到贴吧更多的就是签到,然后看看关注的贴吧有什么新贴。外交、刷贴、水、互粉什么的,都是年轻一代做的事了。就像是当年的我们。 贴吧刚建的时候,那时的资源共享并没有现在那么方便。基本上免费网盘是没有的。当时自己做过一些东西,很受网友喜欢。容量大的,都是通过在贴子里留邮箱,我一个一个发邮件共享的。能帮助到这么多人,真的很开心。当时大家都说如果有一个交流的平台就好了。于是我以自己的名字,建了一个个人贴吧。好多人会去那里找我,在那里,大家玩的很开心,聊天、解惑、分享资源,也因此交了一些比较好的网友,到现在还在联系。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搞了签到制度,说是吧主必须要签到多少天。好,那签就是了。后来又说要发多少贴,要活跃气氛什么那一套。呵呵,如我所说,我们这一辈的,在这个年纪确实没有经历弄这些了。结果呢,某天就收到了消息通知:“根据吧友投诉。。。”于是按照贴吧的规定,我在自己的个人贴吧,被撤职了。结果是什么呢,贴吧里各种乱七八糟的广告满天飞,而我无能为力。怎么办。于是自己一个人每天按贴吧的要求去刷贴,再申请吧主,通过了。接下来,有段时间没发贴,就又收到消息说“有吧友投诉。。。”。于是我再次被撤职。 对于一个公共贴吧,也许这些发贴什么的很有必要。但是对于一个个人的贴吧来说呢?真的有必要吗?我申请我自己个人贴吧的吧主有必要设置得这么困难吗?官方劝退啊。 这个吧现在还存在,一是为了继续分享资源,让有需要的人可以找到我;二是这里是我和那些网友们的一个网上家园,即使我们来得少了,这里对我们来说,依然是一个精神的寄托。偶尔回来看看,是我们怀念自己青春的另一种方式。作为吧主,只是希望自己的贴吧可以干净一点。我自己的贴吧,我自己的家园,当我不再是主人,那种失落我想应该很容易体会吧? 既然规矩定在那里,而我无力改变,那我便只有寒心离去。 从此贴吧再也不见。
2004.8.12入坑的老吧友说再见。官方劝退很寒心 2004年8月12日,我在贴吧注册了这个账号。一直用到现在。其实玩贴吧的时间应该比这个时间还要早,只是当时没注册。 贴吧陪伴了我很长时间,是青春的美好的记忆,在这里付出过很多,也交了很多朋友。百度空间、百度知道,最初这些新兴的产品当时都有我们为其发展做过的努力。当过很多吧的吧主,带大一批批吧主小吧小编,把几个贴吧从新建发展推向繁荣。然而网络比不上现实重要,作为一个合格的吧主并不会贪恋吧主的权力,所以为了贴吧更好的发展,当觉得自己力有不及的时候,便自动让位,默默做普通吧民。好些贴吧都曾挽留,甚至在我离开之后还邀请我回来,我都一一婉拒。 那时建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还和我一样是在玩的?现在都已经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吧。像我们这样一批人,可能每天到贴吧更多的就是签到,然后看看关注的贴吧有什么新贴。外交、刷贴、水、互粉什么的,都是年轻一代做的事了。就像是当年的我们。 贴吧刚建的时候,那时的资源共享并没有现在那么方便。基本上免费网盘是没有的。当时自己做过一些东西,很受网友喜欢。容量大的,都是通过在贴子里留邮箱,我一个一个发邮件共享的。能帮助到这么多人,真的很开心。当时大家都说如果有一个交流的平台就好了。于是我以自己的名字,建了一个个人贴吧。好多人会去那里找我,在那里,大家玩的很开心,聊天、解惑、分享资源,也因此交了一些比较好的网友,到现在还在联系。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搞了签到制度,说是吧主必须要签到多少天。好,那签就是了。后来又说要发多少贴,要活跃气氛什么那一套。呵呵,如我所说,我们这一辈的,在这个年纪确实没有经历弄这些了。结果呢,某天就收到了消息通知:“根据吧友投诉。。。”于是按照贴吧的规定,我在自己的个人贴吧,被撤职了。结果是什么呢,贴吧里各种乱七八糟的广告满天飞,而我无能为力。怎么办。于是自己一个人每天按贴吧的要求去刷贴,再申请吧主,通过了。接下来,有段时间没发贴,就又收到消息说“有吧友投诉。。。”。于是我再次被撤职。 对于一个公共贴吧,也许这些发贴什么的很有必要。但是对于一个个人的贴吧来说呢?真的有必要吗?我申请我自己个人贴吧的吧主有必要设置得这么困难吗?官方劝退啊。 这个吧现在还存在,一是为了继续分享资源,让有需要的人可以找到我;二是这里是我和那些网友们的一个网上家园,即使我们来得少了,这里对我们来说,依然是一个精神的寄托。偶尔回来看看,是我们怀念自己青春的另一种方式。作为吧主,只是希望自己的贴吧可以干净一点。我自己的贴吧,我自己的家园,当我不再是主人,那种失落我想应该很容易体会吧? 既然规矩定在那里,而我无力改变,那我便只有寒心离去。 从此贴吧再也不见。 那些需要资源的人,抱歉了。
问诸位一个或者两个“十神器”的问题= = 到底是上古神器还是太古神器啊 = =似乎是上古。可是我怎么记得在有些地方看到写太古呢= = 东皇钟(天界之门) 轩辕剑(最强力量) 盘古斧(穿梭太虚) 炼妖壶(炼化万物) 昊天塔(吸星换月) 伏羲琴(操纵心灵) 神农鼎(熬炼仙药) 崆峒印(不老泉源) 昆仑镜(时光穿梭) 女娲石(复活再生) 前五个是攻击?后五个是辅助? 有木有人脚着………………其实这十个神器的功能……………… 其实有重复或者是交叉的地方啊= = 天界之门……意思就是能去天界呗。那昆仑镜是能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那哪里不能去呢。还有斧头,穿梭太虚。 古月还曾以它辟开了哪里,然后从桃源仙境跑到了人间。然后还把饕餮送到了哪里哪里。这三个好重复的感觉= = 东皇钟是十神器力量之首………那……是属于攻击型武器?那轩辕剑呢= =总之斧头似乎也是攻击型武器啊 还有炼妖壶是什么东西都能收的吧,还说“内部有著奇异之空间,空间之大似能将天地收纳于内。 ”。 昊天塔好像也是什么都能收的吧。吸星换月啊。和能吸天地有什么不同啊。一个吸天地,一个吸日月星的区别啊= =? 还是说昊天塔能收神、仙,而炼妖壶不能? 崆峒印是不老泉源就是长生不老?女娲石是复活再生和修复结界……………… 这个这个……我大概明白,就相当于一个是恢复HP80%的仙莲子,而一个是解除濒死状态HP恢复100%的蟠桃? 反正脚着………………完全没有重复的似乎就是琴和鼎了。 反正………………大家怎么看吧………………= =
《油画姑娘》——一篇很普通的文章 引子 油画中的姑娘那天,我去朋友家里做客,看到了一幅画,过目难忘。没有署名作者,画功一般,老油画。画的是一位美丽娴静、有着淡淡微笑的俄罗斯姑娘,在那笑容背后,却总有些许忧愁,就如同蒙娜丽莎一般。斑驳的画框,带灰的印记,告诉我它存放已久。 1.   一九三九年,二战爆发。一个宁静的白桦树林旁的苏联小村庄,里有数座典型的拜占庭式的小屋。镜子前有一个姑娘正在梳妆。月光透过窗,照亮了她的屋子。   白皙的皮肤,亚麻色的长发,高挑的鼻梁,深邃的眼眶,不觉间,愁又上了她的眉梢。微笑已成了一种负荷,已不是习惯的表情了。走出门,看不到战火,但能听到远处传来阵阵的枪声、哭声、轰炸声。在这片死寂的森林里,回想着过去......种种美好。 2.   她的村庄来了一个陌生人。那时苏联的村子里虽不是很富裕,但比较安宁,和平。村里的人如同家人般聚在一起,不时有篝火晚会。她是晚会的主角,在月光下起舞、歌唱,鲜艳的裙摆如同耀眼的太阳。那晚,在她表演完后,他主动来到中间,坐下来,安静地闭上眼,吹响了口琴。一首悲伤的思乡曲,牵动了所有人的心。那一刻,她感到世界上只有他的存在。 “我的家乡?在东边。那里有肥美的牧场,我勤劳的母亲,朴实的父亲,还有一些兄弟姐妹。” “那你为什么要离开?” 他闭上了双眼没有回应,仿佛陷入了沉思。战争爆发后,他准备启程。这时,她才明白他为什么要离开家乡。保卫自己的家乡,保卫自己的祖国。 “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他看着她的眼睛,说道,“结束后,我带你去我的家乡。” “为什么?” “我要娶你。” 3.   一九四二年,斯大林格勒战场。作为一线飞行员,列队、编号、报数、登机,视死如归。 德军以惯用的闪电战铺天盖地地轰炸城镇,他拼死抵抗,不让德军接近郊外,一连击落数架敌机。身后一架敌机一直对自己穷追不舍,无法摆脱,使他无法找时机反攻。他握着操纵杆,看着手边她的照片,忽然,他感到一阵剧烈的震动,眼前的视野抖动不止,一声巨大的轰鸣声响起,他立马意识到自己被击中了,跳了伞。城郊,一个带着画板、提着手提包的男子正在逃命。穿着潦倒,神情惶恐不安。忽然看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他走近一看,啊!是一枚戒指!这不是发横财了吗??然而,在戒指的不远处,躺着一名伤势很重奄奄一息的苏联士兵,他捡起了戒指,带着不安的眼神走向了那个士兵。那个士兵颤抖着将一封信递给了他,并用最后的一丝力气握住了他那双拿着戒指的手,望了他一眼。那晚,月光十分漫长。 4.   这个抱着画板的人,打破了逃命之路上的沉寂。 “请问,摩尔曼斯克港怎么走,我的女士?”他问道。她说出了路线。 “上帝保佑您平安,美丽的女士。我应该如何答谢您?” 她说出了他的名字,想让他帮忙打听他的消息。 “这样吧,女士。您稍作片刻,让我把您的样子画下来,去问问有没有人认识您。” 女子靠在了一棵树旁。不远处,他找了块石头坐下,画板放置于双腿,打开了那个装满画笔和染料,以及那封信的手提包。月光皎洁,战火连绵。画者的笔,勾勒出她的五官,她的淡淡微笑,但在夜色之中、月光之下却怎么也抹不去那眼中的期盼以及忧伤。 5.   一九四五年,二战结束,和平到来...... 6. 四十年后,有人用高价赎回了一枚曾在北方摩尔曼斯克港卖掉的戒指。买者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收下戒指后,压低自己的帽檐,回到了家里。前几天,他整理房屋时,翻出了一封很久以前的信。信的作者,是一名苏联红军飞行员。于是一切都真相大白了。那戒指,不属于他。他就是几十年前的画者,早已改行。他并不算是一位特别优秀的画家,也未能在绘画上有过更高的造诣。他自觉再也画不出比那位姑娘更好的作品了。而他最对不住的,恰恰就是这位不知名的,为他指路的姑娘。信上说,这是他本想准备求婚时送给她的戒指,不想自己还是遇难了。 “今生我无法兑现我的诺言,只盼望来世能还有机会再见。” 画者来到了那片白桦林,林子还在,村庄已故。他来到中央,摘下帽子,轻放在地上,沉默。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戒指无疑是很大的诱惑,卖掉了它,确实给他带来了一段富足的生活。而那位天真的姑娘,为他指明了一条通往卖场的路。如今,还能赎回,已是奇迹。画家把戒指埋在了地上,深深地忏悔。 7.   后来,老人,也就是那位画家把画卖了出去。就这样,这幅不怎么样的画,摆到了朋友家里。我不时在想,油画姑娘没收到戒指,就不知道他的死讯,或许是件好事。也让这位画者有机会生存下去。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却是千千万万的人类似的。最后的和平,要用多少人的牺牲和流血,才能换来。 战争,没有胜利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