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还是以地为本 -
关注数: 3 粉丝数: 232 发帖数: 4,105 关注贴吧数: 8
资源陷阱——山东阶段性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东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而江浙主要粮食作物则是水稻。小麦玉米用水量小,虫害少,用工量相对少,产量和收入相对稳定。而水稻则用水量大,用工量大。遇上旱灾、水灾、虫灾甚至风灾都很容易绝收。这就形成了山东的一个资源优势。这种优势助力山东乃至河北河南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重要经济大省。 正所谓祸福相依。这种耕地资源优势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山东的一个阶段性资源陷阱。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水稻种植因为其用工多,收益低,风险高,迅速被大量农民放弃。江浙地区农民大量弃耕抛荒入城或者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面对这种大面积抛荒局面,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取消了农业税费,发放农业补贴。但这也仅仅只是吸引部分人回归农业。之后国家划定耕地红线,处罚抛荒。引起了江浙地区一种有趣现象:倒贴钱转包责任田。而同时期山东农村耕地却有着相对稳定的收益。时不时出现耕地边界纠纷。耕地侵占排灌沟渠和道路问题更是比比皆是。这样江浙地区非农产业有了稳定的用工来源。而山东非农产业却因为工人在农忙时节大规模请假而烦恼。这导致了山东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于江浙地区。随着产业体系化深入发展,江浙地区逐步取得先发优势。山东经济开始大幅度落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