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老狼 芭比老狼
关注数: 1 粉丝数: 320 发帖数: 1,429 关注贴吧数: 9
【转帖】说说郭德纲成功过程中的几个恩人,BTV你还是哪凉快哪歇着去 转贴自北方网球迷沙龙论坛“津门一笑生 ” 原帖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orum.enorth.com.cn%2FpostsShowAction.do%3FthreadId%3D2989107&urlrefer=983b469993a3196718fe6c844b01b414 常言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落井下石易,一如既往难。现在社会上总有那么一些人,锦上添花时大尽谄媚之能事,落井下石时却冷若冰霜毫无信义而言。对于郭德纲的出名,他自己曾经说过是自己99%的努力加上媒体1%的配合,就火了。 虽然说媒体的1%就像层窗户纸,捅不破你一辈子也成不了事儿,但如果没有更重要的99%而只有这1%,你就算火也是个虚火,撑死了就算个上火。相形之下演员的底蕴和能耐才是支持他能持续火的根源。所以说媒体的1%应该只是个催化剂,属于锦上添花,显然本文要讲的郭德纲恩人绝不在此列,而应该在郭德纲成功路上最不容易的99%中去寻找。 最近的涉及郭德纲的一系列事件中,BTV中有一股声音说,郭忘恩负义,有了能耐就不认帐。本人觉得实属荒谬可笑之谈,按照传统思维,什么叫恩人?除了在人家不容易的时候能伸手拉一把,而更重要的是所谓的施恩是没有目的性功利性的,如此看来,BTV您还是消停一下吧,我想你们自己也不是什么时候都真想做无私无畏的白求恩吧。 言归正传,说说郭德纲的恩人。 首先头一位就是金文声先生,金老先生相声、快板、评书、山东快书多门抱,正是金先生第一个提携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郭德纲,推荐他参与录制自己筹办的传统相声集锦,估计那是郭德纲的第一次“触电”,在现在能找到的几段录像中大家还可以看到年轻的郭德纲和同样稚嫩的王玥波。学相声郭德纲是常宝丰先生开的蒙,曾经也非正式地拜过杨志刚,还投在很多名师门下学习评书、西河大鼓和评戏,但他自己认为在求艺过程中,最受益的东西还是来自金文声,当年在天津金老也曾经向相声界宣布收郭德纲为徒,但没钱正式“摆枝”。2006年,郭德纲携德云社同仁于谦、高峰、李菁正式拜在金文声门下学习西河大书,也算了了两人一份多年的心愿。金老不仅应排在郭德纲的恩人之首,而且也是影响郭德纲人生及艺术风格最大的人。大家常看到郭德纲在台上嘻笑怒骂,直言快语,一股真性情,实际上金文声也是这么一个人,这可能是这爷俩儿投缘的原因之一。2006年前金老还不时在德云书馆说评书,有人评价说:“一张小桌,一把椅子,上面坐着个老头,一半儿时间说评书,一半儿时间骂相声界的垃圾人和垃圾事儿。”有什么样儿的师父当然就有什么样儿的徒弟,换句话说,有什么样儿的师父就会收什么样儿的徒弟,想必郭德纲胸中的曲艺掌故和相声界的龌龊事儿大都来自金老之口吧。现在老先生由于身体原因已经近四年没有演出了,在此祝愿老人家身体健康! 郭德纲恩人榜第二位就是已故的张文顺先生,现在大家一提郭德纲就想起德云社,实际上德云社的名字就是张文顺起的,1995年前叫北京相声大会,曾经经营惨淡人丁寥落时一整台相声大会就郭德纲、张文顺、李菁三个人戳着。所以说张文顺是德云社当之无愧的元老及创始人之一,而且1995年改名后,也是张文顺首先提出“相声要回归剧场” 的号召,促使了之后十几年轰轰烈烈的德云奇迹,以致于带动了京津两地茶馆儿相声的复兴。和郭德纲李菁两个年轻人闯天下不同,当时的张文顺已经离开相声多年,在商圈儿里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对于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帮助完全来自于老头对相声的感情和对这些执着的年轻相声人的欣赏,除了在业务上的倾力相助,在经营困难时期,张文顺在经济上也是慷慨解囊,令郭德纲大为感激。之于郭德纲,张文顺不仅是恩人、合作伙伴,更是敬重的长辈,所以张文顺的丧礼由德云社一手操办,此后郭德纲散场的《大实话》就没唱全过(除了在张老女儿拜师会上唱过一次),以此纪念曾经与自己一起打拼的挚友恩人。对于张家后人,郭德纲也是尽自己之所能给予照顾,他不仅收张文顺外孙宁云翔为徒,还吸收张文顺女儿进入德云社,拜在李文山门下,艺名张德燕,并把天桥的剧场交给她打理。去年开张的郭家菜饭馆的经理也是张文顺的女婿。现在张文顺的遗像与郭德纲师父侯耀文的遗像并列挂在德云小剧场后台,这既是对老先生做为德云泰斗的尊敬,更是郭德纲心中那杆秤的准星所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