刽狼gl 刽狼gl
无名怒,烟花城外孤坟住。
关注数: 8 粉丝数: 4 发帖数: 289 关注贴吧数: 10
我会不会秃头啊… 如此修养了一些时候,几日后的一个早晨,嘉然捂着伤口好了些的脑袋,跑过来说:“乃乃,我最近压力好大,每天都掉头发,这样下去我会不会秃头啊。” “怎么会呢,小然发量这么多,怎么会秃头呢?”老乃乃说,轻轻捏了捏嘉然头顶竖起的呆毛,却不想这根头发就脱落了下来。 “那要不,我给你做点芝麻油圆吧,可以保护头发的。正好我这有些别人送的芝麻糖,我老人家不吃糖,就拿来包馅用好了,怎样?” “好啊好啊。”一听到有吃的,还是甜食,嘉然立马兴奋起来。 不一会儿,老乃乃就把一些多余的材料理了出来放在一块。邀请嘉然一起包汤圆。 红糖,芝麻糖切碎,葱花,一点猪油,糯米粉,慢慢加温水,糅合成团。 嘉然作为初学者,本来想着多吃点糖,就把馅料包得多了些,可发现做的圆子都被挤破了后,后来为了求稳,便特地把皮厚一点,馅料不搞太多,便把圆子弄成了椭圆形。 而乃乃作为熟练者,却可轻而易举地做成一个圆。“啊,哈哈,没事没事,等会烧好了我把我做的给你吃好了。”老乃乃轻轻握住嘉然抹满了面粉的手,说道:“做团时,一开始要慢慢轻轻搓成小圆,大约土鸡蛋大小,不然粉会散掉的。” 嘉然跟着老乃乃的节奏,试着做了几个,成果要比先前好得多。 “然后呢…做成圆杯状,用小拇指慢慢钻洞。然后封口时用虎口轻轻揉搓开口处,直至封闭,留一个小尖,当然其他形状也行。”老乃乃继续教着。 两人做了形状不一的三十多个团子后,就拿去烧了。在锅中水逐渐冒泡之时,老乃乃把木板上粘住的圆子细细挂下,迅速加入锅中,盖上盖子,等到这些个小家伙从水面下探出脑袋后就捞出过凉。 “来,你吃第一个,我和乃乃亲手做的。”嘉然用勺子轻轻捞起了一个汤圆。向晚靠近,把汤圆吸入口中,咀嚼起来。 “好了,你也喂我一个呗。” 向晚匆忙咽下了那一口,也拿起勺子,勺起了一个给嘉然。 “傻瓜,别用这个呀。”嘉然伸手握住了向晚的手腕。 “啊?” “用这个喂。”嘉然指了指向晚的小嘴,接着又用食指揉了揉自己的下唇。 “你,你,你确定?”向晚的声音像是从缝里挤出来的,相当微弱。 “怎么,不乐意?”嘉然一歪头。 “不不不,可以的。” 向晚羞答答地,用嘴轻轻叼起了一个汤圆,颤颤巍巍地凑到嘉然的齿边。 “嘛,真好吃。”嘉然用嘴接过汤圆,轻轻嚼着,笑着说。 “哎呀,羞死了。”向晚做完了这个举动后,立马扭头走了,准备外出采药。嘉然却像是在嘲讽她这个年纪,相处这么久了居然还会感到羞涩,便戏谑道: “你看,贾兴堂能靠我这么近么?”
第一章:敲釜锤牛氏病重 浣溪沙嘉然情深(节选) 词曰“千载光阴一梦蝶,世人堪嗟女儿泪”。都道自古春梦宝剑英雄佳人,烂俗戏剧常演无非功成名就,男欢女爱之琐事,初看兴许还有几分兴趣,泛滥了则不免叫人索然无味。而今日笔者所述篇章虽也逃不出如此,可只是还自命不凡要冠个“有益文学”的名号,做一番莫可名状的举动,以博听者于艰难岁月一笑耳。 且说这明清交接之际,奇人众多,在富饶安定的浙东地区便有这么一对女子,才貌出众,举止不凡,时常表演些稀奇的歌舞剧给生活不易的人儿们看。其主题思想颇为前卫,以大众平日生活情感为材料,含蓄而深刻地歌颂劳动群众内心深处的自由意志,酣畅淋漓地表达着演员王公游民盗贼各阶层的心电图,这给当地人的思想冲击不亚于先前对峙程朱理学的离经叛道者王阳明,一反万历末年以来社稷衰颓,思想文化界万马齐喑之景,不顾旁人的指点言语,在各个大街小巷中轻快明亮地展现着她们的自我色彩。 后人有诗为证:“ 一个是铸币巴巴,一个是吃不得辣。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时掉头发,一个空劳拉胯, 一根是火腿肠,一只似大头傻。 想鼻中能有多少涕泡儿, 怎禁得春冒到冬,秋流到夏? 这二人服饰之奇特,使得旁人很轻易便能辩识。身穿紫色直襟的叫向晚,披一双形如钻头的双马尾。而兔耳饰下的轻罗衣裳者则是嘉然。二人是异父异母的姐妹,但打小就黏在一起,形影不离,在大众传言里似是上古神秘的女英娥皇。 她们有一个养母牛氏,年事已高,原来的丈夫本是个颇有见教的五品官员,靠着不多的俸禄积蓄了一点家业,后因酒后畅谈得罪了上司而被入狱,最后郁郁而终,使得牛氏还未有孩子便守了寡,以帮人做菜捣衣为生维持生活。而关于二人的来源,民间传说众多,有的说是大仙下凡看她可怜便送了这两女儿;有的说是牛氏和权贵府上的公子有私通;有的则说是从东夷岛上哪个山旮旯里的小部落里寻来的。可却从未有个定论,于是便越传越乱,最后成了无人不知的谜题。 说回牛氏的工作,常是轮班倒转,而有时转换匆忙,做饭的锅和捣衣的锤会因为手脚慌乱而敲到一起,经常发出极其清脆的叮当声响。这一行为先是隔壁邻居得知,后来因为嘉然向晚的广泛宣传,最后整个浙东地区无人不知。得知缘由后当地居民多以此为慈母之典型,特请知名乐师为此谱曲,被后世尊为牛乐器。并题词曰:勇敢牛氏,可畏困难?以此歌颂其仁爱多德和不惧生活艰辛。 ……
南明嘉晚饭——剩山残水写荒凉 三百年前,南明的义士们用鲜血书写了一篇不朽的悲歌,可终究一束腐烂的花,无法阻止的枯槁和坍塌。 可历史不光有慷慨赴死的颤抖和苟且偷生的安乐,受到客观的阶级属性和主观的情感经历,角色们一次次荒诞的反戈跳水,给这出悲剧增添了哭笑不得的恍惚感。 从来如此,一样的人,一样的地方,一样快死心,一样烂的剧情。 那时节,有祸国殃民的戏子和积极阳光的偶像,现在也有。 那时节,有为富不仁的老爷和接济天下的贵人,现在也有。 那时节,有市侩圆滑的小民和苦苦挣扎的游民,现在也有。 那时节,有四处流窜的土匪和打抱不平的好汉,现在也有。 南明经历过内战后是剩山残水,asoul经历过内战后也是剩山残水,这是它们能拼接的因素。而倘若今人不从中吸取教训,随着赛博世界的不断发展,亿万的泥污人将不可避免地滑向更多的悲剧。即现世的“千红同哭”“万艳同悲” 《南明嘉晚饭》 本人回看一周年古风直播有感而发。 篇目:十二章加一补叙,七万字。 主角:嘉然,向晚。性格继承本世界线。(该铸币时还得铸币) 地区:江浙一带 时间:弘光帝和隆武帝两年间 风格:古韵而怪诞,希望能整出好活 灵感:《南明史》《红楼梦》《老残游记》 废稿小说《覆鹿寻蕉》 各路网红,鬼畜新星 ps:对敏感话题我谨慎处理。
看a没入脑,看枝江往事入脑很深 本人好歹入坑一年半,经历过一些事,看最近asoul内战加剧,说说我的感怀。 21年9月因为au的整活被吸引进来,在初步了解了这个女团和粉丝后,明显感觉到这背后蕴含的时代奥秘,带着一种杜甫的情怀,我打开枝江往事。 按照我品鉴作品的标准,三项数值必不可少, 血性——反抗意识 民生——关怀百姓 前卫——新颖见解 枝江往事虽然工程量不大,但是基本符合了三项数值,满足了我的需求,于是越来越沉迷这个女团,(但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我看asoul本质还是带着悲哀去看的)其中圣嘉然的无量善意,晚子的执着追求,有时代之悲哀,有社会之混杂,有人文之动容,这尤其打动我,于是本人很快成了一个糖瓷碗。 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谁不是一样挣扎在这个充满不如意的世界里呢? 小作文的荒诞不经,黑头套的逆天而行,实则都是借发病外表抒发不满。也许大家一笑也就了之了,没有多少人会去仔细思索(也没有必要深究),而我自诩一个有志青年,非要把它们当作严肃的东西处理。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asoul的每一次动乱,我虽然不对几个姑娘入脑,但受伤程度不亚于狂热粉——每一次动乱,都是一次世界观的刷新。 728没经历过,小的诸如hiphop事件,0204事件慢慢看过来,然后就是510。作为一个有点left的人,看到当时满天的宣传,自然会打抱不平,但好在当时在搞竞赛,学业压力大,没进去掺和,悲哀了一阵就没关注a。 直到12月2周年回归,慢慢才恢复观看,揣摩了345u每种人的思维和行为,都能理解,但介于4u是真真正正往下走做实事的,本人路线上绝对支持4u,但仍然保持情感上同情5u,希望能与3u和平共处。不惹事,不怕事。(我怜悯心有点重,请不同意见的朋友不要攻击) 但最近这事情闹出来,再一次刷新我的三观,作为旁观者,我兴许还能打太极调和调和矛盾,但是作为一个忠实的糖瓷碗(写了几万字文,买了手办),我无法忍受别人把拳头伸到自己头上还坐视不管,纵然本人对4u刷“猪脚”等烂梗的行为不太认同,但是那帮无耻的初生们做的事实在拉低下线,分化力量,避实就虚,步步为营手法过于娴熟,令人作呕,看了评论两夜没睡好。 百合也许是假的,但是要说两人没有真情实感是绝对不可能的,向晚也许并没有那么单纯,但也绝非道德败坏之辈。失眠的夜里我默念着。 先摸黑,后捧杀,再杀个回马枪,让a死的人一直如此,不管抱着什么目的。偶像的粉丝如此,而我心心念念的“为民请命”的人也如此,鱼龙混杂,吞噬善意。 最后,在长期的求索里,我发觉自己错了,艺术作品还是和现实有区别的。圣嘉然毕竟也只是人,向晚也没有回溯时间的超能力。过度的神化、影射只会对自己对asoul的未来不利。而同情那些贫苦的鼠鼠,一点就好,把悲哀当作全部,只会加重精神内耗。 美好的世界也许真的存在,但那毕竟不是这个世界,长期活在梦境里,会感到现实的剥离感和巨大落空。不管是当网宅活在虚拟世界,还是做愤青陷在理想主义,本质都是一样的。 慢慢走,到最后…,能否撬开严丝合缝命运寻逆转乾坤良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