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舞成都 花舞成都
关注数: 78 粉丝数: 268 发帖数: 1,338 关注贴吧数: 109
玛雅的历史,大家应该看看这个,特别是大衰败那一段! 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在最为辉煌繁盛之时,又戛然而止,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困惑。2008年6月23日,考古学家在有玛雅文化故乡之称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了一座至少具有2300年历史的古城,这无疑是近年来玛雅考古的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2008年6月23日,墨西哥《改革报》报道,该国考古学家在尤卡坦半岛(Yucatan Peninsula)南部发现了一座具有玛雅建筑风格的城市。最初的数据显示,这座古城至少已有2300年的历史,打破了该地区玛雅文化的历史纪录。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考古学家培尼亚•卡斯蒂略表示,这是一座比乌斯马尔和奇琴伊察还要早的玛雅古城。  根据美国考古学家N•哈蒙德的观点,玛雅文明被划分为前古典期(约公元前2500—公元250年)、古典期(公元250—900年)、后古典期(公元900—1520年)3个阶段。该遗址就处于玛雅文化的初期,也就是前古典期。  卡斯蒂略说:“在纪念性建筑物当中它将位居前列。古城中有一个大型球场、许多林立的石碑和具有独特意义的陶器。”这些陶器多为盛水器皿,其体积各不相同,把手也形态各异。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圆形杯状物,它由一种尚未确定的细腻材料制成,杯状物表面出现了玛雅文化中的天神——伊察姆纳。伊察姆纳坐在美洲豹皮覆盖着的莲花台座上。此外,杯状物的另一侧刻有墓志铭。铭文开头使用玛雅文化中的计时法记录了时间。  这无疑是近年来玛雅考古的最重大发现之一。  宗教繁盛下的艺术之美  此次发现的2300年历史的古城刷新了该地区玛雅文化的历史纪录,而随之出土的众多盛水陶器则再次印证了古玛雅人高超的艺术水平。  之前,不止是在尤卡坦半岛,中美洲玛雅文化繁荣过的地区均发现有大量造型精美、绘技精妙的陶制器物。玛雅人制作陶器主要用作饮食器物、乐器、祭祀器物及殉葬品。初期的陶器为露天烧制,形体较为粗笨厚重,材料则以黑陶为主,饰纹简朴。古典时期,玛雅的制陶技术达到了鼎盛。后古典期早期,在危地马拉出现了铅釉陶制造中心,人们以高温在密封的窑里烧制陶器,此时的陶器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釉面。后古典期晚期的陶器常常绘有该时期特有的色彩绚丽的“玛雅蓝”,陶器的设色更为丰富。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玛雅人特别钟情于蓝色,他们总用蓝色来描绘壁画,在祭祀时也将祭祀所用的人畜染成蓝色。  今年年初,美国芝加哥田野博物馆馆长加里•费恩曼与伟顿学院人类学教授迪安•阿诺德合作,才揭开了古代玛雅蓝色涂料的成份之谜。原来,玛雅人把蓝色与雨神联想在一起,因此将向雨神供奉的祭品涂成蓝色。科学家在尤卡坦半岛一处遗址的井底发现了一个曾被用来烧熏香的碗,碗上留下了玛雅蓝的痕迹。通过电子显微镜,科学家们知道了这种蓝色中含有的两种物质,一种是靛青植物叶中的提炼物,一种是被称为坡缕石的粘土矿物。  此外,玛雅人在壁画和雕刻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玛雅文化中的绘画多为壁画,也见诸于陶器和古抄本。除玛雅蓝外,还广泛使用了其它多种颜色,手法以写真为主,使用由鸟羽和兽毛制作的绘画工具。雕刻方面,按所使用的材料划分为石刻、木刻、贝雕、玉雕、骨雕和泥塑等。除独立石雕(石柱、石碑和石座等)外,其他石雕多为房屋和其它建筑物上的饰刻,泥塑则多用于房屋建筑和墓穴中。  玛雅的艺术以及天文历法、建筑所展现的伟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宗教活动的繁荣。宗教在玛雅文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玛雅各个城邦都建有阶梯式金字塔形神庙,作为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生活在神权政治体制下的玛雅人的祭祀活动频繁而残忍,战争、节日、祈求丰收等诸多活动都有祭祀仪式,不但有丰富的珍宝祭品,玛雅人还用活人的心祭太阳神。玛雅的各个城市之间常有战争,战败一方通常都会有大批俘虏被当作祭品处死。  玛雅人最先学会利用橡胶,也是源于宗教仪式。他们用树胶做成类似现在足球一样的东西,在专门的大球场举行游戏:两方用除手以外的任何部位传球,球不能落地,并且要设法将球投入墙上的石圈中,输的一方将被当作祭品处死。这样的游戏通常要进行几天几夜才能分出胜负。  当时玛雅宗教的体制、仪式与组织都已相当完备,并有复杂的神学。他们崇拜自然神,其宗教为多神教。像此次出土的圆形杯状物,上面就刻画了玛雅人宗教中最重要的神——天神伊察姆纳。伊察姆纳是祭祀的保护神,主昼夜,同时也是文字和科学的创造者。除此之外,还有雨神恰克、玉米神龙姆卡什、羽蛇神库库尔坎、战神和风神乌拉坎等。 
嫦娥一号的发射和霍姆斯彗星的大爆发是巧合还是??? 霍姆斯彗星乍现——2007年10月24日开始,也就是嫦娥发射升空的那一天起,它突然变亮了,现在抬头就能用肉眼看见它了,看上去就像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亮度已经跟北斗七星差不多了。下面引一段新华社的报道:据新华社南京10月29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一颗名为霍姆斯(Holmes)的彗星近日突然爆发,亮度增加了近百万倍。对此,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这次彗星大爆发百年不遇,有兴趣的公众一定不要错过对其进行观测。 据王思潮介绍,今年10月24日霍姆斯彗星突然爆发,成为出现在英仙座的一颗肉眼可见的星星,目前它的亮度从17星等增加到2.4星等,已经接近北极星的亮度。“霍姆斯彗星的大爆发是十分罕见的天象,它在115年前即1892年也曾出现过大爆发,当时的亮度为5星等,但与这次相比,显然还是逊色了许多。”  据了解,在普通的望远镜中,霍姆斯彗星呈完美的圆形,有清晰的边缘,颜色呈黄色,在圆区中间还有亮核,亮核的西南方向喷出扇形的小光团,整个圆面构成彗星的彗发,其直径已经超过40万公里。目前,该彗星离太阳约2.45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为1.5亿公里),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63个天文单位。  王思潮表示,最近半个月是观测霍姆斯彗星的良好机会,因为月光的干扰越来越小了,只要是晴夜,在天黑以后,公众便可在东北方向的英仙座寻找这颗奇异彗星。  王思潮建议,有兴趣的公众还可使用质量较好的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开始搜索的时候,可以使用放大倍数较小、视场大一些的目镜,一旦找到彗星后,就可以换放大倍数较大的目镜,对其细节进行观测。观测时还要尽量避开城镇灯光和月光的影响 这两件八秆子打不到一起的事情,仿佛有某种联系在里面,如果是巧合的话那可真是太巧了,呵呵。
月球之迷 月球,跟随地球不知多少年了?也许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之前,它就在天天看著地球。以前,大家都说月里有一座广寒宫,住著一位古代美女 — 嫦娥、一只白兔,还有一位天天在砍伐桂树的吴刚。   然而,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九日,美国太阳神十一号太空船登陆月球,没有看到广寒宫,也没有找到嫦娥和白兔,更没有桂树和吴刚,於是许多人的美丽幻想成为科学的失望。    但是,时至今日,太空人登陆月球已有26年了,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并没有增加,反而由於从太空人留在月球上的仪器,得到更多的不解资料,让科学家愈来愈迷惑,每当夜晚抬头望向月球之时,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情绪,不禁要问:月亮呀!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你的真相?   未有定论的月球起源    目前有关月球起源的说法有三种,第一个假说是月球和地球一样,是在46亿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尘云和气体凝聚而成的;第二个假说是月球系由地球抛离出去的,抛出点后来形成太平洋;第三个假说是月球为宇宙中个别形成的星体,行经地球附近时被地球重力场捕获,而环绕地球。   原本多数科学家相信第一种说法,也有少数相信第二种说法,可是自从太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土壤,经化验分析知道月球成分和地球不同。地球是铁多矽少,月球是铁少矽多;地球钛矿很少,月球却很多,因此证明月球不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种说法站不住脚了。同样的原因,也使得第一个假说动摇了,因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46亿年前经过相同过程形成的,那麽成分应该一样才对,为何差异会那麽大呢?所以,科学家只好也放弃第一种说法。    只剩第三种说法了,可是如果是其它地方飞来的星体,飞进太阳系后,太阳引力比地球引力大很多倍,照理讲月球应该受到太阳的引力而飞向太阳,不是受到地球的引力而留在地球上空的。   这三种「正统科学家」提出的假说,没有一项能解答所有疑问,也没有一项经得起严格的质问。事实上,时至今日,「月球来自何处」,仍是天文学未定之论。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月球起源的看法,不管多离奇,他人是不能用任何「小科学」的字眼来批评的。   日、月、地 球 间 的 奇 妙 现在举出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天文上的奇妙现象,让大家用心想一想。月球离地球,平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1亿5千万公里。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远。   太阳直径约为 13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三千四百多公里,两两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395倍大。395倍,多麽巧合的数字,它告诉我们什麽信息?   大家想想看,太阳直径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阳离地球有395倍远,那麽,由於距离抵销了大小,使这两个天体在地球上空看起来,它们的圆面就变得一样大了 !    这个现象是自然界产生的,或是人为的?宇宙中那有如此巧合的天体? 从地面上看过去,两个约略同大的天体,一个管白天,一个管夜,太阳系中,还没有第二个同例。著名科学家艾西莫夫曾说过:「从各种资料和法则来衡量,月球不应该出现在那里。」他又说:「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蚀,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学上找不出理由解释此种现象,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 难道只是巧合吗?有些科学家并不这麽认为。科学家谢顿(Willian R. Shelton)在《羸得月亮》一书中说:「要使太空船在轨道上运行,必须以每小时18,000哩的速度在 100哩的太空中飞行才可以达成平衡;同理,月球要留在现有轨道上,与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确的速度、重量和高度才行。」   问题是:这样的条件不是自然天体做得到的,那麽,为何如此? 做为卫星它太大了。   太阳系的行星拥有卫星,这是自然现象,但是我们的地球却拥有一个大得「不自然」的卫星 — 月球,也就是说做为一个卫星,月球的体积和其行星 — 地球相比实在是太大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