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slt
风儿slt
关注数: 18
粉丝数: 9
发帖数: 70
关注贴吧数: 3
商人----县长是?? 山西吃空饷副县长在网民围观下,事件再次升级,4月22日下午4时40分,《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王克勤更新其微博:“昨《经济观察报》发表《吃空饷15年,山西女商人变身副县长》反响强烈,吕梁昨表态要展开调查。但今天下午我却接到山西线人电话‘王辉派人给接受过采访的人送东西,要求我们改口,拒收东西,对方称,不改口就制造交通事故,撞死你’。”(南海网4月23日) 仅仅几天时间,山西吕梁文水县女商人王辉坐吃空饷十五年后变身副县长,在网上引起成千上万网友的关注和质疑。这位命相当好的副县长的确不同凡响,在舆论浪潮如此汹涌下,丝毫没有胆怯,反而使出杀手锏——威胁恐怖接受过采访的证人“不改口就撞死你”。 网络媒体围观下仍能说出如此嚣张的话语,可见其背后会有多么重量级的权势在撑腰,女县长的野蛮和暴戾也让我们看到起背后权力的触角又有多深?其能量究竟大到了何种程度。 从王辉的升迁神话中,足见其头上的红盖头是多么的炫目和耀眼。20岁进入文水民政局,22岁赴北京经商,期间15年关系档案在民政局,却从来没上过班一直领着工资,直到2007年杀回文水政界,从科员一路升任县政协副主席,又改任副县长。这样的神话若非没有厚实的财富做资本,若非没有权力的魅影,上级部门怎可能把她的选举当做政治任务下派,其背后无非是权钱交易的龌龊勾当。 面对公众的质询,当事人非但不收敛反而更变本加厉;面对汹汹的民意,山西省有关部门在沉寂几天后,吕梁市委终于低调露头,称已派出调查组进行调查,这样的回应很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不是主动面对而是不得不面对。当地政府的缓慢回应和态度寓意着,要想揭开这位女县长头上的多个红盖头会是多么难。 命好的女县长尽管还在权力的巅峰上表演狂舞,但其好命恐怕要到头了。有关部门越是迟迟不面对现实,迟迟不给舆论一个答复,网上的舆论浪潮就会一浪高过一浪。奉劝网络时代,还是不要低估网民的力量,不要忽视网民的意志,其结果除了有损政府的公信力外,只能更陷于被动。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血永 。 胡说 油价上涨,民愤汹汹。燃油涉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消费者当然希望越低越好。在燃油的生产、消费过程中,确实也有垄断等重大问题需要纠正。不过,对燃油价格,实在不应该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中国的油价,不是太高,而是太低。我们不妨看看具体的数据。每加仑以美元计算油价,美国为3.89美元,中国为4.01美元一加仑。但美国是唯一油价低于中国的发达国家。欧盟的油价,平均则为7美元一加仑。其中德国、法国、英国每加仑的油价,分别达到8.52、9.63、8.97美元,比美国高出一倍还多。最为耐人寻味的例子大概是挪威。挪威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第六大产油国,但每加仑的油价居然高达9.92美元。在东亚发达地区,台湾为4.56美元,新加坡为6.32美元,韩国为6.85美元,日本为6.97美元,香港为8.37美元,中国的许多消费者对这样的比较肯定义愤填膺:人家是什么收入水平?我们是什么收入水平?怎么能这样乱比?其实,油价为全球市场供需所决定,并不管你收入水平高低。你不可能跑到沙特去求情:我们属于低收入,能否便宜点?中国作为主要石油进口国,就更不能自外于国际价格。另外,即使对比发展中国家,包括许多比中国收入水平低得多的国家,中国的油价还是偏低。比如,一加仑燃油,在越南为4.20美元,印尼为4.62美元,斯里兰卡为5.53美元,印度为5.98美元,巴西为6.55美元,泰国为6.66美元。比中国油价低的地方,除了沙特、俄罗斯等几个大产油国外,大多都是你不想去居住的地方。众所周知,燃油的价格,除了提炼、流通诸环节的因素外,最为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完全按市场供需浮动,大致是全球一个价。那么,为什么各国之间燃油价格会差上几倍呢?这里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行为。一般的发达国家,都是居安思危,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燃油上加重税,抑制燃油消费;收上的税款,则大量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美国的燃油价格,则有大量政府的补助。美国不仅给各大石油公司大量税收优惠,而且为原油的各种隐性成本(如外交、军事、环境等方面)埋单,压低了燃油价格。这种政策,当然有石油业、汽车业等既得利益在背后作为推手,如今对美国经济已经造成重创。九十年代低油价,使美国的汽车公司大力生产耗油的大型SUV,几年前走到破产边缘,纳税人不得不投入重金救市。更长期的问题是,美国的居住模式已经被低油价打造成型。大家喜欢去远郊买大房子,一天开几个小时车。特别是在南方,收入本来就低,但地广人稀,出门就要开车,乃至在油价高涨时许多穷人不按时看医生。他们不是没有医疗保险,而是耗不起那个油。在这种情况下,选民特别是下层选民对政府施压,要求减低油价。现在赶上选举年,政客们更是大打油价牌。但是,真正控制油价的是市场而非政府。最近几年,随着大衰退和节能技术的推广,美国的燃油消耗降低了。于此同时,原油、天然气的产量也大幅度提高。这样的供需局面,按说应该打压油价。但是,中国、印度的崛起,加大了国际市场的石油需求。这些因素早已不在美国的控制之内。从这些经验教训中,中国公众应该学到什么呢?我相信中国能源业中有诸多问题。但是,大家也不能一味要求低油价。油价由国际市场控制,政府也奈何不得。另外,越是依赖燃油的社会,对国际油价的浮动越容易恐慌。相反,那些高油价国家反而比较淡定。我相信,中国的长远之策是采用高油价政策,在燃油上收重税,同时保证这笔税收能投入公交建设,最终鼓励人们少开车、不开车。如今许多人在低油价的鼓励下买了车,在远郊安了家,指望着开车通勤上班。这样的投资,没有考虑到日后油价的因素,也不可能根据油价的浮动而更改,相当危险。一旦油价翻一两倍,这些家庭就难以承受。要知道,美国和中国虽然油价水平接近,但美国正在走向能源独立,中国则越来越依赖进口原油。在这种情况下,低油价政策就更无道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