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_yufang
yuan_yufang
关注数: 48
粉丝数: 59
发帖数: 2,008
关注贴吧数: 32
胡适的墓志铭 (在胡适墓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这个墓志铭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共同愿望。 ————摘自2013年7月15日《今晚报》第24版“作品连载”
天津又下雪了 清晨起床,天尚未明。凭窗外视。只见楼下平房屋顶、树冠、地面一片雪白。啊,夜间天又下雪了! 今年天津的冬季,寒冷而又多雪。 按照气象学的标准,候平均(连续5日)气温低于10℃作为冬季。如此说来,天津的四季中属冬季最长,有156—167天之多。据《今晚报》介绍,天津是从2012年11月4日进入冬季,迄至今日已经137天了。距离进入春季还得有三、四个星期的样子。大约应该在4月中旬左右。俗语说,“清明过后冷十天”,看来,老话儿没错!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yuan_yufang恭祝吧主及全体吧友元宵节合家欢乐、幸福吉祥!
正月初一拜大年!祝吧主及所有吧友春节快乐、合家幸福、吉祥如意!
祝天际生云吧主及全体吧友春节快乐 正月初一拜大年!衷心祝愿天际生云吧主及全体吧友蛇年大吉、万事如意!
贺词 ——为知青乐园三周年庆典而作 贺词 ——为知青乐园三周年庆典而作 我们的知青乐园 就像一片蓊郁的绿洲 也曾走过荒漠戈壁 也曾经历几多春秋 今朝来到乐园这片热土 怎能不让人驻足停留 到处才子才女 不分男女老幼 彼此莞尔一笑 就成为贴吧的好友 古今中外天下大事 诸子百家三教九流 只要知心知音知遇 畅谈不分深夜白昼 网络是个崭新天地 我们可以纵情交流 啊 可爱的绿洲 啊 未曾谋面的朋友 愿我们建立的友情友谊 如同愈来愈香的陈酿美酒 愿我们的知青乐园 更加繁荣兴旺、美不胜收!
祝四十四团全体战友重阳节快乐
在本吧已累计签到30天了,截图留念一下下
连续在本吧签到61天,晒下签到排名照,看看我神马水平
【转】 引龙河下乡日记(一)· 下 1969年8月18日 榆关夜眺 日落天黑星满空, 不觉暑热影无踪。 榆关夜色凉如水, 迎面吹来大海风。 经冀北,奔辽东。 今朝此地度长城。 回眸眺望来时路, 一片漆黑闪残灯。 汽笛长鸣,列车缓缓离开站台。列车越开越快,风驰电掣,把城市远远甩在后边。再见!我的爸爸妈妈!再见,我城市的家!离别时的澎湃心潮还没有平静,父母泪流满面的情景还浮现在脑海中。车厢里同学们大多沉默无言,静静地望着车窗外。其实,那并非是在欣赏着外面的风光景色。大家面沉似水,麻木茫然,各个都显得有些失神落魄。这种情形持续了很长时间。大约21:00,列车停于山海关车站。在铁路运行路线中,这是路途所经过的为数不多的大站之一,被告知列车需在此停留十几分钟。禁不住同学的撺掇,与大家下车与站台上散步。夜色如水,海风扑面。这海风带着一股咸味,既潮且凉。自己刚刚从闷热的车厢下来,凉风吹来,身上不禁一阵战栗。自忖,这里与天津不过只有560里的距离,同是暑季,何以如此凉爽?须知,目前尚在伏天里,天津市里的人们也许此刻正在胡同里,坐在板凳上摇扇纳凉呢!据说,如果是在白天站在这里,会远眺到北面巍巍的群山,会看到逶迤于峰岭山脊间的长城,如果幸运的话,站在合适的位置,还会看到那个写有“天下第一关”的城楼。十分遗憾,这是在夜晚,夜色漆黑,什么也看不见。能够看得到的,只是为数不多的闪烁在夜空中的寒星。这里就是山海关,这里就是华北与东北的分界线。出了山海关,就是号称关东的东三省了。历史上,常有一些穷苦百姓,出于各种原因,成群结队离乡背井,出走关外,到东北逃荒谋生,被称为“闯关东”。据史料记载,近二百年来,形成较大规模的迁徙,就有数次之多。曾有专家调查论证:现在的东北人,其原籍多为山东。东北民众绝大多数都是关里移民的后代。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是新时代的知识青年,为响应伟大号召,被赋予神圣的历史使命,远赴祖国北陲,成为边疆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了。我们虽然是68届初中毕业生,可是毕业分配却相当晚。69届的都已经开始分配了,有一部分已经留城分配当工人上班了,而我们却还一点动静还没有。对此,大多迷惑不解。社会上流传着一种美好的说法,说是余下的这几所学校的学生,不往外走了,全都留在市里分配工作,大家激动不已,都盼着美梦成真。结果,最终还是下乡了。
【转帖】 李鸿章的心事 李鸿章,晚清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的人。李鸿章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自视为平生之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履日地。后来,当因外交事宜只能借道日本,才能转行他国时,他命人用椅子抬他上船,双脚绝不沾日本土地。 李鸿章的《绝命诗》,令人回味。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鸿章临死前所做的一首诗。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打了半辈子交道,他了解这个新兴的东邻小国的狼子野心,警告后人“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可悲的是,李鸿章去世不到三十年,这个东邻小国的铁蹄就踏上了我们的国土。
恭贺《天际生云吧》成立 祝《天际生云吧》兴旺发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