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张开的翅膀 等待张开的翅膀
关注数: 0 粉丝数: 78 发帖数: 9,270 关注贴吧数: 110
不是每把钥匙,都有幸福爱情(转) 女人和男人认识以后,男人搬到女人的房子里,他们生活在一起。 女人的房子已经很旧了,红砖墙上爬着藤蔓,生长着春天变绿、秋天变红的叶子。从朝北的窗子望出去,是一条街,通向远处的大马路,淡黄的窗帘外面是一些店铺:水果摊、理发店、修理皮鞋、还有配钥匙的。 男人搬来了,女人开始变得很忙碌。每个早上醒来的时候,她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把面包煎好,把牛奶煮热,让男人吃热腾腾的早饭。她总是不忘记在男人身后随手关好门,再用钥匙把门锁牢,自己才去上班。晚上下班,女人又总是急匆匆地赶回家,因为房子只有一把钥匙,由她掌管着,她要为男人开门。 门打开,门后面就是他们甜蜜的居所,壁角的温暖杂乱,桌上的四季三餐,女人总是勤快地操持着。男人很满意这样的生活,他每天都会在女人打开门锁后的十分钟里准时回来,回来面对他的女人,和他需要的安稳与平静。 女人坚持着每天早早回来为男人开门,她以为这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可是,渐渐地,在打开门锁之后,男人不再按时出现。女人有点心灰,她走到外面的市场,去配了一把钥匙。 男人接过钥匙说:“这就方便多了。” 可女人是多么希望男人拒绝那把新钥匙啊,她多么希望男人说:“我不需要钥匙,因为我有你。”她多么希望,打开门之后的十分钟里,男人准时出现在家门口,笑眯眯地看着她。 男人总是在她睡着后回来,用属于他的那把钥匙开门,然后很早就离开,带上属于他的钥匙。有了钥匙,感情就有了通向自由的出口,他不再为她的等待而自责。“你不必急着回来,我可以自己开门。”男人对女人这样说。 于是女人也不再急着往家里赶,她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应酬,一些有意思没意思的事情,她也跟着去做了,“他有钥匙,即使我不回去,他也会打开门的。”她不再担心他。 在那些快乐当中,男人和女人都曾忘记回家,甚至有时候,他们会忘记带钥匙。没有了钥匙,他们想到的是对方手里的那把钥匙,期待着对方把门打开,自己可以回家去。 可是,钥匙还是找不到了,两个人站在门外,互相看着彼此。 女人终于开口说:“我们分手吧。” 男人说:“那么,我欠你一把钥匙。” 女人说:“如果有一天你找到了钥匙,请你丢掉它。” 男人说:“其实,你知道,我不会再去找那把钥匙。” 然后男人就走进喧嚷的街,走向远处的大马路。 女人想了想,转身去换了一把新锁,和一把新的钥匙。钥匙可以打开一段爱情,也可以锈蚀一段爱情,但并不是每一把钥匙都配合幸福的爱情。 
苏秦PK张仪(转) 苏秦,东周洛阳人,师从鬼谷先生。在战国七雄争霸天下的时代,苏秦可以说是一个名人,他名噪一时,最红的时候,曾为纵约长,相六国。   苏秦是个权变之士。所谓权变之士,通俗来说,就是说客,依仗洞悉和辩论之能,舌战于各个诸侯国之间,为自己侍奉的侯国谋取利益。苏秦便是这之中的佼佼者,他从一个微末之人,一步步,直至走上了六国权相的位置。   应该说,他还是比较幸运的,在连遭周秦赵三家拒绝之后,终于在燕这个小国谋得了一席之地,并且他的权辩之能,立即得到了燕文侯的赏识,并奉以相印,开始了他游说六国合纵抗秦的大计。可以说,燕文侯的赏识,是苏秦人生的转折点,也因此,他平生所学,有了用武之地。由此看来,有一个认可你的上级领导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不管你本领多大,有人赏识才能让你发挥作用,无人认可,纵然才能再出众,也只能隐于乡野,终生不仕了。所以,太史公在管仲列传中才会感叹,“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如果说燕国是块踏脚石,那么之后的赵国就是苏秦真正的起始之处了。在七国之中,燕是小国,是以没有人会因为燕王的一个什么请求而怎么样,但赵国就不同了。在七国之中,赵国可以说是数得着的大国,不仅国强,而且位处中原,交通要道,再者,经常与秦交战,胜负且不论,这一份勇气就很可嘉,因此,名望也还是颇为不错的。作为一个辩士,苏秦对于这些关系自然理得很清。因此,赵国成了他的首选。   赵国这时候当家的是赵肃侯。苏秦并没有直陈来意,而是先恭维了一番,“天下卿相人臣及布衣之士,皆高贤君之行义,皆原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已。”赵肃侯听了这话当然很是高兴,有人如此说自己,虽明知是夸大之词,但是出于虚荣心,还是很乐意听的。然后,苏秦采取了迂回之计,说国家安定之本在于安民,而安民之本在于择交。一个择交算是引到了正题。接下来,他开始长篇大论,陈述事秦之害,明晰联合之利,用这一套说辞将赵肃侯先入为主的圈了进来。史记载,苏秦的陈述足足有一千多言,但这其中有两句话最有分量,一是,“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一是,“如此,则霸王之业成矣。”为什么说这两句话最有分量呢。前面说了,作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还是很有实力的,那么,一个有实力的国家无论放在谁身上,也不想做别人的臣民,如果能成就霸业,那自然是最好的,即便不然,也可以自保。所以,苏秦的一番话,自然是深得赵肃侯之心。   同样的,赵肃侯将之引为国士,予以相印,“乃饰车百乘,黄金千溢,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接下来,苏秦坐着豪华马车,先后游历了韩魏齐楚四国。在这四国,苏秦的说辞几乎是一成不变,总结一下,无非两点。一是攻心战。先夸赞一下所在之国,国力强盛,物阜民丰,而且大王贤明。这是苏秦的智慧之处,他这样说,是捧,将诸侯国和诸侯王捧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上,然后,突然一转,说,大王有这样的国家,却亲身侍奉秦国,真是我都为大王感到羞耻啊,这是激。这一激,让被捧之人立时感到羞愧,可以说在心理上已经将四国的王侯瓦解的差不多了。这时,苏秦紧接着采取第二招,现实分析。从事秦之害和合纵之利两个方面,将四国处境分析清楚,得出结论说,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是故原大王孰计之”,以表明自己的诚意无可挑剔。   当然,以苏秦的口才,将计划说的如此诱人,诸侯四国无一例外的采纳了这一建议,然后,山东六国合纵为一,西向拒秦。“秦兵不敢闚函谷关十五年。”当然苏秦也因此名声显赫,封号“武安君”。   说到苏秦,就不能不提及另外一个辩士,那就是张仪。张仪是魏国人,和苏秦是师兄弟,他们都师从鬼谷先生,且“苏秦自以不及张仪”,由此可见张仪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张仪的境遇跟苏秦有相似之处。一开始,他去了楚国,跟楚国的丞相一起饮酒,不久之后,楚国丞相丢了一块碧玉,门下就有人怀疑是张仪所为。于是就将张仪抓来鞭笞。待回家之后,张仪问妻子,舌头还在不,妻子笑曰,在,张仪松了一口气,说,舌头在,就足够了。虽说夸张了一点,但也形象的说明,张仪这个人,也是靠三寸不烂之舌吃饭的。
忘却是一种痛(转)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很深刻,印象中我的思想进行过激烈的挣扎。醒来却什么也记不起来,只留下额头上一层汗花。我拼命去想,试图去捕捉梦中的情景,哪怕一个小小的痕迹。结果是我白费精力,什么也得不到。我终于明白,忘却是一种多么可怕的事情,它让人难受。   我们的人生有何尝不是一场梦,我们扮演着各个角色,演完之后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忘却,很多生活中的细节,我们怎么也想不起来,即便是最深刻的事情,在时间的冲刷之下,慢慢地变淡,甚至在记忆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看到生活中那些老年痴呆的人,我总觉得他们很可怜,因为他们把很多重要的深刻的事情忘了,他们甚至连自己的伴侣连自己的子女都忘了。有哪种痛楚比忘却更让人神伤呢?也许你会说,忘却昔日伤痛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连昔日经历的伤痛都忘得一干二净的话,那么他的经历就白费了,他当初在苦痛中的煎熬就白费了。忘却,是一种遗憾;忘却,是一种损失。我们不该忘记快乐的事情,我们更不应该忘却悲惨的事情。正因为记住,我们的世界,包括主观世界还有客观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   遗憾的是,我们不得不接收忘却这个事实,时间是一个大敌,常常让我们忘却,这由不得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很美的初恋,我却怎么记不起来初恋情人的笑容,后悔当初没有拍照留念。过去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失败,然而由于没有及时总结,很多细节我忘得差不多了,悔恨当初没有总结这段宝贵的财富……   忘却是一种难言的痛,常常在雨天的阴霾天气里悲天悯人,那是因为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却再也记不起来;忘却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曾经无数次试着去捕捉昔日的记忆痕迹,却永远赶不上时间的步伐,跑得很累很累。   因为忘却,才要记住。要记得深刻,我们要时常同忘却作斗争,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磨砺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 
一朵穿越千年的女人花(转) 读罢《卫风.氓》,静静地掩卷长思,竟然感觉有一个水样的女子立在了眼前。这个从小长在淇水边,一生在淇水边浸透了悲欢离合的女子,竟也如水一般,有着鲜明灵动的个性。 她,水一样的温婉多情。   当一脸憨笑的“氓”,抱着布站在她面前讪讪地说来换丝时,她聪慧的眼一下就识破了他的小伎俩:匪来贸丝,来既我谋。她虽不能接受“氓”的莽撞,但也将个中原因委婉地告诉了他: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带有那么点温柔的嗔怪;但她又是善良的,她不忍心看到恋人的焦灼和失望,就用默默地相送来抚平他躁动不安的心灵,陪他渡过了汤汤淇水,并明白地向他传达出了女儿家的心思: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至此,一个温婉、多情、纯洁的女子身影就轻轻地映在了淇水里。在等待婚期的日子里,她的痴情更是令人动容,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炽热:常常登上高高的垣墙,去眺望男子的踪影。“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就在这一个个悲喜交加,苦乐相融的日子里,这个痴情女子演绎尽了她对爱的梦想,对幸福的憧憬,并带着它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走进那条后来如淇水般令她百感交集的旅程。 她,水一样的柔韧贤淑。   就像无数古代贤良女子一样,她勤劳,能干,贤惠,坚韧,如水一般终日围绕着她的家,滋润着她的家。多少年来,她在夫家过着贫穷的生活,催老了曾经美丽的容颜,可为了这个家,她认了;多少年来,她在夫家做着粗重劳苦的活儿,粗糙了曾经柔嫩的双手,可为了这个家,她认了;多少年来,她夙兴夜寐地打理日子,久违了曾经缱绻的温情,可为了这个男人,她忍了;多少年来,她勤心养公姥,一心事夫婿,惯看了丈夫的喜怒无常,可为了这个男人,她忍了。就这样,她用她全部的心血浇灌着这个家,用她单薄的肩膀挑起了整个生活的重担,挑起一切她所不能承受之重,如水般地柔韧坚强地生活着。 她,水一样的沉静清醒。   当冰冷的淇水溅湿了她车上的帷幕,当汤汤的河水带走了她曾经的欢颜,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哀伤沉沦,有的只是冷静的思考,清醒的抉择。她静言思之:作为妻子的她,安守妇道,痴诚待他,并没有什么差错,只是作为丈夫的他,日久生了倦意,也就变了心意。是他用“至于暴矣”的行径践踏了两人曾经“言笑晏晏”的真情和幸福;是他,用“二三其德”的心意粉碎了当初许下的“及尔偕老”的旦旦誓言。作为男人的他,为什么就如此寡情薄义呢?痛定思痛之后,这个有着水一样灵性的女子终于清醒地意识到:“士之耽也,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深切地责备,更是对众多女子的一种由衷地告诫!男人在这个社会里,男人和女人,生来就没有平等过!当她明白了这个至理后,她就变得格外冷静起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凡事都有个限度,你既然这样不想约束自己,那么我也就不想再委屈自己了;你既然这么不念旧情,那么也就不要责怪我的决绝了。我们就此拉倒,各走各的阳关道——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森严社会里,是一个多么凛然的声音,一个多么刚强的抉择!它斩断了无数缠绵依附的枝蔓,让一个女子独立地站起,站成一个唯美的形象。 正因为如此,这个水一样的女子,能够穿越两千多年的风尘,依然明媚鲜活在我们的视野里,清新着我们有时会荒漠的心,成为众多女性形象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可以说,她就是一朵花,一朵摇曳在淇水畔美丽而坚强的女人花! 
花开花落 春日黄昏,小雨初歇,微风清凉,花香浮动.   当花瓣在清香的风中,轻轻摇摇地飘飞,轻拭你的衣裳,吟着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诗句,在这个落花的季节,你会想起谁?那飘落一地的是春天的留恋,还是你点点滴滴的回忆?   花开花落,落于嫩草渐青的地上,婉婉飘飞的韵律,在凉风中八面荡漾,摇晃着这个春天的黄昏。   花开花落,落于缓缓流淌的水上,悠悠坠落的花瓣,与碧水相映成影,相向而飞,纷纷扬扬,真假不辩,落花依依,流水款款,不管是有情还是无意,都随流水而去。   花开花落,落于我止水的心间。在心间荡起的涟漪,和着那飘落的声响,微不可闻,却徘徊不已。   落花有一种韵律,我全身都能感觉得到。落花有一种声音,我用心聆听得非常清晰。落花是一种心情,我的情绪能感应得十分确切。   一千多年前江南那纷纷飘落的花瓣,飘落在安史之乱之后,相逢的杜甫和李龟年之前,是否就像这个春天的黄昏,飘落于我的面前一样。站在纷飞的花雨之下,杜甫想到的是昔日的繁华,还是战乱中的离苦?是今日的好景,还是岁月的脚步?在这样的落花时节,我不知道我会逢到谁?但我能想到的却是那一千多年前杜甫和李龟年相逢时的心情。或许李龟年还会弹上一曲吧!那时的心情是否就是落花的心情,花开花落已不知多少次了,然而落花的心情却依然如故。   静静聆听落花的声响,仿佛是在啼听时钟的“嘀哒”声,渐去渐远,却余音不已。亦如这清凉的风,一丝丝从你的脸庞拂过。那逝去的其实不是风,恰是这与落花一起飘逝的时光。年年都有这样的一个时节,是否年年都有这样一种人,这样一种心情?花开花落始于何年?落花的心情又发于何人?对我来说都是无法感知的,也更不知道是否有一天花开花落会停止。   花开花落,花开花落之间有多少岁月已流过。   花开花落,花开花落之间有多少故事可以诉说。   花开花落,花开花落之间有多少风雨已走过。   花开花落,花开花落之间有多少苍桑已改变。   落花时节片片飘飞的不仅是轻盈的花瓣,还有那带着点点回忆的心瓣。人的一生,有多少个花开花落的时节?让我们在相逢的每个落花时节,让心瓣随花瓣片片飘舞,飞满大地,飞满心间!或许下一个落花时节,又会有一片美丽的花瓣在你的心间轻盈飘落!   花开花落,落在我们每个相逢的时节,落在我们飞花的心间! 
希望(转) 有一棵树年近古稀,但想当初他年轻的时候,也是碧绿而富有生命力,不过时间是无情的,几十年的风霜和雨露让他已变得憔悴不堪,他捧着那几片仅有的枯叶,默默地等待着冬天的来临,或许他已老得连这个冬天都不能度过了。     有一只蝴蝶,轻摇着翅膀落在了那棵老树上,她是在是太累了。其他的蝴蝶早已飞去了前面,因为冬天将不会留给蝴蝶任何生存的余地。     蝴蝶看了看老树,又想了想自己,她叹息道:“或许我飞不远了。大树,如果你觉得寂寞,那我就来陪你过冬吧,虽然我会......但是你在来年的春天还是可以枝繁叶茂,”蝴蝶又低下头哀伤了一会儿,不过含着一丝希望,“如果我能熬过这个冬天,那该有多好啊,说不定我还能看到你茂盛时的样子,那时的你应该会很魁梧的吧,真的好想看到。”     老树听了蝴蝶给的话,心里重生出了希望,他决定不再默默等待生命的耗尽,他要在来年春天抽枝长叶,让蝴蝶看到他生机勃勃的样子。     后来,蝴蝶的伙伴来了,与蝴蝶一起飞走。走时,蝴蝶对老树说:“明年的春天我会来看你的,希望你能长得茂密,长得葱茏,再见了,大树!”     漫长的冬天过去了,在低温的考验下,老树撑了下来。     春天总给万物予新的希望。     老树在春初开始抽枝发芽,然后慢慢生长,到春末时,枝叶已长得很茂盛,他等着那纸蝴蝶来看他,     果然在老树长得最茂盛的时候,蝴蝶来了。     但老树不知道,蝴蝶的生命是短暂的。这时的蝴蝶已不是当初的那只了。     
《清理友情》节选(余秋雨) 我平生所写的最伤感的文章之一,是《霜冷长河》里的那篇《关于友情》。我本是兴致勃勃拿起笔来的,谁知真正深入这个题目就发现,人间失败的友情远远多于成功的友情。但是,大家都不想承认这一点,因此大半辈子都在防范着友情的破碎。结果,应该破碎的友情常常被捆扎、黏合着,而不该破碎的友情反而被捏碎了。而且,事实证明,由于种种心理迷误,最珍贵的友情最容易被捏碎,构成人世间一系列无法弥补的精神悲剧。    我的这些观点,有古今中外大量实例证明。每提一个实例,笔底总是忧伤绵绵。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苦苦企盼友情呢?这牵涉到人的生命的本质究竟是建立于沟通还是建立于孤独这个重要问题,谁也无法逃遁。    我认为,人之为人,还应该保持对友情的向往,并以终生的寻求来实践这种向往。但是,这种寻求,其实是去除人们对友情的层层加添——实利性加添,计谋性加添,预期性加添,使友情回归纯净的高贵。    能真正达到这个境界的,少而又少,连作为千古友情佳话的俞伯牙和钟子期,李白和杜甫,细想起来也没有完全达到。但是,我们还是要让这个境界永远漂浮在眼前,否则,人类就会在各自孤独中一起枯萎。对于世间友情的悲剧性期待,我想借中学生楚楚的一段话来概括:“真想为你好好活着,但我,疲惫已极。在我生命终结前,你没有抵达。只为最后看你一眼,我才飘落在这里。”    我不知道楚楚这里的“你”是否实有所指,我借用的“你”,实泛指友情。这片叶子,这片在期盼中活着,在期盼中疲惫,又在期盼中飘落的叶子,似乎什么也没有等到。但是,天地间正因为有无数这样的叶子,才美丽得惊心动魄。相比之下,它们期盼的对象,却不重要了。正是这种呢喃,使满山遍野未曾村落的叶子,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    再看下面的文字:    在海滩湿地的芦苇荡里,一只落伍的孤雁,悠闲地漫步,把脚印留在淤泥间,没有露出丝毫慌张之色。从太祖父开始,就已经习惯集体飞翔。父亲被一猎人打伤后落地,雁群盘旋一圈快速离去,没再理会那干涩的哀号。    我,已经三次故意掉队。    第一次掉队后曾经慌乱,三分后悔,七分等待,等得第二天别的雁群把自己接纳。    第二次掉队后在草丛中休息了三天,听到天上有雁群飞过,抬起头来怀疑地一瞟,瞟了七次才把翅膀张开。    这是第三次掉队。不再刻意休息,也不再抬起头来。对于群飞的生活已完全失望,只想在土地上遇见一只掉队的孤雁。也许就在那个土丘背后,也许还要等上十天半月,见面时步态矜持,慢慢走近,目不转睛,轻叫两声,然后单翅一扇,算是交了朋友。    是否要订交,是否要结义,是否要同宿同飞,还需要等待时间。都是最有主见的掉队者,在这些方面不再轻率。    我不喜欢上面这种伪装天真纯净、虚设理想状态的抒情散文。它们的问题,主要不在文风腻人,而是内容害人。    很多学生年纪轻轻就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浑身忧郁,就是因为上了这种抒情散文的当,以为世间真有那么多五彩的肥皂泡,结果,所有的肥皂泡都破了。    因此,世间友情只是欣喜擦边,只是偶然相逢,只是心意聚合,只是局部重叠,只是体谅相助,只是因缘互尊。这么说有点扫兴,但与真实更加接近。如果较早地选择告诉学生们,他们在友情问题上的巨大失落、诸般极端、种种变态,就有可能避免。    我看到,被最美的月光笼罩着的,总是荒芜的山谷。    我看到,被最密集的“朋友”簇拥着的,总是友情的孤儿。我看到,最兴奋的晚年相晤,总是不外于昔日敌手。    我看到,最怨忿的苍老叹息,总是针对着早年的好友。我看到,最坚固的结盟,大多是由于利益。    我看到,最不能消解的,是半句龃龉。我看到,最低俗的友情被滔滔的酒水浸泡着,越泡越大。    我看到,最典雅的友情被无知的彩笔描画着,越描越淡。我看到,最早到临终床前的,总是小人。    我看到,最后被告知噩耗的,总是挚友。 
节选:《人生滋味》(余秋雨) 那天,我实在被蒙古草原西边的胡杨林迷住了。薄暮的霞色把那么一丛丛琥珀般半透明的树叶照得层次无限,却又如此单纯,而雾气又朦胧地弥散开来。正在这时,一匹白马的身影由远而近,骑手穿着一身酒红色的服装,又瘦又年轻,一派英武之气,但在胡杨林下,只成了一枚小小的剪影,划破宁静……  白马在我身边停下,因为我身后有一个池塘,可以饮水。年轻的骑手和气地与我打招呼,我问他到哪里去,他腼腆地一笑,说:“没啥事。”“没啥事为什么骑得那么快?”我问。他迟疑了一下,说:“在帐篷打牌,扑克牌少了几张,到镇上去买副新的。”确实没啥事。但他又说,这次他要骑八十公里。  他骑上马远去了,那身影溶入夜色胡杨林的过程,似烟似幻。  我眯缝着眼睛远眺着,想:他不知道,他所穿过的这一路是多么美丽;他更不知道,由于他和他的马,这一路已经更加美丽。八十公里的绝世美丽,与他的目标———那副扑克牌相比,孰重孰轻?正是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别出不同于普通人的文化人。  我要用这个景象来比拟人生。人生的过程,在多数情况下远远重于人生的目的。但是,世人总是漠然于琥珀般半透明的胡杨林在薄雾下有一匹白马穿过,而只是一心惦念着那副扑克牌。  有人说,所有的过程都为目的而存在。我说不,难道灿烂了千万年的一路美景,都是因那副扑克牌而生?  请不要过于在乎马匹起点和终点的那个赌局。赌局窗外,秋色已深。  每天早晨,雁群起飞了。横过朝霞,穿越白云,冲出阵风,投入暮霭,最后,在黑夜的芦苇荡中栖息。  能说它们天天以黑暗作为归宿吗?不错,朝霞、白云、阵风、暮霭都匆匆来去,不能成为归宿,但黑暗难道是永久的吗?  对雁群而言,能刺激它们行动的,是与黑暗对立的一切。行动重于归宿,归宿只是为了明天的行动。  不要为人生制订太多归宿性的目标。一切目标都是黑暗的,至少是朦胧的,只有行动才与光亮相伴。  我们的学者,只会低头寻访一个个芦苇荡里的雁宿窝,而不会抬头仰望雁群真正的生活空间。他们说,空中已无翅影,窝中才有落羽。他们说,万里长天太空洞了,只有满脚泥泞才是学问。  这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学问不是人生,如果雁群也有“人生”。  雁群的“核心价值”,是飞翔。 
不随便牵手,更不随便放手 (转) 你发觉了吗?爱的感觉,总是在一开始时甜蜜,总觉得多了一个人陪,多了一个人帮你分担,你终于不再孤单了,因为至少有一个人想着你、恋着你,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   但是慢慢地,随着认识的加深,你开始发现了对方的缺点,于是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你开始烦、累,甚至想要逃避。有人说爱情就像捡石头,总想捡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但是你又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捡到呢?她适合你,那你又适合她吗?   其实,爱情应该像磨石子儿,或许刚捡到的时候,你不是那么满意,但是请记住,人是有弹性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有心,有勇气,与其到处去捡未知的石头,还不如将自己已经拥有的石头磨光。你开始磨了吗?很多人以为,是因为感情淡了,人才会变得懒惰,其实人是先被惰性征服,感情才慢慢变淡的。   在某个聚餐的场合,有人提议多吃点虾对身体好,这时候有个中年男人忽然说:“十年前,当我老婆还是我女朋友的时候,她说要吃十只虾,我就剥二十只给她!现在,如果她要我帮她剥虾壳,简直是开玩笑!我连帮她夹菜都没兴趣了,还剥虾壳呢。”   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只想谈一辈子恋爱,却迟迟不肯走入婚姻。因为,婚姻容易让人变得懒惰。   如果每个人都懒得讲话,懒得倾听,懒得制造惊喜,懒得温柔体贴,那么夫妻或是情人之间,又怎么会不渐行渐远渐无声呢?所以请记住:有活力的爱情,是需要适度殷勤来浇灌的,谈恋爱,更是不可以偷懒的。   有一对情侣,相约下班后去用餐、逛街,可是女孩因为公司会议延误了,当她冒雨赶到的时候已经迟到了30多分钟,她男朋友很不高兴地说:“你每次都这样,现在我什么心情也没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等你了!”刹那间,女孩的心决堤崩溃了,她在想:或许,他们再也没有未来了。   同样,在同一个地点,另一对情侣也面临同样的处境,女孩赶到的时候也迟到了半个钟头,她的男朋友说:“我想你一定忙坏了吧?”接着他为女孩拭去脸上的雨水,并且脱去外套披在女孩身上,此刻,女孩流泪了。但是流过她脸颊的泪却是温馨幸福的。   你体会到了吗?其实爱恨往往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爱不仅要懂得宽容更要及时,很多事可能只是在于你心境的转变罢了。如果有个人爱上你,而你也觉得他不错,那并不代表你会选择他。   我们总说:“我要找一个很爱很爱的人,才会谈恋爱。”但是当对方问你,怎样才算是很爱很爱的时候,你却无法回答他,因为你自己也不知道。   没错,我们总是以为,我们会找到一个自己很爱很爱的人。可是后来,当我们猛然回首,才发觉自己曾经多么天真。假如从来没有开始,你怎知道自己会不会很爱很爱那个人呢?其实,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会发现的。每个人都希望找到自己心目中百分之百的伴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身边早有人对你默默付出了很久了,只是你没发觉而已。   所以,还是仔细看看身边的人吧,他或许已经等你很久了。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爱到八分绝对刚刚好。所有的期待和希望都只有七八分,剩下两三分用来爱自己。如果你还继续爱得更多,很可能给对方造成沉重的压力,让彼此喘不过气来,完全丧失了爱情的乐趣。   所以请记住,喝酒不要超过六分醉,吃饭不要超过七分饱,爱一个人不要超过八分。如果你正在为爱迷惘,下面这段话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不要随便牵手,更不要随便放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