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水6212575 送水6212575
关注数: 2 粉丝数: 24 发帖数: 6,071 关注贴吧数: 15
房价房租已远超百姓有效支付能力 房价房租已远超百姓有效支付能力 让老百姓住有所居是政府服务人民的基本职责。住有所居,是指城镇居民以其有效支付能力能够购买或租赁一套与其身份相符的住宅。但我国的高房价、高房租已远超居民有效支付能力,成为百姓难以承受之重。 (一)我国房价收入比远高于国际水平。房价收入比是指一套普通商品房总价与一个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之比,它是国际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房价合理程度的基本指标。 世界银行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为合理区间,发达国家一般在3~4倍,发展中国家一般在4~6倍。而我国实际房价收入比平均在8倍以上,一线和二线城市一般在10~15倍以上。 据统计,2012年全国商品住宅平均售价为5542元/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面积为32.9平方米,按当年平均家庭人口2.86人、住房面积94平方米一套房计算,总房价为52万元;当年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户均为70256元。由此计算的全国城镇房价收入比为7.4倍。如果考虑到买房还要交新房契税等税费,多数商品房属毛坯房,需要自己花钱装修,那么实际可居住房屋最终支付的房价要高于交易房价的15%~20%。而且,各地二手房价又普遍高于新房房价,多数热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明显大于新商品房成交量。因此,我国实际房价收入比要明显高于统计数据,房价收入比实际在9~10倍。 而一线城市和二线热点城市房价收入比已经超过15倍,北京房价收入比超过20倍。2013年北京房价上涨了20%左右,平均高达2.36万元/平方米,二手房价格上涨了30%左右,平均超过3万元/平方米,主城区房价上涨了40%左右,平均在5万元/平方米左右,这已经接近或超过了纽约、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
郎咸平:“双轨制”下的巨大社会矛盾 现在中国的养老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很痛苦地告诉各位,我们的养老金存在的问题太多了,我就说几个比较严重的,第一是不公平,第二是不负责,第三是不透明。接下来咱们一个个地谈,各位可以看看我们的危机究竟有多重。首先谈谈不公平的问题。为什么说不公平呢?第一,我们有个8%“就地没收”。什么意思?就是企业为员工缴纳工资20%的养老保险,但是对于跨省就业的农民工却只能转走其中的60%,这就相当于说8%的工资被“就地没收”了。这种事情只有我们国家才有,别的国家都没有的。第二,低收入者费率高。以北京为例,对于月收入低于1 615元的,都按照1 615元来计算你要缴纳的保险费。这不等于说要低收入的人多承担吗?太搞笑了。各位晓不晓得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基本都是以个人所得税来补贴一半左右的缴费,也就是让富人多承担。这就是差距!更让人生气的是,同样是退休人员,公务员的养老金竟然比企业人员高出好几倍。按照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协委员范谊给出的数据,宁波当地国企老干部退休金基本不到2 000块钱,但是行政副科级的干部竟然能拿到5 000块,就连县机关的门卫退休以后每月也能领到4 600块!所以,各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一窝蜂地去考公务员了吧。 然后再说说它为什么不负责。各位能想象得到吗?目前我们竟然都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如果你跨省转养老金的话,全部要手工操作。怎么操作呢?我们看一下这个流程:先由新的单位或本人向新的工作所在地的社保机构提出转续的书面申请。按照规定,社保机构要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申请,发出同意接收函。然后原社保机构要在接到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好各种手续。最后新工作所在地的社保机构收到从原社保机构转来的保险关系和资金后,15个工作日内办结所有的相关手续。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这只是规定,而我们的这些机构向来是不怎么按规定办事的,所以,真实的情况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都办不好的。 而且,这整个流程走下来,各位是不是觉得特别烦琐?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它是有目的的,它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到如何给老百姓提供好的服务上,它的目的是什么?是想透过这么一套烦琐的程序,实现侵吞的事实。怎么侵吞的呢?我给各位看个数据,2007年深圳共有493.97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退保的人数高达83万人,而成功转保的人数只有9 672人。也就是说,深圳每一万个参保的人当中就有1 680人退保,而每一万个参保人当中成功转保的只有19人,这个比例仅为退保人员的1%。这样问题就出来了,这些转保不成功的人,他们之前缴纳的保险金怎么办?我实在不忍心告诉各位,没了。当然,转保不成的原因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转保不成功,你之前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统统都不会还给你的。各位懂我的意思吧。 最后,我们再谈谈养老金的不透明。按规定,企业缴纳的20%养老金要纳入社会统筹账户。各位晓得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们再也见不到这个钱了。钱去哪了?没有人告诉我们。各省各市没有任何资料披露,因为只有一个总的现金账。它怎么投资,我们也不知道,也没有回报率,干了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比如说一个省今年账户上是100亿,明年呢,剩80亿了,钱去哪里了?不知道。这是什么?其实就是变相的税收。各位懂我的意思吧。就是说,这个税收也好,退休金也好,全部纳入政府的统筹账户,它统一用,统一支取,因此钱基本都没了,对不对?最可气的是,我们连基本的知情权都没有,太可怜了
砖家误国----雾霾是反美利器 雾霾原是反美利器浊雾弥天,毒霾蔽日。近几年,整个东部中国沦入雾霾的重度污染之中,京津冀、哈尔滨、黄淮海、长三角,几乎全部沦陷。这其中,故乡河北无疑成为重灾区,历届全国污染城市,河北总占十之六七。 雾霾何由而起?一些地方官员忘记了改革开放早期决不走资本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庄严宣示,狂热的政绩追逐沦落为片面的GDP主义,多灾多难的祖国,刚刚摆脱了饥肠辘辘的社会主义,又加上了毒雾弥漫的中国特色。 河北的父老乡亲不必赧颜羞愧,一位河北籍的军事专家在CCTV的国际频道已公开向世界宣示,雾霾是反制美军激光武器极其有效的防御体系。 张召忠来自河北盐山,这位大名鼎鼎的军事专家,因在海湾战争中屡次预言失准而出彩,又因在利比亚战事中“挺谁谁死”而著名。其实,这位经常出镜的特邀军事评论员,并非网民所说的“忽悠局长”、“张哈夫”那么不堪,反之,因其在电视媒体上屡屡发布重大发现而让国人扬眉吐气。这位专家前不久因发布胶东渔民养殖的海带可以防御美国核潜艇的重大发现,在网络上引发激烈讨论。近日,该教授又因发布雾霾可以防御美军激光武器的重大发现,再度引起网络争议。由于这一发现,河北人民再也不必因雾霾严重而心存愧疚,也不必因为拥有太多天然的反激光武器而忘乎所以。 这位专家的原话是这样的:“美国的激光武器,雾霾就是最好的一个防御。激光武器最怕的就是雾霾。雾霾是什么东西?雾霾的构成里面有微小的金属颗粒,这个金属颗粒,你把它放大以后就是一个一个小石头、小钢球,在空气里头弥漫着,那激光能穿透它吗?到400、到500、到600的时候, PM2.5对激光武器的阻止最大了,根本穿透不了。……这种武器有什么用?靠天气好干活,天气不好就歇着。……让我摸着你这个规律,你不就完了吗?这是它致命的一个弱点。”(2月20日20:30,CCTV4“海峡两岸”) 在一个充斥“宇宙真理”的国度,随时可能爆发世界性奇迹。“文革”时期,“红宝书”可以成为战无不胜的“精神原子弹”;在今日,漫天雾霾,却又成为美国激光武器的天然防御体系。如此来看,雾霾滚滚,铺天盖地,何须恐慌,何须治理?让雾霾来得更厚重些吧,让雾霾覆盖的范围更大些吧,让PM2.5中的“小钢球”更密集些吧!如此以来,神州大地如同穿上了“隐身衣”、套上了“金钟罩”,刀枪不入,油盐不进,美国的激光武器其奈我何?
中国的银行--26元存款55年后无法提取 26元存款55年后无法提取 银行称客户需倒贴钱龙孟雄向记者展示1958年时的存款单,上面的姓名、时间、金额还十分清晰,三张存款合计26元。康子弘摄 红网长沙县站12月16日讯 1958年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存了26元钱,时隔55年后,这钱还取得出来么?长沙县春华镇松元村的龙孟雄觉得,自己叔父留下的这笔跨越半个世纪的存款,应该要兑现,而且是本息一起;而已经“改头换面”的信用社—湖南星沙农村商业银行春华分行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这存款无法兑付。 纠结:想取存款却屡屡遭拒 上周五,记者来到春华镇松元村,见到了龙孟雄。传说中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存款单,被他小心翼翼地折在烟盒里,随身携带着。 记者看到,三张存款单上的户名均为龙汉湘。“他是我叔父,以前也住这个村,后来搬到株洲去了。”龙孟雄告诉记者,叔父前两年过世后,婶婶在清理其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这三张1958年的存款单,便将单子给了仍居住在松元村的龙孟雄。 这三张存款有两张的字迹清晰,且为繁体字,可以看到存款日期分别是1958年的4月20日、5月14日和8月16日,金额为13元、7元和6元,有两张单据上写着存款为3个月定期。单子上还印有“长沙县九木乡天河信用合作社”的公章。 “去年我拿到单子后,就去找了信用社,现在已改成银行。”龙孟雄称,他第一次去取钱时,是一位蒋姓大堂经理接待了他。然而该经理表示,存款无法兑付。不甘心的龙孟雄随后又找到了该分行的周行长。“他跟我说,这些钱是当时的土粪钱(当时老百姓可以将自家饲养家禽所产生的粪便,送去生产队当肥料,换取一定收益),只能给我退个本金,也就是那26元。”龙孟雄告诉记者。 答复:得先查了历史账再说 龙孟雄的叔父,在1958年存钱的那家农村合作信用社,如今已改为湖南星沙农村商业银行春华分行。该银行的周行长表示,已经跟龙孟雄解释过这26元存款无法兑现的相关政策,龙孟雄还去找过他们总行,而总行也曾答复过。他还表示,其他的具体问题,要咨询总行。 该行总行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因为年代久远,且他们经历了多次改制,如果龙孟雄一定要取出这26元钱,还得先查历史账户再说。 记者了解到,龙孟雄这55年存款难兑现的事情,上周经市里媒体报道后,分行的这位周行长曾再次找到他,称存款肯定取不出。“我觉得这钱是应该算数的,就算取不出,也应该给我一个说法。”龙孟雄说道。 算账:存单本息合计约为31.5元? 其实,龙孟雄看中的,并不是这26元存款,而是55年来,利滚利的利息,“我算了一下,大概有2万多天,利息应该有七八万元。” 然而,这存了55年的26元钱,真的有这么多利息么?星沙某银行的工作人表示,那时的定期存款是不计复利的,也不自动转存的,按存期及存单标明利率计算定期利息,超期部分至取款日一律按取款日活期挂牌利率计息。所以,这三张存单只能按3个月的定期利率计利息,其余54年左右的时间,是现在活期利率计息。 该工作人员帮记者算了一下,以现在的利率来计算,目前这三张存单本息合计约为31.5元。“如果银行找他收取小额不动户管理费的话,他还要倒给银行不少钱。”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