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秋雨
搜狐秋雨
关注数: 0
粉丝数: 1
发帖数: 199
关注贴吧数: 4
常识大于发帖 有些人的帖子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就是常说的水贴。这是给自己贴金啊还是标榜自己博学啊。 如果你的常识仅仅限制于中学课本的范畴,我个人以为最好打住。 说得不一定对,请各位指正。
事实永远大于立场 不要总问立场,应该问问事实。 没有事实的立场,就是浮萍。
余秋雨贴吧能不能改改 总在谈余秋雨,这丫还能谈出个什么来,除了装逼外,换换话题。
2012上海高考作文题:心灵闪过的微光 今年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不明不白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2上海高考作文题:心灵闪过的微光 今年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不明不白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四十年的遗忘》---余秋雨 2012年《美文》上半月刊 一 《南方周末》社长 写完《四十年的遗忘》,觉得还有一些后续话题比较有趣,很能反映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些特点,不说有点可惜,也就顺笔写下去了。 英国《世界新闻报》的罪行是窃听,而窃听还算不上是伪造。为此,我不禁要首先请教《南方周末》社长:你们多年前曾经隆重刊登的对我“文革历史”的“清查材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当时我也曾这样询问过贵报的编辑和记者,回答是:“从上海一个姓孙的人手上索取的。”然后,就不再理会我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不理会,问题还在:这个向你们提供材料的人,是档案馆馆长吗?是人事局局长吗?他怎么会藏有别人的“清查材料”?即便他是档案馆馆长或人事局局长,就能私自窃取人事档案,藏在自己家里,再交给你们发表吗?他既然藏有我的“清查材料”,必定还藏有别人的“清查材料”,那么“别人”的范围有多大?他家里的“档案室”有多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