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6445RS zyh19730315
关注数: 41 粉丝数: 29 发帖数: 2,487 关注贴吧数: 7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包 刚 55 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 浙江大学 2 常 进 52 天文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3 常 凯 54 半导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4 戴子高 54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5 丁 洪 5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 范更华 62 运筹学 福州大学 7 方 忠 48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 封东来 46 实验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9 傅吉祥 50 数学 复旦大学 10 高原宁 56 粒子物理 北京大学 11 韩金林 53 射电天文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2 季向东 56 理论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13 李 骏 58 数学 复旦大学 14 李嘉禹 56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林海青 60 凝聚态物理、计算物理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16 刘建亚 54 数学 山东大学 17 陆夕云 56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马琰铭 46 高压物理 吉林大学 19 沈 健 51 凝聚态物理和磁学 复旦大学 20 孙斌勇 42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1 汤 超 60 物理生物学 北京大学 22 万宝年 57 磁约束等离子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3 王 炜 57 物理生物学 南京大学 24 夏克青 61 流体力学 南方科技大学 25 叶向东 56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6 张 平 49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7 张继平 60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28 赵红卫 53 加速器物理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9 周兴江 53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化学部2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卜显和 54 无机化学 南开大学 2 蔡宗苇 57 环境化学、分析化学 香港浸会大学 3 陈学思 59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陈永胜 56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南开大学 5 迟力峰(女) 61 物理化学 苏州大学 6 樊春海 45 分析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7 房 喻 62 物理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8 胡文平 49 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 9 李景虹 51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10 李峻柏 54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1 刘 育 65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12 马大为 55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3 马光辉(女) 54 生物化工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14 施剑林 55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5 帅志刚 56 物理化学 清华大学 16 王梅祥 58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 17 吴骊珠(女) 51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18 邢献然 55 无机化学 北京科技大学 19 徐春明 54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 杨金龙 53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 杨 震 59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2 俞 飚 51 化学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3 俞书宏 51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4 元英进 55 化学生物学 天津大学 25 张德清 53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6 张 锦 49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27 周鸣飞 50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 28 周 翔 56 生物有机化学 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蔡秀军 55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学 2 陈子江(女) 59 生殖医学 山东大学 3 董 晨 51 免疫学 清华大学 4 窦科峰 63 器官移植与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5 房静远 57 消化内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6 耿美玉(女) 55 药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7 郝小江 67 植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8 何祖华 56 植物病理学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9 胡海岚(女) 45 神经生物学 浙江大学 10 李劲松 47 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11 栗占国 62 风湿免疫学 北京大学 12 林圣彩 55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13 骆清铭 53 生物影像学 海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14 马 兰(女) 60 神经生理和药理学 复旦大学 15 钱 前 57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16 瞿 佳 63 眼科学 温州医科大学 17 宋保亮 44 生物化学、脂质代谢 武汉大学 18 宋尔卫 49 肿瘤学 中山大学 19 滕皋军 56 介入放射学 东南大学 20 仝小林 63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21 汪道文 62 心血管疾病内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22 王建安 57 心血管病学 浙江大学 23 王松灵 56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24 王拥军 56 神经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5 谢道昕 56 植物生理学 清华大学 26 徐安龙 56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7 许瑞明 54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8 薛勇彪 56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29 杨维才 55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0 杨正林 53 临床遗传学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31 张 宏 49 细胞生物物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2 张 旭 56 泌尿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地学部2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 凌(女) 4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陈 文 52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成秋明 59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戴永久 54 大气科学 中山大学 5 邓 军 61 矿床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 底青云(女) 54 勘探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 董树文 65 构造地质学 南京大学 8 符力耘 54 地球物理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9 葛全胜 56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 宫 鹏 54 地理学 清华大学 11 李献华 57 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2 李向东 55 环境科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 香港理工大学 13 鲁安怀 56 矿物学 北京大学 14 彭建兵 66 工程地质与灾害地质 长安大学 15 朴世龙 43 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16 郄秀书(女) 55 大气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7 史培军 60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18 孙和平 63 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 王 赤 52 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 王焰新 55 水文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1 肖文交 51 沉积大地构造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2 谢树成 51 地球生物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3 于贵瑞 59 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4 张水昌 57 油气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5 赵国春 57 前寒武纪地质和超大陆演化 香港大学、西北大学 26 朱 彤 56 大气化学 北京大学 27 朱永官 51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信息技术科学部2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崔铁军 53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东南大学 2 邓少芝(女) 55 微纳电子光子 中山大学 3 段广仁 57 控制理论与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冯登国 54 通信与信息安全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5 胡以华 57 电子对抗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6 贾 平 54 光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7 江风益 55 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 南昌大学 8 李俊全 54 信息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61569部队 9 刘 荣 55 机器人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10 刘益春 56 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东北师范大学 11 龙桂鲁 57 量子直接通信与算法 清华大学 12 马 林 53 信号与信息系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 13 莫则尧 47 高性能计算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14 钱德沛 66 计算机体系结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 乔 红(女) 54 机器人理论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6 王怀民 57 分布计算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17 王金龙 56 短波通信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18 魏志义 56 超快超强激光技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 相里斌 52 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20 尤肖虎 56 无线移动通信 东南大学 21 于登云 57 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2 张化光 60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东北大学 23 张 荣 55 半导体器件 厦门大学 24 郑婉华(女) 53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5 朱鲁华 54 网络空间安全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 26 祝宁华 59 微波光子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技术科学部3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曹一家 50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2 陈 光 57 金属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 3 陈延峰 56 材料物理 南京大学 4 段 进 58 城乡规划学 东南大学 5 范瑞祥 54 运载火箭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6 黄文华 50 高功率微波技术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7 贾振元 55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8 江 涌 56 飞行器总体及制导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9 姜培学 54 能质传递理论与技术 清华大学 10 冷劲松 50 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11 李东旭(女) 62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12 李行伟 66 环境水力学、环境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13 李路明 51 机械工程(医疗器械) 清华大学 14 刘吉平 68 材料学 北京理工大学 15 卢天健 54 固体力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6 马 骋 55 舰艇推进理论与设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 17 毛 明 56 坦克装甲车辆总体技术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 18 蒙大桥 61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9 彭练矛 56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20 钱立志 55 炮兵武器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21 孙 军 60 金属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 22 唐志共 54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23 王秋良 53 强电磁工程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4 王铁军 57 应用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25 吴崇建 58 船舶与海洋工程(潜艇减振降噪)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26 吴宜灿 54 核能中子物理与应用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7 徐世烺 65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28 杨绍普 56 交通运输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29 叶志镇 64 无机光电材料 浙江大学 30 张 荻 62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31 张卫红 54 机械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32 张 跃 60 无机非金属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 33 赵天寿 58 能源科学 香港科技大学 34 赵阳升 63 矿业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35 郑泉水 58 固体力学 清华大学 36 周又和 62 非线性力学 兰州大学 37 朱美芳(女) 53 材料学 东华大学 38 朱向阳 53 机械电子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39 祝学军(女) 56 导弹与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理论与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水一贴,2018总结兼12月小结,2019展望 2018年12月31日晚6点半,完成今年最后一跑。12.31公里纪念一下12月31日,至此本日本月本年锻炼历程落幕,可以回顾一下了。 首先自我评价一下:很满意!不单纯看成绩,关键是锻炼的持续性稳定性提高了很多,意志进一步加强,最后两个月跑步机上坚持每月拿下200公里说明自己确实进步了很多,体重这一轮降下来后一直都保持住了,很不错。 12月,历经了痔疮发作,快到元旦发烧两天等意外因素,仍然在最后一天实现200,不错! 2018年,全年跑量2434km,创历史新高,很满意! 2018年,首次完成全马,首马破4,很满意!随着锻炼的过程,5km,10km,半马也都有了新突破,开心! 展望2019,跑量争取保持在2000以上,随着孩子高考结束时间宽裕了,争取参加2-3个全马,1-2个半马。全马目标进入340-345区间,初步计划哈马+(北马、上马、南马、杭马—看中签情况),半马在周边跑,作为全马的热身和测试。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控制体重至少不反弹或争取再降低一点。 2018困难重重,不说事事不顺也是压力山大,坚持跑步让我始终保持了一个放松身体和心灵的空间。希望2019否极泰来,也希望继续享受奔跑的快乐! 感谢各位跑友,年中进入马吧,得到的大家非常多的指导和鼓励,锻炼水平的提高是一方面,和大家的交流更让我的心变得年轻。 最后祝大家2019新年快乐!新的一年跑的更远更快更开心,新的一年事业家庭生活更美好!
建一个帖子记录自己的锻炼历程 2013年40岁从减肥开始恢复锻炼,起起伏伏。在今年哈尔滨马拉松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全马,3小时55分29秒,超水平发挥。也在不少论坛里乱转向大神学习,发现还是马拉松吧人气最旺,而且有最多的大神给予指导,短短一段时间就学到了很多。为了鼓励自己坚持下去,也希望自己还能够继续提高。在此开一个帖子,记录自己往后的锻炼历程,请各位大神不吝指导。就从9月份开始吧。 9月1日夜跑10.17公里,用时59分,配速548,平均心率133,最高141. 9月4日夜跑12公里,热身跑2公里,结束放松跑2公里。配速跑8公里,用时44分6秒,配速530,平均心率144,最高152. 9月5日夜跑14公里,热身跑2公里,结束放松跑2公里。节奏跑10公里,用时53分4秒,配速518,平均心率149,最高153. 9月8日下午15公里,热身跑2公里,结束放松跑3公里。尽力跑10公里(一个线上10公里赛),用时48分45秒,配速452,平均心率153,最高165. 9月9日下午8公里,热身跑2公里,结束放松跑1公里。高配速跑5公里,用时23分56秒,配速447,平均心率148,最高157. 从9月9日起按照战神的330秘籍开始训练,先争取在入冬前把速度能力再提高一些。明年开春后再进行耐力训练,感觉这个训练计划比较适合我这样比较懒的人,自己设计的第一阶段标准是5公里高配速跑450,4公里x2中配速跑500,12公里低配速跑510。 9月10日夜跑11公里,热身跑2公里,结束放松跑1公里。第一段配速跑4公里,用时19分56秒,配速459,平均心率146,最高150。第二段配速跑4公里,用时19分59秒,配速500,平均心率146,最高150。 9月13日夜跑15公里,热身跑2公里,结束放松跑1公里。低配速跑12公里,用时61分57秒,配速510,平均心率146,最高152。
看到今天,很是矛盾 今天看到宁缺挑战夏侯,心里觉得很矛盾.如果认为猫腻构建的这个体系是能够自洽的,那么现在的这个节点,宁缺是无论如何也杀不死夏侯的.原因如下:根据叶红鱼的描述,按照实际战斗力来说,洞玄相对于知命巅峰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宁缺最大的底牌无非是一把大黑伞和一个朱雀大阵,大黑伞只有防御功能(坦率的说我是不相信大黑伞可以挡得住夏侯这个级别的人的攻击的,别忘了在大黑伞的保护下朱雀的一次无意识攻击就几乎让宁缺死亡),而朱雀大阵的攻击力前文说了相当于知命巅峰的全力一击,且不说这样的一击是不是能够杀死同样级别的夏侯,单说宁缺现在有能力发挥出朱雀阵的全部攻击力吗?皇帝,南门以及书院会允许宁缺仅仅为了报仇就全力发动大阵?至于他自己买的院子布置的符道之类更不可能对夏侯造成毁灭性打击,否则岂不是宁缺已经有布置出朱雀大阵的实力了? 如果认可宁缺现在杀不死夏侯,却在小说中强行通过某个金手指成功了,那么这个小说和其他的小白文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换个角度想,宁缺现在就能杀死武道巅峰的夏侯,岂不是意味着可以通过某种设计杀掉任何一个尚未成圣的修行者,如果小说已经发展到这一步,那么宁缺后面该去干什么,成圣? 我无法想象宁缺怎样杀死和大先生一个级数的夏侯,也不明白君陌凭什么一个人就能阻挡住大唐羽林军的去路,更无法想象猫腻后面怎样再去合理的构建将夜的世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