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儿小达 猴儿小达
关注数: 40 粉丝数: 58 发帖数: 1,994 关注贴吧数: 21
【猴儿开贴】关于报社团,给大一新生一点参考 首先声明,个人观点,不代表各个组织观点。有反对的大家完全可以提出来,但是,请文明发言,我怕被集火。 本人现年大四,社团工作做了两年半,与超过两届的各个社团负责人都打过交道,对于各个社团不能说很了解,但也大概了解情况,下面给大家说一下我眼中的各个社团,希望能给大一学弟学妹帮得上忙,大家参考一下。 首先,在报名社团的时候,学校社团部会张贴出告示,说某天开始社团招新,每个新生可以报两个社团。注意,学校说每个学生只能报两个。但是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没人会监管你是否报了超过两个,我见过去年有人报了七个社团。不过有一点,社团不是你报的越多越好,因为每个社团报名费是15块现大洋,(不知道今年还涨不。)所以说如果你兴趣广泛,而且钱多的话,理论上可以把全校二十几个社团都报上,不过社团活动集中举办是参加的社团越多,你越累得慌。 还要声明的一点,有的社团因为资金的问题在举办某些活动时需要向参加活动的同学收取报名费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个时候有人会问我们报名时交的十五块钱去哪了,怎么还收,其实这十五块钱中,五块钱是交给社团部的,社团部组织社团招新、组织大型社团活动等等时社团部都得需要资金,所以这五块钱是给社团部的,自己所报的社团会有你贡献的十块钱的经费,社团报名的人越多,社团总的经费就越大,当然,相应办的活动就越大,质量越高。学校大型社团现在大概有这么几个,(不怎么全)志愿者类:根与芽志愿者协会,红丝带青年志愿者协会,环境资源保护协会,学习类:英语角,骨伤协会,国学社,武术协会,针灸推拿协会,百草中药协会等等。这些社团每次招新都能招超过百人。其中骨伤协会(我当年也是会员)是中医临床学院指导的,针灸推拿协会是针灸推拿学院指导的,有学院政策优势,所以办活动基本上有社团部和自己本院学生会的协助,这个真心好。百草中药协会是药学院自己办的,不归社团部统一管理,还有心理学社,这两个社团不归社团部管理。 具体协会社团的介绍等会儿再更新哈。
【猴哥学习贴】睡觉的方法_中医养生_科学睡眠 现代的人,不是只有老人才讲究养生。懂养生的人,一般都走在意识潮流尖端,一般来说,学历水平越高的人,越讲究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也就越关注养身。而养生究竟怎么养才能随自己的身体最好,这是很多人都在积极寻找和行动的问题。    一、睡眠的重要性  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   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纳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为第二。而饮食无节,饥饱过度者,肠胃必受伤,而营养日减。睡以安神为主,神以心安为主,应配合年龄,壮年至多七小时至八小时,多睡则智昏头晕眼红胀,四肢疲软,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时勿碍,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时已足。   1.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他的养生之道是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能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2.清代医家李渔曾指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3, 老百姓常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人要顺应自然的规律,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不要跟太阳对着干。
【辞呈】 辞呈 顿首吧主足下: 下走怀难言之隐,声顿于唇;请不情之请,惭布兹心;飘零之际,去国还乡,惶恐惶恐!乞望伏允? 余在吧里一寒暑,赖各位相携,诸事顺遂,感念无尽,即今从辞,亦不敢忘;另吧务们,虽相识尚浅,交面不繁,然亦长者,体恤良多。在此无以复 言,唯多做感谢,徒表我心。 今辞去,可为原因者三。 吾深有自知之明,德不劭而才不高,虽戒慎兢业, 力求尽善尽美,实已身心俱疲,惟本职工作复杂难为,包袱日重,内心压力,有增无减,实难言喻, 吾虽尽心竭力,然疲乏之心满矣,虽承蒙各方包容海涵,仍有诸多缺憾。吾不敢尸位素餐,占据资源而无所作为。于人于己皆不利。此吾请辞其一也。 不才近期参悟佛经,似有所得,忽觉些许事非吾可做,吧务重担压于吾身,吾既感身重又有惭愧。吾近期不常在线,而此乃吧务之大忌也,诸事须得时时关注,既不在线,何来吧务之职事?此吾请辞之二也。 吾任职于国学社,实在无力再担起吧务要职,不才受众老师学长学姐所托,今后与其他二位共执社团之事,一心不可二用,若吾两头兼顾,则两方皆损,实乃吾非所愿也,故辞此位,此吾请辞之三也。 吾今以私虑弃吧,颇多忐忑,去意生时,悲从心 起,心路历程,刀剜爪撕。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草木含情,人岂无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 树三匝,何枝可依”?此般情境,感受同身。然“嘉 树北植,盘桓何益”?。所幸吧中人才济济,余之离去,料不为大碍也。旬日之间,自可使一切停当, 此亦吾所愿也。谨祝诸公事业日新,时有进境,而吧友更盛,犹比往昔。呜呼,今当远离,执笔涕零, 为文错乱,辞不达意,万望纳言!顿首再拜而别。 猴儿小达拜上
【转】中国人学太多英语了吗?  导语: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树华向“英语热”开炮,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张树华的说法不免有些夸张,但仍然得到了许多网友的热烈共鸣。中国人学英语,真是学得太多了吗?   一、中国人的英语在世界上属于较差水平   1、中国人的托福水平,多年来停滞不前   “英语热”在中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讨论中国人学英语是否学得太多,以致荒废了其他科目前,不妨讨论一下中国人的英语学到了什么水平。   在各个国家都有举行的留学英语考试是可以用来进行国别英语水平比较的一个标准。2006至2010年亚洲地区的新托福考试,中国大陆考生的平均分不算靠前,比母语为英语的地区要低很多,比韩国香港要低,但比台湾和日本要高。值得忧虑的趋势是,这几年中国大陆的托福得分基本持平,而其他国家都在上涨,一直垫底的日本也涨得很快。   2、中国人的雅思水平,长期居于亚洲末流   而在面向留学方向的雅思考试中,2007年到2011年的数据则显示中国考生的英语状况不容乐观,不仅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英语不好的亚洲区排名也居后几位,仅仅强于几个西亚石油国家。   3、中国的成年英语学习者,属于低熟练度水平   如果说,面向留学生的英语考试代表性还不足的话,那么另一项调查可能更具有说服力。由英孚进行的一项对全球170万18岁以上成年英语学习者的测试成绩评估报告显示,在全球54个非英语母语国家和地区中,瑞典以68.91分高居第一,丹麦、荷兰紧随其后,中国大陆仅以49.00分排名第36位,属于低熟练度水平。在亚洲区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泰国。   以上几条,足以说明中国人的英语在世界上属于较差的水平。   明明“英语热”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效果还没显现呢?   二、把英语视作一项“素质”,国人投入确实太多且划不来   1、幼儿过早接触英语,是错把“外语”当作了“第二语言”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也最有用的一门语言,学习者往往都期待能学成“第二语言”的效果:听说读写样样精通,与美国人英国人交流无障碍。如今国人对孩子掌握英语的期待,从幼儿就已经开始,总是希望孩子生下来就“浸泡”在英语环境中,以抓住英语学习的“关键期”——对国外移民的研究指出,越小的孩子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越能形成好的语言基础。   然而,在中国,很难存在真正的“第二语言”环境,如果不能保证孩子能够持续地与说英语的人解除,那么“英语”终究不过是“外语”而已,“外语”并不好学,而且学习“外语”既非幼儿生活的必须,本身也无动机。过早地接触英语并进行灌输,不是什么好方法。   2、以四六级为纲领的大学英语,让中国大学生“蹉跎岁月”   而在学生期间,也由于知道英语需要花很多时间掌握,各校的英语教育都很注重牢固地打基础,花很多地时长,力求使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素质”。不过,也正由于要求太高,师资力量欠缺,缺乏语言使用环境,导致比起其他科目,学习英语的效率要低很多——花费数倍的时间和心思,英语的掌握水平远不如自己的母语,而美国人在英语上几乎没花心思,却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自己十倍以上的单词。   在中学阶段,即便这么学效率不高,鉴于英语的重要性,作为打基础的环节拼命地学倒也说得过去。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设置较高的难度以促使学生努力并挑选出最适合的人才,也无可厚非,熊丙奇等人提议的中小学阶段英语选修并不可取。   然而,以四六级为纲领的大学英语,目的仍然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这就有大问题了。   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门对大学英语的定性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换言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技能和提高人文素质修养——把英语本身看成了学习的目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