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书生 越国书生
关注数: 26 粉丝数: 98 发帖数: 4,022 关注贴吧数: 15
[转]孙道临回故里 一袭米色外套,颈挂深色格子围巾,86岁高龄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在夫人及女儿的陪同下,于今年2月2日抱病回到故乡嘉善,为以其名字命名的电影艺术馆开馆仪式剪彩。此前的2003年11月3日,他也曾来到嘉善亲自为这座电影艺术馆奠基,他说:“能够为故乡的文化事业建设做点贡献深感欣慰。”   作为中国电影艺术界的著名代表人物,孙道临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出演了《雷雨》《日出》《家》《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上百部影视剧和舞台剧,塑造了“觉新”、“李侠”、“萧涧秋”、“江梅清”等一系列光彩夺 目、为观众熟悉的艺术形象。   “我们今天赶了个早”   2月2日早上8点43分,孙道临及其家人就风尘仆仆地从上海赶到嘉善电影艺术馆,这时离仪式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今天天气真好,风也比昨天小了很多,我们一家人,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都来了。”孙道临的夫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说。   就在半个多月前,王文娟已经来过嘉善,那是为了看看艺术馆的建造情况。那次她早上8点多出发,由于路上堵车直到中午才赶到。“道临今天很高兴,很激动,早上6点多我们就起床了,因为怕路上堵,今天赶了个早!”王文娟补充说。   来到艺术中心后,抱病在身的孙道临精神马上振奋起来,在女儿的搀扶下一路向馆内各处走去。当挂在墙上的孙道临母亲的照片映入眼帘时,孙老顿时拾起了儿时的记忆,对着相片凝视了许久,然后拍着女儿的手说:“这是我的母亲。”在《雷雨》拍摄现场仿真场景展示厅前,他停了下来,并饶有兴致地戴上自动解说的录音罩,聆听自己被时光雕刻下的声音;在“孙道临书房”,多媒体成像技术再现了他日常生活的场景,使他再一次睁大了眼睛默默地驻留在书房内,目光里全是留恋。   “感谢家乡给我父亲的荣誉”   嘉善落成的孙道临电影艺术馆,是我国第一个以电影艺术家名字命名的综合性电影艺术馆。艺术馆除了系统地介绍孙道临的艺术生涯外,还展示了100 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孙道临所在的上海电影集团对艺术馆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全程参与了艺术馆的内部设置,还提供了诸多珍贵的剧照原件。   上午10点,落成仪式正式开始。孙道临在夫人及女儿的搀扶下慢慢地从轮椅上站起来,高兴地向大家拍手。几分钟后,他的夫人及女儿担心他的身体,劝他坐在轮椅上参加仪式,孙道临摇了摇头不肯坐下。这时嘉善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苗伟伦走了过来,硬是搀扶着孙先生劝他坐下。孙道临看拗不过众人,只好重新回到了轮椅上。   “这个艺术馆的成立,让我的父亲心潮澎湃、深感幸福,因为这代表着家乡人民对他的肯定,感谢所有朋友和家乡父老给予我父亲这样的荣誉!”女儿孙庆元代父亲发言,感谢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   王文娟告诉笔者,孙老得知艺术馆即将开馆的消息非常兴奋,他说一个演员如果可以有几个形象得到观众认可,有几部作品被观众记住,那就是最大的幸福。王文娟说,孙道临电影艺术馆的落成是乡亲给予他的一份无可替代的荣誉,令他倍加珍惜。 生活中喜欢开玩笑   孙道临和王文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喜结连理,如今已共同走过40多个春秋。王文娟笑着说,对艺术的共同追求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俩平时都非常忙碌。到了古稀之年,夫妻两人还携手合作,把越剧《孟丽君》搬上荧屏。   “生活中他是一个很喜欢开玩笑、童心未泯的人,也比较贪玩。”王文娟介绍说,前几天,她剥了一个橘子准备自己吃,谁知道被孙道临发现后,一把就“抢”了过去。“在‘孙道临书房’内,就有类似这样的情景,比如我们共同创作《孟丽君》的场景,也有一些有趣的生活片断。”   王文娟说,全家人对艺术馆都非常满意。“这个艺术馆很漂亮,也很大气,上海有很多他的‘粉丝’也都想来看看,我想过段时间,等这里的荷花种好了,树叶繁茂了,再和家人朋友一道来。”   电影艺术馆别开生面   孙道临电影艺术馆总建筑面积为7200平方米,分为陈列展览及学术活动区、放映功能区,具体包括孙道临生平陈列、中国电影史回顾陈列、600平方米的场景式展示厅、4个电影放映厅等。孙道临电影艺术馆的内部设计及布置都是由上影集团所属的专业团队完成的。馆内有大量的孙道临电影剧照、生活图片,设计者别出心裁地安装了不少感应式录音罩,只要观众进入其感应范围观看墙上的剧照、图片,它就会自动解说场景内容。比如在“孙道临书房”门口,观众就能一边观看多媒体成像影片,一边听孙道临朗诵的《忘归巢记》。   除了孙道临生平资料、1954年以来 的电影剧照、电影海报等珍贵资料外,孙道临电影艺术馆最具亮点的设计是3个按1∶1比例设置的电影场景、多媒体成像技术的运用以及自动解说场景的录音罩。   馆内设计的3个电影场景是再现《雷雨》的拍摄场景、《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剧情场景以及拍摄《渡江侦察记》时的“看样片”场景,人物都是仿真蜡像,相关道具也是照原样复制。这3个场景位于展示电影剧照、道具的“综合展廊”中间地带,让人乍一看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电影拍摄现场,尤其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剧情场景,几乎复制了剧中男主角居住的整幢房子及其内部摆设。   多媒体成像技术的运用亮点在孙道临电影艺术馆里有两处:一是当年孙道临拍摄《非常大总统》时的场景;一是孙道临书房,这两处都利用“仿全息摄影幻影成像多媒体”技术,模拟再现孙道临伏案工作、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家庭生活场景由设计单位撰写剧本,孙道临及家人真人“演出”。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