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ng555 baohang555
关注数: 6 粉丝数: 741 发帖数: 8,047 关注贴吧数: 93
长春十大风情胡同,不知道这些算白呆在长春了! 长春老胡同 老长春风土人情的浓缩地 当中得一花一草、一砖一瓦 都尽显长春风情 这些过去如今都变成了一个个故事 长春现在的胡同 虽然没有个当年的味道 但却各有各的特色 在长春那么多一条条的胡同 藏了多少故事? 小编选取了长春比较有故事性 和名字又有趣的胡同 这些你都知道吗? 1、长春“第一胡同”——新民胡同 说到新民胡同 老长春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曾经还被誉为长春的“天桥” 胡同里的老建筑多为一或两层 第一层为店铺,第二层住人 这里曾经是长春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一条街 回宝珍饺子、狗不理包子、海发园锅烙.... 也有曲艺文化一条街 新民戏院、小剧场、四海茶社... 所以也曾被当地人称为美食和曲艺一条街 更称为老长春人们快乐记忆的地方 如今被命名为“商埠地历史街区” 列入长春市十处市级历史街区之一 2、老长春的“梨园记忆”——燕春胡同 老长春的大马路周边胡同热闹非凡,名气大 比如刚才说的新民胡同 而一些胡同不但出名,名字起得也好 具有文化韵味和时代气息 比如现在要说的燕春胡同 说到燕春胡同肯定很多老长春人会想到长春著名的燕春茶园 那燕春胡同的名字是不是来源于燕春茶园呢 专家考证燕春胡同得名于当年老长春著名的燕春茶园 当时燕春茶园营业后们经常有京剧等演出 所以这个胡同当年也是非常热闹的 而且它承载着老长春的“梨园记忆” 1988年后,改为长春游乐宫,一楼为舞厅,二楼演出二人转 如今已拆除 3、又古怪又萌的地名——辘轳把胡同 在长春 有充满文化韵味的燕春胡同 也有辘轳把胡同这种怪地名 而这个古怪的名字 据说是命名于1825年 因胡同迂回的形状类似辘轳把而得名 就是轴相连的曲折把手 也有住在附近的老人说 辘轳把胡同当时也是相当出名的 如果你有兴致走一遍长春的“辘轳把胡同” 也会发现它的转弯走向真的颇似“辘轳把”呢 4、路名堪称长春最长——蔷薇路北胡同支线 在长春 除了具有文化韵味和时代气息的胡同之外 还诗情画意的街道名 比如丁香街、蔷薇街..... 说着说着跑题了 现在要说的不是街道名 是要说这个蔷薇街上的胡同 在芙蓉桥下边有一个胡同 虽然这个胡同不长、但是名字很长啊 “蔷薇路北胡同支线”足足有八个字呢 它一定堪称长春市最长的路名了! 5、最有文化品位的胡同——松竹梅胡同 在长春 具有文化韵味的胡同不止一个 还有一个叫松竹梅胡同 一听名字就是很有文化品位有没有 在这个胡同上坐落着一个社区 所以取名字叫“松竹梅社区” 名字取得都这么文艺 所以这里的社区也经常办一些文化活动 比如“书香松竹梅 悦读分享”演讲比赛等 让居民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阅读品味 6、于四合院相似的胡同——三义胡同 在我的记忆中三义胡同有很多的大院 胡同靠东头起点是解放之初的民康派出所 三义胡同北端靠西头是孙记铁匠炉 路过此处,总会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三义胡同靠东往南是萧氏正骨 再往南是董氏娄铺编酒篓 小时候和院内的小孩在一起弹琉璃球 搧片几,跳房子,遛铁环... 围着三义胡同,大经路跑圈 只要走在这个胡同里就会感觉到幸福 (此处来源于wuzhao11122的博客) 7、被赞誉为“最Feeling”的胡同——冰淇淋胡同 在自由大路与同志街交会处南行150米左右 有一个名字比较有趣的胡同 叫做“冰淇淋胡同” 一听名字就感觉这个胡同里肯定有很多冰淇淋 不过据我查阅资料并不是如此 这个胡同是卖学生的小吃文具等的地方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 据当地居住的老人猜测 是因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冰淇淋胡同的所在区域曾有个大型的冰糕冷饮厂 所以这可能就是冰淇淋胡同得名的原因 因为这个名字的缘故 也一度被长春大学生赞誉为“最有感觉”、“最Feeling”的地方 小编觉得如果现在在这个胡同里有个冰糕冷饮厂 肯定会超火的吧 8、风云往事气派的小胡同—健康胡同 在东北,张景惠绝对是一位“名人” 他生活了多年的赫赫有名的“东宅” 就在今长春大街健康胡同内 以前是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的公馆 然后健康胡同左转就是长春大街了 那时候,在这条路上日日车水马龙 是当年出了名的热闹街 这条街的繁华又是一番滋味 9、古老的地名胡同——田家大院胡同 在长春有一种胡同的取名 就是因为离这条街近 就在近几年在老城区的改造过程中 一些胡同在命名的时候,结合就近的主要街路来命名 比如临靠建设街的建设胡同、靠近西安大路的西安胡同... 其实这种取名方式早就有了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座名叫田家大院的大院 这一带有很多街路都因这个大院而得名 如田家大院胡同、田家大院中街等 所以说即使过了这么多年,那些建筑虽荡然无存 但是地名却很好的传了下来 所以在这里依然带着老长春的印记 10、依旧繁荣的胡同——财神庙胡同 在长春市大马路附近 有一条很有名气的胡同 财神庙胡同 顾名思义,这条胡同的名字 应该源于它附近的财神庙 据老人介绍未拆迁之前 那是一个双层门的四合院,规模很大 院内有青砖铺就的甬道,走廊的柱子是红色的 很气派的样子 但如今,曾经的庙宇已经无处可寻 但是商业却依旧繁荣 胡同内及胡同附近还有不少以“财神”命名的商厦和店铺 如财神商厦、财神女子公寓等 虽然有些胡同已经被拆除 但是那些土地却记录着长春的一段故事 更记录老长春人最快乐的时光
水一贴,战场上误伤战友会怎么惩罚? 误杀要看具体是怎么误杀,主观的错误性大不大。 说几个战例: 第一,日本兵东史郎的回忆。 东史郎当时是班长,带着一个班的士兵驻守一个村子。 当晚,他们遭到国军夜袭,吓得急忙撤退到村外阵地。 由于是夜间突围,东史郎这个班的士兵跑散了,只有大部分人跟着他。 他带着先到的士兵跳入战壕,命令准备作战。 谁知道,一个士兵胆子小,看到有黑影靠近就立即开枪。 这个黑影中弹后应声倒下,结果却是一个日本兵,还是大学生。 在当时的日本,大学生还是很少见的,他也是整个中队唯一的一个,受到大家的保护。 结果,这个才20岁的大学生兵,中了2弹死了。 东史郎气得狠狠打了乱开枪士兵几个耳光,却自己承担了责任。 他说是这个士兵,是被夜袭的国军打死了。 中队长亲自来检查尸体,发现士兵是胸口中弹而死。 而他是对着日军战壕奔跑的,如果被国军打死,应该是后背中弹。 中队长自然明白是误伤,不过也没有追究。 东史郎为什么替士兵隐瞒误杀的事情? 在混乱的夜间战斗中,出现误杀是很寻常的事情。 这个胡乱开枪的士兵,也不是刻意要打死自己人,只是惊慌失措而已。 即便东史郎如实汇报,这个士兵也就是被禁闭一段时间,受个处分而已,不会被严惩。 第二,解放军一个连长回忆。 他带着自己的连队,在1979年深入越南腹地作战。 包括连长在内,全连队没有一个人打过仗,都没有经验。 士兵大多是十八十九岁年龄,涉世未深,进入敌人国境自然高度紧张。 而越军则比较有经验,即便三五成群的散兵,也敢利用地形优势阻击或者打冷枪。 这个连队多次被袭击,官兵都是高度戒备状态。 连长再三命令,行军期间士兵必须关上枪支保险,以防止走火。 但一个新兵胆小,怕遭遇敌人突袭后不能迅速还击,没有关闭保险。 一天正在行军时,越军突然从什么地方打来几发迫击炮弹,全连官兵立即分散卧倒躲避。 紧急卧倒期间,这个士兵没上保险的步枪走火了。 子弹恰好射中前面的战友后背,后者当场就死了。 连长虽很恼怒,但官兵在敌后艰苦转战,也没有条件处理这种事情,只是严厉批评一通而已。 到了回到国内时,全连伤亡也不轻,能够活着回来就不错了,误伤的事情似乎也就不算什么。 连长将这事向上级汇报了一下,上级也没有追究责任,只是没有对这个新兵入党提干。 等到这个新兵服役期到了,上级让他退伍,就算是惩罚了。 不过,这个误杀了战友的新兵,估计一辈子都有心理阴影。 第三,精神紧张胡乱开枪。 以上两种都是激烈战争中,因为没有经验而不可避免出现误伤。 而有的误伤则是不被允许的,会受到严惩。 资料这么写:3月5日12时40分,在高巴岭地区作战的广西军区独立师1团3营7连对越军进攻。 占领阵地以后,越军不断反攻,导致哨兵很紧张。 第二天晚上21时,7连连长去检查岗哨时,哨兵李某发现有人靠近,竟然不询问口令直接射击。 连长猝不及防,身中数弹牺牲。 如果是哨兵询问口令,连长没有及时回答,这种误伤就不是哨兵责任。 现在哨兵根本没有询问口令,就胡乱射击,属于严重犯罪。 事后,哨兵被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以示惩戒。
球迷与追星族没什么两样。 今天周末,闲来无事,回顾了一下本赛季亚泰的征程,也来这里看一下,还是有些感触。 因为年初至今也没怎么太关注亚泰的成绩,主要的原因真的是因为亚泰降级,来了中甲。 对中甲的比赛很多年都没关注了,假如没有亚泰,我一眼都不看。 不是咱心高,是因为工作太忙,无暇关注那么多球赛。 去年降级就感觉到亚泰几年内不会杀回中超。 原因很简单:中超烧钱游戏,中甲可以很好的混日子。 今年对亚泰的成绩不太在意了,我知道亚泰会轻易保级,也预感亚泰绝对不会冲超。 所以我只是偶尔来亚泰吧看几眼帖子,看几眼亚泰新闻,知道下赛果,说几句废话,然后闪人。 但是亚泰没有冲超,最后一场惨败黑龙江,让一些球迷不爽,我感觉就没啥意义了。 无论是俱乐部还是球员,将利益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不考虑球迷的意愿也是绝对没毛病的。 就像明星只考虑赚钱,不会考虑追星族的感受一样。明星们连税收都敢逃,还在乎那些脑子坏掉的追星族。 爱的越深、伤的越痛。只是有些事真是不能太较真,越较真越难过。 也许是我年龄大了,一切看的开了,不喜欢非要把一件事完完全全的弄明白了。 我也曾年少轻狂过,93年,为了看一场崔健、黑豹乐队、唐朝乐队在北京的演唱会,花了八百块钱买了演唱会的票和往返北京的火车票,在北京住了两天,满脑子都是演唱会,就为了回去能在朋友面前吹个牛逼。 回来后差点与我老婆分道扬镳,要知道那时候八百块钱比今天的八千块钱还牛逼,全家人都气半死,我回头一想,我究竟得到了什么?哥们、朋友相视一笑,完事了,没人在乎你去没去过外星球。他还是他、你还是你。 那时我正年轻,从那次事件以后,我从没关注过一个明星。 喜欢足球,是我从小就踢球,虽然已经50岁,但至今也还在踢球。 喜欢踢球也就喜欢看球,看球的经历就很多年了,从延边现代~吉林敖东~长春亚泰。 但是这些看球的经历告诉我,球场上的比赛不是最直接球队实力的体现,场下的因素很多,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就无法琢磨。 看球、踢球,只是我的一个个人喜好,不会去在意,也不会放弃。
如果让我选择终生难忘的一部电影,那一定是这部电影。 一部老电影,一段美好的经历,一个深刻的记忆,一次人生的感悟。 不是打广告,确实是我的一个美好的回忆,让我写了这些文字,怀念了一下美好的过往。 背景:1979年的冬天,学校刚刚放寒假(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所以每天早晨都要去同学家参加学习小组,完成一天的寒假作业,然后学习小组组织各项活动,那天的活动是:小组成员要去学习雷锋做好人好事。 一个同学的爷爷在电影院工作,于是大家商量决定去电影院帮助打扫卫生。 决定去电影院参加活动,我们大家伙高兴得不得了,各回各家取好劳动工具,然后集合,一起出发。我们蹦蹦跳跳、高高兴兴,踩着厚厚的积雪,一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兴奋的跑向电影院。 到了电影院,找到同学的爷爷说明情况,同学的爷爷很高兴的把我们领进了电影院,(那时候的家长都是那么和蔼可亲)。 二话不说,马上开始劳动,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劳动成果立竿见影,活动进行的很顺利,把电影院的大厅打扫的非常干净,当然影院里的工作人员很满意,于是告诉我们一会就要上映一部电影了,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感谢,我们可以观看一部电影,我们高兴的连声说:“谢谢叔叔阿姨”。 那个年代,人们的娱乐项目是很少的,能看上一部电影绝对是开心的不得了。 就这样,那天我看了今生难忘的一部电影,它的名字是《瞧这一家子》。 这是一部喜剧电影,里面充满了欢声笑语,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我家住的是砖瓦房,而电影里纺织厂职工宿舍却那样干净整洁,还有影片里这一家人幸福美满的生活让我羡慕不已,看完了电影,我会经常在脑海里幻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美景。 即便是多年后,我也会经常想起这部电影里的场景,那正是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初衷,所以我一直努力在我的家庭里营造最和谐的氛围。正是这部电影告诉我:无论对待谁,都要友善,无论穷与富,家庭的幸福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