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道人
指月道人
关注数: 141
粉丝数: 77
发帖数: 1,256
关注贴吧数: 58
圣人的最低标准 《道德经》之所以难懂,一是因为我们不懂道,二是没有相应的知识结构。 在我们学习数理化政治外语的年龄,古人在学些什么呢? 古代读书人所读的经典书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儒家经典: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也称为《四子书》(《四子》)或《四子》。123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六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外,《乐经》也被认为是“六经”之一。 十三经:是对“六经”的一种扩展,增加了《孝经》、《尔雅》等文献。 其他重要古籍: 《史记》:司马迁所著的中国古代史学巨著。 《道德经》:老子的哲学著作,被认为是“万经之王”。 《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唐诗三百首》:一部流传甚广的唐代诗歌选集。 《文选》:唐代文学家萧颖士等人编纂的诗文选集。 《古文观止》:清代学者吴楚材等人编纂的古文选集。 其他文学作品: 《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乐府诗集》:收录了历代各种乐府歌谣的作品。 《山海经》:亦神话亦历史的上古奇书。 以上列举的书籍都是古代读书人常读的重要文献,涵盖了儒学经典、史学、哲学、诗歌、神话等多个领域。在学习过程中,古代读书人也注重对这些文献的理解和应用,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读完这些书,还要读诸子百家,《荀子》、《文中子》、《老子》、《庄子》等。 历代文集:如《昭明文选》、《陶渊明集》、《杜甫诗集》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朝代的文学成就。 最后要读二十四史。 此外,还有音韵学与训诂学。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古今音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训诂学(“诂”音“gǔ”,同“古”)是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它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 如果志在科举,还有八股文指导书籍:如《四书章句》、《性理大全》、《钦定四书文》、《大题文府》、《小题文府》、《馆律萃珍》、《诗韵含英》、《策论萃新》、《策论正宗》等,这些书籍提供了科举考试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经的字数虽少,但却只是一个提纲,没有先生带着深入解读,是很难懂的。 试注解《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什么叫做“仁”?二人也。《礼记注》说:独则无偶,偶则相亲。不仁的意思在这里,并不是指不仁义,不相亲,而是指证“一”。 什么是刍狗?这要从华夏民族的祭祀演变史去追溯这个词的本意。 在古代中国,刍狗是指用稻草或其他材料制作的狗形状的祭品,用于祭祀活动。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尝有问宣曰:“吾昨夜梦见刍狗,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有顷,出行,果遇丰膳。后又问宣曰:“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宣曰:“君欲堕车折脚,宜戒慎之。”顷之,果如宣言。后又问宣:“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宣曰:“君家失火,当善护之。”俄遂火起。语宣曰:“前后三时,皆不梦也。聊试君耳,何以皆验邪?”宣对曰:“此神灵动君使言,故与真梦无异也。”又问宣曰:“三梦刍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馀食也。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刍狗既车轹之后,必载以为樵,故后梦忧失火也。”宣之叙梦,凡此类也。十中八九,世以比建平之相矣。其馀效故不次列。 在使用刍狗祭祀之前,我们祖先用什么祭祀? 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之神;其祠之: 毛用少牢,白菅为席。其十辈神者,其祠之: 毛一雄鸡,钤而不糈,毛采。 自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历儿,冢也,其祠礼: 毛,太牢之具;县以吉玉。其余十三山者,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瘗而不糈。 ——《山海经》 使用的是活物。 使用活物祭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已经失传,不过不要紧,《大森林奥义书-第一梵书》的马祭里有: “他心生愿望:“让我的这个身体适合用作祭品,这样,我可以通过它获得身体。” 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一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天地证到了一的境界,视万物为他的化身。圣人证到了一的境界,视同族为他的化身。 在大乘佛教的教义里,有法报化三身之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什么是证一,另文再续——摘自《太上五千言指月注》
讨论阿紫将如何拯救这个世间? 佛教里有一句话:“佛有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得其解”。 意思是从信息高纬度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传递时,众生按他们的理解能力与知识储备对信息进行解读。 不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把这句话解读得神神叨叨的。说是佛有大神通,明明是以自己的母语说的话,但声音传到众生的耳里,就会自动转变成他们的方言。 我们师门里流传一句话:道祖在未来成道,在过去修道,在现在修道。 上古的很多神话传说,其实是从未来传递过去的。 在最高纬度,时间并不存在,那里永恒而寂静。过去现在未来在那里交融。 我们来看关于史前大洪水的传说: 在古巴比伦的史诗《埃努玛·埃利什》中,数千年前的苏美尔人记录下了一场毁灭性的大洪水。面对众神降下的洪水审判,英雄乌特纳匹什提姆聆听神谕,建造大船,与家人一起存活下来。这场覆盖早期文明的洪水成为后世无数洪水传说的源头,也警示着后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作为最古老的洪水记录,《埃努玛·埃利什》承载了早期文明对洪水集体恐惧的根源记忆,也预示着未来世代对自然灾害的不断思考。众神为了消灭罪恶的人类,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水。唯一的幸存者是被提前警告的厄特·纳皮什提姆。这场洪水被描述为毁灭所有生命的灾难,持续了七天七夜。厄特·纳皮什提姆的方舟最终停在了阿拉拉特山上。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抄本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洪水传说之一。 《圣经》讲述了上帝对人类堕落的惩罚,诺亚和他的家人以及各种动物乘坐方舟,在40天40夜的大雨中生存下来。《圣经》中的洪水被描述为覆盖了所有的山脉,连最高的山峰也被淹没。这场洪水持续了150天。诺亚的方舟最终停在了阿拉拉特山上。这个故事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400年的《旧约》中被记录下来。 印度教传说中,大神毗湿奴化身为一个巨人,用7天7夜的大雨淹没了世界。国王德卢哥在神祇的指引下,建造了一艘大船,用来保存各种生物。这场洪水被描述为淹没了整个世界,连天空都被水覆盖。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了印度的古老文本《摩诃婆罗多》中,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公元前400年左右创作的。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为了惩罚人类的罪恶,用大洪水淹没了地面,只有德克里昂和他的家人乘坐方舟幸存下来。希腊神话中,宙斯引发的洪水淹没了整个地球,只有德克里昂和他的家人乘坐方舟幸存下来。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古希腊诗人奥维德的作品《变形记》中,这部作品大约在公元8年完成。 在中国的传说中,大禹通过开凿河道,成功治理了洪水,为人民带来了安宁。另一则传说中,女娲修补了破裂的天穹,以阻止洪水淹没世界。这个传说中的洪水被描述为在中国大地上肆虐了九年之久。大禹的治水工程持续了十三年,最后成功地将洪水引入了海洋。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了公元前11世纪的《尚书》中。 林加族传说,一个蛇精灵引发了40天40夜的大洪水,只有一对兄妹乘着特制的大船得以生存。这个洪水被描述为淹没了整个世界,只有一对兄妹乘坐特制的大船幸存。这个传说被口头流传,直到19世纪才被记录下来。 在古代的日本神话中,两位神明伊邪那美和伊邪那岐创造了世界。然而,伊邪那美在生下火神之后去世,愤怒的伊邪那岐杀掉了火神,从他的身体中诞生出了山、海、谷、日、月等元素,而海神又产生了大量的水,引发了大规模的洪水。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公元712年的《古事记》和公元720年的《日本书纪》中。 —————————————————————— 人类经历过破灭,这是毫无疑问的。 目前无法确定的是,是整个宇宙破灭,还是仅破灭了其中的一部分区域,从而留下了宇宙中的空洞区域。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分辨世界各地大洪水的记录,是来自上一纪的宇宙破灭,还是来自这一纪的未来。 因为上古世界各族,都有巫的传承,大巫们从高纬度得到的信息,无法分别出时间。但最大的可能性,还是未来。 从地球的地貌的分析,这一场预言中的大洪水,还未发生。每一纪的文字语言,是不尽相同的。 而船,跟“传”同音。预言来自这一纪的可能性最大。 是船还是“传”,除中国之外,其它的文明都解读错了。 首先,要明白洪水是什么。中国的修道者很好理解:《证道歌》里说: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三毒水泡虚出没,将无作有埋深窟。——宋 印肃禅师 中国道教对应三毒的说法是“三尸”,也称三尸神。尸者,神主之意。道教认为人体有上中下三个丹田,各有一神驻跸其内,统称“三尸”,也叫三虫、三彭、三尸神、三毒。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道教认为斩“三尸”,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成仙。也有指痴,贪,嗔,欲望产生的地方。 三尸按照现代哲学的说法,分别是生理需求、生存需求、精神追求。 这三种需求,如果是适当的,合理的,那叫“存天理”,如果娇奢过度,就必须“灭人欲。”(宋-朱熹《四书集注》) 大洪水并不是神的惩罚,而是人类失去了正确的三观,自己把自己玩死的。 如何渡过灭世洪水?上界有指示:传! 传正知正见。 当然,中国也有很多对信息解读错误的地方。 比如尧瞬禹,应该是:“谣训汝”或“遥训汝”。国外因为把“传”解读错了,编造出了诺亚方舟的传说。我们也没强多少,编出了尧瞬禹的神话故事,并虚构出了理想中的禅让传位制。 ——未完待续
真正的阿紫需要谁认证? 真正的阿紫需要谁认证? 圣人至少应该能做到举世皆非我独醒吧。 所以我认为网上那些自称阿紫的,全是骗子。
给紫薇编本玄幻小说会不会挨打? 就是我打字的速度慢,一天能够有3000字了不得了。
人间书 人间书系列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给大家讲些修行的秘闻。通常是想到哪写到哪。 欢迎指正。
妈祖信仰来源考 镇楼!
修行之始 这篇贴子是我文集里的第一章的草稿,发给某个小朋友看。
白痴学者与转世之秘 白痴学者与转世之秘 以前跟哲学家们探讨“我是谁?”这个哲学终极问题的时候,我曾经反问过他们:“与其追究我是谁,不如追问谁是我?” 那么谁是我?这个“我”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宗教学者的回答有很神秘感: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指月录卷一 或是:心生于物,死于物,机要在目——黄帝阴符经 根本无法理解是吧。 那么用现代人的思维和语言,应该怎么说呢? “我”是从有记忆以来,到生命这一刻所有经历和感悟的合集。你之所以是你,是因为你的出生地、家庭、成长环境、人生经历和感悟是你所独有。 这种独有,使你成为成你,而不是别人。 我们人类的大脑,现代科学家还未能尽知其秘。 在修行界里,神宫穴与泥丸是最神秘的。有修行者认为,两者实为一。 庞大士曾经说:神通与妙用,运水及搬柴。 现代医学认为,人类的肢体活动,是由大脑发送生物电信号到肌肉群完成的。那为什么你的一个挑水的想法,会转换成肢体的实际行动? 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意识,是如何完成物质的转变的? 这个完成意识向物质转换的神秘场所,我们就叫他“神宫”。没有神宫,生命不能成为生命。 神宫除了生成生物电流把想法转换成行为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记忆的储存。 我们所接受的知识,要先在神宫这里转换成生物电信号,刻录到你的大脑储存区域,最终变成你的记忆。 但是人类的认知是非常复杂的,认知往往跟感悟混合在一起,计算机的那种0与1的数字化存储模式,根本存储不了这种模糊的概念。 生命的感悟,需要生物大脑才能承载。 个体的大脑,只储存有他自己的感悟吗?不一定。 有相当多的实验表明,我们对自身大脑的利用率并不高,很多区域是沉默的。这些区域,或许存储着不一样的东西。 中外均有不少关于白痴学者的记录。 白痴学者(idiotsavant)亦称“白痴天才”,指智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极差,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但在某一方面表现出非凡的能力。 西安发现一例罕见的白痴学者,男性,19岁,未经任何专业培养,他就掌握了蒲剧、眉户等地方剧的演唱,会提袍、甩袖、吹胡子、闪帽翅,能演奏边鼓、锣、钱、镲、梆子等多种乐器,还会多种口技。他演唱的《莫愁湖》、《济公》、《霍元甲》、《陈真》等电视剧插曲和流行曲,可以乱真。经鉴定,智商为44,连最简单的算术题都不会做,生活也不能自理。 在1887年伦敦医学会议上,以鉴定出唐氏症而知名的唐恩(J.LangdonDown)报告了他在伦敦主持俄尔斯伍德精神病院的30年间发现的10例白痴学者病例,并以医学家的眼光对自己的病人进行了更完整的陈述。正是在他的建议下,医学界开始用“学者症候群”(savantsyndrome)取代“白痴学者”名称。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知道白痴学者在推算日期、计算、音乐、绘画、雕塑、查阅字典、下象棋、背诵、色彩、赌博,甚至经商及其它许多专业知识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有关文献提示,白痴学者们至少拥有了300种以上的天才。而一些弱智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技能,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1952年出生的瓦洛(RichardWawro)住在苏格兰,是位自闭症患者。3岁即出现绘画的天分,17岁开始他的第一个绘图展览。伦敦的一位艺术教授看了他童年的油蜡笔画作时,形容那些画是了不起的珍品,具有“工匠之精巧,诗人之想像”。如今,瓦洛的艺术作品举世知名。 鉴于这些白痴学者的人生经历,我们实在很难相信,他们这些超凡的才能,是他们自己这一生学习感悟而来。 目前科学界对白痴学者的形成,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在修行界看来,最可能的是什么? 是神宫把前人的知识与记忆储存到了你的大脑记忆区域。如果这些记忆,带有相对完整的人生经历信息,你可以把他视作你的前世。 至于是不是你本人在轮回中留下的记忆,谁知道呢。 人一旦打开这个神秘的记忆区域,在东方叫作宿慧觉醒。 与其关心自己前世是谁,不如关注自己此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明年云游计划 打算踏踏黄山,逛逛五姨,有道友同行吗?
修行心得 贫道修行大半甲子,所悟实在太多。随便露点来吓吓诸位小子们。
惊世书 防删
惊世书 二楼
大神们来解读——非无以为无以来 非无以为无以来,始知华夏血源之珍贵。 幸有我华夏子弟融古今于一炉,扩展了认知的维度。 昨夜定中听到的两句话,谁一起听到了?又谁明白了? 血源=轩辕(嘿嘿)深思!
我这句话是假话——这是真话还是假话?求大神指点
大神们啊,求指教 现在的时代,道经已经不注读不懂了,应该怎么注?
道友们,我今天差点被一个死去的人骗了钱 最近在研究道德经,听闻明朝憨山大师禅解的《老子道德经解》有独到之处,就打算去某东下单买回来看看。 还好我多长了个心眼,转念去百度搜了一下文档。才知道,所谓的明末高僧,实是浪得虚名之辈尔。 全书不过人云亦云,再套点佛宗名词,虚啊观啊之类,全无点修证功夫。
修行的本质 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是人格的完善 是认知的增深 是思想的提高 是灵魂的升华 是智慧的圆满 修行没有神功妙法可立地成佛 亦没有天材地宝食之白日升仙
求购二手摩托一辆,租也可以 要求能坐两人。 新旧程度能保障安全即可。 准备骑着逛一圈终南山
拜山贴——小议火候 我要去终南山了,住山。 在终南吧潜水多日,阅贴有收获,也有感慨。开贴说说自己的的修行心得,抛砖引玉,希望进山后各位同道不吝指教。 火者意念也。 那么修炼所说的火候是不是就是指打坐练功时意念的轻重? 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一个开了天眼的大师可以同时轻而易举的指点N多个弟子们修行,何至于有神仙传药难传火的感慨。 真正的火候是指什么? 学道学佛的人都知道要除欲,可当一个修行人真把功名利禄爱恨情仇全放下的时候,最大的欲念就是得道成佛,这个时候,如何放下得道成佛的这一念?放下之后,如何在心死之时神活而不是从此心灰意冷?此间玄妙与进退得失,火记六百难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不明火候,难见玄关;不见玄关,休言采药。 夏秋之时,树下林间。 一杯清茶待同道,几张故纸防山风。 另外,特别重要的是,我读书少,你们表欺负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