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自己很幽默 以为自己很幽默
惟至柔者至刚
关注数: 47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2,622 关注贴吧数: 53
【分享】纸艺“狂人”朱立群的中国风衍纸作品~ 朱立群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做了好多年衍纸创作和推广,他从一个小工作室,三四个人开始,凭着自己的执着和纸艺的魅力,渐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纸艺的世界。朱老师和他的团队尤其擅长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衍纸作品创作,曾经在上海组织几千名衍纸爱好者创作了万幅吉祥鱼。  朱老师的衍纸作品参考了木雕、剪纸等中国传统技术手法,还借鉴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独特的线条、题材以及意境。作品大都取材于汉族传统的吉祥文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着祈福和希望,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内涵。下面给大家展示几幅: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88ce84b9a54185599f74101f172fd2d3dccb6911&urlrefer=c246df061c57784c0b454b954279395e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88ce84b9a54185599f74101f172fd2d3dccb6911&urlrefer=c246df061c57784c0b454b954279395e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88ce84b9a54185599f74101f172fd2d3dccb6911&urlrefer=c246df061c57784c0b454b954279395e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88ce84b9a54185599f74101f172fd2d3dccb6911&urlrefer=c246df061c57784c0b454b954279395e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88ce84b9a54185599f74101f172fd2d3dccb6911&urlrefer=c246df061c57784c0b454b954279395e   朱老师随便一张纸都能摆弄出名堂来,只要跟纸相关,他都玩儿,剪纸、纸雕塑、衍纸、纸家具等等。他跟伙伴曾经用2年半的时间在上海49个点动员3000个人“衍纸”出1万条鱼,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3000人中,都是普通老百姓,从几岁的小朋友到八九十岁的老人。无一例外地,朱老师并不教他们怎样去做,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只在需要的时候给指导意见。不知道咱们吧里有没有朱老师的学生和“粉丝”呢? ------
【译路同行】〖预热〗★《我的团长我的团》〓历史 震撼 悲怆〓 ━ ━ ━ ━ ━ ★★★ ━ ━ ━ ━ ━ 发贴缘起:   由电视剧《士兵突击》创作团队倾力打造的新作《我的团长我的团》即将公映。   该剧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印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史实为背景,展现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军民在滇缅作战的前线和后方抗击侵略、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一页。   六十多年过去了,由于难以言喻而又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今天的国人对这段极其艰苦卓绝、极尽惨烈残酷的往事知之甚少……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在题材上具有突破意义的作品,将会唤起人们已经淡忘的那段记忆,每个观众都将成为那段历史再一次的亲历者与见证人。   《我的团长我的团》对于我们大家所关爱的演员张译来说,也是一部在创作上寄予着很高期望并准备着迎接更大挑战的作品,也将成为他事业上和人生中的又一个难忘的烙印……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呈现在荧屏上之前,让我们走近那段历史、走进那段尘封的记忆——这或许是这部剧作的一大意义所在——甚或,比作品本身更有意义,更值得我们铭记。   “流金岁月,纪念永恒。因为历史留给我们的,终将留在历史的轨迹里。在半个多世纪后,揭开历史风云依然需要勇气、智慧和解读的能力。月球一小步,人类一大步。重现战争的考验,艺术感染力的考验,以及与民互动环节的考验等,就在前面。日益强盛的中国,需要胸襟雅量拥抱所有理当属于自己的历史。”               ——《士兵突击》总策划人 李洋   有些事情我们一直不愿想起   有些事情我们永远不应忘记 ━ ━ ━ ━ ━ ━ ━ ━ ━ ━ ━ ━ ━ ━ ━ ━ ━ ━ ━    【本贴的最初素材由同为“译家人”和“邢星”的网友“街拐角处”和“以为自己很幽默”提供。同时感谢译吧、邢吧、团长吧、士兵突击吧、七哥吧提供信息的网友们。让我们一起期待《我的团长我的团》…… 】 在这个新楼的第一根桩子上,我们深切缅怀半个多世纪前在滇缅战场前线后方蒙难的全体同胞、尤其是数十万殉难、离散将士。 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致以由衷的敬礼!
【译种陪伴】〖百感〗该跟的贴太多了,时间不允许。拥抱大家。 又下雨了,四川灾区好像也一直阴雨着。校园里回荡着“祝你平安”之类的歌曲。不出所料,一到吧里,看到了这么多我猜就一定能在译家看到的贴子。除了震灾的贴子们,又看到紫薇发起的讨论贴,感觉到译吧还一直是这样一个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地方。马上该出门了,只能临时借别人电脑上一小会儿在此隔空拥抱所有受到灾害影响的朋友们!发个主题贴表示对赈灾的支持和对把译吧建设得更美好的支持!……………………………………………………………………………………看了"十块笏板"的发言,觉得相当经典,呵呵。 “感觉张译是个喜欢躲在人群后跟自己还有少数好朋友玩的人,无形中就让人不好意思靠他太近,觉得译吧也有点这种气质,相熟的人们在一起玩,很投入很深入,陌生人来看到这种情况不忍也不敢打扰……” ——十块笏板 ---------------------------------------------------------------- 这个说法着实相当经典。其实我一直就是这么觉得的,而且我一直觉得这样子其实是正常的,我过去就看到过吧友(以及qq群里的朋友)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当然,没有“十块笏板”说得这么经典)我从一开始就觉得译吧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嘿嘿. :-] 确实,作为一个“虚拟社区”的“核心力量”的参与者们对于这个平台的环境和氛围是有很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的。 我觉得吧, 一方面,我们应该“是什么样儿就什么样儿”,表里如一,顺其自然,就像包括某译在内的很多译家人一直以来秉持的生活态度一样, 当然,同时,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可能就应该有一定的“公共性”、“服务性”,要更加稳妥和“八面玲珑”一些(无贬义:-p)。但是兼顾起来也肯定是比较难办的。 我忙忙叨叨的没有来得及细看所有的发言,脑子也比较乱乎,权当抛砖引玉了。 我给参与讨论的楼上各位战友敬个礼吧。 我相信很多咱们的家人都是非常乐见这样的讨论的。 讨论贴:http://tieba.baidu.com/f?z=368849288&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D5%C5%D2%EB&pn=150
【译路同行】黄集伟:张译让我知道并非所有艺人都没心没肺 (另类标 黄集伟老师是我喜欢的“妖孽”人物之一,(貌似“妖孽”这个说法很流行,套用之。)他最近博文里提到了张译在媒体对团长事故的报道中说的话。吧里有朋友转贴过了,不过,我想也许换个更加“具有网络特色的标题”会让更多的人看到。http://www.huangjiwei.com/blog/   全文转载如下:————————————————————正在云南腾冲拍摄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不断遭遇拍摄事故。该剧主演张译(blog)说:  当地有一种说法,说是因为我们在这拍摄战争戏,打扰到了在这里长眠安息着的无数烈士的英魂。我不是个迷信的人,但是有些事真的无法简单用意外来解释。解释不了,你要允许我唯心一点是不是?……尊重,尊重当地的风俗,尊重每一个生命。不因为敬业、投入而忽视生命,这是两次事故带给我的最深的感受。  “你要允许我唯心一点是不是”这个句子在语文上不奇异,不抢眼,但它让我知道并非所有艺人都没心没肺……至少,至少这位艺人在用心反省世事人生,那心,简单说,即所谓“敬畏心”。  几年前,我拜谒过腾冲的国殇墓园。那个墓园里安放着抗日烈士墓碑3000余座,且为罕见的实名制墓碑。那天我是与解玺璋老师一起去的。中午的墓园只有我们俩。在那里面转的两个多小时里,我们基本没说话,只是静静地一个墓碑一个墓碑地看。想。 http://www.huangjiwei.com/blog/ 诚如黄集伟老师所说,这位“艺人”,呵呵,他很不一样,他不一般。作为这位“艺人”的所谓“粉丝”,我们,译家人,也应该是不一样的,不一般的。谨此献给大家想 你 们
【译路同行】〖预热〗★《我的团长我的团》〓历史 震撼 悲怆〓 ━ ━ ━ ━ ━ ★★★ ━ ━ ━ ━ ━ 发贴缘起:   由电视剧《士兵突击》创作团队倾力打造的新作《我的团长我的团》即将开拍。   该剧将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印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史实为背景,展现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军民在滇缅作战的前线和后方抗击侵略、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一页。   60多年过去了,由于难以言喻而又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今天的国人对这段极其艰苦卓绝、极尽惨烈残酷的往事知之甚少……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在题材上具有突破意义的作品,将会唤起人们已经淡忘的那段记忆,每个观众都将成为那段历史再一次的亲历者与见证人。   《我的团长我的团》对于我们大家所关爱的演员张译来说,也是一部在创作上寄予着很高期望并准备着迎接更大挑战的作品,也将成为他事业上和人生中的又一个难忘的烙印……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呈现在荧屏上之前,让我们走近那段历史、走进那段尘封的记忆——这或许是这部剧作的一大意义所在——甚或,比作品本身更有意义,更值得我们铭记。   “流金岁月,纪念永恒。因为历史留给我们的,终将留在历史的轨迹里。在半个多世纪后,揭开历史风云依然需要勇气、智慧和解读的能力。月球一小步,人类一大步。重现战争的考验,艺术感染力的考验,以及与民互动环节的考验等,就在前面。日益强盛的中国,需要胸襟雅量拥抱所有理当属于自己的历史。”               ——《士兵突击》总策划人 李洋   有些事情我们一直不愿想起   有些事情我们永远不应忘记 ━ ━ ━ ━ ━ ━ ━ ━ ━ ━ ━ ━ ━ ━ ━ ━ ━ ━ ━    【本贴的最初素材由同为“译家人”和“邢星”的网友“街拐角处”和“以为自己很幽默”提供。同时感谢译吧、邢吧、团长吧、士兵突击吧、七哥吧提供信息的网友们。希望对这部剧作和那段历史感兴趣的译家人积极补充、共同交流,让我们一起期待《我的团长我的团》、期待张译更好的表现…… 】 在这个新楼的第一根桩子上,我们深切缅怀半个多世纪前在滇缅战场前线后方蒙难的全体同胞、尤其是数十万殉难、离散将士。 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致以由衷的敬礼! 祝福剧组全体人员平安健康、祝福《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切顺利、圆满成功……
【译路同行】〖预热〗★《我的团长我的团》〓历史的震撼与悲怆〓 ━ ━ ━ ━ ━ ★★★ ━ ━ ━ ━ ━发贴缘起:   由电视剧《士兵突击》创作团队倾力打造的新作《我的团长我的团》即将开拍。   该剧将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印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史实为背景,展现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军民在滇缅作战的前线和后方抗击侵略、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一页。   60多年过去了,由于难以言喻而又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今天的国人对这段极其艰苦卓绝、极尽惨烈残酷的往事知之甚少……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在题材上具有突破意义的作品,将会唤起人们已经淡忘的那段记忆,每个观众都将成为那段历史再一次的亲历者与见证人。   《我的团长我的团》对于我们大家所关爱的演员张译来说,也是一部在创作上寄予着很高期望并准备着迎接更大挑战的作品,也将成为他事业上和人生中的又一个难忘的烙印……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呈现在荧屏上之前,让我们走近那段历史、走进那段尘封的记忆——这或许是这部剧作的一大意义所在——甚或,比作品本身更有意义,更值得我们铭记。   “流金岁月,纪念永恒。因为历史留给我们的,终将留在历史的轨迹里。在半个多世纪后,揭开历史风云依然需要勇气、智慧和解读的能力。月球一小步,人类一大步。重现战争的考验,艺术感染力的考验,以及与民互动环节的考验等,就在前面。日益强盛的中国,需要胸襟雅量拥抱所有理当属于自己的历史。”              ——《士兵突击》总策划人 李洋  有些事情我们一直不愿想起   有些事情我们永远不应忘记 ━ ━ ━ ━ ━ ━ ━ ━ ━ ━ ━ ━ ━ ━ ━ ━ ━   【本贴的最初素材由同为“译家人”和“邢星”的网友“街拐角处”和“以为自己很幽默”提供。同时感谢译吧、邢吧、团长吧、士兵突击吧、七哥吧提供信息的网友们。希望对这部剧作和那段历史感兴趣的译家人积极补充、共同交流,让我们一起期待《我的团长我的团》、期待张译更好的表现…… 】在这个新楼的第一根桩子上,我们深切缅怀半个多世纪前在滇缅战场前线后方蒙难的全体同胞、尤其是数十万殉难、离散将士。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致以由衷的敬礼! 祝福剧组全体人员平安健康、祝福《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切顺利、圆满成功……
【译路同行】〖预热〗《我的团长我的团》●历史的震撼与悲怆● ━ ━ ━ ━ ━ ━ ━ ━ ━ 发贴缘起:由电视剧《士兵突击》创作团队倾力打造的新作《我的团长我的团》即将开拍。该剧将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印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史实为背景,展现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军民在滇缅作战的前线和后方抗击侵略、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一页。60多年过去了,由于难以言喻而又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今天的国人对这段极其艰苦卓绝、极尽惨烈残酷的往事知之甚少……《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在题材上具有突破意义的作品,将会唤起人们已经淡忘的那段记忆。每个观众都将成为那段历史再一次的亲历者与见证人。《我的团长我的团》对于我们大家所关爱的演员张译来说,也是一部在创作上寄予着很高期望并准备着迎接更大挑战的作品,也将成为他事业上和人生中的又一个难忘的烙印……在《我的团长我的团》呈现在荧屏上之前,让我们走近那段历史、走进那段尘封的记忆——这或许是这部剧作的一大意义所在——甚或,比作品本身更有意义,更值得我们铭记。本贴的最初素材由同为“译家人”和“邢星”的网友“街拐角处”和“以为自己很幽默”提供。希望对这部剧作和那段历史感兴趣的译家人积极补充、共同交流,让我们一起期待《我的团长我的团》、期待张译更好的表现…… 有些事情我们一直不愿想起 有些事情我们永远不应忘记━ ━ ━ ━ ━ ━ ━ ━ ━ 在这个新楼的第一根桩子上,我们要对《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致以由衷的敬礼!祝福剧组全体人员平安健康、祝福《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切顺利、圆满成功……
【译见钟情】〖分享〗大吧刚刚发的一个讨论张译的表演的逗帖子 很逗的是,楼主和沙发主是同一个小区的 ip一样但观点不一样,楼主比较传统,比较斯坦尼,沙发主后现代http://post.baidu.com/f?z=292347808&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A%BF%B1%F8%CD%BB%BB%F7&pn=50引用:张译大哥,对您的一点小小建议,如果不对,请多包涵 溢美之词我就不多说了,想必您也听烦了。 您曾在凤凰非常道的访谈中说,不要让大家看你演的《军刀》,因为你自己觉得很糟糕,于是我看了一眼《军刀》。说实话,感觉那还是史今,没什么变化。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你太有理智了,你知道你自己是谁,也知道你要演的角色是谁,可你还是你,就是成为不了那个角色。 记得看过一个王宝强的访谈说:你们每一个人都被角色“附体”了,所以才能演的这么好。我想表演的最高境界可能是自己和角色合二为一的状态吧。其实这种状态很好找,就是忘掉自己是谁,淡化理智的力量,把自己催眠成这个角色。 达到这个状态之前,必须做件很重要的事,就是理解这个角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验生活。明白了他的言谈举止、行为处世的方式和成长根源,然后把自己忘掉,成为这个角色。再然后才有可能完成一次不着痕迹而又深刻的表演。 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也许很浅薄,但我希望张译大哥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期待您更精彩的表演。 * * * *有个回帖的说大家不要对张译有太多苛求和指点,因为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演员,他自己不是说过吗,前辈们都说他:你要是演戏,你就是个死。 所以别期盼他能上什么金鸡百花啥的,除非这种政府奖的评奖标准能改变 他要是得了这俩奖,那只能说不知道是奖项向他屈服,还是他向奖项屈服了。 这个家伙虽属于科班出身,但是那表演怎么看怎么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评奖的们还没想好咋定义他这种演法。 而表演也没啥一定之规,就是因为有了LZ所说那种种规矩,才使得我们现在看到的表演都太像表演,只有他不像,咱就别折腾他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