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07100 zero07100
生活誠實正直,那麼,老來回首前塵時,就可以重溫生之喜悅。
关注数: 49 粉丝数: 80 发帖数: 4,642 关注贴吧数: 20
以善意换取善意 网上有篇文章,记作者有一天探访高中同学Bob,他正要把货物送到贸易中心的客户那儿。那时风雨交加,他跟大楼主管人员报备后,把车停在大楼后面黄线路边准备卸货。此时,一个大楼警卫冲过来大吼说:「喂!你们不准停在这裏!」同行的作者想立刻反驳:我们已得到Ms Haykins(可能是那位警卫的上司)的允许。我们很不愿意在这种天气中把车停在半英里外,再辛苦地运送这堆货品。 在这种情形下,很可能爆发一场争吵,弄不好还会打起来。许多小事化大的交通争执不就是这样发生的吗?较好的结果是把Ms Haykins找出来,但她也可能会维护那警卫的意见。 但Bob的反应却是另一路数。他立刻放下手中的货物,非常诚恳地对那位警卫说:「Ms Haykins告诉我说,如果我只暂停几分钟的话,就可以利用这裏卸货。不过,也可能是我自己搞错了,毕竟这裏是你管理的。那麼请你告诉我该怎麼办,我就照着做好了。」 他注视着那名警卫的双眼,微笑着等他回应。 作者说,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态度强硬的人软化得这麼快,那位警卫说:「嗯……我想……如果你只停几分钟的话,应该是没什麼关系的。好吧!那我帮你看着车子好了,以免被别人开罚单。你尽管去忙吧!」 Bob非常感激地道谢,也因此能轻松愉快地把事办好,一滴雨都没沾到。当他们离开时,那名警卫竟然还热心地搬开一些路障,让他们利用特别出口开出去呢! 网上不少人称赞Bob的口才或EQ,但我觉得这出自一种对人信任的人生态度,相信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与人为善,必会得到善意回应。即使在一个充满不怀好意的社会,大概也会如此吧。
.....如果海里没有鱼 里没有鱼,我们只能吃到玉子寿司; 如果没有鱼,过新年不能再年年有「鱼」; 如果没有鱼,钓鱼郎都变姜太公。 如果没有鱼,我们如何向下一代解释:为何「鲜」字是「鱼+羊」? 鱼尾纹怎样像鱼尾? 这不是一个假设,这很可能在2048年变成真实。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世界上大约80%的鱼群已被捕捞殆尽或过度捕捞。科学家亦警告,若人类继续过度捕鱼和污染海洋,所有具经济价值的鱼类将在2048年消失殆尽,全球渔业也会因过度开发而走上灭绝之路。 试设想一个没有鱼的世界,我们不但再吃不到鱼生,连鱼蛋也没有了;没有鲍参翅肚之余,连煎酿三宝等平民菜都要消失。鱼类消失不但影响餐桌上佳肴,更牵连无数人的生计。全球5千多万的渔民会失去工作,还有更多从事海产贸易、食肆等相关行业的人受影响。 要解决这危机,各国政府必须加强对海洋保育、限制过度捕捞。除此之外,每个人都可以从改变自己食海鲜的习惯做起,出一分力,保护海洋。香港人均海鲜食量比全球人均海鲜食量高出近4倍,排名亚洲第二,第一位是岛国马尔代夫。我们可以减少食用海鲜,用同样的金钱,食一些高质量、由可持续方式捕捞或养殖的海产,例如:阿拉斯加太平洋三文鱼,或食用以植物为饵料的养殖鱼类,如鲤鱼。 2048年不是一个遥望不见的将来,今天的青年人,到那时很可能才刚到退休年龄。所以今日的节制,不单是为了将来的子孙有鱼吃,也为了自己老来可以品尝新鲜味美的鱼。
究竟要多高的温度,才会热死人? 天文台发出酷热天气警告,没有清楚的定义,没列明什麼温度、湿度或风速,只是说:当预测香港会受到酷热天气影响,便会发出警告,呼吁市民提高警惕,预防因酷热而中暑及晒伤。 「好像超过33℃,便是酷热天气?」留意天气的朋友答。没想到,仅仅高过28.2℃,便会影响死亡率。 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长陈英凝研究过:28.2℃是关键的温度,一到达这个度数,每高一度,死亡率便增加1.8%。「我们还发现,愈是低收入的家庭,愈容易受高温影响。」陈英凝说:「有些长者很热很热,都没有求助。」 原来体温每上升摄氏一度,每分钟心跳就会快二十下,身体需要更多氧气,呼吸速度加快对,这对心脏病和呼吸系统毛病的患者,是额外的负担。陈英凝的团队把1998-2006年每年5至10月全港非意外死亡的数字和死亡原因,比对同期的天文台和环保署数据,从129,688人个死亡个案中,分折出来与温度有关的死亡率。 一超过28.2℃,死亡率开始增加,愈热,愈数字愈高。可是热天过后两至七日,死亡率会回落。「可能受影响的人,已经去世,不在计算在人口里。」陈英凝解释。 港大社会科学院与中大医学院也曾经做过近以的研究,收集1997-2005年的本港气温和死亡率后,发现九年来超过30.4℃的日子,一共有4,281人因为缺血性心脏病死亡,还有4,764人因中风死亡。 真的是热死人! 所以超过28.2℃,就需要想法子降温。陈英凝正计划收集一些电风扇,捐给长者或低收入家庭:「开风扇已经可以令人凉快得多,也比开冷气省电和低碳。」 还有更低碳的方法吗? 如果在户外,试试洒水吧!可以比开气冷更快凉快,晒得很热的地面,洒一阵水,水份马上从空气吸热,变成水蒸气回到大自然,一点也不浪费。我又会自制「清凉水」:橙的外皮削下来,浸醋,两三日便成了橙香醋,拿一个喷壶出来,倒一半水,加十份一的酒精,再按个人喜好加醋,喷在皮肤和四周,又凉又香,好舒服。
笑话的哲理值得深思 ※饭厅内,一个异常谦恭的人胆怯地碰了碰另一个顾客,那人正在穿一件大衣。 「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他舒了一口气,「那我没弄错,我就是他,您穿了他的大衣。」 人生道理:理直气壮不多见。理直的人,往往谦恭;而我们看到许多理曲的人,往往反而气壮。 ※有一个人去伦敦,想顺便探望一位老朋友,却忘了他的住址,於是给父亲发了一份电报:「您知道托马的住址吗?」当天,他就收到一份回电:「知道。」 人生道理:当我们终於找到最正确的答案时,却发现它是最无用的。 ※有三个人到纽约度假。他们在一座高层宾馆的第45楼订了一个套房。一天晚上,大楼电梯出现故障,他们只好徒步走回房间,为了放松以减轻登楼的劳累,约定轮流说笑话、唱歌和讲故事。 笑话讲了,歌也唱了,好不容易爬到第34层,大家都感觉精疲力竭。 「好吧,彼得,你来讲个幽默故事吧。」 彼得说:「故事不长,却令人伤心至极:我把房间的钥匙留了在大厅。」 人生道理:痛苦纵不可免,幽默却可以让痛苦减轻,甚至转为轻松一笑。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书店老板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裏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别的书销路很好,都卖完了。」 人生道理:「恭维」是个奇怪的词:你像是在奉承他,又像是在侮辱他。 笑话很普通。但所引伸的人生道理却值得深思。
【转载】人可以忍受最高/低的温度 环境温度极限:大约116℃   解疑:这是人体置身其间尚能呼吸的温度。   科学家曾对人体在乾燥的空气环境中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做过实验:人体在71℃环境中,能坚持整整1个小时;在82℃时,能坚持49分钟;在93℃时,能坚持33分钟;在104℃时,则仅仅能坚持26分钟。但是,据有关文献记载,人体能忍受的极限温度似乎还要高一些。   提示:有关实验发现,由於无法通过排汗蒸发散热,人在水中的耐高温能力明显低於乾燥空气中耐热的能力。 最低体温极限:大约14.2℃   解疑:这是经过检测认定的结果。在1994 年,一个名叫卡裏·科索洛夫斯基的2岁的加拿大女孩被锁在门外6小时之久,据说,当时户外气温是-22℃。最后小女孩除了一条左腿因冻伤不得不截去外,幸运地保全了生命。   提示:正常人的腋窝温度下限通常为36.5℃,也有人是低於36℃的,但是极为少见。 最高体温极限:大约46.5℃   解疑:这也是个有实例证明的结果。在1980 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气温为32.2℃,52岁的威利·琼斯因中暑住进了亚特兰大的格拉迪纪念医院,当时他的体温达到的最高记录为46.5℃,经过24天后才完全退热。   提示:正常人腋窝温度的上限通常为37.4℃。如果发热,最高不过达到42℃。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