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来了 晨光来了
关注数: 4 粉丝数: 10 发帖数: 19,286 关注贴吧数: 1
【万众瞩穆·隆巡天下】《天生杀人狂》——纯洁的一刻 转影评:送给电影爱好者-----------------------“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的谎言。”—— Micky Knox梅乐莉大谈自己的天使梦的时候,自上而下的光华映衬着她纯真温柔的脸颊,比起身旁诡异的身影,她自己更像是一个天使;米基接受采访的时候,面对着摄像头,俯视着千千万万个对自己好奇的庸俗人群,同样承接着自上而下的光环,踩在自己的身影上,坦然面对道德无法定义的罪恶时,与其说他是恶魔的布道者,不如说,他是上帝。 平静圣洁的身影,睿智的谈吐;一些人在尖叫,其余的深思着领悟。天使与上帝?不!他们是——天生杀人狂! 光怪陆离的背影前,是比那些恐怖光影更残酷的现实。暴力和疯狂,浪漫与爱情,交替的发生。正仿佛观影的心情本身,在最最抵触的时候得到自己最最彻底的承认。人,就是在最疯狂和最脆弱的时候最趋近于真实!而真实,是伪装的人们最不愿面对的一刻。 而假如这一刻,不那么残暴,不在彼此对立的时候,那这就是最纯洁的一刻。一如两只流淌着彼此鲜血的手握在一起时的山盟海誓。不知为何,这是我至今最相信的海誓山盟,比任何言语和泪水换来的誓言都笃定。就因为他们的残忍,因为他们的无所顾忌,因为他们的真实——谎言对于他们没有意义! 他们没有灵魂,因为灵魂是肮脏的一面,夹杂人类的隐瞒和罪恶,他们的心如同他们的身体一样强悍。让我觉得震撼的,正是他们能够如此理直气壮的蔑视别人的生命,蔑视悲欢离合,蔑视道德文明;米基说的对,他们一定觉得他们已经在杀戮中得到升华,在杀戮中得到进化。在他的眼里,其他的人已经是低于自身的物种,于是他对于杀人表现出的漠然一如我们对待别的生灵。 而如今,我们对杀戮的恐惧大多来自于对自身生命的保护。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我们对彼此的伤害不用负责的话,我们的世界会不会到处是血腥和残暴!人类社会彻底被道德惯坏了,我们麻木到需要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用暴力去保护暴力,甚至不如动物界的任何一个同类群体。 《天生杀人狂》后,美国有一对情侣模仿影片主人公做了回连环杀手,因此美国社会对此片恶评如潮,说他是反人类,反社会。我觉得如此评价也可以说客观,如果人类对于如此血腥的杀戮不是反省和自我救赎,还拙劣的模仿,那我们也不得不站在自身的对立面。《天生杀人狂》——纯洁的一刻 作者: 苦天乐 (转载)-----------------------阿穆隆加油!阿童木加油!
【万众瞩穆·隆巡天下】《达芬奇密码》:那一道无法解读的玄机 转影评:送给电影爱好者-----------------------《达芬奇密码》。  不知不觉,看这本小说,竟然是1年以前的事情了。  也许,当中的许多细节已经淡忘,只是,阅读时那种酣畅淋漓、欲罢不能的奇异感受却始终无法忘怀。  一直在说,等到电影上映的时候,一定要去看。  很想很想,亲眼看到脑海中那些被幻想的影像变成真实生动的画面究竟会是什么样子?想。卢浮宫、《蒙娜丽莎》、玻璃金字塔、玫瑰线、圣殿教堂、牛顿墓……这些让我贫瘠的想象力感到迷惑而茫然的东西,当它们一一展现在眼前,该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  ��  很久没进过电影院了,昨天终于去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片子。  之前,在网上看过2篇影评,褒贬不一。虽然仍是想看的,但却在心里暗暗降低了期望值,想,在怎样不好看,至少还有我喜欢的让雷诺和奥黛丽塔图。  2个半小时看下来,很庆幸,我并没有感到失望。  当电影放映结束,灯光亮起的时候,我靠在舒服的座椅里,说了句:真棒!  也许,这样归功于影片最后那一个镜头所呈现的唯美感觉:穿越过玻璃金字塔,一直向下,仿佛越过千百年的时光,传说中的圣杯、耶稣之妻—抹大拉的玛丽亚的石棺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玫瑰林守护着她,在大师们的杰作的环绕中,她静静地沉睡在漫天星光之下,接受那迟来的顶礼膜拜……  ��  有人说,这部电影有着一流的氛围。这个我完全同意。  整部影片的画面富有欧洲油画一般的质感,很多镜头都拍得唯美。除了结尾的那一个,印象深刻的还有兰登教授最后破译密码筒的密码时的画面。他站在空寂的教堂里,牛顿墓的影像在半空中淡入,墓碑上太阳系,行星的雕刻在他面前轻轻转动,犹如等待捕捉的神启,灵感便是在那一刻跳脱出来,超越了思维本身。  我尤其喜欢的还有它的配乐,时时契合着情节的走向,很好的营造出紧张悬疑的气氛,是能为电影加分的作品。  ��  就演员的表演来说,无论是汤姆汉克斯还是奥黛丽塔图,抑或是让雷诺,似乎都没能给人太多惊喜,相反,我认为整部片子里最精彩的两个人物便是那个天主事工会的白化杀手和雷提彬爵士。幽灵般的白化病杀手,有着复杂而单纯的情感,偏执而狂热的信仰。他的眼神、他的语言、他的表情,无时不可不在泄漏着种种纠结的情绪。当他喃喃祷告,面对着圣像鞭笞自己的肉体,却分明让人感受到一种几乎轻到虚无的灵魂的疼痛。而雷提彬爵士,无疑是全片塑造得最鲜活生动的角色,并且富有黑色幽默感。当他被逮捕,却仍为寻找圣杯的线索被毁而表现得痛心疾首时,我忍不住微笑了下。这似乎不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凶手,而只是一个为了自己毕生研究而发疯发狂的可爱老头。  谁又说,这不是一种信仰?  有句台词说,重要的是你相信什么。嗯,我想这话没错。  ��  我不想去苛求电影的情节。  原著小说那么复杂,那么曲折,涵盖了大量的符号学、宗教、历史、艺术、建筑学……等等的知识,倘若想用完整的电影语言来表述,那是很不现实的。我觉得,电影拍成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虽然跟小说比,遗失了很多细节,但,总还是可以接受的。比较喜欢的是用电脑特技来解读《最后的晚餐》那一段,电影语言的优势就很好的突现出来,直观而生动,清楚明白,让人可以更好地理解那复杂的理论。  我想,我没有对电影太失望的一个原因,大概也是因为我小说看得太久了,很多细节已经遗忘,只记得故事的脉络和走向,所以,思维可以顺着电影走。倘若我前天刚刚合上书页,想必就会固执地让念头追随者小说,让看电影的眼光变得挑剔而苛责了。  ��  恩,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没最初期望中那么好,但也绝不像影评所写的那样一无是处。如果,以10分制来评判的话,我会给它7分。  呵,还是值得一看的。《达芬奇密码》:那一道无法解读的玄机 作者:天狼星七月的忧郁 (转载) -----------------------阿穆隆加油!阿童木加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