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动词接名词!
关注数: 6 粉丝数: 240 发帖数: 3,330 关注贴吧数: 58
我还觉得这本书6.3评分低了,开头虽然写的一般但是进步极其明显,中期写景和由景及人的几段写的很好,在飞升以前都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飞升以后虽然比较老套却考虑到写于2011年其实也挺可以的了 直到飞升后看了眼进度,飞升后面对的是一个假仙界,而女主又没有下落,下一步必然是要前往真仙界,而进度条已经到了2/3,写的紧凑一点或许还能写完 但最后的结果是没有结尾主角从假仙界回到人间准备带领人族前往其他星球,几个人刚传送走能量石就用完了,前面各种伏笔没有回收,主要是女主在1/4处就有不对劲的地方没解释,在1/2的地方约等于失踪,结尾前一两章主角梦到消失的女主醒来有其痕迹却没进一步讲,非常的令人难绷感觉是作者写到假仙界觉得拖太长了就草草结尾,也就怪不得能在🍅6.3评分 不过对我来说上面这一切还好,最大的缺憾还是没看到作者的完本感言,我自认为读书与写书是“接近”的,双方都全身心的投入书中的故事 作者写完一本书定然是有颇多感想,从开始写书的想法构思,写书这一两年来遇到的挫折,突然的感悟,以及结尾时的满足与大脑突然得空放松的茫然——我认为总有写的必要;而读者——最起码我——全身心投入书中的故事,为某人心伤为某事欣喜,每每看到有好的段落总要摘抄、品鉴、思考,故事完结的时候也是起身长舒一口气——一切故事终有结尾,不论是作为跨越时空的精神陪跑者想要知道作者在完结时心中的万千思绪,还是迫切的想要知道书中一些未揭开的伏笔,总有希望作者写一篇感言的理由 我在看完每一本书以后,都会选择起身出门散步沉思——基本都在夜晚——趁着明月与微风,回来以后再动笔写下感想,倘若这本书有作者的完本感言,我也会摘一段放在我的感想之前。 我认为这就是写作的一大意义,让读者逆着时光而上,与作者来一次精神上的陪跑与交流,尤其是作者当下心绪的自然流露——我总是翻开自己以前留下的日记,感受着那时的喜怒哀乐,尤其是爱看心中困苦的作品,尽管看到的是那时心中痛苦,但更多的是庆幸有这样一个窗口宣泄。
老家燕子很多 之前在大门玄关那一块有好几窝,最开始是十几年前我还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院灯开关那里有一窝燕子,后来越盖越大,后来好像看起来是两个窝盖一块了 后面大概我五年级的时候,有一窝独立出去在最开始这一窝旁边20cm左右盖了个有第一窝最终形态3/4这么大的一窝 后来初中高中在外地读书回来的少,大概就是围绕第一窝在玄关那一块又起了三窝 上大一的时候第二窝碎了,但是第一窝还是好好的保留着 今年过年那会回来发现燕子直接搬进家里边了老家就爷爷奶奶住,窗玻璃坏了拿报纸糊起来后面还是脱落了,就在第二张图上能比较明显的看出来那里曾经有一个燕窝,我爷爷早就说要打掉,但是我奶奶不让,不过不过今年五月份左右还是打掉了,我奶奶也受不了鸟随地拉屎了 然而很可惜的是还是晚了一步,燕子已经认下这里了,就在图二电线上先盖了一个窝然后我一周以前回来陪老人住几天的时候才刚发现图一灯泡上还盖了一个窝,正好就在老家次卧门口每次出门都提心吊胆别拉我身上,我高考那年正好就是考完回家中午吃完饭出门上个厕所被拉手上了 不过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图二电线上的燕窝还是自然脱落了,这里还是太不稳了 附带图三小燕子,印象里还一直觉得燕子应该不会特别小,比斑鸠应该体型差不多只是更瘦一点,这回回来发现真的好小,怪不得是小燕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