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战列舰 突击战列舰
喜欢船,以上
关注数: 175 粉丝数: 327 发帖数: 16,949 关注贴吧数: 87
【水银好船】新头像发表以及不定期刷存在感 哟,好久不见以及初次见面,认识和不认识的诸君,本舰来刷刷存在感,顺便说说最近获取的新姿势: 1,英国人在阿金库尔战役时的骑士出奇的少,重装兵们绝大部分是侍从,英国的骑士采邑制度崩溃的比我原来认为的还要早,于是这时候的英军只剩下同时肩负骑兵和步兵任务的重装兵,以及同时肩负远程和近战任务的弓箭手了,和同时代法军一样,进入了中世纪晚期的构成即:重骑兵+维持阵线的远近两用的重装化射手,全民罐头化时代正在向人们招手 2,到17世纪中期为止,主流的骑兵理论著作依然认为重骑兵要保留长枪和两支以上的手枪,虽然现实中很多重骑兵只有剑和手枪 3,在西班牙声名远扬的大方阵中,从来不缺乏非西班牙士兵,意大利,德意志,尼德兰,不列颠,瓦隆,勃艮第等地出身的佣兵和西班牙人一起组成了军团,在这些人中,富裕的意大利和尼德兰士兵装备是最好的,西班牙也不差,其他的就不怎么样了,德意志佣兵经常是全连布甲,不知道这些士兵看到自己旁边站着的全员罐头化的尼德兰佣兵作何感想? 4,至圣三位一体号从结构上来说和其他三甲板战列舰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的是,在顶部的中间部位也布设了火炮,这样和首尾火炮一起构成了“第四炮甲板”,西班牙船只留的余量都不小,112炮的可以改装成126炮的,甚至有80到100到112到126四段华丽变身的存在,英国人当年给你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吧,对机动性的追求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 5,大半个18世纪以及19世纪前期英国人的“团”是个相当蛋疼的单位,一个团的某个营可能在欧洲,另一个营则在美洲,其中的几个连则在印度,因为团成了一种行政单位,指挥时总是抽调若干的营和连组成旅,然后再组成更高级部队,相比之下,英王德意志军团之类的部队倒是好一些,至少整个团在一起的时候多一些
【水银好船】新头像发表及不定期刷存在感 哟,好久不见以及初次见面,认识和不认识的诸君,本舰来刷刷存在感,顺便说说最近获取的新姿势: 1,英国人在阿金库尔战役时的骑士出奇的少,重装兵们绝大部分是侍从,英国的骑士采邑制度崩溃的比我原来认为的还要早,于是这时候的英军只剩下同时肩负骑兵和步兵任务的重装兵,以及同时肩负远程和近战任务的弓箭手了,和同时代法军一样,进入了中世纪晚期的构成即:重骑兵+维持阵线的远近两用的重装化射手,全民罐头化时代正在向人们招手 2,到17世纪中期为止,主流的骑兵理论著作依然认为重骑兵要保留长枪和两支以上的手枪,虽然现实中很多重骑兵只有剑和手枪 3,在西班牙声名远扬的大方阵中,从来不缺乏非西班牙士兵,意大利,德意志,尼德兰,不列颠,瓦隆,勃艮第等地出身的佣兵和西班牙人一起组成了军团,在这些人中,富裕的意大利和尼德兰士兵装备是最好的,西班牙也不差,其他的就不怎么样了,德意志佣兵经常是全连布甲,不知道这些士兵看到自己旁边站着的全员罐头化的尼德兰佣兵作何感想? 4,至圣三位一体号从结构上来说和其他三甲板战列舰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的是,在顶部的中间部位也布设了火炮,这样和首尾火炮一起构成了“第四炮甲板”,西班牙船只留的余量都不小,112炮的可以改装成126炮的,甚至有80到100到112到126四段华丽变身的存在,英国人当年给你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吧,对机动性的追求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 5,大半个18世纪以及19世纪前期英国人的“团”是个相当蛋疼的单位,一个团的某个营可能在欧洲,另一个营则在美洲,其中的几个连则在印度,因为团成了一种行政单位,指挥时总是抽调若干的营和连组成旅,然后再组成更高级部队,相比之下,英王德意志军团之类的部队倒是好一些,至少整个团在一起的时候多一些
线列步兵的最后,南北战争中步兵战术的一点小知识 19世纪中期,美国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南北战争,此次战争宣告了延续了近两个世纪的线列步兵战术的终结,但是在退出舞台之前,美军的线列步兵为人们展示了线列步兵的终极形态,一个由前哨散兵,中央的战列线和后方的预备队构成的结合了之前轻步兵和线列步兵的队形。 这个时期,步兵发生战术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随着射击威力的提升,白刃战的重要性在不断奶下降,与之对应的就是冲锋纵队的消失,曾经在拿破仑战争时叱咤风云的冲锋纵队已经难得一见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利于射击的横队。 除了大的变化,还有两个细节变化,第一,被欧洲各国在18世纪推崇的三排横队被最终削减成两排(这种削减在拿破仑战争中也出现过,不过还不是标准做法),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随着步枪精确度和射程的大幅提高两排的火力已经可以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的水平,不需要传统的三排齐射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种排列更方便士兵装填,第三排消失后,原来需要蹲下以免挡住弹道的第一排士兵不需要再蹲下射击——起立装填了,这样以来体力和时间都节省下来了。 理想状态下,一个十连制的步兵团的战斗队形如下:两个连被派到前方以散兵战术作战,作为先导,后面是六个连展开的战列线,他们是前哨连作战的依托和掩护,也是与敌军大队交战时的主力,最后面是两个连的预备队,负责填补缺口,在各连的前后和队伍中均有军官和士官维持纪律和队形,并负责将更高级指挥官的命令转化更具体的口令。 而一个含有数个团的师或旅,只要其正面足够宽阔,那么就会尽量将其指挥下的所有团排成两条大的战列线,后一条是前一条的支撑和掩护,也是预备队,这样,无论是侧翼受威胁,还是第一条战列线伤亡过大,指挥官都能及时将命令传达到这些这些部队中,以此来保证部队的应变能力。 当然,以上说的战术全是理想状况,现实中双方都饱受缺员和军官大量伤亡之苦,很多部队难以担负其所负责的任务。 以上,谢谢观看
【虚拟国】给国联和各国的建议 鉴于最近战事频繁,各国均相当疲累,且如此进行下午,一旦世界瓜分完毕,则虚拟国将很难继续进行,且各国君主的“勤奋”程度,会在国家间造成巨大的差异,不利于良性竞争的开展,因此我提议: 1、建立战争冷却期制度,战争结束后,需至少进行为期五日的修养,才能策划发动下一次战争,是为“冷却期”。冷却期期间,该国既不可发动也不可参加他国发起的战争,国联发起的事件例外。 2、建立战争策划期制度,一国如需发动战争,则首先应提出战争理由,由国联审批,国联审批过程中应得到数位(由国联考虑决定)吧主的同意,在同意后的次日,开始进行战争策划,战争策划期至少应持续五天。策划期时,发起国应当开贴说明战争目标,战争计划,并与各国进行外交接触,策划完毕后,方可在审批通过后至少第六日开贴进行战争,战争结束后,即进入谈判期。 3、和约及各种条约谈判期制度,谈判时需要单独开贴,由相关国家进行谈判,如与ai的外交谈判则可跳过此步骤,直接进入下一步的条约公示期,谈判期需要持续至少三天,而谈判结束后,由谈判发起者发布条约成文稿公示贴,为期两天,参与国无疑义后总结为正式文书,由国联进行留底。 以上是对虚拟国游戏的几点建议,希望各位能认真考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