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尘笑 轻尘笑
非除轮回而修涅盘,是缘轮回即是涅盘
关注数: 50 粉丝数: 229 发帖数: 14,497 关注贴吧数: 109
看我的前半生有感而发 看完《我的前半生》,久久不能平静。 许是自己的前半生太过于平静而潦草。 咱没有贺涵那样的依靠,没有子君那样的努力,没有吴大娘的赏识,当然最要不得是那样的前夫。咱有的只是平淡的生活。 贺涵那样的人物,还是太神化了。生活中哪有这样多金又帅的人天天围绕着一个前半生什么都不会只依靠男人而活的寄生虫转的事。所以贺涵的人设尽管崩塌了两集,但在我眼中,那两集总体而言他是被爱冲昏了头,失去了理性和正常处理事情的方式。我只能这样理解了,虽然他渣在脚踩两只船,一面和唐晶订婚一面还管着子君的家事。可是之后他毕竟找回了自己的心,并且及时止损,并为唐晶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单。这是他为自己犯下的错要付出的代价。也或许,就像网友说的,之后他就更名老谭,玩转上海滩,带回安迪了。 至于陈俊生,真的是讨厌不起来的前夫。他想对所有人好,对所有人都负责,可是这样也伤害了所有人。老婆,小三只能成全一个。面对子君,他觉得亏欠又不能付出更多。看到最后,觉得他一生都要活在亏欠里,娶了小三发现了她的自私她的阴暗,却又不得不买单,这样的愧疚得这么他一辈子。 凌玲,不想说这个女人,从开始到最后都觉得她算计太多,不喜欢。所以她能把陈俊生牢牢地攥在手里。一个人带大儿子是不容易,但这不能成为她插足别人家庭的理由。 说说两主角闺蜜。 子君,前几集的她真的是让人看不下去,从人品到衣品。难怪要被陈俊生抛弃。离了婚,她还不清醒,被贺涵骂醒。然后一路开挂。其实我更喜欢小说里的子君。正常的人进步要有一个过程。而电视里的人设真的是开挂太多,一路向前,并且靠贺涵太多。这个设置非常不合理。我理解编剧要增加冲突所以把小说里唐晶男友和子君后半生的男友糅合在一起了。可是。。这样的戏码,真的太狗血。不过我还是挺喜欢他俩在一起。贺涵和子君在一起时才真正像是恋爱的样子,会替子君把简历都做好让她放心去面试,会冒着大雨去接被抛弃在半路的子君,会不顾自己的事业只为了给平儿一个生日。。太多太多。什么时候开始贺涵失去了理性,在子君面前,只看见自己的心。电视的结局也许是预示着很多年以后,或许他们会再重新相遇,重新开始。也或许他们就这样一直错过,再错过。 唐晶,是这部剧里最讨喜的一个角色。她的对闺蜜的情谊满满。她是贺涵一手教出来的,独立能干,聪明大方有教养,有爱心。即使到最后和子君崩了关系,她也没有失去自己的涵养。相比子君前期的表现,简直是好太多。唐晶唯一的缺点是,在爱情上太不信任贺涵。薇薇安是她心里的刺他。不信任,怀疑,以事业为重,导致她和贺涵的相处更像朋友而不是爱人。她吃醋,可是永远低不下头。爱情里她如果稍微主动一点,贺涵早已经毫不犹豫地和她在一起。贺涵不愿管子君的事,她还偏让他管,真真是把男友往闺蜜那推,看着着急又心疼啊。但她永远这么高傲,她终于从贺涵那里毕了业,尽管用了十年的时间。她值得更好的人去心疼她,爱护她。 贺涵与唐晶的关系里。贺涵说过唐晶是他最满意的作品,怎能不爱。可是在我看来,他所谓对唐晶的深爱其实是还没有那么爱,只是他自以为的深爱。而唐晶的不信任,怀疑最终慢慢消磨了他的感情,直到亚当事件发生。两人看清了对方,都知道不可能了。 于是,这部中年玛丽苏神剧还是击中了太多人的心。既生活又狗血还有霸道总裁。好吧。我承认我迷上靳东了。
【转】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读书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手持诗书一卷,静心明目。 游走在诗书中,看尽人间百态。读书之乐,乐在大开眼界。古今中外皆浓缩于书中。千山万水,尽了然于卷。读书之乐,乐在悦心。读书,可以排解纠结缠绕的情绪,可以拨开犹豫彷徨的迷雾,可以培养纯真高尚的情操。潜移默化中,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容豁达,读书让我们汲取了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女子读书,更能美颜。容貌是心灵的体现,美好的心灵滋养着较好的容貌。在读书的过程中,懂得了很多道理,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都会从容而温和。日积月累,微笑溢出,面相柔和。 女性很多时候都是美的化身。气质之美,尤其重要。外表的美艳,华丽的装束,这些都抵不过一个静雅贤淑的读书女子。 那低眉卷读的姿态,宛如天使般的宁静。那云淡风轻的神态,带着气定神闲的风度。淡淡的,一种书香。陪伴着的是一壶清茶的味道,淡看流年过往。 读书的时候,懂得了道理。读书的时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书的时候,看透人情世故,游走宇宙,在阅读的时候,增加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养。触及书卷,倾听文字的旋律,体味阅读的快乐,儒雅和知性就在那阅读中,流淌。 腹有诗书气自华,举手投足间,清新淡雅。通过长期的阅读,骨子里就会散发出一种高贵典雅的书卷气。通情达理的智慧里,就会流露出一份从容淡定的美。 不开心的时候,书是你快乐的伙伴。孤独的时候,书是你心灵的鸡汤。闲暇的时间,手持一本书卷,就会在时光的唱片里,读出一种诗心琴韵。 女人真正的美来源于书卷气。深厚的文化修养,自然形成一种儒雅的气质。只有拥有了内在的气质之美,才不会惧怕岁月的流逝,读书的女子,心胸开阔,视野通达,于是就少了许多的俗气,平添了一份高贵的大气。读书的女人多是安静的,那灵动的秀丽,那缓步触摸书卷的姿势,那宁静与心的静坐书桌旁的端庄,日久就形成了一种浓郁的书卷气。 美貌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逐渐老去,而那份仪态端庄的气质,在长时间的诗书的沁润下,会散发出岁月里特有的智慧。目光所及,惊艳时光。接触时,让人舒服而温暖。 在诗书中修炼容颜,在光阴里阅读。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文/香袭书卷)
【连环画】五鼠闹东京 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ad8a5b386b3794247e0f0d07fc7cc47fbe38e9b5&urlrefer=9098355fff54e7898f6e3c42c97d6104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ad8a5b386b3794247e0f0d07fc7cc47fbe38e9b5&urlrefer=9098355fff54e7898f6e3c42c97d6104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ad8a5b386b3794247e0f0d07fc7cc47fbe38e9b5&urlrefer=9098355fff54e7898f6e3c42c97d6104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ad8a5b386b3794247e0f0d07fc7cc47fbe38e9b5&urlrefer=9098355fff54e7898f6e3c42c97d6104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ad8a5b386b3794247e0f0d07fc7cc47fbe38e9b5&urlrefer=9098355fff54e7898f6e3c42c97d6104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ad8a5b386b3794247e0f0d07fc7cc47fbe38e9b5&urlrefer=9098355fff54e7898f6e3c42c97d6104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ad8a5b386b3794247e0f0d07fc7cc47fbe38e9b5&urlrefer=9098355fff54e7898f6e3c42c97d6104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ad8a5b386b3794247e0f0d07fc7cc47fbe38e9b5&urlrefer=9098355fff54e7898f6e3c42c97d6104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ad8a5b386b3794247e0f0d07fc7cc47fbe38e9b5&urlrefer=9098355fff54e7898f6e3c42c97d6104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ad8a5b386b3794247e0f0d07fc7cc47fbe38e9b5&urlrefer=9098355fff54e7898f6e3c42c97d6104
【转载】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安静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问题,   问南方,问故里,问希望,问距离。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绝望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热情,   给分开,给死亡,给昨天,给安寂。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虚假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真诚,   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起。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孤寂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诉求,   需慰藉,待分享,惹心烦,告诉你。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冷漠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动情,   为时间,为白云,为天黑,畏天命。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逃避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憧憬,   对梦想,对记忆,对失败,对希冀。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卑微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勇敢,   不信输,不信神,不信天,不信地。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失落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高昂,   有存在,有价值,有独特,有意义。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迷茫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方向,   往前走,回头望,会跳跃,会停息。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撕裂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完整,   至少我要成全我自己。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选择死亡或者生存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选择,   刚巧,这两者,都不是选项之一。
【读书】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看见》序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 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陈虻去世之后,我开始写这本书,但这本书并非为了追悼亡者——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说过,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继续他曾做过的事——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十年已至,如他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