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ionb anlionb
关注数: 67 粉丝数: 388 发帖数: 16,198 关注贴吧数: 24
正确食用G15的逻辑 看了很多人只认识高瓦数的误区,这里分享一下应该正确认识这机器使用方法的逻辑,而具体操作吧里已经有很多教程了不再赘述 结论:始终围绕撞温度墙前那个功耗值来尽可能提升性能 1,不是追求瓦数功耗越高越好,高功耗必定高温度,也就会撞墙降频 2,先用任何你能用到的方法给机器散热,然后跑游戏大作,看你机器的撞墙功耗值在哪个点,比如115w的时候84度撞墙了 3,再用任何可以的优化手段做一个使用这机器永恒的主题:就是在保持115w并尽可能的优化来达到130甚至140w时的性能 个人对这台机器做的所有动作如下,供参考,型号是5511 (硬件改造) 更换4bg内存 添加1T固态 拆后盖清进风网的灰,重要 增加老马风扇 (硬件设置) ru工具cpu降压,重要 ru工具设置内存为gear1 ru工具设置内存在gear1下回到3200m频率 修改注册表,电源管理创建cpu频率限制,可多创建几个针对不同游戏不同频率,再用外星人控制中心管理就行 微信小飞机拉显卡频率曲线,建议150以内,重要 (软件设置) 卸载自带杀毒软件,重要 关闭快速启动(一切莫名问题的源头) 根据自己需要关闭不需要的服务 (几个注意点)没有换硅脂是因为一来彻底拆机麻烦,二来很多评测结果逗反应就是干刚换的时候最明显,一个星期后逐渐减弱,一个月后就没区别了。而仅拆后盖清进风口效果是最方便状态下最显而易见的,马上可以低5度。当然想换硅脂也可以,至少不会降低性能,下面两个就万不可取 关闭睿频,这不叫优化,这叫自宫,如果这样还买高性能cpu本干嘛,浪费自己钱吗,还不如便宜买低压u买i5 再强调,不是单纯追求高瓦数叫好,一定要130w,140w,而是结合自己使用下的温度墙功耗值来看,否则一瞬间130w,实际降频到80w没任何意义 以上后根据每个人使用内容和环境不同会得到不同效果,但基本上理论跑分(3d mark)提升8%左右,实际游戏更明显的提升,就是不会撞墙降频,运行大表哥这类游戏也不会撞墙,这时的这台机器可以说性能释放最大化了
分享一个计算距离水平视角的公式 一直看到很多人在问和在纠结需要多大的电视,其实这个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早有客观科学依据来确定了尺寸和视距的关系。如果是主观感受,那更不用问了,主观嘛,当然根据自己感受问别人怎么叫主观 那么客观数据哪里来,当然是网上搜,一堆规范和公式自然可以查到自己所需的尺寸,而这里分享一个简单方便的公式对于需要多少尺寸和多少距离观看的人立马通过自己计算知道答案。 首先先明确一个影音基本常识,看,依据距离,听依据面积。所以距离是观看的核心。而距离由另外两个参数所影响,即分辨率和水平视角。前者都很熟悉了,这里只是再提一下很多人还把分辨率和绝对的清晰度划等号,这是一个误区,决定绝对清晰度的指标是点距!那么分辨率作用是什么呢? 这里举个例子,说到高清,其实早在30多年前我们就在看“高清”了,那时每家都用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在3米距离观看,这个尺寸和距离下当你看4K还是240i得信号都“一样清晰”。那为什么还要不断提升分辨率呢?这就是接下去要讲的水平视角。这个例子下的水平视角其实10度都不到,根本没有“身临其境”感可言 水平视角具体作用和规范大家可以百度,这里简单阐述一下结果。 水平视角就是电视屏幕宽的两边到观看点的角度。人的眼睛特性对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敏感很多,所以银幕都是宽屏得标准,特别是符合人眼特性的黄金比例2.33比1的超宽屏幕,只不过鉴于成本利益因为我们都还在用1.78比1的屏幕就不多说了。所以THX在早些年就对比做了规范,一开始是30度,后来定义36度为最佳角度,而当达到120度时就会有身临其境的融入感,但此时画面已经没有景深感了。所以分辨率的提升是让我们可以在很近的距离提高水平视角的同时保持画面的清晰度。 二楼继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