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0316 康乃馨0316
神呐,让我瘦吧;鄙视联想电脑:)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852 关注贴吧数: 3
【美国人看士兵突击】— 转 沉娱 据美国《士兵》杂志报导,近来,一部名叫《士兵突击》的连续剧在中国各家电视台热播。有意思的是,不仅国内观众喜欢,连美军也对该剧“非常着迷”,不过他们的关注点不在剧情,而是剧中出现的解放军特种部队。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指挥官米切尔。查瑟以内行的眼光,认为《士兵突击》间接披露的解放军特种部队的情况值得仔细研究。查瑟指出,中国许多军事著作阐述了解放军特种部队在未来战争中得使用哲学,最值得注意的是“战役科学” 理论。该理论将“战役特种战”视作一系列由接受特殊训练和装备精良的小部队执行的行动,包括攻击关键目标和设施、“瘫痪敌人的战斗系统”等.特种部队的任务还可能包括执行战略 侦察、引导攻击、进行心理战、反恐以及抓捕地方关键人物(即t/中国媒体常说的“斩首”)等。如果有需要,特种部队也能够“集合一定数量的人员,夺取关键目标和敌人纵深关键点,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加快传统模式作战的进度。 而在《士兵突击》剧情中,有不少场景印证了上述解放军特种部队的任务。如剧中带号老A的特种部队在与全副武装的师直属装甲侦察营进行对抗演习时,就出现了攻击核武中心、地面引导空中攻击等多种战术内容。特别是在地面引导一幕中,在特站队员许三多(剧中主角)的引导下,一架苏-30MKK战斗机发射的 Kh-59电视制导导弹精确从目标建筑物顶部穿透,场景十分震撼,充分表明了解放军特种部队在空地联合作战中的重要作用和娴熟技艺。 查瑟还从《士兵突击》中看出解放军特种部队最大作战特点是重视奇袭,不与对手死打硬拼。A大队指挥官袁朗对刚选拔进来的新兵这样解释老“A”的含义:“A是总得藏着掖着的那张牌,藏着掖着才能出奇制胜。”这说明解放军特种部队主要实在无法预料的时间和地点,通过出其不意的袭击来摧毁对手。在A大队充当“蓝军”与充当“红军”的解放军王牌第702装甲团的对抗演习中,702团团长也曾说过A大队“作战很缺德”。A大队以寡击众,经常从702团意想不到的地方发起攻击,闪电般的给对手沉重打击后又迅速与对手脱离接触,让702团根本无法发挥兵力和装备的优势,只能被动挨打。 与奇袭相伴的就是隐蔽能力----只有不被对手发现才能谈得上奇袭成功。为了达成良好的隐蔽效果,解放军特种部队非常注重伪装,利用黑夜、恶劣天气和手势等条件。在剧中,A大队与702团对抗时就利用丛林进行堪称完美的伪装,对手很难发现他们。而在最后一场与师直属装甲侦察营的对抗演习中,A大队的作战小组在前进、攻击时都是利用手势,尽量不给对手发现自己的机会。 不仅如此,解放军特种部队为了达到良好的隐蔽效果,在选拔队员上也有特殊之处。如袁朗之所以看重许三多,甚至亲自邀请许参加A大队的选拔,就是看中后者身上那种“不太焦虑、耐得寂寞”的特质。因为特种部队经常要深入敌纵深作战、潜伏隐蔽数天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队员没有平和冷静的心态,便很难完成超越常人心理承受极限的隐蔽作战。 解放军特种部队很重视狙击作战,这点在《士兵突击》中表现得异常突出。如A大队与702团对抗演习中,狙击手的比例极大,就连指挥官袁朗也是一位极其优秀的狙击手。狙击不仅能有效杀伤敌方重要人员和破坏高价值装备,更重要的是给对方造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时刻感受到可能遭对方狙沙而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降低作战能力。 查瑟特别强调了剧中一个细节:在与702团钢7连的对抗中,袁朗用95式突击步枪“干掉”9名钢7连士兵。本来解放军有专用的85式狙击步枪和88式狙击步枪,在此情况下,袁朗还使用95式突击步枪打狙击,只能说明解放军特种部队对狙击作战的重视程度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解放军狙击手不仅能够一击必杀,而且自我防护也做得十分出色。在剧中,最能体现解放军狙击手防护的就是袁朗的首次亮相:伪装油彩、战术手套、专用伪装服以及不断变化的狙击位置,使这位由指挥官担任的狙击手像幽灵一样“见首不见尾”。除了狙杀人员和破坏装备,解放军狙击手还承担侦察任务和断后任务。例如剧中的“枪王”成才在作战中就不断利用狙击步枪上的高性能瞄准镜侦察敌方的指挥所、导弹阵地等目标。在撤退时,成才又用狙击步枪拦截追兵,掩护己方队员快速撤出战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