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潇雪 流云潇雪
关注数: 44 粉丝数: 223 发帖数: 3,759 关注贴吧数: 6
“如意琳琅图籍”非游戏向“揭秘” 游戏到了好几天,一直没拆开。今天打开之后,发现这本图册在装帧、字体、行文等各个方面都十分考究。虽然还没玩过,我已经忍不住想要写点东西来介绍一下故宫出版社的精心设计。所以,这个帖子完全只是一些历史科普向的内容,完全不涉及剧透(但如果无意中涉及到了剧透,本人概不负责),请放心食用。这个封面就有好几个细节值得给大家介绍。 首先是书名。我一开始看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就联想到了这个书名的来历,但是当时毕竟没有看到内容,还不大敢肯定。现在看过内容之后我可以断言,“琳琅”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乱取的。它来自乾隆皇帝的“天禄琳琅”藏书。有兴趣的吧友不妨自行百度这个关键词,这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瑰宝,也是一大遗憾。 然后要介绍一下这个字体。除了封面这个题名之外,全书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清皇室手写体。而这个封面题名所用的是清代武英殿出版书籍最常见的仿宋体。这是一本笔记,所以内容用手写体,很符合笔记的性质。封面题名则用了印刷体来表示现在这个笔记出版了,颇有将手抄古籍影印出版的样子。顺带一说,清代皇室手写体,大家可以直接去搜索启功先生的字,就一目了然了。 最后想说说装帧,当然,大家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线装书了。似乎很多人都觉得,古书都是线装书,把书搞成线装就仿古了。实则不然,翻开书页之后,细心的朋友或许会发现一个略显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每一页都是对折的?事实上,这才是明清以后线装书的常态。古代没有我们现在这种单页的书籍,明清以后几乎全都是这种一张纸对折然后用线装订的款式。这是因为古人没有发明出一种纸张,既有足够的吸墨能力以保证印刷质量,又能够不让正面的字迹渗透到背面,并且还足够轻便柔软。所以古人印刷都是单面。为了方便阅读,就将空白部分折起来,再装订到一起。这种装帧有一个名字,叫做“包背装”。古书的装帧经历了很漫长的演变过程,直到现在,学界也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流传下来的古籍,绝大多数都是《图籍》这种装帧形态的。可以说,《图籍》的仿古工作还是下了很大功夫和成本的。“天头地脚”,这是什么呢? 《图籍》每一页都有一个框框,字都写在框框里面。这个框框叫做“板框”。古代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有板框,板框横跨一整张纸。在《图籍》中,这一点没有做到位,每半页的板框几乎都是单独的。一张纸中间对折的地方,叫做“版心”。绝大多数古籍会在这个地方写上页码、卷数之类的信息。有些古籍为了对折方便,还会印刷一些左右对称的标记。很可惜这些东西在《图籍》中都没有。板框上方的空白,就叫做“天头”,下方的则叫做“地脚”。古人常常在这些地方做一些批注或者札记,一般可以泛称为“眉批”。有时候做札记的人想写的话很多,还会特意夹一些纸条在书里,类似我们现在的贴条。当然,在页边距做笔记的习惯是中外共通的,费马如果懂得夹纸或者贴条的方法,或许他最著名的猜想当时就成为定理了。印章是古人,尤其是文人非常重视的信物。现代日本仍然保留了这个传统,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印章。我们国家一般只有单位有公章,私章即便有也没什么法律效力。古人藏书,特别喜欢在扉页、每一卷的开头或者结尾盖上自己的藏书章。《图籍》里每一段的结尾都有一方“如意琳琅”的阳文印章,也是再现了这种风气。另外这一页有一张纸上面散盖着许多乾隆御用章,还有一些机构的印章。我还不知道这张纸有什么作用,不过这些字我倒是都认了一遍,然后发现居然还有两个字我认不出来……就我认出来的来看,基本应该是虚构的,并非历史上乾隆使用过的章。但是虚构得很不错,颇有点古人的风韵。报告,我发现了错别字!第一张图的“弘”,和第二张图的“弦”都少了一点! 没错,确实是少了一点。但这一点是故意少的,为的是不被皇帝砍掉脑袋——这叫做“避讳”。古代皇帝的名字是不可以直接喊,直接写的。一旦碰上了皇帝的名字,要避开不说不写;避无可避,就要想法改一改。乾隆皇帝的名字是“弘曆”,碰上这两个字,要么缺一笔不写,要么换成同音字“宏歷”。康熙的名字是“玄烨”,“烨”字不常用,很少碰上,碰上了一般也是缺一笔不写。但“玄”非常常用,而且还常常作为偏旁出现在其他字里面,所以一旦碰上,就要缺一笔不写。如果单独碰上,也可能改用同音字“元”(在清代那会两个字还是同音的)。 顺带一说,我个人觉得,《图籍》很应该出一个繁体中文版。我一直很支持桌游出简体中文,但唯独这次,我很希望看到一款繁体中文的游戏。划重点:这一句纯粹只是出于情怀,不是引战,请各位收起意大利炮和大砍刀,谢谢。从康熙朝开始,武英殿里设立了一个出版社。说起武英殿出版过的书,那每一本都可算是精品中的精品。影响力尤其大的,如二十四史、康熙字典、聚珍版丛书等等,或为稀世之珍,或为扛鼎之作。武英殿代表了清代出版业的最高权威,是真正的“官方”。《图籍》特别设置武英殿这个章节,似乎也很有一些自我表彰的意味啊。 《图籍》里面还有不少值得写的东西,涉及到很多历史文化知识,以后得空再继续写点东西吧。比如八音、律吕、工尺谱和白石道人歌曲,这个系列我就很想再写一点。另外,书里还有不少生僻字,有空也可以介绍介绍。
Founders of Gloomhaven介绍 关注KS和BGG的吧友应该都获悉了这款游戏开始众筹的消息。由于之前Gloomhaven大热,这个设计师也一夜爆红,于是这个项目刚一上线就立刻引来无数粉丝的支持。不过目前放出的说明书实在是太过简陋了,简陋得让我觉得这根本就是DIY好么!——什么?作者已经说了就是给玩家试玩用的DIY产品?呃,算我眼瞎……好吧,由于这么简陋的说明书确实没有翻译的必要,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游戏的流程,让大家熟悉一下以便决定是否要back。 首先声明一点,这个游戏的流程跟Gloomhaven一点都不像,二者只是套用了相同的背景,基本没有其他任何关联。KS上有个外国老爷爷的介绍视频一开始就花了好长时间跟人解释这游戏跟Gloomhaven没关系。 游戏中我们扮演八个种族中的一个,每个种族有自己初始自带的资源和各自不同的能力。资源一共有三级,初始自带资源都是1级,高级资源通过低级资源升级而得。游戏中资源都由资源建筑生产,包括资源建筑在内的各种建筑在游戏中表现为各种板。游戏中没有“资源”的指示物,因为资源建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你需要的时候,只要你有渠道而且与其相连,就能够获得该建筑生产的资源。 下图中的小正方形为1级建筑:下图为2级、3级资源建筑的需求:接下来就要说明什么是相连。游戏的版图是这样的:每一个方格与周边横竖斜的八个方格相邻。所谓相连,是指两个板块或者直接相邻,或者与同一条道路相邻。道路是在游戏过程中不断修建出来的,道路与道路相邻即为同一条道路。顺便解说一下地图。地图被一条河流和一道城墙分成三个城市区块。地图有四种地形红色开阔地(entrance)、白色海岸(coastal)、绿色森林(forested)和灰色内陆(central),地图左上角有标记。 版图旁还要设置一个顾问/候选区,如图:上方候选区放三张声望建筑牌,下方顾问区放四张顾问牌。 每位玩家开始有四张(二人游戏五张)行动牌,分别是招募、贸易、升级和建造。轮到自己回合,玩家可以选择鼓励劳作(call to work)或者发起投票(call to vote)。劳作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正面打出一张牌并且执行其所有的主要行动,一种是背面打出一张牌并执行一个标准伴随行动。鼓励劳作会让其他玩家可以在当前玩家行动结束后依次以基础行动的方式执行一次当前玩家所选择的行动。(这个机制类似银河竞逐。下面对每一种行动的解释中还会说明。) 主要行动共四类:招募(recruit)、贸易(trade)、升级(upgrade)和建造(construct)。 招募行动会让玩家将一张顾问牌加入手牌,并且获得一点瞬时影响力(fleeting influence)。玩家须满足两个条件:1.拥有或有供货渠道(access)获得该顾问所需资源(卡牌左下角);2.支付该牌所在格上方标明的金钱。顾问牌将提供新的行动方式,但这些行动仍然可以归入四类主要行动,只不过相比基本的行动牌,顾问牌的能力更强。 然后所有其他玩家也可以执行一次基础招募,招募后不获得瞬时影响力。当前玩家如果用顾问牌进行招募,也一样会让其他玩家都进行一次基础招募。(之后的贸易等行动相同,不再附加说明。)所有玩家招募(或执行标准伴随行动)之后,将剩余(若有)顾问牌向左移动然后补充新牌。 玩家在招募了顾问之后,获得顾问牌右下角标记的分数和一点持续影响力(lasting influence)。 顾问牌举例:贸易行动,玩家进行三选一。 1.向银行付钱,然后引入(import)自己已有的一种资源(按我理解,就是初始资源)。将对应的资源建筑板块放到版图上并将自己的占有标记(claim token)放在上面。 2.购买其他一位玩家或中立资源的供货渠道。向该玩家/银行付钱,并将自己的占有标记放在已有占有标记的下面。 3.向银行付钱,引入中立资源并立即购买其供货渠道。先在该资源建筑板块上放置中立占有标记,然后将玩家占有标记放在下面。 价格由放置该资源建筑板块的方格之地形决定。红色开阔地,1行动价格1,2行动价格2,3行动价格3。白色海岸每种行动价格+1,其他地形每种+2。 其他玩家执行基础贸易行动,三种皆可但只能在红色或白色地形执行。 升级行动,玩家支付4放置一个2级资源建筑板块,或6放置3级。在放置之前或之后,玩家可以建造一段与要/已放置的资源建筑板块相连的道路。每种高级资源每个城市区块只能有一个。 其他玩家执行基础升级行动,但不能额外放置一段道路。 玩家放置的资源建筑板块必须与他拥有或有供货渠道的前置资源建筑板块相连。比如“机械”资源的前置资源是“金属”和“知识”,所以如果你要放置“机械”,就必须使得你所放置的“机械”同时与“金属”和“知识”相连。高级资源建筑板块上标示了前置资源,及前置资源所提供的分数。为该高级建筑板块提供该前置资源的资源建筑板块的拥有者将获得相应分数。如图,紫色玩家可以在该位置放置“机械”,因为通过道路与他自己拥有的“知识”,以及黄色拥有但紫色有供货渠道(自己的占有标记在黄色占有标记下面)的“金属”。而放置之后,“机械”给“知识”资源的拥有者紫色自己提供1分,给“金属”资源的拥有者黄色提供1分。建造行动,玩家支付3建造一座个人建筑:住房或桥/门。 初试设置时玩家板上放置三座住房板块,住房板块上放置一个工人。建造住房的同时也解锁了其上的工人。工人会在其他行动使用到。住房必须建在绿色地形并且每个城市区块每位玩家只能有一座。 桥/门是通过河流和城墙的唯一方式。桥/门只能建在河流/城墙方格里,并充当一段仅供建造者使用的道路。 其他玩家执行基础建造行动,但须支付4。 标准伴随行动。 一个玩家在响应其他玩家的鼓励劳作时,可以不执行基础主要行动,而选择执行标准伴随行动。当前玩家也可以背面打出一张牌直接执行标准伴随行动,此时其他玩家不会获得执行行动的机会。标准伴随行动如下: 1.获得1钱。 2.获得1瞬时影响力。 3.建造一段道路。 4.执行种族行动。 玩家将一名工人放置在他玩家板的指定区域,执行玩家板所描述的效果。若玩家没有工人或玩家板指定区域已有工人,则不能执行。 5.执行声望建筑行动。 玩家将一名工人放置在声望建筑牌上的指定区域,执行牌上描述的效果。玩家只能选择有自己的输送标记(delivery token)的声望建筑所对应的牌。若玩家没有工人或玩家板指定区域已有工人,则不能执行。(下面会说明声望建筑的相关问题。) 玩家还可以不鼓励劳作而改为发起投票。若玩家已经打出了至少两张牌,他可以发起投票,流程如下。 重置。 首先,当前玩家剩余的手牌每张给该玩家带来1钱、1瞬时影响力或让他建造一段道路。然后玩家收回所有打出的手牌和使用的工人。 收入。 其他玩家按照收入轨道(在玩家面板上)标记的数量获得金钱[每当玩家引入一种他之前不曾拥有的资源时,他的收入轨道标记+1格。],按照已经建造的住房数量获得等量的瞬时影响力。 投票。 最后,所有玩家秘密地决定要从三座候选建筑中选出哪一座来修建。候选区有圆形、方形和三角形三个格子,玩家手上也有这三种形状的选票。每个形状即对应处在该格之中的建筑牌。玩家秘密地将选票握在手中,同时秘密地拿取一定数量的瞬时影响力和/或持续影响力。每张选票和每点瞬时影响力值1票,每点持续影响力值2票。最后同时公开,得票最多的建筑牌当选,弃置其他牌。然后补充新牌。最终由为该建筑出票最多的玩家决定这个建筑放置在什么地方。 放置规则:每种声望建筑也有颜色,放置的区域应至少有一个方格对应该颜色。建筑物彼此不能重叠,也不能在河流或城墙方格。 一旦声望建筑放置入场,检查是否有声望建筑所需资源与其相连,若有,将提供该资源的玩家的输送标记放置到声望建筑对应的资源上。之后如果又有其他资源与声望建筑相连,若其需要该资源且尚未被其他资源提供,该资源拥有者将自己的输送标记放置对应资源上。当所有资源都被提供,该声望即告完工,并放置一枚完工标记。当场上有六枚完工标记时,当回合结束,游戏结束。所有持续影响力每点1分。最终得分最高者获胜。 通用规则: 1.一名玩家所拥有的建筑(资源建筑或住房,门/桥不算)彼此不能相邻。 2.每当玩家进行建造时,必须与自己拥有的板块相连。(置资源板块不需遵循这个规则。) 3.购买供货渠道不会更改所有权。声望建筑不属于任何人。 4.建筑和资源板块会阻断相连。相连必须通过道路或门/桥,或者直接相邻。 5.一个城市区块不能有相同种类的资源板块,也不能有相同形状或颜色的声望建筑。 6.住房只能建造在绿色地形。
PD重印的Concordia已经上架了 Concordia的知名度应该不用我再多啰嗦什么了。早先听说今年要重印(而且美工还有调整),于是忍住了海淘的冲动。不过在这个拖延症全球范围蔓延的大背景下,原本预定年初完工的Concordia一拖再拖。直到前几天PD终于在其公司网站上架,开始了预订。BGG的网友已经按捺不住,开始了剁手节奏。详情请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oardgamegeek.com%2Fthread%2F1766467%2Fconcordia-reprint&urlrefer=aab0b2ca954a91cce407a11da6574145 我自己到PD的官网上注册了之后试着下单。含税价是€44.80,地址写欧盟之外(比如中国)的话就没有VAT,于是价格变成€37.65。可是啊,直邮中国的运费达到了€24。这个真是爆炸了。如果走转运,欧洲转运本来也不便宜,还要含税,算下来也爆炸。美国的MM、CSI、funagain等网站上都没有这个游戏的信息,不过BGG美国网友发现gamenerdz上有预订。我到gamenerdz上去看了看,价格很公道,只要$42.47。但是图片给的仍然是旧版封面,而且还没有确定发货日期等细节。BGG网友对此也表示了很多疑虑,搞得我也不敢随便下单。 所以滚来贴吧求个大腿啊,哪位海外业务熟络的大佬给开个团吧,给咱们这些瑟瑟发抖的萌新蹭一下。 PS.忽然发现美亚德亚上旧版的Concordia降价了,难道是想要赶紧清仓然后开始卖新版?
《大西部之路》中文说明书指瑕 首先还是要感谢一下汉化人员和代理商的辛勤劳动。 不过一码事归一码事,国内代理商在汉化游戏的时候仿佛不弄出点岔子就不甘心,以往大家吐槽都不少。这次《大西部之路》延宕了三个月才迟迟与玩家见面,本来以为慢工出细活,没想到依旧是无比糟心。由于基本没有阅读量,这游戏的汉化实际上就是一本说明书。而就是这本中文说明书,让我读得心塞,只看了不到一半就转头去读英文说明书了。反面应当是4位玩家。“7”下的第一段第一句应当是背面为2而不是背面2为。 下一段最后一句。重複或者重復皆可,就是不能写重覆。最后一句。应当是從而,不是從面。应当是3人游戏中黑色手掌支付1元,4人游戏中绿色手掌支付1元。 这一段之下还有一个地方我没照下来,说明书写作“部份”,这个写法很早以前就淘汰了,现在两岸四地的大型辞书和正规出版物都写作“部分”。 反正我是没动力再继续看下去。说明书真是各种睁着眼睛说瞎话。 以及,我感觉翻译者似乎是一位粤语母语者,有些词汇的使用以及遣词造句都显得与普通话常见表达很不一致。当然,还有一些地方明显看出来是机器翻译,就不一一说明了。而我觉得翻译得最不好的,就是这个游戏的名字。 我个人对这个名字的翻译就感到不满意。Great Western Trail这个词组中的两个定语great和western都是修饰中心语trail的,但是翻译过来之后,按照中文的理解习惯,“大”变成了“西部”的定语,然后“大西部”作为一个结构整体去修饰“路”,显然这是不对的。中英文定语语序有不同这是初中生就应该掌握的知识,贴吧虽然流行将这个游戏称为“大西”,也不过是口头随意用着方便罢了。作为正式出版物,这个译名我觉得是不合格的。其实翻译成“西部大铁路”就可以,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么个奇奇怪怪的名字。
如何对AQ中玩家互撕进行限制 AQ当然算不上一款合作竞争游戏,甚至可以说,因为每个关卡都有公会任务,所以总体来说就是一个玩家互怼的游戏。但是,事实上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如果玩家一味击杀其他玩家的英雄,关卡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而有些关卡中,因为某些英雄的技能或者某些称号的便利,使得某些玩家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剧情任务,自然就会引发玩家的争抢。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演化成一种互相击杀、彼此僵持的无聊局面。谁都不希望别人完成剧情任务通关,游戏就很难顺利开展下去了。虽然理智上知道就算他人完成任务通关也未必最终就是那个玩家获胜,但情感上总有一种“凭什么这个任务要让给你完成”的内心戏。一旦出现这种情绪就很容易造成游戏的沉闷无聊,最终降低大家的游戏体验。 在我们的游戏过程中,因为这种局面而掀桌过一次。之后我们就讨论了两种解决方案,不知道是否可行,在这里提出来希望大家批评。 方案一:限制玩家死亡次数。 我们可以将所有玩家的所有英雄的全部死亡次数限制在某个范围之内,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且所有公会均有英雄获得了死亡标记,则判定所有玩家挑战关卡失败。目前我们认为这个数值可以是所有玩家数量的四倍,也即平均每位玩家的所有英雄最多可以死亡四次。比如,四人游戏中,如果所有玩家的至少一名英雄都获得过死亡标记,且总数超过16枚,那么所有玩家挑战失败。挑战失败后,玩家不能填写关卡进度,不能获得升级装备,但仍然要抽取死亡诅咒。至于财产,我们认为玩家可以保留一半金币。至于下一个关卡,可以由上一个通关玩家继续选择。 这个方案强行限制了玩家任性互怼,略微增加了一点AQ的合作性。另外,玩家也不能靠着满状态复活来赖过关卡。从剧情来解释也是可以讲通的,一群人跑来挑战副本,团灭了无数次还能原地满状态复活,对怪物来说也太不尊重了。但缺点是一旦有玩家处在落后的局面,为了破坏其他玩家的通关或者完成剧情任务,可能主动给怪物送人头或者几家联合起来互杀,刷够死亡次数上限。 方案二:增加完成剧情任务的奖励。 这个方案要求,只有当一个剧情任务被任意名玩家完成之后,对抗任务才会被激活。在set up的处理上可以这样,关卡开始时将击杀公会英雄的任务卡背面朝上放置。当一个剧情任务被完成之后,翻开这些任务卡,表示从此开始对抗任务可以被所有玩家完成。另外为了鼓励玩家完成剧情任务,还可以增加一个剧情任务完成奖励,就是完成剧情任务的公会可以将一枚自己的公会标记放置到自己的对抗任务卡上。如果现在该卡上有其他公会标记,则取消此次放置并移除其中一枚。当玩家将自己的公会标记放置到对抗任务卡上时,若已有一枚此任务卡对应公会的标记,则取消此次放置并移除该标记。 从剧情来解释,当剧情任务完成之后,大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于是开始了窝里斗。这个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鼓励大家去完成剧情任务,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互怼的撕逼心理。如果有玩家就是抱着宁肯放弃奖励也要坚持怼人的理念,这个方案实际上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当然,一般来说,如果有这样的玩家,基本没什么游戏可以玩起来。 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是否还有什么好的方案,以及上述两方案究竟是否可行。
外国人对中国玄幻的热爱——KS新品《道龙》 前天KS上架了一款新桌游的众筹,由巴西设计师Dox Lucchin和Pedro Latro带来的《Tao Long》。偶然间看到两条中国龙,而且画风颇有水墨写意的感觉,于是点开仔细看了看。结果介绍里面的第一段话就把我镇住了: "There was something formless andperfect before the Universe was born. It is serene Empty Solitary Eternallypresent. It is the mother of the Universe. For lack of a better name, I call itthe Tao."——Lao Tsu 是的,这段话的作者是老子,是《道德经》中极其著名的段落: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的天! 一下子就对这游戏来了兴趣,于是赶紧下了说明书来看。第一页又把我镇住了,作者并不是两个,还有第三个。而这第三位作者,他的名字排在两位设计师之前,中英双语赫然写着: FUXI 伏羲 我的天!!! 继续看说明书,阴阳八卦天地人,杂糅着儒道以及民间方术还有歪果仁师心自用的理解,一款各种中国元素琳琅满目的游戏就诞生了。基础游戏仅支持两人,但是Add-on有四人扩展包;当然也可以直接选择含有四人扩展包的档位。游戏机制其实也没什么可圈可点的,用了五大部落和图拉真都采用过的播棋机制作为游戏驱动,一旦操控的龙触碰到另一条龙就会发动攻击。有些行动本身也可以攻击,而且相当于开大,攻击力会加强。游戏本身我倒是没怎么觉得很给力,甚至该说有点粗糙。不过这游戏才上架两天就已经获得了来自2400余位backers的94000欧元支持,几乎完成了目标的950%,可以说是备受热捧了。个人觉得,大概是外国玩家对中国的玄幻元素和世界观太感兴趣,所以即便游戏不怎么样,他们也不介意花几十欧元支持一下。 只想说,月亮还是外国的圆,这话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中文系的抗争! 大家来支持一下吧!学校对我们中文系的学生简直是歧视!!!首先,作为昌大的传统优势专业,拥有全校为数不多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中文系,成为了学校的试验田。自从2003年新校区建立,学校一共在中文系进行了四次所谓改革。今年据说又要再改一次,让整个人文学院九个专业在前两年上一样的课!(我们是三个专业: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对外汉语合并为一个专业,称为中文系。)这简直是折磨人!连许多老师都受不了如此频繁的更改培养计划。而更为荒唐的是,学校居然想压缩我们的专业课,少开甚至不开专业课!据说这就是所谓的“课改”。同学们,我们只是前奏,如果真的我们就这么接受,那么学校一定会大张旗鼓、堂而皇之地推广。到时候我们就全都得上一样的课了!专业都不要学了!支持我们就是支持自己的将来呀!其次,选专业的问题。学校是实实在在欺骗了我们,根本就是把我们当作玩偶来戏弄。前两天要我们填个表格说明自己的专业意向,总共可以填两个。本来是说只是看看我们的意向,并不真正决定我们的专业。然而今天却忽然说,就以此作为我们的专业选择。而且,无论是第一意向还是第二意向,只要填了戏剧影视文学就一定是去这个专业。同学们,这不是欺诈是什么?不是玩弄是什么?不是赤裸裸血淋淋的压榨是什么?如果我们逆来顺受,学校下一步就是全校推广!大家全都不能幸免于难!昌大学子们,我们能就这么沉默么?我们能就这么任人宰割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