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xyz tommyxyz
关注数: 21 粉丝数: 83 发帖数: 3,593 关注贴吧数: 134
《2014年邮票发行监管报告》发布   本报讯 近日,国家邮政局发布《2014年邮票发行监管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分邮票发行总体情况、邮票发行业务经营情况、邮票发行监督管理情况、邮票发行工作总体评价和附件五个部分。   报告公布,2014年共发行纪特邮票30套96枚(含小型张4枚),小全张1枚,小本票2本。发行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5套5枚,贺年专用邮票1套1枚。   经统计,2013年邮政企业共发行纪特邮票(含小型张)149019.44万枚,总面值219297.11万元;发行小全张、小本票等其他品种,总售价25053.55万元。2014年,发行普通邮票总量19880.98万枚,总面值21007.13万元。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纪特邮票销售网点3364个。其中,能够提供纪特邮票预订取票服务的网点3329个,能够提供纪特邮票零售服务的网点1811个。   2014年,纪特邮票选题推荐的社会参与度较高。2014年发行的30套纪特邮票中,共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六十周年》等12个邮票选题来自有关政府部门、邮政企业、集邮协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推荐,社会各界推荐的纪特邮票选题发行占比为40%。   报告认为,2014年邮票发行继续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的邮票发行监督管理体系,本着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维护消费者和邮政企业权益,促进集邮市场健康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做好邮票发行及监管工作。总体来看,邮票发行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邮票发行服务国家大政方针,取得良好社会效益。邮政企业经营服务质量整体稳步提升,用户满意度有所提升。2014年,邮政企业坚持以提高集邮业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集邮市场相对稳定为中心,首次推出线上新邮预订服务,加大雕刻版邮票套数,创新印刷工艺,积极参与市场,第一次举办了突出“文化”的营销活动,成立全国集邮品研发中心,加强零售服务管理,加大社会媒体对邮票发行和集邮文化的宣传力度,邮票发行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多精彩,尽在《中国集邮报》。请到邮局订阅《中国集邮报》,记住邮发代号:1—164。)从监督检查情况看,邮政企业能够按照《邮政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邮票发行计划,合理组织安排邮票印制生产,规范提供邮票销售服务,并加强自律管理。从第三方调查看,纪特邮票印制和销售服务用户满意度有所提升。总体来看,邮政企业一年来为做好邮票印制和销售服务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服务国家大局、服务国家大事要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邮票发行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趋于常态化。在2014年纪特邮票销售监督检查中,邮政管理部门开展检查活动次数、参与检查人员数量、检查覆盖范围较往年均有大幅度提升。同时,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邮政管理部门合法合理运用职权,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形式的处理,切实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集邮文化建设稳步推进,集邮市场保持健康发展。2014年,海峡两岸珍邮特展、第16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第34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国集邮文化季等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集邮者的兴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邮票首发式、集邮展览、集邮知识讲座、集邮文化品鉴会等活动,也进一步弘扬和宣传了集邮文化。   报告指出,邮票发行及监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新邮发行相关信息公布力度,尤其是零售数量;合理安排邮票的印制和发运,确保发行首日按时提供预订邮票领取和零售服务;重视消费者反映的零售邮票数量不足问题,适当进行调整,合理确定邮票的零售量与邮品开发量之间的比例。在新常态、新形势下,邮政企业要有思考、有行动,面向市场,积极进取,做好集邮经营工作。
《2014年邮票发行监管报告》发布   本报讯 近日,国家邮政局发布《2014年邮票发行监管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分邮票发行总体情况、邮票发行业务经营情况、邮票发行监督管理情况、邮票发行工作总体评价和附件五个部分。   报告公布,2014年共发行纪特邮票30套96枚(含小型张4枚),小全张1枚,小本票2本。发行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5套5枚,贺年专用邮票1套1枚。   经统计,2013年邮政企业共发行纪特邮票(含小型张)149019.44万枚,总面值219297.11万元;发行小全张、小本票等其他品种,总售价25053.55万元。2014年,发行普通邮票总量19880.98万枚,总面值21007.13万元。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纪特邮票销售网点3364个。其中,能够提供纪特邮票预订取票服务的网点3329个,能够提供纪特邮票零售服务的网点1811个。   2014年,纪特邮票选题推荐的社会参与度较高。2014年发行的30套纪特邮票中,共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六十周年》等12个邮票选题来自有关政府部门、邮政企业、集邮协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推荐,社会各界推荐的纪特邮票选题发行占比为40%。   报告认为,2014年邮票发行继续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的邮票发行监督管理体系,本着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维护消费者和邮政企业权益,促进集邮市场健康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做好邮票发行及监管工作。总体来看,邮票发行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邮票发行服务国家大政方针,取得良好社会效益。邮政企业经营服务质量整体稳步提升,用户满意度有所提升。2014年,邮政企业坚持以提高集邮业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集邮市场相对稳定为中心,首次推出线上新邮预订服务,加大雕刻版邮票套数,创新印刷工艺,积极参与市场,第一次举办了突出“文化”的营销活动,成立全国集邮品研发中心,加强零售服务管理,加大社会媒体对邮票发行和集邮文化的宣传力度,邮票发行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多精彩,尽在《中国集邮报》。请到邮局订阅《中国集邮报》,记住邮发代号:1—164。)从监督检查情况看,邮政企业能够按照《邮政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邮票发行计划,合理组织安排邮票印制生产,规范提供邮票销售服务,并加强自律管理。从第三方调查看,纪特邮票印制和销售服务用户满意度有所提升。总体来看,邮政企业一年来为做好邮票印制和销售服务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服务国家大局、服务国家大事要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邮票发行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趋于常态化。在2014年纪特邮票销售监督检查中,邮政管理部门开展检查活动次数、参与检查人员数量、检查覆盖范围较往年均有大幅度提升。同时,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邮政管理部门合法合理运用职权,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形式的处理,切实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集邮文化建设稳步推进,集邮市场保持健康发展。2014年,海峡两岸珍邮特展、第16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第34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国集邮文化季等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集邮者的兴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邮票首发式、集邮展览、集邮知识讲座、集邮文化品鉴会等活动,也进一步弘扬和宣传了集邮文化。   报告指出,邮票发行及监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新邮发行相关信息公布力度,尤其是零售数量;合理安排邮票的印制和发运,确保发行首日按时提供预订邮票领取和零售服务;重视消费者反映的零售邮票数量不足问题,适当进行调整,合理确定邮票的零售量与邮品开发量之间的比例。在新常态、新形势下,邮政企业要有思考、有行动,面向市场,积极进取,做好集邮经营工作。
建议中国邮政发行《(明)谢环 杏园雅集图》特种邮票 建议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代绘画——(明)谢环 杏园雅集图》特种邮票 中国传世名画——(明)谢环 杏园雅集图卷,纵37cm,横401cm,绢本设色,现藏镇江博物馆。 *内容简介*此图卷绘于明代正统二年(1437),画家充分运用散点透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再现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九位内阁大臣在杨荣府邸杏园聚会的历史画面。另绘童子九人,仆人五人,共画了24人之多,画家本人亦入画中。同时描绘了杏园的环境风貌、临时设置的家具、游乐具、炊饮具等。画法工细,衣纹挺拔,色彩鲜艳,是一幅具有肖像性质的雅集图。卷后保留当时雅集者手迹:杨士奇的《杏园雅集序》保存完整,杨士奇、杨荣、杨溥、王英等题诗各一首,最后为翁方纲的考跋。此卷曾被列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中国美术全集》等著录,从骑缝处的“关西后裔”云印看出属杨荣家族收藏。解放后捐赠镇江博物馆收藏。 *作者简介*谢环,生卒年不详,字庭循,后以字行,浙江永嘉人,宫廷画师,知学问喜赋诗。宣德年间征入画院。绘画早年师张菽起,并宗荆浩、关仝、米芾。擅画山水、墨竹、人物,是明代宫廷画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与戴进、李在、石锐、周文靖齐名。代表作品《杏园雅集图》。
建议中国邮政发行《(明)谢环 杏园雅集图》特种邮票 建议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代绘画——(明)谢环 杏园雅集图》特种邮票 中国传世名画——(明)谢环 杏园雅集图卷,纵37cm,横401cm,绢本设色,现藏镇江博物馆。 *内容简介*此图卷绘于明代正统二年(1437),画家充分运用散点透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再现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九位内阁大臣在杨荣府邸杏园聚会的历史画面。另绘童子九人,仆人五人,共画了24人之多,画家本人亦入画中。同时描绘了杏园的环境风貌、临时设置的家具、游乐具、炊饮具等。画法工细,衣纹挺拔,色彩鲜艳,是一幅具有肖像性质的雅集图。卷后保留当时雅集者手迹:杨士奇的《杏园雅集序》保存完整,杨士奇、杨荣、杨溥、王英等题诗各一首,最后为翁方纲的考跋。此卷曾被列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中国美术全集》等著录,从骑缝处的“关西后裔”云印看出属杨荣家族收藏。解放后捐赠镇江博物馆收藏。 *作者简介*谢环,生卒年不详,字庭循,后以字行,浙江永嘉人,宫廷画师,知学问喜赋诗。宣德年间征入画院。绘画早年师张菽起,并宗荆浩、关仝、米芾。擅画山水、墨竹、人物,是明代宫廷画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与戴进、李在、石锐、周文靖齐名。代表作品《杏园雅集图》。
陈逸飞与金训华邮票   许多人认为, 已故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的成名之作是那幅轰动世界的《双桥》,其实,应当是他1970年创作的《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   金训华原为上海吴淞第二中学1968年高中毕业生。1969年,插队落户到黑龙江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为抢救被洪水冲走的电线杆,不幸牺牲。《解放日报》美术组急召陈逸飞和在上海崇明农场插队的上海市高中毕业生徐纯中等人,连夜来报社赶制金训华事迹的一整版绘画作品。徐纯中当场构思创作了水粉画《毛主席的红卫兵——向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同志学习》,在完稿过程中,又得到了陈逸飞的修改润色。此画在《解放日报》画刊发表后,即被当时的中央领导看中,并经重画,作为美术界的“样板画”之一,刊登在当年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红旗》第12期上(图1),同时配发了抗洪英雄金训华的日记和评论员的文章《革命青年的榜样》。   之后,在构图和人物等艺术处理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毛主席的红卫兵——向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同志学习》不仅被大量地印成招贴画,而且被大规模地用油画复制在全国各地的宣传牌上广为传播。不过,当时发表画作的署名“逸中”,这是陈逸飞和徐纯中的合署。1970年1月21日,《毛主席的红卫兵——向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同志学习》作为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的图案登上邮票(图2),邮票原画作者一栏依然署“逸中”,还在前面非常少见地加上“上海市”地名。   陈逸飞创作《金训华》时,才23岁。构思时,他将人物置放在滔天的洪水之中,焦点对准金训华在水中扬臂呼喊的一刹那,充分发挥了自己善于用背景烘托人物的高超技巧,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1984年春天,当时已赴美留学的陈逸飞前往周庄写生。他带了照相机和满满一旅行包胶卷,逗留了一个星期,旅行包里的胶卷全部摄完才离去。之后,他创作了几幅以周庄水乡景色为题材的写实油画。描绘双桥的一幅,起名《故乡的回忆》。1984年10月,《故乡的回忆》等37幅作品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纽约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   联合国每年从各国优秀画家中遴选6人,请他们自行设计并绘制精美的图案,作为联合国邮局每年发行的6组邮票的首日封图案。1985年,陈逸飞也获得了这项殊荣,他选择的是以水乡古镇周庄为题材的作品。这枚首日封,1985年5月10日起在联合国总部以及日内瓦和维也纳的联合国机构发售,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 1996年底,江苏省昆山市集邮公司也曾发行一套祝贺陈逸飞画展开幕的首日封,选用的都是陈逸飞关于古镇周庄的作品。 一代大师去世了,他的作品,长留在集邮者的心中。
陈逸飞与金训华邮票   许多人认为, 已故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的成名之作是那幅轰动世界的《双桥》,其实,应当是他1970年创作的《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   金训华原为上海吴淞第二中学1968年高中毕业生。1969年,插队落户到黑龙江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为抢救被洪水冲走的电线杆,不幸牺牲。《解放日报》美术组急召陈逸飞和在上海崇明农场插队的上海市高中毕业生徐纯中等人,连夜来报社赶制金训华事迹的一整版绘画作品。徐纯中当场构思创作了水粉画《毛主席的红卫兵——向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同志学习》,在完稿过程中,又得到了陈逸飞的修改润色。此画在《解放日报》画刊发表后,即被当时的中央领导看中,并经重画,作为美术界的“样板画”之一,刊登在当年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红旗》第12期上,同时配发了抗洪英雄金训华的日记和评论员的文章《革命青年的榜样》。   之后,在构图和人物等艺术处理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毛主席的红卫兵——向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同志学习》不仅被大量地印成招贴画,而且被大规模地用油画复制在全国各地的宣传牌上广为传播。不过,当时发表画作的署名“逸中”,这是陈逸飞和徐纯中的合署。1970年1月21日,《毛主席的红卫兵——向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同志学习》作为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的图案登上邮票,邮票原画作者一栏依然署“逸中”,还在前面非常少见地加上“上海市”地名。   陈逸飞创作《金训华》时,才23岁。构思时,他将人物置放在滔天的洪水之中,焦点对准金训华在水中扬臂呼喊的一刹那,充分发挥了自己善于用背景烘托人物的高超技巧,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1984年春天,当时已赴美留学的陈逸飞前往周庄写生。他带了照相机和满满一旅行包胶卷,逗留了一个星期,旅行包里的胶卷全部摄完才离去。之后,他创作了几幅以周庄水乡景色为题材的写实油画。描绘双桥的一幅,起名《故乡的回忆》。1984年10月,《故乡的回忆》等37幅作品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纽约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   联合国每年从各国优秀画家中遴选6人,请他们自行设计并绘制精美的图案,作为联合国邮局每年发行的6组邮票的首日封图案。1985年,陈逸飞也获得了这项殊荣,他选择的是以水乡古镇周庄为题材的作品。这枚首日封,1985年5月10日起在联合国总部以及日内瓦和维也纳的联合国机构发售,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 1996年底,江苏省昆山市集邮公司也曾发行一套祝贺陈逸飞画展开幕的首日封,选用的都是陈逸飞关于古镇周庄的作品。 一代大师去世了,他的作品,长留在集邮者的心中。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