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keylala106 mickeylala106
关注数: 7 粉丝数: 56 发帖数: 2,577 关注贴吧数: 15
叙利亚往事 乱局源头(转载自菁城子微信公众号) 中东是人类文明发源地,如今是全世界最动荡的地区。从两河平原一路向西北,再转向地中海沿岸,就是著名的“新月沃地”。这片土地大概50万平方公里,诞生了众多历史灿烂的城市,比如巴格达、大马士革、贝鲁特、耶路撒冷。直到今天,这里仍有超过5000万人口,是中东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叙利亚正好位于“新月沃土”的中段。它的运气不太好,国土在这片沃土的较贫瘠部分。叙利亚全国五分之三是沙漠和干旱草原,东部是幼发拉底河上游,土地不肥沃,石油也不多。叙利亚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实在说不上好。 叙利亚独特的优势是,这里连接亚非欧三洲,是陆上交通要道。来自波斯湾和两河的物产想卖去欧洲,都会在这里集散。古代叙利亚的文明程度一直都很高,它的两大城市阿勒颇、大马士革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大马士革和巴达格齐名,一度还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北非人、亚洲人和欧洲人汇聚于此,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今天叙利亚有14%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其他85% 人口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占八成,什叶派占两成。 因为是战略要地,叙利亚地区长期没有形成国家。周边有强大的帝国崛起,都会直接占领这里,希腊人是这样,阿拉伯人是这样,土耳其人也是这样。叙利亚作为独立区域,其轮廓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是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当时它是土耳其人的一个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年也是中东剧变之年。奥斯曼帝国属于同盟国阵营,威胁着苏伊士运河和亚丁湾的安全。英法决定经略中东,瓦解奥斯曼的后方。在这其中,有两个人的作用值得一说。 一个是麦克马洪,时任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此人是中印有争议的“麦克马洪线”提出者,当时他负责策反阿拉伯部落首领。土耳其人统治时期,阿拉伯人处于高度自治的状态,部落首领拥有很大权力。他们分享着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怎么任由欧洲人挑拨呢? 事实证明,宗教情感抵不住利益诱惑。麦克马洪历数土耳其人之残暴,并对阿拉伯人许以重诺,战争结束之后,允许他们独立建国,建立从中东到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受金钱和权力诱惑,大量阿拉伯上层转投欧洲人麾下。 另一人更传奇,他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真名叫托马斯·劳伦斯。此人是普通的英国军官,几乎是孤身一人,凭借其出色的外交才干,英国人串联起阿拉伯半岛的力量,发动了一场大起义,瓦解了土耳其在中东的统治。 当时的情境下,英国人的活动带有民族解放的色彩。许多英国人真诚认为,腐朽落后的奥斯曼帝国应当退出阿拉伯,阿拉伯人理当获得解放,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拜伦式的理想主义情怀,才能激发一个普通军官热忱地投入异国事业,发挥出全部才干。 奥斯曼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人收获的是失望。他们属于战胜国,权益却被转到其他战胜国手中。先前许诺的独立建国等等,一分钱都没有兑现。这一点很像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官兴冲冲地跑到巴黎,却发现连会场都进不去,站着说话的位置都没有。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瓜分土耳其在阿位伯的领土。英国人管理伊拉克、科威特、外约旦、巴勒斯坦,法国人统治大叙利亚(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和部分土耳其领土)。阿拉伯人被出卖了。不只阿拉伯人满心悲愤,许多欧洲军人也深感脸上无光。“阿拉伯的劳伦斯”无颜在阿拉伯再待下去,他拒绝英王乔治五世授勋,拒绝总督职位,以此作为抗议。此后,劳伦斯改名易姓,退出江湖,栖身英国农村。 话说回来,政治信用是一方面,现实后果却是另一方面。土耳其人对阿拉伯的统治,算是松松侉侉,不成样子吧?阿拉伯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就是组织不起有效力量,打不败土耳其正规军。阿拉伯社会形态落后,就可想而知。阿拉伯人向来只知有部落,不知有国家。这时鼓捣出一个国家,后果会是什么?也许是部族间的仇杀。欧洲政客深信,维护阿拉伯世界的秩序,是他们的责任。至于战争前的“独立”承诺,暂时就扔掉吧。政治的思维方式,向来都是现实和冷酷的。 平息一连串叛乱后,法国人接管了叙利亚。他们废除土耳其人的自治制度,按照自己的习惯,直接派出官僚管理阿拉伯社会。法国人的殖民风格从来如此,他们强调同化,不尊重自治。被剥夺权力的阿拉伯部落首领深感不忿,这就重新埋下了独立的种子。 为便于管理,法国人在叙利亚地区大搞行政区划。叙利亚地区划分为五个邦:大马士革邦、阿勒颇邦、阿拉维邦、德鲁兹邦与黎巴嫩。大马士革邦是传统的叙利亚中心,无可争议的首都;阿勒颇邦在叙利亚北部,和土耳其接攘,民族成分复杂,亦是经济和文化重镇;阿拉维邦位于地中海沿岸,受欧洲文化影响较大,有较多基督徒。德鲁兹邦位于叙利亚南部,是什叶派穆斯林聚集的地方。 叙利亚不同地区 至于列在最后的黎巴嫩,它最特殊。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最基督化的地区,基督徒数量比穆斯林还多。基督徒经济富裕,掌握权力,和叙利亚离心离德。果不其然,二战还未结束,黎巴嫩就先于叙利亚独立,这成为叙利亚爱国者心中永远的痛。叙利亚和黎巴嫩,从此变成恩怨纠缠的一对冤家。关于黎巴嫩,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