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组杜老师✨ liren19002012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 粉丝数: 118 发帖数: 1,830 关注贴吧数: 696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CPCI EI SCI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CP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CP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00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09年左右划分为CPCI数据库中的一个子库,统称为:CPCI检索。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2008年,ISTP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学术会议的质量 学术会议质量可以细分成为以下三个维度: (1)结果质量。结果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参加会议的客观“所 得”,可以采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人们参加会议的效率和效益,又称为技术质量。具体如会议主题的重要性、主办方和参会人员的层次、论文的水平、信息交流量、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影响力、在科学共同体外部的影响力等; (2)过程质量。是 与会各方在会议召开过程中对会议服务的感知,是参会人员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 和标准来评判的质量。过程质量常常体现为会议主办方对参会人员多种需求考虑 得是否周密,热情程度,会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会代表彼此间的尊重程度,议程 设置的合理性,对话交流的通畅程度,主持人的主持技能,讨论的热烈程度,以 及论文出版、会议记录、会议的媒体报道等会后的有关服务; (3)环境质量。会 议的环境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在怎样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中接受会议服务的。具体包 括:会场的布置情况、会议的文化氛围、会议的网站服务、会议的食宿交通。 衡量一个学术会议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包括与会各方所得到的客观结果,而且还包括被提供服务 的方式、方法和态度等过程,是通过与会各方对期望的会议质量和感知的会议质 量相比较而形成的主观结果(摘自网络)
学术会议的质量 学术会议质量可以细分成为以下三个维度: (1)结果质量。结果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参加会议的客观“所 得”,可以采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人们参加会议的效率和效益,又称为技术质量。具体如会议主题的重要性、主办方和参会人员的层次、论文的水平、信息交流量、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影响力、在科学共同体外部的影响力等; (2)过程质量。是 与会各方在会议召开过程中对会议服务的感知,是参会人员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 和标准来评判的质量。过程质量常常体现为会议主办方对参会人员多种需求考虑 得是否周密,热情程度,会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会代表彼此间的尊重程度,议程 设置的合理性,对话交流的通畅程度,主持人的主持技能,讨论的热烈程度,以 及论文出版、会议记录、会议的媒体报道等会后的有关服务; (3)环境质量。会 议的环境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在怎样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中接受会议服务的。具体包 括:会场的布置情况、会议的文化氛围、会议的网站服务、会议的食宿交通。 衡量一个学术会议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包括与会各方所得到的客观结果,而且还包括被提供服务 的方式、方法和态度等过程,是通过与会各方对期望的会议质量和感知的会议质 量相比较而形成的主观结果(摘自网络)
学术会议的质量 学术会议质量可以细分成为以下三个维度: (1)结果质量。结果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参加会议的客观“所 得”,可以采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人们参加会议的效率和效益,又称为技术质量。具体如会议主题的重要性、主办方和参会人员的层次、论文的水平、信息交流量、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影响力、在科学共同体外部的影响力等; (2)过程质量。是 与会各方在会议召开过程中对会议服务的感知,是参会人员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 和标准来评判的质量。过程质量常常体现为会议主办方对参会人员多种需求考虑 得是否周密,热情程度,会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会代表彼此间的尊重程度,议程 设置的合理性,对话交流的通畅程度,主持人的主持技能,讨论的热烈程度,以 及论文出版、会议记录、会议的媒体报道等会后的有关服务; (3)环境质量。会 议的环境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在怎样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中接受会议服务的。具体包 括:会场的布置情况、会议的文化氛围、会议的网站服务、会议的食宿交通。 衡量一个学术会议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包括与会各方所得到的客观结果,而且还包括被提供服务 的方式、方法和态度等过程,是通过与会各方对期望的会议质量和感知的会议质 量相比较而形成的主观结果(摘自网络)
学术会议的质量 学术会议质量可以细分成为以下三个维度: (1)结果质量。结果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参加会议的客观“所 得”,可以采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人们参加会议的效率和效益,又称为技术质量。具体如会议主题的重要性、主办方和参会人员的层次、论文的水平、信息交流量、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影响力、在科学共同体外部的影响力等; (2)过程质量。是 与会各方在会议召开过程中对会议服务的感知,是参会人员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 和标准来评判的质量。过程质量常常体现为会议主办方对参会人员多种需求考虑 得是否周密,热情程度,会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会代表彼此间的尊重程度,议程 设置的合理性,对话交流的通畅程度,主持人的主持技能,讨论的热烈程度,以 及论文出版、会议记录、会议的媒体报道等会后的有关服务; (3)环境质量。会 议的环境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在怎样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中接受会议服务的。具体包 括:会场的布置情况、会议的文化氛围、会议的网站服务、会议的食宿交通。 衡量一个学术会议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包括与会各方所得到的客观结果,而且还包括被提供服务 的方式、方法和态度等过程,是通过与会各方对期望的会议质量和感知的会议质 量相比较而形成的主观结果(摘自网络)
学术会议的质量 学术会议质量可以细分成为以下三个维度: (1)结果质量。结果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参加会议的客观“所 得”,可以采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人们参加会议的效率和效益,又称为技术质量。具体如会议主题的重要性、主办方和参会人员的层次、论文的水平、信息交流量、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影响力、在科学共同体外部的影响力等; (2)过程质量。是 与会各方在会议召开过程中对会议服务的感知,是参会人员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 和标准来评判的质量。过程质量常常体现为会议主办方对参会人员多种需求考虑 得是否周密,热情程度,会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会代表彼此间的尊重程度,议程 设置的合理性,对话交流的通畅程度,主持人的主持技能,讨论的热烈程度,以 及论文出版、会议记录、会议的媒体报道等会后的有关服务; (3)环境质量。会 议的环境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在怎样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中接受会议服务的。具体包 括:会场的布置情况、会议的文化氛围、会议的网站服务、会议的食宿交通。 衡量一个学术会议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包括与会各方所得到的客观结果,而且还包括被提供服务 的方式、方法和态度等过程,是通过与会各方对期望的会议质量和感知的会议质 量相比较而形成的主观结果(摘自网络)
学术会议的质量 学术会议质量可以细分成为以下三个维度: (1)结果质量。结果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参加会议的客观“所 得”,可以采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人们参加会议的效率和效益,又称为技术质量。具体如会议主题的重要性、主办方和参会人员的层次、论文的水平、信息交流量、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影响力、在科学共同体外部的影响力等; (2)过程质量。是 与会各方在会议召开过程中对会议服务的感知,是参会人员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 和标准来评判的质量。过程质量常常体现为会议主办方对参会人员多种需求考虑 得是否周密,热情程度,会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会代表彼此间的尊重程度,议程 设置的合理性,对话交流的通畅程度,主持人的主持技能,讨论的热烈程度,以 及论文出版、会议记录、会议的媒体报道等会后的有关服务; (3)环境质量。会 议的环境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在怎样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中接受会议服务的。具体包 括:会场的布置情况、会议的文化氛围、会议的网站服务、会议的食宿交通。 衡量一个学术会议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包括与会各方所得到的客观结果,而且还包括被提供服务 的方式、方法和态度等过程,是通过与会各方对期望的会议质量和感知的会议质 量相比较而形成的主观结果(摘自网络)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