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Daqi🇨🇳 大旗AK
写点啥……
关注数: 13 粉丝数: 93 发帖数: 2,106 关注贴吧数: 88
[转]全国填海造地超1100平方公里 大陆海岸线大幅缩减 据新华社电记者日前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近10年来,全国填海造地海域使用确权面积为1100多平方公里。据了解,未确权的面积尚有不少。大量围填海不仅使大陆海岸线缩减,而且破坏了海岸动态平衡。 疯狂的围海造陆 从南海、东海、黄海到渤海,我国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每天都在上演“填海大戏”。 以环渤海地区为例,最大的围海造陆工地便是唐山曹妃甸和天津滨海新区。公开数据显示,天津滨海新区的围海造陆工程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块,规划造陆320多平方公里。其中,天津港东疆港区计划填海60平方公里,目前已成陆30平方公里,正在打造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南港工业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陆147.5平方公里。临港经济区规划面积16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陆120平方公里。 为估测天津和唐山境内因围海造陆而减少的滩涂和海域面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杨洪燕等人使用了跨度为36年的卫星照片。分析结果显示,1994年-2010年,共有约450平方公里的海域被天津滨海新区和曹妃甸新区围垦。 而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显示,自2002年海域法实施以来,截至2012年底,全国填海造地海域使用确权面积为110946.35公顷(即1100多平方公里)。而据记者了解,未确权的面积尚有不少。 海岸线长度剧减 围海造地不仅使我国陆域面积大增,不少地方的大陆海岸线也发生变形或缩减。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研究员刘述锡说,我国大部分的围填海工程均位于海湾内部,大量围填海的直接后果就是海岸线经截弯取直后长度大幅度减少,海岸动态平衡也被破坏。如厦门市杏林湾海堤和马銮湾海堤、珠海市唐家湾的十里海堤、乐清湾内的大规模填海工程、葫芦岛市龟山岛附近7公里长的围海海堤等等,都是造成我国海岸线长度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的原因。 据山东省2008年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的国土资源综合调查显示,该省海岸长2531公里,比原来减少了590公里。
[历史表明]淮南自古以来是寿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是淮南人,我承认,淮南市(注意是淮南市)没有什么文化积淀,文化都在寿县。但我有点看不惯某些人的挑拨,就让我用历史说话吧。 淮南因城区位于淮河以南故名淮南,1949年1月18日淮南矿区解放。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在淮南三镇(田家庵、大通、九龙岗)的基础上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4月,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为淮南矿区。1950年9月,建县级淮南市。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 注意,淮南市在解放前从未有过,古时淮南指的是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可以说,寿县也属于淮南地区。 再看看现代淮南市的组成:淮河以北、市区龙王沟以西原属凤台,龙王沟以东原属怀远,舜耕山以南原属长丰。 再上溯一点:凤台来自哪里?雍正10年(公元1732年)两总督尹继善呈奏清廷批准,与寿州分设一县,即凤台,凤台脱胎于寿州,县衙原在寿县东北角,即一城二县。 长丰来自哪里?1964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分别从寿县、定远、肥东、肥西4县边缘划出部分地区设置长丰县,淮南拥有的长丰乡镇,追根溯源也是寿县的。 也就是说,长期以来,今淮南市的绝大部分是寿州的土地,请问未建国前,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可不可以叫自己是寿州人,寿州的灿烂文化,同样也属于这些人。豆腐、淮南国等文化都是在淮南市还没出现前就有的,今天淮南人同样继承了这些文化。 另一个佐证:寿州窑瓷器遗址在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它叫寿州窑而不是淮南窑。 总结:淮南、寿县本是一家,淮南自古以来是寿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来的行政区划的划分并不能改变两者的文化渊源。文化从来不是一个点,二是一个面,淮南也是豆腐文化、淮南国文化的合法继承者。
皖人口味太重 吃盐超标一倍 去年我省居民至少吃掉24.5万吨食盐 全省将启动科学用盐推广行动 我省平均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11克多,超过每人每天6克的健康标准。还不包括大家从瓜子、零食等食品工业产品中摄入的盐。 去年安徽人至少吃掉24.5万吨食盐,平均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11克多,超过每人每天6克的健康标准。记者从2月20日召开的全省盐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启动科学用盐推广行动,通过调整盐品结构等方式,帮助大家科学用盐。   在昨天的会议上,安徽省盐业总公司发布统计数据,2012年全省实现食盐销售36.1万吨,其中小包装食盐销售24.5万吨,与2011年持平,比2010年上升了7200吨。记者了解到,全省食盐销售中,小包装食盐主要用于居民平时烧菜等饮食消费,其余还包括食品工业用盐等。这也就意味着,去年安徽人在日常饮食中至少吃掉了24.5万吨盐,按照我省近6000万常住人口计算,每人每天吃盐大约11.2克。而省盐业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还不包括大家从瓜子、零食等食品工业产品中摄入的盐,真正食盐摄入量更多。  吃得太咸很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这是早已经得到现代医学验证的。去年国家十五部委联合下发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省城此前也曾通过多种方式推广过“限盐勺”等限盐手段。在昨天的会议上,省盐业总公司总经理詹先豪透露,今年我省将启动科学用盐推广行动,倡导“科学用盐、健康用盐”的食盐消费理念,调整盐品结构,推广低钠盐、海藻碘盐、高原湖盐、竹盐、菇盐等多品种盐上市。 记者了解到,这些看似陌生的“新面孔盐”部分已经在我省市场上能买到。而对于不少习惯了“重口味”,尤其是喜欢吃腌腊食品的省城市民来说,这些新品种不少能“减盐不减咸”,更容易接受,实现美味与健康兼得。(转自中安在线 吕中、刘媛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