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式篱别 含笑式篱别
关注数: 77 粉丝数: 87 发帖数: 14,895 关注贴吧数: 45
【静雅馨香】秋雨 雨,自秋来下了几场。天气虽有转凉,人舒爽了,似乎也坏了心情。还好,今天这场不大,可淅淅沥沥中还是透出了愁意。吃过晚饭本是想贪上一觉,却因朋友的来电扰了睡意。于是泡杯香茗临窗而坐,看窗外柳影摇漾,风送蛩音。昏然的路灯下,大有“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之感。可能是最近琐事较多,刚调剂好的心情,在这秋意渲染下又添了闲愁。 以前读不懂稼轩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欲说不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诗句,只道是为愁强说。这一场雨却给了我感悟!愁从何来?心在作祟。是的,生活中需求的东西得到了不少,失去的也多。其实就像这秋雨一样,零落了花红枯叶,可也染就了菊黄,妩媚了青枫。得与失永远是相辅相成。 爱情!似乎都关系到秋风秋雨。古今文人骚客笔下不乏凄美之词,将秋勾描成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何况还有催情的细雨。众多秋的诗词中我偏爱刘禹锡和小杜,“自古逢秋悲寂寥...便引诗情到碧宵”,“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的语句。将秋和愁,情与思描叙的淋漓尽致!秋的确是位女子,况且还有如泪的雨。 窗外还在下,我还在看。丝毫未感觉到手中的茶温,呷一口方知早凉,丝丝的凉意犹如秋雨浸透了心肺,说不出何种滋味。罢了!既然逃不脱这一场凄凉,何不将那丝愁收藏心底。我知道今晚看雨的人不多,看的人也偏爱清词。 雨,不打算停了。心情随香茗的饮尽略有好转,夜也深了,明日还有琐事,想想还是睡吧,将这场雨带进梦里,明天可能就是个晴天。
【09-05 随笔】秋雨 雨,自秋来下了几场。天气虽有转凉,人舒爽了,似乎也坏了心情。还好,今天这场不大,可淅淅沥沥中还是透出了愁意。吃过晚饭本是想贪上一觉,却因朋友的来电扰了睡意。于是泡杯香茗临窗而坐,看窗外柳影摇漾,风送蛩音。昏然的路灯下,大有“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之感。可能是最近琐事较多,刚调剂好的心情,在这秋意渲染下又添了闲愁。 以前读不懂稼轩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欲说不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诗句,只道是为愁强说。这一场雨却给了我感悟!愁从何来?心在作祟。是的,生活中需求的东西得到了不少,失去的也多。其实就像这秋雨一样,零落了花红枯叶,可也染就了菊黄,妩媚了青枫。得与失永远是相辅相成。 爱情!似乎都关系到秋风秋雨。古今文人骚客笔下不乏凄美之词,将秋勾描成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何况还有催情的细雨。众多秋的诗词中我偏爱刘禹锡和小杜,“自古逢秋悲寂寥...便引诗情到碧宵”,“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的语句。将秋和愁,情与思描叙的淋漓尽致!秋的确是位女子,况且还有如泪的雨。 窗外还在下,我还在看。丝毫未感觉到手中的茶温,呷一口方知早凉,丝丝的凉意犹如秋雨浸透了心肺,说不出何种滋味。罢了!既然逃不脱这一场凄凉,何不将那丝愁收藏心底。我知道今晚看雨的人不多,看的人也偏爱清词。 雨,不打算停了。心情随香茗的饮尽略有好转,夜也深了,明日还有琐事,想想还是睡吧,将这场雨带进梦里,明天可能就是个晴天。
【童年点滴】和爷爷捉蟹 童年趣事很多,可映象中却记不清一二,唯有那一次和姐姐同爷爷捉蟹尚清晰于脑中,如今想来颇有点感触岁月的悠长。 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夏夜,邻家都在院外支起蚊帐,叔叔婶婶们三五成群的手摇蒲扇在闲谈纳凉(那时我们还不知电风扇是啥样),小伙伴追逐着流萤,嬉闹着,无比欢畅。可我 却不能和他们一起玩乐,因还有事要做。事情其实也没啥,就是给爷爷送夜餐,那时爸妈身体不好,家境很贫寒,爷爷在离村前一里多地的一条大河上支起一张渔网,捕捞些鱼虾换点钱贴补家用。(那张网有三四十米宽长,手扳辘轳起降,十分费力的),白天有时爸爸在,爷爷却要坚守每一个夜,夜半是要补充体能的。爸妈干一天农活很累,差事就这样落在我和姐姐的头上了。晚饭后妈妈用竹篮装好饭菜(所谓饭菜不过是一碗玉米面糊和一个馒头带几段腌黄瓜)叫来姐姐叮嘱一番,就催着我们出发了。 农村的夜很静,尤其在月光下更美。田野夏虫吟唱,水塘鸣蛙声声,还有偶尔飞掠过头顶的一两只夜鸟,时刻都感觉身处图画中。只可惜那时不知“夜阑人静,月练如蟾”,“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之类的赞美词,只知这就是农村的夏夜,祖辈们生活了多少年代的夏夜。 夜晚总觉得路很短,一里多地不一会就到了,爷爷听到脚步声从窝棚里迎出来,情切地说“娃们来啦,路上害怕么?”这时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回答“不怕”。爷爷高兴的连声说“娃们大啦,有出息啦!”然后接过竹篮,就让我们回去(他是怕时间久了,爸妈担心)。听爷爷这么说我可不高兴啦,我说“爷爷,我们走这么久您总得让歇会吧,我们今晚陪您不回了,我还想今晚网几只螃蟹明天打牙祭呢”,姐姐也在一旁附和,非得要留下来网蟹。最后爷爷也没办法,他说“娃们想吃蟹吧,我教你们一个方法,不过捉几只就要回家呦”听爷爷这么说,我和姐姐甭提多高兴啦!马上答应了爷爷。 爷爷从他窝棚里提出马灯,随手拿起一个竹篓让我们跟着他。从渔网处出发没走多远,在一条小溪旁爷爷停下了脚步,我走近了仔细一看,这条小溪上游接着村里灌溉渠,下游流向爷爷支网的大河,水不算清澈,但水流很急。我想,爷爷不会让我们在这里捉蟹吧。姐姐可能和我有一样的疑惑,我俩看着爷爷都没敢问。爷爷也不说话,往小溪上游又走了几步,用马灯照照水面说“就这里了”。我和姐姐凑上去就着微弱的灯光一看,虽说小溪水流很急,但这里明显很浅,能看清水底,有拥过坝的痕迹。 爷爷将手里的马灯和竹篓递给我,俯身在脚下拉扯起青草来,一会就收拾一大捆,我和姐姐只是愣愣的瞧着,也不知道他要干啥。只见爷爷将捆好的草放入小溪里,找来几块石头,稳稳地压住,只留一个二十公分的缺口让水流淌。然后要过马灯放在缺口的旁边,蹲下身说“娃们不要说话,准备捉蟹”。我和姐姐不敢大意,学爷爷那样蹲着,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盯着缺口。一分钟.两分钟,大约有五分钟了,缺口处啥都没有。我焦急的样子爷爷可能看见了,冲我摇头示意不要急。又过了两分钟光景,缺口处流过一团黑黑的东西,不,是爬过!螃蟹!一只茶杯盖大的螃蟹挥舞着两只大螯,耀武扬威的从缺口处经过,就看爷爷迅速地伸出右手食中两指,紧紧地按住这个目空一切的家伙,然后用左手把它拿出水面,放入我手中的竹篓,就这样我们捉到了第一个俘虏。有了第一个就不愁第二个了,大约一小时左右竹篓已经装了一半了。其中也有我和姐姐捉到的,我和姐姐学着爷爷的手法捉了几只,毕竟我们经验不足,在我们手下跑了几只,我的手还被大螯夹了下,很疼的。但这种疼早被捉蟹的乐趣和明天的美味取代了。爷爷觉得时间不早了,又催着我们回家,我和姐姐虽然不情愿,但是先前答应了他,也不敢执拗了,收拾起战利品,辞别了爷爷兴冲冲的回家了。 现在爷爷的像已经挂在堂屋的墙上,可每当在餐桌上看见螃蟹,脑海里就会浮现爷爷的身影和那一个月夜,童年已经远去,剩下的只是对岁月的感叹!
【08-28 童年点滴】和爷爷捉蟹 童年趣事很多,可映象中却记不清一二,唯有那一次和姐姐同爷爷捉蟹尚清晰于脑中,如今想来颇有点感触岁月的悠长。 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夏夜,邻家都在院外支起蚊帐,叔叔婶婶们三五成群的手摇蒲扇在闲谈纳凉(那时我们还不知电风扇是啥样),小伙伴追逐着流萤,嬉闹着,无比欢畅。可我却不能和他们一起玩乐,因还有事要做。事情其实也没啥,就是给爷爷送夜餐,那时爸妈身体不好,家境很贫寒,爷爷在离村前一里多地的一条大河上支起一张渔网,捕捞些鱼虾换点钱贴补家用。(那张网有三四十米宽长,手扳辘轳起降,十分费力的),白天有时爸爸在,爷爷却要坚守每一个夜,夜半是要补充体能的。爸妈干一天农活很累,差事就这样落在我和姐姐的头上了。晚饭后妈妈用竹篮装好饭菜(所谓饭菜不过是一碗玉米面糊和一个馒头带几段腌黄瓜)叫来姐姐叮嘱一番,就催着我们出发了。 农村的夜很静,尤其在月光下更美。田野夏虫吟唱,水塘鸣蛙声声,还有偶尔飞掠过头顶的一两只夜鸟,时刻都感觉身处图画中。只可惜那时不知“夜阑人静,月练如蟾”,“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之类的赞美词,只知这就是农村的夏夜,祖辈们生活了多少年代的夏夜。 夜晚总觉得路很短,一里多地不一会就到了,爷爷听到脚步声从窝棚里迎出来,情切地说“娃们来啦,路上害怕么?”这时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回答“不怕”。爷爷高兴的连声说“娃们大啦,有出息啦!”然后接过竹篮,就让我们回去(他是怕时间久了,爸妈担心)。听爷爷这么说我可不高兴啦,我说“爷爷,我们走这么久您总得让歇会吧,我们今晚陪您不回了,我还想今晚网几只螃蟹明天打牙祭呢”,姐姐也在一旁附和,非得要留下来网蟹。最后爷爷也没办法,他说“娃们想吃蟹吧,我教你们一个方法,不过捉几只就要回家呦”听爷爷这么说,我和姐姐甭提多高兴啦!马上答应了爷爷。 爷爷从他窝棚里提出马灯,随手拿起一个竹篓让我们跟着他。从渔网处出发没走多远,在一条小溪旁爷爷停下了脚步,我走近了仔细一看,这条小溪上游接着村里灌溉渠,下游流向爷爷支网的大河,水不算清澈,但水流很急。我想,爷爷不会让我们在这里捉蟹吧。姐姐可能和我有一样的疑惑,我俩看着爷爷都没敢问。爷爷也不说话,往小溪上游又走了几步,用马灯照照水面说“就这里了”。我和姐姐凑上去就着微弱的灯光一看,虽说小溪水流很急,但这里明显很浅,能看清水底,有拥过坝的痕迹。 爷爷将手里的马灯和竹篓递给我,俯身在脚下拉扯起青草来,一会就收拾一大捆,我和姐姐只是愣愣的瞧着,也不知道他要干啥。只见爷爷将捆好的草放入小溪里,找来几块石头,稳稳地压住,只留一个二十公分的缺口让水流淌。然后要过马灯放在缺口的旁边,蹲下身说“娃们不要说话,准备捉蟹”。我和姐姐不敢大意,学爷爷那样蹲着,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盯着缺口。一分钟.两分钟,大约有五分钟了,缺口处啥都没有。我焦急的样子爷爷可能看见了,冲我摇头示意不要急。又过了两分钟光景,缺口处流过一团黑黑的东西,不,是爬过!螃蟹!一只茶杯盖大的螃蟹挥舞着两只大螯,耀武扬威的从缺口处经过,就看爷爷迅速地伸出右手食中两指,紧紧地按住这个目空一切的家伙,然后用左手把它拿出水面,放入我手中的竹篓,就这样我们捉到了第一个俘虏。有了第一个就不愁第二个了,大约一小时左右竹篓已经装了一半了。其中也有我和姐姐捉到的,我和姐姐学着爷爷的手法捉了几只,毕竟我们经验不足,在我们手下跑了几只,我的手还被大螯夹了下,很疼的。但这种疼早被捉蟹的乐趣和明天的美味取代了。爷爷觉得时间不早了,又催着我们回家,我和姐姐虽然不情愿,但是先前答应了他,也不敢执拗了,收拾起战利品,辞别了爷爷兴冲冲的回家了。 现在爷爷的像已经挂在堂屋的墙上,可每当在餐桌上看见螃蟹,脑海里就会浮现爷爷的身影和那一个月夜,童年已经远去,剩下的只是对岁月的感叹! -----初稿,2013.8.29宁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