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炫耀的低调 不想炫耀的低调
不想炫耀的低调!
关注数: 14 粉丝数: 45 发帖数: 2,144 关注贴吧数: 9
市场化基金参与钢铁兼并重组将受鼓励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完善有利于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我国将发布《促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目前意见初稿已完成并上报。 据相关权威人士透露,指导意见将按照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着力解决当前阻碍钢铁业兼并重组的难点问题。包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加快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并明确鼓励市场化基金参与相关重组事宜。 上述人士表示,钢铁工业已经从过去依靠投资驱动发展为主的规模扩张阶段,进入到以创新为主的优化升级阶段。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发展目标是组建全球范围内有较强竞争力的超级特大型钢铁集团、具有区域市场主导能力的特大型钢铁集团,和一批专用产品优势明显、自我发展能力强的专业化龙头。 国务院2016年9月发布的《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前10大企业产能集中度将达60%至70%,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家至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家至8家,与部分专业化的钢铁集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突破“强”的瓶颈,实现一批钢企的领跑、并跑,以竞争力为导向的兼并重组是一条重要途径。 李新创表示,与浦项、新日铁等世界先进钢铁企业相比,我国仅个别企业处于并跑位置,少数企业处于跟跑位置,多数企业的竞争力仍有很大差距。 全联冶金商会会长张志祥表示,高质量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营商环境,钢铁企业转型难度大、停产损失大、倒闭影响大,“转不起、停不起、关不起”。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构建更多的大型企业梯队,有利于市场供求的总体平衡,实现从数量转向品质结构竞争,达到行业自律、平衡产需、稳定市场、增强钢铁行业竞争力的目的。他建议,要在强强联合、区域市场整合、特定细分产品市场、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和海外并购等方面,积极开展兼并重组。 近两年,我国钢企重组频频,规模集中度明显提高。仅从河北省来看,2018年便新形成8家千万吨级钢企。资料显示,德龙钢铁兼并重组天津渤海钢铁集团将形成近3000万吨钢生产能力;裕华兼并重组文丰、港陆等钢企,产能达1500万吨;津西、敬业分别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产能达1200多万吨;纵横钢铁、金鼎、九江钢铁通过收购重组或扩大规模,产能已达1000万吨。 但李新创强调,本轮重组应该做到不再仅仅是过去“量”的简单重组,而是强调高质量要求的重要性,从全局上谋划定位。此外,还要有投入、产出和风控的设计。 或许这正是此次积极推进市场化基金参与的重要原因。四源合投资CEO、重庆钢铁董事长周竹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以前是没有以基金的方式做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这次是一个新突破,它能够使用社会的力量,按照市场的原则,按照法制化的要求去整合。可以预计,市场化的基金主导有望成为未来中国钢铁行业大面积整合的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加大资本的介入,指导意见将首次对重点敏感区域做出总量限制。到2020年,河北、天津要将本地区粗钢产能分别控制在2亿吨以内、2000万吨以内,鼓励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转型为电炉短流程企业。 “总量限制是配合整体环保要求的结果。”上述权威人士表示,未来将继续强化环保、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要素,对京津冀等重点敏感区域明确能源消耗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具体要求。 来源:经济参考
徐林:钢铁行业发展进入期现融合新时代 原标题:徐林:钢铁行业发展进入期现融合新时代 生意社04月20日讯   南钢股份(600282)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徐林在4月19日举办的2019(第三届)中国钢铁产业期货大会中表示,当前,钢铁行业发展进入期现融合新时代。   徐林指出,传统的钢铁企业经营有几大痛点,进行风险对冲很有必要。其中包括企业竞争逐渐转向产业链整合、产业链金融化的竞争;产业链利益分配存在零和博弈;传统采购、定价模式易出现负向剪刀差;利润状况呈现周期性波动态势;对宏观经济政策高度敏感、原燃料价格波动剧烈和订单、库存有单边敞口。   徐林指出,钢铁企业通过利用衍生品工具对冲市场风险,可以平滑公司经营利润,稳定生产运营。   从南钢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进行期货套期保值的实践来看,徐林表示,套期保值使南钢化挑战为机遇,实现产融深度结合,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一是稳定生产经营,在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熨平企业的利润曲线,规避极端风险,为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提供保障。二是革新购销模式,为原燃料采购和钢材销售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销售上,锁价长单套保,让销售部门敢于接长单,提升客户粘性;采购上,建立虚拟库存、买入交割,丰富采购模式。三是降低财务成本,衍生品工具的杠杆属性减少对资金的占用,虚拟库存较实物库存节省物流、仓储等运营成本。四是构建战略优势,增强钢企在产业链中的主动性,打破传统现货经营模式的限制。   (文章来源:同花顺财经)
钢铁厂煤气中毒致2死 涉事厂曾发生多起死亡事故 新京报快讯 日前,山西晋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晋城福盛钢铁有限公司“4·17”煤气中毒事故的通报。 通报称,2019年4月17日5点50分左右,晋城福盛钢铁有限公司炼铁二厂3#高炉水工工具室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2人死亡。初步原因分析为3#高炉东出铁口出铁过程中伴生的高炉煤气,经相对封闭的出铁沟逸散至水工工具室,造成室内2名工人煤气中毒,具体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这起事故发生在山西省“三项行动”期间,充分暴露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安全培训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混乱、隐患排查工作不深入、不彻底等问题。4月1日,晋城市应急局针对晋城福盛钢铁有限公司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发生的“3·6”空冷塔喷爆事故以及2014年以来该公司连续发生4起5人死亡事故进行了约谈,4月17日该公司再次发生2人死亡的事故,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为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现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各县(市、区)、各有关企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应急管理部门对安全工作的安排部署,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分析预测较大危险源,认真把控较大以上危险源,切实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职责。各监管部门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清醒认识当前冶金工贸行业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特别是要深入分析煤气中毒事故多发的内在原因,坚决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认真履职,主动担当,高度重视并全力抓好冶金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二、立即开展自查自纠,结合标准规范切实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各有关企业要以相关标准规范为依据,全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重点针对煤气作业和检维修等重点环节,完善制度,强化现场管理,切实做好煤气作业的停产、复产和检维修工作,认真分析煤气作业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煤气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做好现场监护等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三、扎实开展铸造企业安全“体检”工作和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严防类似事故发生。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要按照《晋城市开展冶金工贸行业铸造企业安全“体检”工作实施方案》(晋市应急发〔2019〕21号)和《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的通知》应急厅函〔2019〕264号要求,对安全“体检”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围绕企业金属冶炼生产活动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对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管理、金属冶炼、熔融金属吊运、浇铸、煤气系统等设备设施及企业设备检维修、有限空间、动火动电、煤气作业等危险作业管理进行“体检”,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依法采取果断措施,切实推动安全“体检”工作落到实处,更要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防微杜渐,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严肃事故处理,严肃责任追究。泽州县人民政府要依法成立事故调查组,对晋城福盛钢铁有限公司“4·17”煤气中毒事故进行调查。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要求,查清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和预防事故的措施;要责令事故企业炼铁二厂3#高炉停止一切生产活动;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各县(市、区)应急局,开发区经济发展与安全监管部要迅速将此通报传达至各涉煤气企业。
广西部署开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 原标题:广西部署开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 生意社04月20日讯   按照应急管理部的统一要求,近日,广西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印发有关通知,定于2019年4月至11月在全区所有涉及煤气生产、储存、使用的钢铁企业开展煤气安全专项治理,主要围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管理、煤气设备设施、煤气作业三个重点方面,全面排查治理12项突出问题。   专项治理分为4个阶段:一是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深入分析本地区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生产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方案;二是有关钢铁企业按照此次专项治理的主要内容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对自查中发现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要制定整改计划,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确保整改到位;三是各市应急管理部门在钢铁企业自查自改的基础上,组织对钢铁企业进行排查,督促指导企业查漏补缺,确保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期间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将组织专业机构对所有涉及煤气生产、储存、使用的钢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四是各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对本辖区内的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验收,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将适时组织对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验收。   为做好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取得实效,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就强化组织实施、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文章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