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scypj
hgscypj
大家好.本人与桩结缘已二十载.其中苦与乐.深有体会.我认为.应充分享受玩桩的过程和感受.
关注数: 51
粉丝数: 82
发帖数: 3,683
关注贴吧数: 7
请问各位花友.这是什么树结的果子.学名叫什么
关于参赛的一些建议 很荣幸成为评委一员.一些建议: 1.参赛的作品最好在标题前注明{参赛}字样 2.最好是比较成熟的作品.当然.比较有潜力的作品.也可以的. 3.最好按照一盆二景三几架的规则来.比较正规些 4.照片的质量很关键.最起码要清晰.除了自己认为最佳观赏面外.最好有不同角度的展示. 只是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而已.
抽空换盆后整理下
对一棵文人松的理解
整理了一棵枸橘
整理了一棵枸橘
有山东莒南的盆友吗? 我的朋友想购买些小黑松苗玩小盆景.要求.一.要2年生以上的.长势旺的.粗壮的.最好下部有小的分枝;二.要塑料钵.便于运输.成活有保障. 如有的话.可联系;18061342602陈勇
我的收藏.与大家分享下
初整了一棵枸橘
紫藤花开
不知能否算文人树
一棵双杆络石
一棵文人小黑
整了棵黑松
金雀花开
复整了一盆赤松
一盆连翘
南京古林公园盆景园随拍3
南京古林公园盆景园随拍2
南京古林公园盆景园随拍1
转.台湾文人树盆景与大家分享二
转.台湾盆景制作
整了一棵小木瓜
复整了一棵赤松 配盆不好.待以后换盆.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复整了一棵金雀
变 一棵棠梨近一年的变化
1.原正面.2.原背面.3.4.整后的正面.5.枝条特写
1.原正面.2.原背面.3.4整理后的正面.5.枝条特写
整了棵赤松 原正面
小品赤松改作 一棵小赤松换个玩法.
涂改一棵对节
我的黄杜鹃
络石花开
涂鸦 一棵卫矛瞎涂下.
朴树新装
黄杜鹃又开了.
好花不常开
紫藤花开
涂鸦了一棵赤松 图1.原图 图2.原图旋转后 图3.因为原图的背面缺根.所以取旋转后的另一面为最佳观赏面.这样.可以露出抓地有力的根部.. 大家感觉如何.请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我的盆景乐园
几盆杂木吐新绿
一棵金雀
观赏型苹果---舞红 两年前买来的小苗.作为母本嫁接用.花开的很艳.
含苞待放的紫藤
一棵养了五年的侧柏毛坯.
下地复壮.唯一的一棵黄荆.请大家看看.不知.大家觉得哪面为正面好?
一棵比较钟爱的悬崖榆毛坯 一棵玩了6年的捞月式悬崖榆树毛坯.大家看看.多提宝贵建议.谢谢
提一提.调一下.大家感觉如何.
今天整的一棵赤松. 地陪一年.盆养两年.今天小整一下.请大家点评.
几棵赤松毛坯 几棵地陪后.上盆控根的赤松毛坯.第一棵可以收拾.其他的还需斟酌.
一盆小朴.请大家点评 一棵从小苗玩出来的小朴.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树桩盆景的大与小 现代人玩树桩盆景.有逐大的趋势.不少人喜欢玩大家伙.尤其是一些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不惜花重金购得些超大的树桩.并以此为荣.对一些中小型桩景不屑一顾. 诚然.大盆景给人的视觉冲击力相当强.让人感到震撼.其中也不乏精品力作.但更多的是一些半成品甚至随便胡扎.勉强凑型.急功近利的桩.其中原因.我想恐怕是时间耗不起.还没有过渡好就做型.使枝条提前老化.想快速增粗.几乎变得不可能.这样的桩景凭借大架势.在如今的商品社会里.便可以漫天要价.呵呵.大桩等同于大把的钞票. 中小型桩景.有他的优势.那就是相对成型时间短一些.取材相对容易.易于搬动.操作相对容易些.在现代的都市.更受欢迎.毕竟空间有限.有那么三五盆摆弄下.也很不错. 盆景不论大小.都要符合盆景的特征.即根要抓地有力.干要顺根势.由粗到细的伸展.枝爪要抑扬顿挫.立体的铺张.整体配合效果好.才称得上盆景. 当然.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盆景的欣赏标准定位也不同.不必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人. 只要你有足够的钞票.玩大桩尽可以不亦乐乎.而喜欢玩中小型盆景的盆友也可自得其乐. 呵呵.千万不要被桩玩.那样太累了. 愿大家玩的快乐.快乐玩桩.
再来些.顺德玩岭南派山松.呵呵.大餐.
转顺德岭南派玩山松.与大家共享
精品与垃圾 精品与垃圾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精品在没有成型尤其是毛坯阶段.太普通.有些几乎和所谓的垃圾无异. 精品公式:精品=最基本的原桩雏形+伯乐的慧眼+正确的定位及取势+施以高超的技艺+精细的养护+依据设计多次的调整+不离不弃的执着追求 如同链条.缺失其中的一条.都有能向垃圾过渡. 基本的原桩雏形指有适度粗细的干和干相配合的根盘.常规的干要由粗到细的过度.但有些可以反常规.如山松盆景.现代人对盆景的欣赏.有追求动势的趋势.比较有动感的盆景更有玩头. 伯乐的慧眼.有些桩在一些人看来似乎太普通.不过.独具慧眼的人.会发觉其中蕴含的精妙.最经典的作品当属已故岭南盆景大师刘仲明的(迎客)福建茶盆景.原型是一截修剪下来的上下几乎一样粗的木棍.当然.和每个人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能力不无关系. 正确的定位和取势非常重要.好的取势.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高超的技艺是无数次的实践.练出来的.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可以有所领悟. 精细的养护.不但决定树桩的生死.还关系到成型时间的长短. 依据设计所做的调整.贯穿整个过程.应做多次适合的微调. 盆景是时间的艺术.要有年功的体现.靠三分钟热度.是玩不好的.半途而废.会让成为精品的桩坯变成垃圾. 只是本人的理解而已.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一棵长荒了的棠梨 两年没换盆了.今天换盆后.小整一下.请大家点评.
想花后改型的紫藤桩.
发点日本顶级盆景与大家分享 老货.最后两幅是木瓜和山海棠.其余为赤松.
小整了一棵赤松 图1整前树相 图2正面树相 图3背面树相 养了3年.今天小整一下.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备改进.谢谢.
关于鸡肋桩 事凡玩桩的人.或多或少会留有一些鸡肋桩.所谓鸡肋.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桩则是玩着无多大兴趣.扔了又舍不得.有些还是处女作.毕竟伺候了多少年.付出了相当多的感情.鸡肋桩见证了玩桩人的心路历程.产生的原因.包括几个方面.1.素材.刚接触树桩盆景.对选桩的标准不懂.凡是有点样.或者太普通的苗木都拿来栽着玩.只是抱着玩的态度.不过玩了多少年以后.随着自己鉴赏水平的提高.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桩.觉着太差了.2.品种.有一些在建园时.盲目跟风.只听别人说什么品种好.也不好好调查.冷静分析市场.就购进一些被炒作后价格虚高的品种.结果捧了烫手的山芋.吃了亏.不过有些品种.确实存在太多的缺陷.经过验证.是不适合作盆景树材.3.操作失误.有些在收头时.造成顶部枯掉.或者半边枯. 对于鸡肋桩的处理.我认为:1.不妨在换盆时.多斟酌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来重新设计.重新定位.没准会变废为宝.2.有些可以考虑合栽.组合.让不同缺陷的桩之间互补.3.有些根部比较有特点.可以考虑附石.配石等.4.有些比较臃肿的桩.尤其是松柏类.可以考虑用雕刻来化解. 呵呵.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送人.还落个人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