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asa笠笠笠 笠笠mikasa笠笠
关注数: 3 粉丝数: 5 发帖数: 129 关注贴吧数: 49
《你的颜色》浸入生活的视角—成为乐队的第四人 这是一篇关于你的颜色的解析,关于成长中的靡靡。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表面平淡的电影,毋庸置疑它是叙述了一场青春成长的故事,以往关于这类型的作品主要角色都有很明确的冲突点来爆发情感,让人物成长过程更鲜明的同时,也服务了剧情的高潮部分,戏剧性的部分当然会夺人眼球,但同时也会让作品与现实产生一定割裂,而观者在这所占据的位置是非常被动的,观众在这获得的只有“结果”与“应当”这种说教形式的体验,人物所做的事已被定性,人物特点也被定性,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导演并没有留给观众创造的空间,大纲里面这只是一个故事,它已经自洽了无需超脱它之外的剧情,我们只需要通过导演所处的上帝视角把这个故事看清楚,导演只需要一味地输出镜头,故事永远不会走出镜头,但青春成长是私人属性很强的事,它塑造了我们每个个体的独一无二,每个人的青春成长都有独特的体验,已经有足够多的作品教导我们该怎么做、不这么做会怎么样,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结果”与“应当”,但缺少“不知道的结果”与“没有标准答案的应当”这种塑造我们成长独特性的元素。山田尚子的这部作品则是对“不知道的结果”与“没有标准答案的应当”进行陈述,这部作品切入的视角并非全知全能,而是作为乐队的第四人去平视,三人的成长历程全都进行了留白处理,而人物成长的矛盾冲突始终压抑在心里,导演也并没有设置一个点让人物进行情绪宣泄,甚至没有明确描写这种情绪的由来,莫名其妙地退学,莫名其妙地想组乐队,莫名其妙地产生好感,就像青春成长的伤痛中莫名冒出的情绪一样,一切都是莫名其妙地进行,一切都是讲出了一半,我们始终无法参透角色的内心,他们脆弱的一面永远不会展现出来,那么我们要如何认识他们?山田尚子在采访中给出了一种形式来具象化我们怎么认识他人——颜色,她说我们用类似于第六感的东西去认识他人,而其中一位女主就是靠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去认识他人,男主是绿色,另一个女主是蓝色,而那些陌生人则是五颜六色的充满不确定性,这个女主最开始也无法认清自己的颜色,也就是她依然处于成长中对自我的迷茫,成长的重要话题也就明晰了——实现自我同一性。青春的我们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靠模仿他人来灌满自我的空洞,靠长辈的训诫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无论是正向还是逆向),而幼时的女主也是靠模仿自己认为拥有漂亮颜色的芭蕾舞者来绘制自己的颜色,但结果是失败的,对理想自我的误认,以及理想自我这一幻想的破灭,带来成长的创伤,从成为他者的失败走向成为自己。在黑发女主那则体现为成绩优异的好学生的考试失意,婆婆说你也穿上和我一样的衣服了,这里婆婆的期待异化着她的欲望,考试后同学说原来你也做不出来这题,这里的失败与过往的失败积累导致女主意识到他者的欲望并非自己的欲望,于是就对婆婆说出“我并非你认为的那么完美”,在男主那也是大差不差。成长不再是达成某个终极目标,而是在与他者、符号界的互动中持续重构自我,于是成长中的三人走到了一起,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创造活动言说着不可言说的成长创伤,通过持续的音乐创作中将主体性敞开,实践着拉康意义上的穿越幻想,看到了自己的颜色。偏离题目太多,这里我们回到题目,作为已经 经历或者正在经历青春伤痛的你们是如何成为乐队的第四个人,在于你们如何给这只有骨架的故事附上血肉,而我已经依靠我的成长中的知识经验讲述了我作为第四个人是怎么认识他们的,而我成长中脆弱的一面对你们来说也是莫名其妙、无法窥探,我只是没有明确颜色的陌生人,如果可以请问你的颜色是?这里来点个人发现的小细节,我发现黑发女主的衣服上有television还有pumpkins的logo,个人认为是Television、Smashing Pumpkins这两个乐队,然后第一首歌采样了New Order的Blue Monday,歌里的吉他是相对性理论的吉他手弹的,看山田尚子买碟视频还有电台头kid A的黑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