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chenfive cocochenfive
关注数: 8 粉丝数: 180 发帖数: 1,241 关注贴吧数: 8
灵峰北路安城段23日起封道 过往车辆注意绕行 昨天,从县交警大队城郊中队获悉,因申嘉湖高速公路安城枢纽建设需要,灵峰北路安城段(约500米长)将于5月23日封道,安城村的村民以及过往车辆,请按照交通指示通行或绕行,以免给自己带来不便。   据申嘉湖高速公路相关施工方介绍,安城枢纽是安吉通往东西南北方向高速公路的重要枢纽。根据施工要求,将对灵峰北路安城信号灯路口北侧至西山边岔口南侧(约500米长)进行封道。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毕,计划5月23日封道,封道时间预计1年。正式封道时,将在封道两头以及相关路口设置安全标志牌、灯具、指向牌、施工告示牌、安全设施等。   交警表示,目前灵峰北路每天大约有6000车次的交通流量,递铺、孝源至天子湖方向的车辆一般都走这条路;因此,封道后,要选择正确的绕行方式,避免走错路。   根据实际路况,县交警大队城郊中队将新306省道与灵峰北路岔口设置为交通疏散点一,将马良线与灵峰北路岔口设置为交通疏散点二。安城村村民所受影响不大,可通过图中紫色线路正常进出村,西山边的村民可通过黄色线路进出。   但从孝源、递铺方向至良朋、天子湖、泗安方向的车辆,要绕行新306省道至马家渡,再从马良线驶往目的地。同样,从良朋、天子湖、泗安驶往孝源、递铺方向的车辆,不能从马良线与灵峰北路岔口右拐了,而是要绕行马家渡岔口,再走新306省道或老306省道。   值得注意的是,各类“大块头”的货车、重型车一定要看清交通疏散点一的绕行指向牌,如果万一不小心驶入安城村方向,必须选择空旷或宽敞的路口掉头,因为进入安城村后,安城老桥限高2米,安城北门也不高,大型车辆无法通过。   “正式封道后,我们将组织警力在两个交通疏散点指挥引导车辆绕行,避免外地过往车辆走错路,同时发放宣传告知单,让更多的司机了解封道信息。”县交警大队城郊中队郑华中队长说,封道后,希望周边广大村民和过路司机积极配合,注意安全,更不要擅自闯入施工区域。
第三届“竹之韵”生态葬安放仪式昨举行——他们都是“终极环保公 竹林青翠,音乐如诗。昨天上午,在递铺街道古城村的安吉龙山源,举行了安吉县绿色殡葬示范区创建启动暨安吉县第三届“竹之韵”生态葬安放仪式。这次安葬者共有29位,分别来自湖州、杭州和上海等地。   李竹干是上海人,在上海通过《老年报》看到了安吉有竹林葬的信息后,与龙山源取得联系,特意将老伴的骨灰从上海迁到这里。“我觉得土地资源有限,人死了还要占有一块土地不好。将骨灰安放在竹林里,这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事情,所以就报名参加了。”   当天其他落葬者的家属都和李竹干有着同样的环保理念。来自湖州的落葬者家属钱峰告诉笔者,父亲在2015年12月去世,在去世前便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特别交代。“去世前,我爸爸特地写了遗嘱,希望将来自己的骨灰能够回到自然环境中去,作为子女也要完成他的这个心愿。”钱峰表示,对于父亲的这个念想,作为家人都很支持。   启动仪式后,29位落葬者的骨灰被安放在骨灰坛内,在庄重的仪式下,被安葬在竹林间。35位来自上海民间竹笛师吹着悠扬的竹笛送爱远行,数百只竹蜻蜓、蝴蝶相伴祈福,思念的黄丝带在竹林间飘扬,安眠在这片竹林的每一个生命,都是践行终极环保的公益使者。   “虽然少了鞭炮、纸钱,但却多了最自然的环境、最清新的空气,我想我老伴也会喜欢这个地方。”将老伴的骨灰安放好后,李竹干透着幽幽的不舍之情。而这次活动中,还有来自上海的市民,签订了《“竹之韵生态葬”预约协议书》,自愿在“百年”后回归竹林,采用可降解的安葬方式。“我把我父母合葬在这里,我也承诺了,等我‘百年’后,也会到这里来陪伴他们。”来自上海的平栋梁先生坚定地说。   据了解,自2015年起,“竹之韵生态葬”安放仪式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到目前为止,龙山源共计为57位逝者免费提供节地生态安葬仪式。   负责龙山源项目的安吉绿郡总经理黄模敏告诉笔者:“一般殡葬带给大家的都是悲伤和痛苦。我们这个行业,第一是想做一个竹林葬的示范点,让更多的人接受绿色殡葬,为国家节约土地。第二,也希望通过音乐的方式,不仅践行绿色殡葬还要实现阳光殡葬,舒缓家属的心理和状态。”   县民政局副局长李震伟介绍说,竹林葬契合了安吉竹乡的特点,通过地方的特有属性,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态安葬。“我们这个生态安葬,从仪式到内容完全是生态的。仪式上减掉了一般殡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抛洒纸钱的形式。内容上我们的骨灰坛也是可降解的。”李震伟告诉笔者,龙山源的竹林葬在当初设计时就按照五到十年一个轮回进行安葬,骨灰坛降解后,骨灰和大地融为一体,也真正体现了人来自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的环保理念。
#中国十大吃货城市#县领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  昨天上午,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永华率队,就春运安保、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交通安全、旅游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等开展节前检查。他强调,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确保人民群众平安祥和欢度佳节。县领导王爱民、何承明参加。   在县客运中心,陈永华详细了解春运安保情况,他指出,春运工作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的大事,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加大安检力度,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春运期间也是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事故易发期,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公安、交警等部门要及早做好相关应急预案,确保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在浙北大厦,陈永华一行来到商场消控室,认真翻看消防安全值班记录。陈永华指出,浙北大厦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必须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坚决杜绝麻痹大意思想,严格遵守值班制度,制订好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陈永华一行还来到杭长高速安吉出口、旅游集散中心、中汇大酒店等地,督促各相关单位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交通、旅游和食品安全。
孝丰镇“软硬兼施”改善城区交通环境 近日,在孝丰镇老城区,孝丰路已经开始铺设沥青,T字型的道路也已初显形象。这里原是孝丰镇中心绿岛,但随着城市发展和车辆增多,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区交通环境,今年下半年,孝丰镇对该路段进行了改造。   “原来的绿岛被移除,该区域拓展为道路。道路两边增设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并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增设绿化隔离带。这样一来,该道路改绕行为直行,路面也拓宽到了16米,将大大改善该路段的交通拥堵情况。”孝丰镇副科级组织员方杰说。   作为老城区,孝丰集镇的交通现状令人头疼。近年来,镇里也积极想方设法破解。今年,除了孝丰路道路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外,该镇还将“新增城区80个停车位”列为2016年“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之一。这80余个停车位于农贸市场旁,为百姓缘购物超市所在地。目前,该区块已经进入腾空阶段,本月将启动拆迁,12月底前将完成停车位的设置。   “硬件设施要抓,规范管理也要跟上。”方杰说,今年,孝丰镇投资约50万元,计划在城区交通拥堵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安装16个电子探头。目前,城关路(通德路口)、孝丰路(孝丰大桥东)、灵龙路(孝丰路口)、孝丰路(郭巨路口)、五峰路(新安路口)、郭巨南路(云鸿塔路口)、通德路(迎安南路口)、孝丰路(车站路段)等8处已经安装完毕。   实地走访了通德路(迎安南路口)发现,曾为老城区最拥堵的通德路,如今已经变得井然有序。狭窄的道路上不再有随意停放的车辆,也少了声声催促的喇叭声。   “比以前好多了。”孝丰镇赤坞村村民潘涛说,他经常到集镇上买东西,对安装电子监控后的变化感受非常深刻。“希望医院门口也安上电子探头,通过综合治理,让老城区的交通越来越有秩序。”他说。   此外,孝丰镇还投资约150万元建立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在竹产业科技园、孝子公园、浙北大厦等12个人员密集地点设置了200余个自行车桩位。目前,桩位设置、车篷搭建、监控安装都已到位,即将投入使用。
农村生活污水管网维护到底该怎么办—— 孝丰长效运维“有一套” 农村治污设施建设完成后,后期运维管理是一大难题。日前,孝丰镇印发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网运维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委托第三方进行运维的基础上,加强了对管网运维的重视,获得县农办、环保局的大力认可,认为“经验、做法值得推广学习”。   “它们的方案比较完善,明确了职权、补贴资金标准以及考核办法等,值得借鉴。”县农办副主任崔列军说,这套办法提出聘请“第三方”对管网进行运维管理的做法也是今后的方向。   据了解,孝丰镇在去年出台《安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镇、村以及“第三方”的工作职责。“我们要求村里必须成立生活污水处理管网长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长效运维,具体可委托‘第三方’进行实施。镇里拨付资金对农村生活污水管网运维进行补助,同时负责监督、考核。”镇生态办主任梅阿宝说,为了防止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的现象,镇里还将在各行政村聘请“第三方”之前,组织一次管网运维前期大排查行动,与各行政村一起对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任务村进行全面大排查,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整改。   此外,这套实施方案还对管网运维单位检查的频率、维护的内容以及发现问题时如何整改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将定期组织纪委等人员进行巡查、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各村年度农村生活污水管网运维补助资金拨付的依据和标准,各村所得补助为考核得分除以考核总分乘以120元/年/户再乘以实际运维户数。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村里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长效管理,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真正实现持久惠民。”梅阿宝说,眼下,孝丰镇下汤村已经与安吉明敏管道疏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老石坎村、大河村、新村村等其他村也正在沟通实施中。   开展移交前大排查、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做法也获得了环保部门的认同。“我们希望这套行之有效的做法能在全县推广,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管网长效维护,共同护美绿水青山。”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孝丰镇成为我县首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日前,省政府批准21个镇、76个村、35个街区为第五批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孝丰镇成功入选,成为我县首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据了解,孝丰镇历史悠久,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到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为安吉县治,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起为孝丰县治,到1958年,安、孝两县合并,县城迁至递铺后,称丰城镇,1981年又改称孝丰镇。   孝丰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因相传历代多孝子,孝文化昌盛,故得孝丰之名。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天赐金”、“孟宗哭竹冬出笋”均出于此,孝丰镇因此被誉为千年古镇、孝子之乡。孝丰镇还是革命老区,不仅有浙北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地——赋石村,而且有纪念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三次反顽战役的孝丰革命烈士陵园,还在1985年被安吉县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根据地。   虽然历史文化悠久,但申请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之路还是几经周折。“一开始,我们打算将南街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但在材料收集中发现,单为南街申报的局限性大,于是改为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孝丰镇干部阮国锋介绍说。2014年递交申报后,省级专家先后多次到孝丰实地查看论证,经过700多个日夜的等待,终于盼来了好消息。   “对孝丰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孝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盛琦丽说,这些保存完好的古迹将成为孝丰镇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承载,在我县生态观光旅游的大背景下,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孝丰镇将以此为契机,结合城市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加大力度做好古镇保护与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将零散的古建筑、古文物保护单位串点成线,形成旅游精品路线,带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