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五 慢五
关注数: 8 粉丝数: 19 发帖数: 585 关注贴吧数: 9
学书法走过的一些弯路 学书法走过的一些弯路 刚开始学书法,感觉学书法不过瘾,至少要琴棋书画印都要学会; 后来,觉得书法中的各种流派、风格多样,各种法帖浩如烟海,学书法就够受的了,国画、篆刻这些不学了; 于是,决定学书法,觉得各种字体都要学会,篆隶楷行草都学,才能体现“专业”; 再后来感觉篆隶楷行草都学,不可能都达到高水平,精通一体就能有成就;楷书实用,就学楷书吧; 于是决定学楷书,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我都要会,后来决定学杂了难以精通,就学一家够了; 看看楷书四大家,赵孟頫都是墨迹本,其他三家是碑刻。墨迹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笔法,那就学赵吧。 赵孟頫的的帖子,三门记、赤壁赋、洛神赋、道德经、妙严寺、胆巴碑都要学一遍,学完感觉不行啊,像抄书一样,水过鸭背,书法水平没有什么长进。看来要深入去学一帖才行。 《三门记》成为天下赵碑第一,那就从三门记开始吧。于是两三天通临一遍;感觉还是太快了。 再后来一页一页的学,一行一行的学;然后单个字来学。 总之,就是从多到少,从泛泛到专一。前辈已经说过,学书法先专后博,然而初学者哪里听得进去,非要反着来。太多诱惑,什么都要摸一下。 拜师学艺,都是专注于一家。自学者却朝秦暮楚。通往真理之路往往是曲折的。
书法中的“不能学”现象 书法中的“不能学”现象 刚学书法,总有人建议: 王羲之不能学,兰亭序太难,牵丝连带太多,掌握不来,容易成描画;王羲之没有墨迹,都是唐人双钩摹本,不要学;圣教序是集字,行气已坏,不要学; 智永不能学,智永通篇一个格调,内涵较少。智永学王羲之,你学智永不如直接学王羲之。 欧阳询不能学,法度写死了,没有给你空间,学了容易板滞,出不来。 颜真卿不要学,多宝塔写经体太格式化,颜后期的楷书笨拙的像小孩子写的,傻大黑粗田舍郎耳。学了到老都不开化。 柳公权不能学,差别一丝一毫都不成柳字,难写,用笔较难。学了容易出不来,历史上学柳的名家没有特别显著的。 赵孟頫不能学,如果明白唐楷的基础,赵孟頫的字容易写软,赵孟頫圆笔较多,全部楷书几乎都是行楷,要学正楷,不要学赵孟頫。 魏碑不能学,魏碑多是写匠人书写,粗鲁野蛮缺少书卷气。魏碑保存下来的作品良莠不齐,初学着不能分辨好坏,容易写成丑书。 行草不要学,行草要以楷书为基础,没有楷书基础,你的行草是立不住的,容易漂浮在纸面,没有骨力。 宋四家不能学,宋代书法尚意,古法已坏,唐朝尚法,建议从唐楷入门。 明清书法不能学,晋唐书法成就那么高,放着不学去学明清,明清跟晋唐那些比起来了差多了,取法乎上,明清没有古意,不要学。 近现代书法不要学,我们要学经过历史考验的,今人和古人没法比,取法乎上,今人书法不值得学。 总之,就是这个水平不行,不能学,那个取法不高,不能学。谁谁学了出不来,不能学。还有些不适合入门的,不能学。到最后,这也不能学,那也不能学,一本帖都没有学进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