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被窝 第六个被窝
关注数: 357 粉丝数: 2,523 发帖数: 7,006 关注贴吧数: 5
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枸杞盆景?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第六个被窝写枸杞” —————— 飘荡半生,我一直沉浸于枸杞盆景的奇妙世界。它和其他盆景一样,方寸之间,石与苔交织,岩山与曲溪相映,既有江南水乡的缩影,又有塞北大漠的狂放。还有北方山村的舒朗,江南园林的秀气。 盆景的摆件也有匠心独运。两位古人,在时光的长河中拱手道别,在松下对棋畅饮,在月下对影高歌,在风中漂泊凌乱。 盆景,便是以紫砂为盘,奇石为骨,再以枯木老枝为肴,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精神佳肴。 欣赏盆景。无需多言。 或有“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的闲适,或有严子陵垂钓寒江的淡泊,又或有人迹板桥霜般的孤独寂寥。徜徉在中国的盆景中,就像走进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在慢节奏中体味林木葱茏的驿道风情。 有时,盆景又似大雪封山的清晨,山民赶着两头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皑皑白雪中艰难前行。那单薄的衣裳、弓腰缩颈的姿态,让人不禁感受到天气的严寒。 而当万物凋零,白雪覆盖溪岸与山峰时,盆景青松依然傲立寒中。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是写青松最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句,也只有革命家才能写出来。同样也是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写下了“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夸张和浪漫。他对沂蒙革命老区有感情,他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盆景松应该加入革命浪漫主义风格。 继续欣赏盆景。我们会看到,庭院中央,梅花绽放,火热的红梅与严寒的天气,形成了色彩强烈的对比,如果此时大雪纷纷,那更是“雪压红梅”的盛景。 一树梨花压红梅。 两位文人秉烛夜谈,畅饮达旦,那微弱的灯火,和觥筹交错,火炉微温,小屋顶上3000米,来自西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穿越大山大河,呼啸而来。 盆景,不仅仅是植物和石头、摆件的堆砌,更是意境的传达。每一位盆景艺人都是匠人,他们拥有工匠精神,更是大师级别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独一无二,充满了生命力。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铺排着着世间最美好的精神典仪,工具很简单,只是一双手。工具又不简单,因为人类的大脑在无时无刻思考。 《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便是一位热爱盆景的才子。他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针对枸杞入景,说过一句精妙的话: 或緑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几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 我在扬州个园真的拍到了这种场景: 李渔精通剪枝养节之法,更懂得接花叠石之妙。他认为盆景,应该追求小景入画、大景入神的效果。 李渔还说: 金陵城里枸杞苗随处可见,下场雨采回来不用花钱。 《红楼梦》中也说: 连前儿三姑娘和宝姑娘偶然商议了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来, 现打发个姐儿拿着五百钱来给我…… 看起来,枸杞不仅仅只有观赏功能了。 枸杞盆景是一个人的微缩山水,用简单的石头与花木勾画出一个四季变换的微型世界。自然搬不进屋子,植物盆景可以。人在樊笼中,不能天天往返自然,所以,“把自然搬进家里”是长期以来人们的共识。 春天,盆景人四处寻找,或于破落老屋后、田埂老渠间挖得老枸数根,再去深山里的碎石,堆叠成群山万壑赴荆门,新条一枝出石来;夏天,盆景人看枸杞入眠,移情于以一小石臼种菖蒲,养一池小鱼;秋天,盆景人置枸杞盆景于窗台,顺便看看窗外那秋色漫漫,席卷了群山小溪;冬天,盆景人将盆盆罐罐端进温暖之所,顺手把老腊梅根植于老城墙上的厚土中,时不时惦记着“寒梅著花未”?然而,那几盆枸杞,是每天必看的。
为什么要执迷不悟写枸杞?还是因为,枸杞它有旺盛的生命力。小区里的贵宾犬见到土狗串串,经常欺负它,就因为贵宾犬觉得自己血统高贵。 贵宾犬:我有主人给买的花衣服,我有主人给我买的很贵的狗粮,我还有很多好朋友,你有什么? 小土狗会告诉贵宾犬:我有生育能力!你的血统再高贵,也已经被绝育了,而我却可以生一大堆孩子,哪怕让他们跟着我流浪。 这些平凡而又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就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样,默默无闻,无声无息,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向你捧出一捧红彤彤的果实来告诉你,这就是它一年多来孕育的成果。这难道不值得赞美吗? 所以我转发一篇2019年第六个被窝的元旦献词,重新温习坚持写枸杞盆景、研究枸杞盆景的初心和使命吧。 😷😷😷😷😷😷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第六个被窝与你见面的第六个年头的第一天。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的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枸杞叶已落尽,红果盈盈,暗香浮动在窗台、几案;南方的枸杞还在疯长,只见繁茂的叶子,看不见花和青果。汽车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行驶,或者疾驰而过,每个人都怀揣着希望,每辆车都有自己的心事,每一棵枸杞,都在积攒着成长的力量。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枸杞。当一位朋友到几千尺的悬崖边上挖枸杞坠下深渊,幸亏一棵树救了他,你就明白,生活需要多少代价和勇气,生存有那么多激流险滩。当更多的朋友以枸杞为爱好,醉里挑灯看枸杞,张飞绣花学蟠扎,你就知道,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热爱,还有渴望。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样,我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又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 2019 年作准备。 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的心里。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每一个梦想都开花,让每一位失意者迈开大步,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让卑微的愿望都实现,让最好的枸杞遇见你。而我,则不停为你加油,就像这些年我所做的,一样。 我看见你举起锄头,我看见你舞动剪刀,我看见你挥汗如雨,我看见你收获满仓。我看见你奔向田野,我看见你咬紧牙关,我看见你渴望收成,我看见你梦寐以求,我看见你颗粒无收,我看见你孜孜不倦,我看见你精益求精,我看见你笑逐颜开……我看着你,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就如身边脚下那些憔悴的、明艳的枸杞,平淡无奇生活在广袤大地,无欲无求,直到秋天,结出一滴滴红果。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最美的风景。这风景,来自于林茂草丰的自然。这风景,来自于故园归期无定的记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风景,来自于枸杞,那些嶙峋的根干和红玛瑙似的的果实,总是携带着自然的密码,解开它,春天就对你扑面而来。这风景来自于你,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要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快乐”! 因为有你,才有我源源不断的灵感记忆。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的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对枸杞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正直、懂得互相关怀;他们身居底层、心忧天下,他们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爱着所爱,憎着所憎,无怨无悔。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枸杞和你同在。
枸杞要想长得好,基础条件有三 土壤(这不是废话吗)、通风和阳光。 一是土壤。土壤是植物生存的根基,我接触的可以水培的植物,北方还真不多,问遍了花卉市场,只有绿萝和白掌,我曾经尝试水培南天竹,但是失败了,一开始叶子挺好,半个月过去,水臭叶凋零,徒增失败感。所以,土壤是植物的命脉,这个判断是准确的。你的枸杞不缺土壤。 二是通风。通风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的是植物的虫类病和菌类病的问题。对于枸杞来说,它的生长基因发达,随便有点土就能活下来,但是,有两种常见病:枸杞瘿螨和枸杞白粉病。我见过在一片茂密的杨树林下的枸杞丛林,白花花的全是白粉病,不通风,就容易成为多愁多病身。白粉病是一种菌。 虫类病主要是枸杞瘿螨、蚜虫、白粉虱等虫子附着在枸杞的茎杆和新叶上。枸杞瘿螨就是叶子上的小疙瘩,好好的叶子,油光发亮,有了小疙瘩,那可是难看,容易生密集恐惧症。 枸杞在室内或者阳台养,百分百会生这两种病。但是,我曾在一个悬崖之巅见到过一棵枸杞,风吹日晒雨淋,让它的茎杆变成铁棍一般,啥毛病没有。为什么?通风啊。 你的这些枸杞,看上去通风也可以,没有以上两种毛病。 三是阳光。万事生长靠太阳。阳光让植物里的水分和营养通过枸杞的茎杆抽到顶部的叶子上,叶子长好了,反过来反哺植物的根系,让它们更加强壮,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根深叶茂”,就是这个道理。 你这些枸杞缺乏阳光的照晒,出现了“荒长”现象。但是你说重庆的夏天太热,今年全国都热死了,不舍得把它拿出去晒——你放心,枸杞晒不死,但是,你要提供足够的水分。 解决了以上三点,你的枸杞就会和正常枸杞一样。 最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温度。温度和阳光有关,但不全是阳光的问题。枸杞最大的生长习性是随着温度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生长反应。夏季温度高时,在室外,它会自然落叶夏眠。在室内,或者凉爽不见阳光的院子里,空调、自然风呼呼吹,温度是适宜的,它不落叶,但是也不开花结果。这就是你的枸杞的现状。 继续说温度问题。枸杞是北方植物,北方有四季分明,所以枸杞适应北方的气候,春芽萌,夏休眠,秋开叶结果,冬挂果休眠。重庆的秋天和冬天温度有多少?枸杞在25度左右,秋风起时,昼夜温差大的时候,就会开花、结果。 如果你那里现在还是很热,那肯定啥玩意没有。只能等,第一场秋风扫落叶的时候,你的枸杞会开花的,然后偶尔结几个果子,这一年就这么凑合过去了。 这里是微信公众号第六个被窝,你的贴心枸杞盆景养护专家,并且全程24小时免费提供咨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