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宁 马鞍宁
蜀越邮社
关注数: 11 粉丝数: 22 发帖数: 1,029 关注贴吧数: 27
爱沙尼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塞托多声部合唱(Seto Leelo) 爱沙尼亚少数民族塞托族生活在爱东南部与俄罗斯接壤处,这里完全由妇女组成的多声部合唱传统,是塞托族人的骄傲,也是他们的群体的核心和民族认同感的体现。2009年,爱沙尼亚“塞托多声部合唱(Seto Leelo)”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2013年)8月3日,爱沙尼亚邮政发行一枚“文化遗产年”小型张,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小型张展现的就是塞托多声部合唱场景。拿到此小型张我的第一直觉就是爱沙尼亚邮政此前已经连续多年发行“民族服饰”系列邮票,是否能从已发行的该系列邮票中找到“塞托族”的服饰?翻开册子,第一遍没找到,难道没有发行过?第二遍再仔细对比服饰和邮票上的民族名称,在1999年发行的那套“民族服饰”邮票上找到一点“相似”,此时我只能说“相似”,而且仅仅是文字相似,服饰完全对不上,邮票上的文字说明是“SETU”,一个字母之差会是一回事吗?于是我只能打开爱沙尼亚的邮政网站,查看1999年该套服饰邮票的资料,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此“SETU”应该就是彼“SETA”。原来2枚邮票展现的服饰并非小型张上进行合唱时的妇女穿着,邮票展现的分别是“新郎新娘”和“吹笛子的男子”的服饰,难怪第一次看服饰邮票时没有发现塞托族服饰。与小型张服饰相同的信息却是在同时期发行的极限明信片上找到的,该极限片使用的明信片图案就是和小型张中穿着一模一样的女性。此时可以断定,“SETU”就是“SETA”。这东西知识性太强,偶的外语又是打酱油级的,如果错了,欢迎扔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