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世一趟 lxrhlzz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足,终身不耻
关注数: 93 粉丝数: 376 发帖数: 22,951 关注贴吧数: 37
乡村日记——双井村   双井村位于岚县北中部的黄土丘陵区。属岚城镇辖,距岚城镇15里。相传清代村前沟内有双泉并列,可供居民饮用,逢雨季暴发山洪,泉水被埋淤泥之中,此后将泉水挖出后筑成井型,故名双井。在册215户,720人,现常住3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2406亩,村内住户分为沟底与墚上两部分,但传统上一直是一个村。墚上200多人,主要姓氏张、郝,其中郝姓与河口、正道、茭蒿三村的郝姓同出一支;沟底500多人,“牛”为主要姓氏,据称牛氏先祖从河南迁入岚县,后由岚城西街迁入今址建村。2014年经由丁字坪村的柏油路铺油建成,极大地改变了过去的出行条件。从村西沟泉中以管道引入的山泉水是村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因学生相继转入县乡学校就读,村内小学校于去年停学。村东南土墚上文昌庙、龙天庙(相传供奉龙王为白龙神之叔)为近年复建,旧时每年正月十五村内赶会,现每年三月左右唱戏祈雨。沟底部分的双井村全貌。农闲时节街头向阳聊天的人们。以院作场,一户正在打场的人家。村民院落一角。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在自家院子里搬运拆除旧房子后的土块。整饬农具,准备春耕送肥。开春时节,正在家门口准备农家肥的老夫妻俩。村里留守的多是上了年纪的人。街头拉家常的女人们。村委和学校同在村口的一个院子里,但学校因没有学生已经停课。
乡村日记——墕家圪埚   墕家圪埚村位于岚县南部山区,属梁家庄乡袁家村行政村辖。离梁家庄20里,县城30里,离公路(辘辘沟隧道)约2里。以旱地、墚地为主,但因留守人员较少,现在全村无大牲畜。村南对面圣窑山上有一天然溶岩洞至羊脑山,称为“圣窑仙洞”,古为“岚阳八景”之一。   墕家圪埚村虽然处于山岭之间,但历史悠久,据称在现居姓氏前就有陈、温两姓先居后迁。现主要姓氏为马、郝两姓,马氏由陕西圪针塔迁入已逾300余年,与毕家坡、赵朝舍马姓同出一支,郝氏从山西交城迁入。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游击队、伍工队的根据地。现全村在册28户,160余人,常住9户12人。旧时多以土窑洞而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于现址建木结构房。村西北五龙圣母庙历史久远,是文革期间岚县幸存下来为数不多的村庙之一,村民多在祈雨和过年期间上贡。沿蜿蜒的山路而入2里许,才能看到位于山谷北坡的村子。全村几乎没有一座较新的房子,荒凉破旧。在村头晒太阳的村民。虽然村里近些年安装了自来水,但由于冬天管道封冻,只好从村东的山沟间的井里去担水。一位担水的村民。从家里到山沟间的水井担水,往返要走近2里的距离。村里五六十岁的人,农闲时节大多会分散到各地出去打工,农忙期间又会回到村里,成为“城乡候鸟”。马保林(左)展示他收藏的祖上在民国42年制做的马氏“神子”。一颗老树、一盘石碾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村西的五龙圣母庙。
乡村日记——岭上村   岭上村位于岚县东北的鹿颈沟南端,北向进入,三面环山。与同沟的娄底村、鹿颈沟村和后则坪村、粟家村同属河口乡粟家村行政村辖。距209国道4公里,距河口乡约9公里。村东南鹿颈岭为岚县与静乐县界,与芦芽山相接。据史料记,唐宋时期这里为重要的官道关隘,鹿颈岭上有唐“宜芳公主”墓,今人称为“皇姑姑坟”;北宋时为军事要塞,曾设“飞鸢堡”屯兵镇守,是北御辽国,西防西夏的军事据点。全村30余户,140余人,村内年轻劳力多在山西各地煤矿打工,现常住人口约30多人。李、陈为两大主要姓氏,相传李姓从岚城,陈姓从曲立相继开林地迁入。上世纪90年代前后,村民陆续于距旧村北2里地势平坦处建房搬迁,现大部分村民村已迁入新村,目前仍有5户10人留守旧村。近年政府曾组织村民移民陈家营,但故土难离,仅有一户迁入。旧时村内曾有观音庙、龙王庙,抗战期间遭日本人毁坏。村内无学校。位于沟谷西北山坡之上的旧村已是一片破败。旧村以南仍有人居住的房子。旧村房屋分布较为零散,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居住在旧村最东院落中的陈爱珍夫妇。老陈在打扫积雪,他的二儿子去担水。旧村院落大多没有院墙。新村地势较为平坦,周边的山上近两年新建了很多风力发电设备。村边山地植被完好,夏季气候凉爽,养殖业具有传统优势。每天上午各养羊户都要把自家的羊赶到集中点,由固定的放羊人去山上放牧。村头一座无人居住的房子前成为羊群聚散的临时场所。
首页 1 2 下一页